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重组免疫毒素抗c-Met/PE38KDEL免疫毒素的构建?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绿脓杆菌外毒素PE38KDEL融合全人源抗c-Met单链抗体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产物进行变性、复性和纯化,检测其对肝癌细胞系的毒性作用.方法:以从人源天然Fab抗体库中筛选出的AM2-26克隆作为模板扩增出人源c-Met单链基因,采用基因工程原理,将扩增出的c-Met单链基因和PE38KDEL基因克隆入pBAD/GⅢA表达载体中,重组克隆载体经酶切及DNA序列测定证实两片段连接正确;转化大肠杆菌Top10F',左旋阿拉伯糖诱导表达,采用镍离子螯合层析法纯化变性的包涵体样品,并用连续梯度透析的方法对纯化后的包涵体进行复性;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复性产物与靶细胞的结合活性,MTT法检测c-Met/PE38KDEL免疫毒素对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成功构建了免疫毒素表达载体pBAD/GⅢA/c-Met/PE38KDEL;诱导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复性后的免疫毒素c-Met/PE38KDEL具有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活性并且对SMMC7721细胞系具有较明显的杀伤作用.结论:全人源抗c-Met单链抗体与PE38KDEL重组免疫毒素的成功表达纯化及对人肝癌细胞系的试验结果,为进一步肝癌的导向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大肠癌细胞的胸苷磷酸化酶(dThdPase)蛋白含量,探讨dThdPase与5’-脱氧氟尿苷(5’-DFUR)、5-氟尿嘧啶(5-FU)对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株大肠癌细胞系LS174T、CloneA、Col0320、CX-1、Lovo和MIP101进行dThdPase蛋白定量分析,然后进行5’-DFUR、5-FU对6株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把大肠癌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的每孔中培养24 h,分别加入2倍梯度稀释的5’-DFUR和5-FU.继续培养96 h后应用MTT分析分别测定5’-DFUR和5-FU对6株大肠癌细胞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结果:除LS174T检出0.5 u/mg、Lovo检出8.9 u/mg的dThdPase蛋白外,其它4株癌细胞未检出。6株大肠癌细胞均对5-FU高度敏感,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52~13.68μmol/L,而5’-DFUR对6株大肠癌细胞的IC50则分别为68.71~528.15μmoL/L,是5-FU的15倍-94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6株大肠癌细胞很少有dThadPase蛋白表达;每一株大肠癌细胞对5’-DFUR的敏感性均明显低于5-FU。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大肠癌细胞的胸苷磷酸化酶(dThdPase)蛋白含量,探讨dThdPase与5′-脱氧氟尿苷(5′-DFUR)、5-氟尿嘧啶(5-FU)对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6株大肠癌细胞系LS174T、CloneA、Colo320、CX-1、Lovo和MIP101进行dThdPase蛋白定量分析,然后进行5′-DFUR、5-FU对6株大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实验.把大肠癌细胞分别接种于96孔培养板的每孔中培养24 h,分别加入2倍梯度稀释的5′-DFUR和5-FU,继续培养96 h后应用MTT分析分别测定5′-DFUR和5-FU对6株大肠癌细胞的半数有效剂量(IC50).结果除LS174T检出0.5 u/mg、Lovo检出8.9u/mg的dThdPase蛋白外,其它4株癌细胞未检出.6株大肠癌细胞均对5-FU高度敏感,其半数有效浓度(IC50)分别为1.52~13.68 μmol/L,而5′-DFUR对6株大肠癌细胞的IC50则分别为68.71~528.15 μmol/L,是5-FU的15倍~94倍,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6株大肠癌细胞很少有dThdPase蛋白表达;每一株大肠癌细胞对5′-DFUR的敏感性均明显低于5-FU.  相似文献   

4.
