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志华  隋立有  卞野 《吉林医学》2006,27(7):761-761,764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03年1月到2005年8月,我院用5F公用型导管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3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6例,年龄38~83岁,平均(56±10.3)岁。1.2手术方法:36名患者术前均经行Allen’s试验阳性入选。术者用双手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张开手指5~7次至手掌变白,松开尺动脉的压迫,继续保持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10s之内迅速变红或恢复正常,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即Allen’s试验阳性。若10s后手掌颜色仍为苍白,Allen’s试验阴性。患者的手臂自然外展并置于臂托上,将…  相似文献   

2.
Campeau等 [1 ] 报道选择桡动脉途径 (TRA,Transradialapproach)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穿刺部位并发症少 ,术后患者即可恢复活动 ,无体位限制 ,并可缩短住院时间 ,节省费用。2 0 0 0年 6~ 12月我们应用经桡动脉途径行选择性冠脉造影术 12例 ,11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男性 10例 ,女性 2例 ,平均年龄 (6 2± 5 .9)岁。入选标准 :应用 Allen试验评价尺动脉至桡动脉的侧支循环情况 ,同时按压桡动脉和尺动脉阻断手部血流致手部缺血颜色变苍白或紫绀 ,松开尺动脉 7s内手部颜色恢复正常者为 Allen试…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是心脏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新途径.它与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传统方法相比较,易于压迫止血,出血少;术后体位自由,减少了长时间卧床引起的腰背疼痛、排尿困难,甚至下肢血栓等并发症;住院时间短,费用少.行桡动脉介入必须严格筛选病例,以确保手术的成功率.病例的入选标准: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试验阴性手掌和五指10~15秒内恢复血供.禁忌证:(1)双侧Allen试验阳性手掌血供恢复时间>15秒.(2)一侧桡动脉搏动明显减弱或消失.(3)桡动脉严重钙化、迂曲.(4)桡动脉穿刺部位局部感染.(5)外周动脉炎.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二例新鲜上肢,从肱动脉灌注铅丹乳胶液。另二例用动物胶封闭桡动脉干,从尺动脉灌注铅丹乳胶液,对比观察肌肉的血供来源。观察结果发现,前臂肌肉大部分(67.6%)由尺动脉肌支供血,而只有一部分(26.8%)由桡动脉肌支供应。而桡动脉供应的10块肌肉同时有尺动脉肌支和肱动脉等肌支供应。这些肌肉为双重血供肌。而由尺动脉供应的16块肌肉中只有9块由桡动脉肌支供应。因此,尺动脉担负着前臂大部分肌肉的血液供应,而桡动脉只供应前臂一部分肌肉的营养。故前臂皮瓣游离移植术截取一段桡动脉干,对前臂肌肉血供无何影响。此时,前臂的营养可由尺动脉及其在肌肉的吻合支供应原桡动脉肌支的分布区,保证前臂肌肉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不同年龄段健康人改良Allen试验与脉搏容积波法试验的相关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男女分别124和116人,按40岁以下、40~60岁及60岁以上分为青年组(n=98)、中年组(n=74)及老年组(n=68),进行改良Allen试验及脉搏容积波试验,记录解除对尺动脉的压迫后手部血供恢复时间(s).结果 三组受试者改良Allen试验与脉搏容积波法血供恢复时间呈正直线相关(P<0.01).老年组与青年及中年组相比,两种测试方法的手掌血流恢复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同组内,脉搏容积波法试验的时间较改良Allen试验长(P<0.05).结论 脉搏容积波法试验与改良Allen's试验在各年龄段健康人均有良好的正相关性,且较后者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结合Allen试验客观地评估正常人的手部血运状况,为避免桡动脉移植可能手掌部发生缺血并发症提供安全依据。方法:使用高频彩超探头观察96例具有双手完整掌弓的健康志愿者,共计192组尺、桡动脉,包括双侧尺、桡动脉的内径、血管截面积、血流通畅情况,测量流速、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的指标,比较尺动脉在桡动脉受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96例192组受检样本中,双侧尺、桡动脉的血流量,左右手对比均无明显的差异,而男女对比则差异较大,且桡动脉受压后尺动脉血流量增加明显,仅发现2例增加不明显。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用桡动脉作血管桥行冠心病搭桥或整形外科移植桡动脉皮瓣术前提供客观、准确的安全性报告。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显微镜下(放大10倍)解部观察了正中神经腕管段及返支的血供。其来源是掌浅弓、桡动脉、尺动脉、桡动脉掌浅支的分支。