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益气解毒法是课题组长期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科研临床中总结而出的中医治则。运用诠释学的方法,从益气解毒法的理论内涵,感毒清组方特点、药理机制及临床研究对感毒清益气解毒机制作出分类诠释。诠释目的是深入挖掘益气解毒法的本质特征,对感毒清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气虚邪犯证)的机理进行科学地解释,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2.
国医大师南征教授首次提出“消渴肾病”“消渴肾衰”中医新病名,认为消渴肾衰的核心病机是毒损肾络、邪伏膜原,病机关键一是毒邪,二为内生风邪,临证当审毒治风,以解毒通络,护肝益肾为治疗大法。依据南征教授基于风毒治疗消渴肾衰长期的临床实践,其治疗法则及用药经验,可总结为“凉肝息风解毒法”“镇肝息风解毒法”“养血息风解毒法”“搜风通络解毒法”“破血祛风解毒法”“益肾息风解毒法”“泄浊息风解毒法”“活血祛风解毒法”“滋阴息风解毒法”“导邪搜风解毒法”等十法,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斌  王宪波 《中医杂志》2023,(23):2388-2392
总结王宪波教授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证经验。认为HBV-ACLF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虚为本,湿热毒瘀互结为标,提出“解毒凉血重通腑,健脾化湿顾中焦”的治疗观点。临证分型辨治HBV-ACLF,瘀热毒结证治以解毒凉血为法,常用解毒凉血方;湿热毒蕴证治以解毒凉血、健脾化湿为法,常用解毒凉血利湿方;脾虚湿热证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化湿为法,常用解毒凉血健脾方(又称重肝2号方)。  相似文献   

4.
益气养阴解毒法是王瑞平教授治疗中晚期肺癌最常见的方法。王瑞平教授从肺癌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用药阐述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气阴亏虚、癌毒内结贯穿中晚期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解毒法是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重要治法。其中,益气、养阴需辨证使用,解毒需分清癌毒性质——热毒、痰毒、瘀毒,分别运用清热、化痰、祛瘀等方法。运用益气养阴解毒法治疗中晚期肺癌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吴刚强  喻嵘 《中医药导报》2007,13(5):111-112
收集了近几年来国内有关糖尿病及血管并发症报道的文章,发现“虚、毒、瘀”是其病理关键。其中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其发病的根本,而瘀毒聚集又导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滋阴益气、活血解毒法的恰当运用对本病的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伴发癌前病变,甚至导致胃癌。我们认为"毒邪"贯穿于CAG病变之始终,"毒损胃络"为CAG的重要病机之一,从"毒"论治CAG,以解毒为治疗大法,具体施以扶正解毒(益气解毒、养阴解毒、温中解毒)、祛邪解毒(活血解毒、化痰解毒、清热解毒),一法单用,或数法合用,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为中医药防治CAG及胃癌前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肝解毒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观察发现该病以正气虚弱,疫毒内侵两个环节为枢机,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所以我们抓住“毒”与“虚”这一主要矛盾,采用扶正益气填精、温阳通络活血解毒法制成复肝解毒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048%,与对照组相...  相似文献   

