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经硬膜外侧间隙连续推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除头、面部位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即神经妥乐平连续硬膜外阻滞组(18例),与对照组即硬膜外神经阻滞组(16例).均在CT引导下行硬膜外侧间隙穿刺置管.对照组经导管注入复方倍他米松0.5 ml+维生素B12 1.0 mg+2%利多卡因1 ml +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至10ml,每周1次,疗程2~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经导管注入神经妥乐平3.6U+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至5ml,每天1次,疗程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别对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30d的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3、7、14、30d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硬膜外腔置管,应用神经妥乐平连续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硬膜外腔应用消炎镇痛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营养液用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成三组,每组20例,A组为神经妥落平3.6 U/次,肌内注射,2次/d,连续14 d为1个疗程。B组为硬膜外腔消炎镇痛药组,药液组成:利多卡因60 mg+弥可保500μg+泼尼松龙20 mg+生理盐水至20 m l,相应硬膜外腔缓慢一次性注入,1次/周,连续5周为1个疗程。C组采用A组方法加B组方法。结果三组患者VAS值治疗后第2、4、6、8周、1年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C组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改善,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治疗麻木、痛觉过敏及超敏、睡眠障碍及焦虑等综合症状都有效果,但三组比较,C组效果明显好于A、B两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联合神经营养液用于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颈丛、臂丛、或硬膜外腔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和并发症,寻求一种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56例,皮损分布区C4~L5。随机分为两组:Ⅰ组:0.375%~0.2%罗哌卡因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综合治疗(n=28);Ⅱ组:0.375%~0.2%罗哌卡因神经阻滞治疗(n=28)。以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症状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1~3周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为100%,显效率分别为82.1%、75%。综合治疗组对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皮损区麻木感、烧灼感、刺痒等神经异常症状有效率优于单用神经阻滞组。结论以颈丛、臂丛、或硬膜外腔神经阻滞为主联合神经妥乐平综合治疗,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改善神经症状,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病毒侵犯神经后遗留下的患病区剧烈疼痛,2005年—2008年我们应用此方法治疗20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困扰中老年人群的顽症痛之一,目前仍是世界级的疼痛难题。我院疼痛科采用神经阻滞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SGB)连续置管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36例经确诊惠颈源性头痛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SGB连续阻滞配合神经妥乐平组(联合组)与单纯SGB连续阻滞组(阻滞组),每组18例.联合组除给予sGB连续置管带泵外,同时给予神经妥乐平制剂7.2 U,每日1次静滴,连续应用15 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后1、7、15、30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质量(Qs)评分、颈椎活动度(ROM)、麻木和针刺感改善情况、头痛缓解率及镇痛药科洛曲的用量.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VAS、QS、ROM评分均明显下降,麻木及针刺感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组比较,VAS、QS、ROM评分、麻木及针刺感改善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镇痛药科洛曲用量较治疗前均降低,联合组减量明显,最后停药.结论 连续sGB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佳,联合神经妥乐平治疗对患者疼痛、麻木、针刺等神经症状的改善优于单纯SGB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神经妥乐平用于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开胸术后切口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开胸术后切口痛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4例)与治疗组(14例),对照组:椎旁阻滞注射消炎镇痛液;治疗组:椎旁阻滞注射消炎镇痛液+神经妥乐平7.2 U,每周1次,连续6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并按主观感觉评价伴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麻木、痛觉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综合征状均有一定疗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用于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术后切口痛有明显效果;且神经妥乐平能有效改善麻木、痛觉超敏、睡眠障碍、焦虑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郑玉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6):857-858
腰麻后头痛是椎管内麻醉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利患者早日康复。腰麻后头痛治疗有较多方法,如对症治疗、补液疗法、腹部加压、中药、硬膜外填充疗法等。神经妥乐平是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液,其药理作用有:促进神经轴突生长,促进雪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对强直性脊柱炎(AS)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 将24例A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神经妥乐平7.2Nu加盐水250ml,静脉滴注2周后,改口服神经妥乐平片8.0Nu,2次/日,用疼痛视觉模拟平分法(VAS)来评定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前后本组患者疼痛强度有显著差异(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神经妥乐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疼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神经妥乐平治疗过敏性皮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妥乐平注射剂3ml(支),肌注,1/d,共10次。84例中,女50例,男34例。慢性湿疹41例,过敏性皮炎19例,荨麻疹20例,其它皮肤病4例。2周疗效判定,显效28例(33.3%),有效25例(29.8%),有效率为63.1%。84例中发生不良反应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本次临床验证的结果与日本作者的原始报告结果非常接近。本文工作经神经妥乐平临床验证专家委员会审评通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臭氧大自血联合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giitis obliterans,TAO)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作用优势.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9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有疼痛症状的T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单纯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试验组给予臭氧大自血联合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缓解时间及肢体缺血程度分期变化等指标.结果 3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组19例.