并讨论有关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用SPO2/脉搏波替代Allen氏试验行桡动脉穿刺627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麻醉中对危重病人和重大手术行有创监测已成为术中监测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桡动脉穿刺监测 ,但穿刺桡动脉前常用Allen氏试验[1] ;以确定桡动脉阻断后尺动脉的供血情况。方法较为烦琐 ,而且需要病人配合 ,我院麻醉科用SPO2 /脉博波替代Allen试验来测定尺动脉的供血情况 ,具有操作简便、直现、数字化和实用的优点。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 ,男 32 8例 ,女 2 99例 ,年龄最大 90岁 ,最小 2岁 ,其中 3男 1女 ,因SPO2 /脉博波异常而改用足背动脉穿刺 ,所有患者都为腹部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科、骨科手术病人。2 方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桡动脉作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材料的可行性及其采取方法。方法:以桡动脉为主要材料行冠状动脉帝路移植术12例,术前以Allen试验评判桡,尺动脉通畅性。用“免触”技术将桡动脉连同伴行静脉和脂肪组织一并游离,离断后用罂粟碱液低压扩张,并置于异搏定盐水中备用。远端多吻合至右冠状动脉及左旋支,近端均吻合至主动脉。术后常规应用钙阻滞剂6个月。结果:12例患者全部存活,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4-43个月,平均22.9个月,患者心绞痛缓解,生活质量改善,结论:桡动脉具有动脉移植材料的多种优点,通畅率仅次于乳内动脉而高于大隐静脉桥,是较有前途的血管移植材料,术前评价尺动脉的供血情况及术中防止桡动脉痉挛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自1990年,成功地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背、手掌、虎口皮肤缺损12例。该皮瓣主要优点:不牺牲前臂主要动脉,血管解剖恒定,血供面积大,对美容破坏小。  相似文献   

11.
朱艳霞  郑海军 《中原医刊》2011,(10):119-12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桡动脉搏动良好,Allen’s试验阳性患者,取平卧位手臂自然外展,保持手心朝上摆于专用臂托上,将手腕适当垫起,并使手掌于后伸位,以利暴露穿刺部位。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绷带加压包扎止血,4h后解除压迫。结果1例出现前臂张力性血肿,6倒皮下瘀宽,其余患者无穿刺局部出血、渗血及皮下血肿;2例发生桡动脉闭塞;1例发生动静脉瘘;无桡动脉痉挛、迷走反射、对比剂过敏、对比剂肾病;术后平均住院3.5d。结论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和生活护理指导及穿刺部位局部管理是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部分,同时也减少了医生的工作强度,使患者旱日恢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在制作人体解剖学教学实习标本时 ,在一女尸 (约 70岁 )发现一动脉变异 ,此动脉为异常的正中动脉。肱动脉在平桡骨颈处 (直径为 0 .5 5 cm)分为桡动脉 (直径为 0 .35 cm)和尺动脉(直径为 0 .4 5 cm) ,桡、尺动脉的起始点处距骨间总动脉起始处的距离为 2 .90 cm(直径为 0 .35 cm)。在骨间总动脉的下方 ,距骨间总动脉的起始处 10 .10 cm处 ,发出尺动脉的副支 ,该动脉的直径为 0 .2 0 cm,此动脉偏向桡侧向远端走行 ,在前臂中上 1/3处越过正中神经的主干 ,继而向下走行于桡动脉和正中神经之间 ,穿过腕横韧带至手掌侧面 ,未和尺动脉终末支形成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总结31例经桡动脉和25例经尺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例,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失败原因和并发症。结果冠脉造影的成功率:桡动脉组90.32%(28/31),尺动脉组80.00%(20/25),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51,P>0.05)。失败原因:桡动脉组3例中,2例因桡动脉穿刺未成功,改经尺动脉成功;1例插管至冠脉开口困难,改经股动脉径路完成。尺动脉组5例均为尺动脉穿刺失败,4例改经桡动脉成功,1例改经股动脉完成。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尺动脉途径可作为经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的补充,也可为首选途径;和经桡动脉途径同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路径。开展初期穿刺难度相对较高,应有成熟的桡动脉穿刺和置管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指脉氧监测协助下是否可以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桡动脉径路行冠脉介入诊治Allen试验阳性患者96例,Allen试验的同时给予指脉氧监测,记录Allen试验开始前、阳性结果判断时患者指脉氧饱和度分数变化,同时记录Allen试验结束后指脉氧饱和度分数恢复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压迫时间以及穿刺血管并发症。