Zheng LY  Xi YZ  Kong FH  Cui JW  Liang F  Liu N  Sun YY  Guo SQ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4):1246-1250
目的 构建能高度特异地靶向杀伤高表达白细胞介素 6受体 (IL 6R)白血病细胞的新型重组IL6 PE4 0KDEL(绿脓杆菌外毒素 )融合蛋白。方法 通过定点诱变将绿脓杆菌外毒素PE4 0基因羧基端最后 5个氨基酸REDLK替换成内质网蛋白滞留序列 (KDEL) ,采用重叠延伸的基因融合技术将N 末端缺失 2 4个氨基酸的人IL6 (IL6D2 4 )cDNA与PE4 0KDEL基因进行重组融合构建 ,利用HB10 1/pBV2 2 0表达系统实现该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经MonoQ柱层析纯化后 ,以四甲基偶氮唑类似物 (MTS)法检测IL6D2 4 PE4 0KDEL的靶向杀伤活性。结果 构建的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水平达到 4 0 %左右 ;经包涵体分离、复性、变性及纯化所得该融合蛋白纯度 >95 % ;纯化的融合蛋白能与IL6抗体及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IL6D2 4 PE4 0KDEL融合蛋白能高度特异地选择性杀伤高表达IL6R的U937细胞 ,IC5 0约为 2 5 0ng/ml,而对不表达IL6R的人T淋巴白血病细胞系则无杀伤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了具有靶向杀伤高表达IL6R白血病细胞的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融合蛋白 ,为深入地探索利用IL6 /IL6R系统介导靶向治疗高表达IL6R白血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桔梗皂甙D(platycodin D,PD)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入终浓度分别为5~20μm·L-1的PD。采用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nnexin V/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D对凋亡相关蛋白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cleaved PARP、bcl-2、bax和对MAPK信号通路蛋白ERK、JNK、p38及其磷酸化蛋白p-ERK、p-JNK、p-p38表达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显示,PD作用24h和48h后,PD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抑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D作用SGC7901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蛋白表达量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同时p-JNK、p-p38水平明显升高,p-ERK蛋白水平下降,ERK、JNK、p38蛋白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PD对胃癌细胞SGC7901有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PD通过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增殖,通过激活JNK和p38信号途径调控bax和bcl-2表达,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进而激活caspase,诱导癌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大肠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用脂质体介导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转染LS174T细胞,利用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蛋白的表达;检验寡核苷酸作用前后caspase 3活性的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Survivin-ASODN可使大肠癌细胞中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下降;caspase-3活性明显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可以增强caspase-3的活性,有效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反义核酸技术有可能成为临床大肠癌基因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肝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大肠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大肠癌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人重组肝细胞生长因子和或其受体抑制剂Herbimycin A(HA),用Western blot、RT-PCR、ELISA等方法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其受体磷酸化表达及大肠癌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肝细胞生长因子在10~100 ng/ml浓度范围内较对照组相比显著促进大肠癌细胞VEGF mRNA(增加了4~5倍)、蛋白质表达(增加了3~10倍);Western blot检测肝细胞生长因子引起其受体磷酸化,并与其诱导的VEGF表达相关.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肝细胞生长因子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大肠癌细胞VEGF表达,其表达与其受体磷酸化水平相关;其受体磷酸化抑制剂可以抑制大肠癌细胞VEGF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灵芝多糖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PTEN蛋白的影响。方法以肝癌细胞株HepG2为供体,氟尿嘧啶作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和时间灵芝多糖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PTEN试剂盒检测PTEN蛋白的活性。结果灵芝多糖对人肝癌细胞24h的抑制率为60%,48h的抑制率为100%,6h凋亡率为63.3%,PTEN蛋白表达下降。结论灵芝多糖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凋亡机制可能与PTEN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Aza-CdR对凋亡诱导分子TRAIL抗胃癌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方法检测TRAIL蛋白的抗癌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caspase-8 mRNA的表达.