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泄泻治验3则     
蔡赛君  陈大权 《光明中医》2010,25(4):682-682
<正>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证,是临床常见、多发性的消化类疾病。本人跟随导师从事临床工作,每遇典型且疗效甚佳的病例常有记录,兹举此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2.
脾虚泄泻徐某,男,46岁,农民,1989年8月16日初诊。因农村夏日大忙季节,多日劳作后发病.患者泄泻稀薄,食欲不振半月,虽经中西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乃转诊于余。现症:营养中等,精神不振,全身疲乏无力,泻下大便粗糙,粪中带水.舌淡苔白,脉细濡。此乃脾虚泄泻。治宜补中益气,利湿止泻.方以补中益气汤增损:党参、黄芪、白术各15g,柴胡、升麻、陈皮、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治疗小儿泄泻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适当应用“利小便以实大便”治法,往往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伤食泻 患儿,男,2岁,于1995年 2月1日就诊.病儿于2天前在家多食肉丸、米饭,于当天深夜啼  相似文献   

4.
泄泻致晕厥治验龙井市开山屯镇中心卫生院(133400)金明洙[关键词]泄泻,晕劂,医案张某,女,47岁.于1988年11月3日,因泄泻致晕厥3次,来院就诊.据述,3个月前,上山采蘑菇,午时吃盒凉饭菜,睡卧湿地,而致泄泻.其初泄泻不重,每日2~3次,不...  相似文献   

5.
1.风寒泻王某,男,3岁,1989年5月21日就诊。大便溏薄每日数次,已有3天,经服西药次碳酸铋、消食灵等,大便仍清泻,昨日起伴发热T38”C。湿食内滞外感风邪,肺卫失宣,肠道失司,拟疏风宣中,佐以消食。苏叶5g,霍香5g,佩兰5g,炙僵蚕6g,净蝉衣s3,前胡5g,大腹皮5g,广木香3g,白桔梗3g,炒银花5g,炒三仙各6g。2剂。药后热已退,大便转烂,咳嗽稍作,答厚徽黄,指纹粗紫,上方去蕾香、佩兰、苏叶,加象贝、紫党、赤警3剂而愈。2.湿热泻洪某,男,6岁,1989年7月25日就诊。发热T38℃,大便搪薄水样,一日数次,神疲困倦,院腹不适…  相似文献   

6.
7.
寒热夹杂泄泻邓某,男,50岁。近5年来,纳差,晨起口渴,不多饮,时烦,倦卧畏寒,四肢欠温,下肢尤甚,少腹隐痛,便溏,日4~5次,且微呈里急后重感,时愈时发。舌质微红,苔黄白厚腻,脉弦缓有力。大便镜检:白血球(++),红血球(++)。初诊为湿热壅滞泄泻...  相似文献   

8.
孙博庆 《河北中医》2002,24(4):286-286
慢性泄泻 ,又称久泻 ,是临床常见疾病。本病患者大多脾胃中气素虚 ,复感时邪 ,加之饮食不节或肝气抑郁导致泄泻反复发作 ,日久脾肾两虚 ,病情更为迁延。慢性泄泻大体上分为脾虚夹湿、肝气侮脾、脾肾阳虚 3型。现分别举验案 1则如下。1 健脾益气 ,佐以渗利王某 ,34岁 ,工人。 2  相似文献   

9.
本病属于现代医学乙状结肠炎范围。证见神疲,少食,懒言,纳呆,腹胀、腹痛、腹泻,伴有粘液便,偶则有脓血便。祖国医学认为,此乃湿热刺激,蕴结于结肠,病程缠绵,日久形成脾阳不振,累积肾阳虚损,形成泄泻所毁。笔者近年来,运用辨证施治,采用中药治疗。颇有疗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例一、刘××,男,45岁。1986年5月21日初诊。主诉:5年前,无原因的出现左下腹部阵痛,便溏不实,偶有水样便。伴有粘液状。1日甚3-5次,腹痛即泻,泻则痛止。曾在市××院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有阵发性腹痛、腹胀,肛门灼热感。查:面色萎美神倦,疲乏无力,脘闷,肠呜则泻,完谷不化,尿赤、苔苏,脉细。  相似文献   

10.
一患,男,30岁。腹泻2年。西医结肠镜检查诊断:慢性结肠炎。便溏如水,日数行,面黄体倦,辨作脾虚泻。方用参苓白术散,不愈;渐见形寒恶风,腹中冷痛,改投四神丸,仍不愈。详查症形,述少腹处冷凝作痛,形若碗大,喜熨  相似文献   