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治疗后不同时点与治疗前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同时点比较,治疗第3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0、30天试验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大自血联合CT引导下连续腰交感神经阻滞治疗可以改善末梢血运循环、增加体内氧供,缓解TAO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征疼痛治疗进展——2008年第12届世界疼痛大会综述之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手术后失败综合征是脊柱外科手术后长期的持续的慢性腰腿痛。它是腰骶脊柱手术后相对发生较频繁的并发症,常引起脊柱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较长。本文综述2008年9月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市举行的第12届世界疼痛大会上对此征的疼痛特点及治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饮食控制、适当运动、控制血糖、药物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 scale,VAS)、以及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尺神经的MCV、SCV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腰交感神经阻滞配合药物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有效减轻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症状,提高下肢感觉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满足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内注射药物对控制腰椎手术后疼痛综合征(FBSS)的作用。方法6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术,分为神经节阻滞组32例,鞘内注射0.75%布比卡因和地塞米松阻滞背根神经节;对照组37例,不作背根神经节阻滞。分别观察术后不同时间2组腰臀部和双下肢疼痛、VAS评分及受累神经根功能情况。结果神经节阻滞组药物止痛剂用量小、术后功能恢复快。对照组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术后近期疼痛。神经节阻滞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背根神经节阻滞能有效控制FBS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07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浓度0.9%的NS100mL静脉滴注,连续10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妥乐平7.2NU100mL进行静脉滴注。连续10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以及麻木感变化等情况。结果术后1周、2周、3周以及4周两组间疼痛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周、3周以及4周两组间麻木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妥乐平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一种有效的大鼠颈中交感神经节阻滞模型。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6只做颈中神经节解剖;6只背侧入路,以T2棘突为标志,经T1、T2横突关节之间进针,用0.4 mL墨水模拟阻滞颈中神经节以显示浸润范围;6只按模拟阻滞方法以0.25%布比卡因0.4 mL做颈中神经节阻滞以显示阻滞效果。结果 大鼠颈中神经节左、右各1个,长3.5~5 mm,位于T1、T2横突关节之间的前方、锁骨下动静脉深层。模拟阻滞显示,墨水能将颈中神经节完全浸润。布比卡因做颈中神经节阻滞后,所有大鼠阻滞侧1~2 min内均出现Horner征,持续2~2.5 h。结论 经背侧入路,以T2棘突为标志,在T1、T2横突关节之间进针阻滞大鼠颈中神经节的方法有效、简便、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17.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放烧复合伤小鼠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目的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对放烧复合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明确颈交感神经阻滞可否成为严重创伤后续损害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TBSA 15%Ⅲ度烧伤合并5 Gy放射损伤小鼠分为SB治疗组(颈部注射利多卡因)及对照组(未给予SB治疗),观察两组动物2、5、7、10、15、20、30 d死亡率及7、14、21 d外周血RBC、WBC、BLT计数的变化,另外还观察SB治疗对放烧复合伤后3、6、14 d血清TNF-α、IL-1β、IL-6的影响.结果 SB治疗使放烧复合伤后5、7、10、15、20、30 d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使伤后7、14、21 d血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数显著增加;使伤后3、6、14 d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SB显著降低放烧复合伤动物的死亡率,可以成为严重创伤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SB降低放烧复合伤动物死亡率可能是通过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2交感神经节毁损术治疗癌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癌性腰腿痛患者50例,在数字减影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用无水酒精行腰2交感神经节毁损术,对治疗前、治疗后7d、30d、90d分别行视觉模拟(VAS)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d、30d及90d的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7d、30d及90d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相互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0例癌性腰腿痛患者中,术后出现腰痛7例,发生率14%,神经损伤2例,发生率4%.未发生腰动脉、生殖股神经痛、肾脏损伤及蛛网膜下腔阻滞等并发症.结论腰2交感神经节毁损术治疗癌性腰腿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颈交感神经阻滞对严重烧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交感神经阻滞(SB)对严重烧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TBSAⅢ度烧伤模型,并于烧伤后连续5d行小鼠双侧颈交感神经阻滞,观察烧伤后3周颈交感神经阻滞组(SB组)和单纯烧伤组小鼠死亡率以及伤后早期肝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变化.结果 SB组小鼠严重烧伤后小鼠死亡率明显低于单纯烧伤组,SB组小鼠烧伤后早期GR下调不明显.结论 颈交感神经阻滞可以明显减轻严重烧伤的损害效应,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GR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颈交感神经阻滞对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成年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l0,腹腔注射注射等量缓冲液),糖尿病组(n=15,采用STZ糖尿病模型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 STZ制备糖尿病大鼠),糖尿病+颈交感神经阻滞组(n=15,按65 mg/kg剂量腹腔1次注射1% STZ,糖尿病成模后8周给予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造模后12周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并于12周处死大鼠,采用Clark氧电极法测定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呼吸功能,免疫组化检测海马IL-6、TNF-α的表达.结果 造模后12周,糖尿病组存活12只,阻滞组存活13只.糖尿病组、阻滞组与对照组相比,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减少(P<0.05).糖尿病组线粒体呼吸功能为R3(28.51±3.01)、R4(13.93 ±1.16)、RCR(2.09±0.27),阻滞组的为R3(45.26±4.21)、R4(11.99±1.11)、RCR(3.52±0.32),对照组为R3 (66.31 ±5.65)、R4(12.97±3.38)、RCR (4.78 ±0.68),糖尿病组和阻滞组线粒体呼吸功能均较对照组组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R3和RCR值显著降低(P<0.05);但阻滞组的R3和RCR高于糖尿病组(P<0.05).在海马CA1区,糖尿病组IL-6、TNF-α表达为(53.32 ±6.29)、(63.21±13.24),阻滞组为(28.14±3.82)、(32.76±5.98),均高于对照组(13.87 ±2.54)、(11.09±8.87) (P <0.05).阻滞组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交感神经阻滞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脑线粒体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IL-6、TNF-α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