结果指脉氧饱和度分数在Allen试验前和阳性结果判断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指脉氧饱和度分数下降分数和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压迫时间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未观测到各项指标的统计学差异,但指脉氧监测可以更加直观的观测到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侧支血供的通畅情况,提高桡动脉的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用35例上肢对前臂血管的分支、皮动脉在皮及皮下组织内的吻合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1.桡动脉干平均长为215.3毫米,分为掩盖部(111.7毫米)和显露部(101.4毫米)。桡动脉上、下端及中部的口径各为2.7,2.4,2.3毫米。2.桡动脉显露部皮支数(9.6支)多于掩盖部的皮支数(4.2支),而掩、显两部的肌支数几乎相等。桡动脉皮、肌支的口径多为0.3—0.5毫米。3.桡、尺动脉皮支之间以及桡、尺动脉皮支与骨间背侧动脉皮支之间皆存在着细的吻合支,在整个前臂皮及皮下组织内吻合成网,扩大桡动脉的供血范围。切取皮瓣的范围,从形态学方面来讲可以扩大到整个前臂皮肤。4.桡静脉和头静脉的口径(中部)分别为1.3和2.8毫米。皮瓣移植时,这两个静脉最好都进行吻合,作为血液还流的通路,以增加静脉血的还流量。5.讨论了桡动脉的解剖特点和皮瓣切取范围,并归纳了供应各种皮瓣和肌皮瓣的血管形式。对前臂的动静脉吻合的机能意义也略加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桡动脉为血供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皮肤质地好,动脉管径粗,血管蒂长,易于切取,转移范围根据需要可大可小,它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特点。对手掌、背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尤为合适。  相似文献   

17.
两侧桡动脉手部行程和分支变异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动脉在手部的正常行程为,在桡骨下端斜过拇长展肌和拇短伸肌腱深面转至腕骨背侧,沿舟骨和大多角骨背面下行,斜过拇长伸肌腱深面至手背,穿第一掌骨间隙入手掌深部,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桡动脉在转向手背时发出1支较细的掌浅支,穿拇短屈肌深方或浅面与尺动脉终支吻合构成掌浅弓.曾有文献[1,2]报道单侧桡动脉变异.我们在解剖一老年男尸时发现其两侧桡动脉在手部的行程及分支均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少见文献报道,现将观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老年肾衰患者12例,年龄60~83(平均73)岁.其中慢性肾炎6例,高血压4例,糖尿病2例;8例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内瘘失败,无法修复;4例患者头静脉较细,无法行前臂内瘘术.在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下于肘窝平桡骨颈高度处解剖,分离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桡侧返动脉,并判断各动脉内径及血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前臂逆转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术前必须了解尺动脉、桡动脉和掌弓动脉有无变异,以桡动脉远端腕横纹处为蒂,以桡动脉为轴,切取比实际创面轮廓大0.5cm,比实际长度增长0,5—1,0cm的血管蒂皮瓣。切去瘢痕,缝合皮瓣。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26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外观及功能恢复均满意。结论:带血管蒂前臂逆转岛状皮瓣,取材方便,血运丰富,手术方法简便,皮瓣成活率高,是治疗手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验性内听动脉阻断与术后听力改变的关系及术中听觉监控的方法。方法 实验兔乙状窦后进路暴露小脑桥脑角,下压小脑暴露内听道及第Ⅷ神经复合体,分辨出内听动脉,予阻断不同时间,分别行蜗神经直接复合动作电位(DCAP)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记录(DPOAE)。结果对照组DCAPN1波潜伏期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和30s组在压迫开始后3min,DCAPN1波潜伏期值均恢复为初始值。内耳血供阻断1min组在压迫开始后3h,DCAPN1波潜伏期值未恢复为初始值假手术组DPOAE幅值无明显改变,内耳血供阻断10s、30s对DPOAE幅值无影响,内耳血供阻断1min使得DPOAE幅值下降结论兔内耳血供阻断1min可能造成兔听觉不可逆损伤。DCAP、DPOAE能有效、持续地监控内耳血供阻断,是耳神经外科手术中实用的听觉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