结果 TRAIL 200 ng/ml作用72 h对SGc 7901、Kato 3和AGS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83%、11.94%和4.04%;经5-Aza-CdR处理后,对3株胃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提高到38.98%、52.42%和30.72%;用5-Aza-CdR处理后3株胃癌细胞caspase-8 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5-Aza-CdR能增强胃癌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8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理,应用人生长激素对伴和不伴高脂血清培养的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细胞动力学(以 DNA 增殖率为指标)和细胞形态学(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测。结果显示:人生长激素对平滑肌细胞非高脂血清组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DNA 增殖率与生长激素浓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49,P<0.01),相对应的,形态学上表现为平滑肌细胞不同程度蜕变。但高脂情况下,生长激素浓度为1~100ng/ml 时,则 DNA合成率明显上升,且细胞结构中细胞器增殖。在此时有特殊意义的是,平滑肌细胞间前胶原纤维大量出现。但当生长激素浓度达1000ng/ml 时,高脂血清组则呈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因此,本文结果提示:HGH1~100ng/ml 时,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9):15-19
目的探讨miR-451a和MMP-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两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与癌旁组织(来自2018年金华市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标本),多个肿瘤细胞系中miR-451a的表达和MMP-2蛋白的表达;在HCT116细胞系中过表达miR-451a(miR-451a-mimic)检测MMP-2蛋白表达;miR-451a-mimic或沉默MMP-2表达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451a表达明显下降,MMP-2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这种结果同时出现在各个结直肠癌细胞株中,以HCT116细胞株最为明显;在HCT116细胞系中miR-451a-mimic显著减少MMP-2蛋白表达量,miR-451a-mimic或沉默MMP-2均会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结论 miR-451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其本身可能通过抑制MMP-2蛋白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透明质酸钠影响大肠癌细胞生长和粘附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钠(sodium hyaluronate)对大肠癌细胞生长和粘附的影响。方法:用人类大肠癌细胞SW620和Colo205与透明质酸钠溶液(25~2500μg/ml)体外培养,然后用MTT方法测定增殖情况。同时,运用流式细胞术,对SW620和Colo205细胞表面的CD44表达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浓度透明质酸钠溶液对肿瘤粘附力的影响。结果:MTT结果提示,实验组SW620细胞生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实验组Colo205细胞生长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另外,流式细胞术的结果显示,透明质酸钠可使SW620和Colo205细胞表面的CD44表达下调。结论:浓度为25~2500μg/ml透明质酸钠对不同大肠癌细胞系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但可降低肿瘤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从而影响其粘附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claudin-2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生长、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组织标本库选取6对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标本中claudin-23基因的表达量。构建稳定过表达claudin-23的结直肠癌细胞株,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验证后,采用CCK-8、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过表达claudin-23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增殖以及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claudin-23的表达量较癌旁正常组织中减少(P<0.05),过表达claudin-23后HCT15细胞间的黏附性降低,细胞呈离散型生长,并且可促进HCT15细胞的生长增殖,此外,过表达claudin-23可使RKO细胞及HCT15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 claudin-23可显著提高人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提示claudin-23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两种非甾体类抗炎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与非选择性COX-2抑制剂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株LOVO生长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两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其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放免法分析其对PGE2的影响。结果:MTT显示尼美舒利、舒林酸均能抑制LOVO细胞的增殖,呈剂量和浓度依赖性。FCM显示两药均能促进细胞的凋亡,并能使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清中PGE2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调。