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利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及低血糖昏迷(HC)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采用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对低血糖昏迷者进行补糖治疗.结果 本组52例经积极综合治疗后,32例患者经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抗炎对症、支持等治疗.血糖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达到治愈标准.血糖明显下降.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胰岛素泵能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模式,治疗糖尿病急性并发症较常规静脉连续滴注方式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CSII)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CSII治疗组)26例和B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组)25例,对血糖达标、尿酮转阴和血pH值恢复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血糖达标时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尿酮转阴时间、血pH值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A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相比,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是更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常规治疗方法是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给药,近年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胰岛素成为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许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疗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作用。方法64例DKA病变患者随机分为CSII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组(31例),观察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CSII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与酮体转阴时间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CSII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小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SII治疗DKA可以达到与常规静脉小剂量输注胰岛素同样的效果,且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谢新荣 《广西医学》2007,29(8):1172-1173
目的比较胰岛素两种不同的给药方式对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方法将80例DKA患者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42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组(常规组)38例,观察两组病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血酮、尿酮体及血糖达标时间、补液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均明显下降,CSII组在平均胰岛素用量、血糖及血酮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CSII治疗DKA疗效优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滴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正规胰岛素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正规胰岛素;对照组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连续输注治疗。两组补液方法均采用胃肠内补液。每l-2h检测血糖、钾、钠、尿糖和尿酮。结果治疗组尿糖、尿酮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短,纠正酮症酸中毒所用胰岛素的剂量要小于对照组,而且没有低血糖的副作用出现。结论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在常规治疗下使用胰岛素泵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当前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是胰岛素治疗的绝对适应证.静脉小剂量持续输注胰岛素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的强化治疗受到广泛认可,是目前糖尿病强化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2].我科应用两种方法抢救DKA患者50 例并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CSII组)38例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对照组(CVII组)33例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连续输注诺和灵R治疗。两组补液方法均采用胃肠内补液。结果:CSⅡ组和CVⅡ组在控制血糖所需时间(h)和所需胰岛素的量两方面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SⅡ组为10.4±4.2h,CVⅡ组12.7±5.8h,纠正酮症酸中毒所用胰岛素量(U)在CSⅡ组为81.4±32.6u,CVⅡ组为93.7±33.5u,CSⅡ组明显少于CVⅡ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Ⅱ)联合胃肠内补液治疗DK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洽疗效果.方法 将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后血糖、尿酬体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CSⅡ组血糖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Ⅱ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167例在我院住院的DKA患者,将其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持续皮下胰岛素治疗组(即CSⅡ组,88例)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及对照组,79例),对2组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结果:2组治疗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SⅡ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低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尿酮体转阴时间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泵能快速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常规小剂量静脉滴注胰岛素更安全有效;全方位综合护理是胰岛素泵治疗DKA的有效保证.在DKA治疗中,胰岛素泵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住院的DKA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22例)和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8例),分别观察两组血糖、血酮、尿酮和pH值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CSII组血糖恢复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血酮、尿酮和pH值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CSII能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有效更安全地治疗DKA.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HS)是糖尿病的两种急性并发症,其病死率高。两种情况并存在临床上少见,以往都采用大量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输注进行治疗,而我们采用胰岛素泵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联合胃肠补液治疗DKA合并HHS,抢救成功率高,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戴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36-137
目的比较胰岛素不同的给药途径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来我科治疗的64例糖尿病酮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CSII)治疗,对照组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CVII)治疗。比较两组不同给药途径的患者治疗后平均血糖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的变化、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值、尿酮体的转阴时间和低血糖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均血糖和二氧化碳结合力变化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空腹血糖值差异不显著(P0.05),尿酮体转阴时间及其低血糖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副反应小,安全性高,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赵彦  黄乐  杨斌  晋兴楠 《广东医学》2012,33(15):2244-2246
目的比较胰岛素不同给药方法对儿童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儿104例,分两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lI组54例)或每天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50例)治疗,对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尿酮转阴和DKA纠正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CSII和MSII均能有效控制血糖、纠正酸中毒,但两组患儿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DKA纠正时间、尿酮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CslI组较MSII组疗效显著。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儿童1型DKA能迅速纠正代谢紊乱,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施亚男 《右江医学》2008,36(3):270-272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CSII)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CV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CSII)和B组(CVII),对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CO2CP、治疗前后平均血糖、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血酮体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两组间平均血糖、CO2CP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酮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CVII相比,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CSII)疗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2例DKA患者(轻、中度)随机分为CSII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26例),两组分别采用CSII疗法和常规疗法。观察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CSII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少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CSII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小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CSII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 =1.9286,P>0. 05)。结论CSII治疗DKA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CSⅡ)与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连续滴注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疗效差异。方法将我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酮症或酮症酸中毒病人36例随机分为2组:(1)CSⅡ组18例;(2)常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连续滴注治疗组(对照组)18例。结果两组治疗后达靶血糖值所需时间,CSⅡ组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尿酮体消失时问,CSⅡ组明显短于对照组,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经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CSⅡ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CSⅡ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较常规小剂量静脉连续滴注疗效曼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和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二者均应该在补液的基础上予以小剂量短效胰岛素治疗.DKA治疗的主要措施是小剂量胰岛素的持续应用,其目的不仅是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逆转酮症酸中毒;而HHS不仅需要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纠正高渗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6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大量静脉补液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观察组行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及静脉补液治疗,比较两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尿酮转阴时间、高渗纠正时间和电解质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尿酮转阴时间、高渗纠正时间、电解质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高血糖高渗状态和酮症酸中毒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联合胃肠补液及静脉补液的治疗效果优于大量静脉补液联合小剂量胰岛素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抢救中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32例住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持续皮下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组)16例,常规胰岛素静脉滴注组(对照组)16例,对2组患者进行观察及综合护理。结果应用胰岛素泵能快速显著纠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症状,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较常规小剂量滴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更安全有效;密切观察病情并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