8.
读《四川中医》83年2期《内科高热急症病机及治疗改革的探讨》一文,从中受到启示:“菌”和“毒”的概念并不相同。邪、毒、热三者的关系是:“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下二例证及卫分、气分、营分。应用解毒法为主予中药口服后,高热顿退。验证了“毒”是各种温邪的共性,由毒致热是高热急症的主要病机。论治时,从卫分伊始,即把解毒法贯穿于温邪传变的各层次。经过解毒取得了清热的效果,显示出解毒法治疗高热急症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皮肤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朴春丽基于“毒邪”理论与糖尿病皮肤病变“毒损肝络”理论,采用“解毒通络调肝”的治疗大法,创制具有清热化浊解毒、益气通络排毒、调肝解郁脱毒之效的“解毒通络调肝方”作为底方进行治疗。临证还根据皮肤瘙痒、痤疮、带状疱疹、丹毒、糖尿病足等不同类型皮肤病变的特异性临床特征和病机特点,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在组方遣药时合用靶方靶药,做到病证结合,态靶同调,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壮医认为,“毒”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毒虚致百病”是壮医对病因学最重要的概括,“解毒”是壮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壮医运用解毒法治疗疾病历史悠久,疗法众多,特色鲜明,很值得深入研究。1壮医解毒法的源流壮族地区位于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繁多,有毒的动植物不少,如毒草、毒树、毒虫、毒蛇、毒水、毒矿等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认为多因相合、癌毒内生是肝癌的致病关键.临证以扶正解毒消癥为治法,扶正当健脾益气以滋气血;解毒当以清消癌毒为先;消瘢当祛瘀散结以消癥瘕.创立了治疗肝癌的经验方—肝积康方,并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加减,应注意扶正、解毒、消癥三法的有机结合,灵活应用健脾益气、解毒化湿、祛...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措施预防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一直以来是医学研究界中热衷的话题。研究表明,慢性炎症是肿瘤发生的潜在因素,有效控制和治疗慢性炎症是预防肿瘤的措施之一。中医药在肿瘤防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亦能发挥减毒增效的作用。该课题组基于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慢性炎症和部分恶性肿瘤的常见基本病机——“虚、瘀、毒”互结,提出益气化瘀解毒法的治疗法则,并对近年来有关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炎症和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同时探讨其抑制“炎-癌”转换的可能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是我国疫病理论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家辈出,学派林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疫病理论体系。文章通过重点研究明清时期疫病相关文献和资料,探析明清时期有关“湿毒疫”的理论脉络。明清医家认为,“湿毒”是疫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病位以肺脾为主,弥漫三焦,发病隐袭,病程迁延,传变迅速,易转重症。本病属湿热类疫病,治疗立足“湿毒”,将祛湿解毒法贯穿始终,多法联用,甚则开闭固脱,后期重养阴益气。  相似文献   

14.
清代医家王清任临床治疗注重活血化淤,其《医林改错》中有关瘟毒吐泻及痘之治法可归类为八法,即:解毒活血法、回阳活血法、益气熄风法、通经逐淤法、活血通淤法、益气活血法、益气利湿法、益气养血活血法。对温病治疗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贫血是结直肠癌(CR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医认为内生“癌毒”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原因,CRC伴贫血发病机制与“癌毒”密切相关。CRC伴贫血是由于机体本身先后天失养,癌毒及药毒阻于脏腑、碍于脾肾两脏,导致髓竭血枯之症。“毒致血枯”是CRC伴贫血的基本病机,包括:癌毒流窜、脾气亏虚和药毒流窜、脾肾两虚。扶正祛邪、健脾益肾为CRC伴贫血治疗大法。CRC伴贫血未治疗期,“癌毒”独占体内、流窜脏腑致虚为贫血之因,重在祛瘀解毒、健脾益气。CRC伴贫血化疗期,“药毒”峻猛损伤气血,使虚者更虚,最终精血衰败,重在健脾益肾、助髓生血。  相似文献   

16.
介绍蒋益兰教授基于祛瘀生新法论治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亏虚、因虚致实,患者机体常处于“瘀、毒、虚”状态,应以“祛瘀生新”为治疗大法,通过活血祛瘀纠正机体之“瘀”,解毒祛瘀制约机体之“毒”,常用补气升阳、健脾益肾、益气生血为法以改善机体之“虚”;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庞宇舟认为,“毒邪源于内外,分为无形有形”为“毒病”病因,“无形之毒易伤气血,有形之毒多损脏腑”为“毒病”病机,治疗上须遵循从毒求因、以毒论病、辨毒设法、解毒施治四大原则,倡导“内去外引”施治。研发形成了壮药龙钻通痹颗粒、金草消毒颗粒及胃毒清等一系列内治解毒方药,以及壮医刮痧排毒疗法、壮医药线点灸清毒疗法、壮医热敏探穴针刺逐毒疗法等一系列外治解毒法,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壮医“毒论”思想是以从毒求因、以毒论病、辨毒设法、解毒施治四位一体为应用体系,倡导“内去外引”解毒法。火针作为一种传统的针灸疗法,在治病防病中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从壮医“毒论”思想概要、基于“毒论”视角下壮医对乳腺癌的认识、火针疗法在乳腺癌中的应用进展、火针疗法治疗乳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四个方面,系统探讨火针疗法防治乳腺癌的价值,为乳腺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以脾虛为主,兼夹肠中瘀毒。以具有健脾益气、祛瘀解毒、养血生肌之功的“健脾灵片”治疗60例,临床治愈40例,显效13例,好转5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20.
陈凯教授谨守“久病入络,络病责瘀,虚,毒”论点,以凉血消斑,增液行舟,益气解毒,活血通络为大法治疗多形红斑,黄褐斑,硬皮病,银屑病,扁平疣等皮肤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