结论:尼美舒利、舒林酸可抑制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生长,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阻止细胞周期的进展,抑制COX-2的活性及PGE2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3,6-二羟基黄酮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雌激素受体阳性ER+)、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ER-)、直肠癌细胞株LoVo、DLD-1和前列腺癌细胞株PC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3,6-二羟基黄酮对不同肿瘤细胞生长存活的影响,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DAPI染色观察3,6-二羟基黄酮对肿瘤细胞生长状态及形态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结果 增殖检测结果表明,3,6-二羟基黄酮对于MCF-7、MDA-MB-231、LoVo、DLD-1和PC3细胞增殖均表现出显著抑制作用,48 h IC50值分别为16.1、15.7、29.8、12.8和17.8μmol/L;细胞形态观察和凋亡检测结果表明,10 μmol/L的3,6-二羟基黄酮作用24 h,5种肿瘤细胞的生长状态和形态均发生显著变化,大量细胞表现出凋亡或死亡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结论 3,6-二羟基黄酮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效应,对于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很强的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皮素3(endothelin 3,EDN3)基因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DN3 mRNA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半定量PCR检测EDN3及内皮素受体B(endothelin receptor B,EDNRB) mRNA在结直肠癌细胞(CaC02、LoVo、HT-29)中的表达情况.将包装过载体pCDH-CMV-MCS-EFl-Puro-EDN3的病毒感染至结直肠癌细胞LoVo,MTS、克隆形成法、划痕法、Transwell检测EDN3对细胞增殖、克隆、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LoVo中p-ERK1/2和t-ERK 1/2蛋白改变.结果 EDN3在人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降低.表达EDN3基因的重组载体成功感染至LoVo细胞.MTS和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提示实验组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磷酸化的ERK1/2蛋白表达下降(P<0.01).结论 EDN3在结直肠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降低,过表达EDN3能抑制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C)对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SW116增殖、凋亡及JAK/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3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细胞株,采用不同浓度的EGCG对其进行干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法检测磷酸化STAT3(P—STA33)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Bcl-2、Cyclin D1、C—myc mRNA的表达。结果EGCG抑制结肠癌细胞株增殖,促进其凋亡,降低p-STA33蛋白的表达水平,作用呈浓度依赖性;EGCG可以抑制结肠癌细胞株中Bcl-2、Cyclin D1、C-myc mRNA表达水平。结论EGCG抑制结肠癌细胞株增殖、促进其凋亡的机制可能与抑制JAK/STA3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3):20-23
目的探究AGAP2-AS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从美国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结直肠数据下载结肠癌患者的RNA-Seq数据。通过TCGA数据库获得356例结直肠癌,145例健康样本,通过定量实时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结直肠癌细胞和正常肠黏膜上皮细胞AGAP2-AS1表达水平。用siRNA(Small interfering RNA)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中AGAP2-AS1的表达,再次分析其细胞增殖、凋亡的改变。结果 AGAP2-AS1在结肠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均显著增加。抑制AGAP2-AS1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 AGAP2-AS1在结肠癌细胞系中高表达,抑制AGAP2-AS1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2B影响人结直肠癌细胞恶性表型所介导的信号通路?方法:以RNA干扰技术靶向沉默人结直肠癌细胞HCT116和SW480中JMJD2B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ERK-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并分别采用CCK-8?流式细胞分析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分布?凋亡情况?结果:转染JMJD2B siRNA能特异性抑制JMJD2B的表达并导致ERK2表达下调,其磷酸化水平也降低,肿瘤细胞发生G2/M或G0/G1期阻滞,细胞凋亡比例增加,增殖显著受抑(P<0.05)?结论:抑制JMJD2B可通过阻断ERK-MAPK信号转导而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SALNT0000015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8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配对的15例癌旁组织,同时检测人结直肠癌细胞(Lovo、SW480、HT-29、HCT116)和正常人肠黏膜上皮细胞HIEC中lncRNA HSALNT0000015的表达水平;将HCT116细胞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不感染慢病毒、只感染空载质粒及感染sh-HSALNT0000015-慢病毒,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转录因子Slug、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lncRNA HSALNT0000015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细胞中lncRNA HSALNT0000015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肠黏膜上皮细胞(P?<0.05)。细胞培养12、24、48及72 h后,实验组光密度值(490 nm)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均P?<0.05)。敲减lncRNA HSALNT0000015后,HCT116迁移及侵袭能力下降(均P?<0.05),E-cadherin表达水平上升(P?<0.05),转录因子Slug和Vimentin表达水平下降(均P?< 0.05)。结论 lncRNA HSALNT0000015可能通过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