11.
正姜宏,苏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有所承,勤于临证,不仅在中医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重吸收方面有较深研究,而且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屡获奇效。笔者跟师侍诊,学有所获,现择其辨治疑难泄泻验案1则,以飨同道。1病案记录计某,男,46岁。初诊日期:2016年5月20日。患者泄泻10年余,加重1月。其形体偏胖,肌黄唇暗。自述10年前因过食海鲜,出现急性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2.
四逆散治验三则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266500)张相臣四逆散是《伤寒论》治疗肝气郁结、阳气被郁、不能布达四肢所致厥逆证的方剂。笔者临床用于治疗肝气郁结气血失于调和所致的病证,多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1郁证女,32岁,1994年10月5日就诊。素善抑...  相似文献   

13.
黎明泄泻一般多为脾虚阳虚 ,多用温补药物治之。但本病亦可由其它原因所致 ,如木郁土位 ,心气虚弱 ,肺气失宣等 ,则治当别论。笔者根据十余年来的治疗泄泻实践 ,总结出如下的经验 ,愿与同道共同探讨。抑肝扶脾调脏气嗔怒怫郁 ,肝气失于条达 ,寅卯属木 ,木旺克乘脾土 ,亦可发生晨泻 ,证见天明肠中漉漉 ,腹痛气撑作胀 ,泻下便溏 ,夹有矢气 ,脉弦 ,苔薄。痛泻轻重常随情怀喜怒而反复 ,或有脘胁胀闷 ,纳呆 ,嗳气等症 ,治以抑肝扶脾 ,开怀怡情。例 1.罗某 ,女 ,4 1岁 ,1998年 2月 13日初诊。患者腹泻 6个月 ,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 ,曾用中药补…  相似文献   

14.
慢性泄泻从肺治验3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泄泻从脾治其理浅显易明,然临床上往往出现治脾不应者,且每伴见咳、痰、喘、胸闷等肺系症状者,转从肺辨治则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就临床所及,验案3则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单味吴茱萸治泄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良 《中医杂志》1995,36(5):263-263
<正>笔者在临床上常用吴茱萸汤及四神丸治疗泄泻,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两方的止泻功效与吴茱萸剂量关系密切,故推测其止泻力主要来自吴茱萸,遂试用单味吴茱萸治疗泄泻,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后又试用外治小儿泄泻,亦每多获效。例1:李某,男,63岁。1994年8月5日初诊。10天前因进食生冷发生泄泻,大便稀溏,日行5~6次。曾用氟哌酸、黄连素等口服,并用丁胶卡那霉素静脉滴注3天,但泄泻不止。初诊时仍日行5~6次,腹痛隐隐,四肢欠温,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粪常规:黄、稀、白细  相似文献   

16.
泄泻治验三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春颖 《吉林中医药》2009,29(11):975-976
泄泻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常兼有腹胀腹痛,经常有反复发作病史,可由寒热、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其外因涉及风寒暑湿食等,湿是基本病机,故有无湿不成泻之说;泄泻的内因,关联脾、肝、肾,而以脾为关键,肝之疏泄太过,  相似文献   

17.
小儿泄泻,四时皆有,尤以夏秋两季居多。本病每因内伤乳食,外感时邪而引起脾胃之升清降浊功能紊乱所致,正如景岳所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医方考》亦载“泻责之脾”。由此可见泄泻治脾的重要性。余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每遇小儿泄泻亦宗治脾之法,并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因势利导,处方用药,屡获良效,兹举要如下:1 食泻伤食滞脾胃,疏导之品贵轻灵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多不知饥饱,或喂养失当,停乳伤食,脾胃受伤而失运化之权,则病食泻。证见院腹胀满,腹痛肠鸣,泻  相似文献   

18.
19.
慢性泄泻是泄泻的一大类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机一般不外于脾胃虚弱、脾肾阳虚、肝脾不和等。然而,余在十几年的临床工作中,也有循常规辨证施治而枉效,究其一点施治,效如桴鼓,兹举例报告如下: 病例一 李×,男,42岁,农民,腹泻5余年,每黎明之时,脐周作痛,即泻,泻后痛减,粘液稀便,一日3~4次,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介绍余× ,女 ,2岁 ,2 0 0 0年夏初患泄泻。一日 3~ 4次 ,泻下夹有未消化食物 ,腹部膨胀 ,不想饮食。其母为当地乡卫生院医生 ,诊为伤食泄 ,投以消积化滞之保和丸治之 ,其病加重 ,大便清稀 ,日十余次。改服西药痢特灵、黄连素、泻痢停及肌注庆大霉素等近一月之久 ,仍未见效。于 2 0 0 0— 5— 2 9日来我院门诊治疗。患儿面黄形瘦 ,神疲倦怠 ,洞泄无度 ,下利清谷 ,睡时露晴 ,四末不温 ,舌淡苔白 ,脉沉细而迟。余诊此为脾肾阳虚 ,火不生土 ,不能腐熟水谷之证。治宜温补脾肾为主 ,以理中汤四神丸合用 ,方中党参 8g,炒白术 5 g,干姜5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