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清热祛浊胶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皮下注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浊胶囊内服,连续用药12周,比较2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体质量指数(BMI)、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监测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及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90.0%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73.3%,2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有下降趋势,糖脂代谢、体质量指数、胰岛素抵抗均有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ET-1水平均有下降趋势,而NO、FMD则有所上升,以观察组的变化程度更为明显。结论:清热祛浊胶囊联合利拉鲁肽利于减轻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糖脂代谢、胰岛素分泌,起到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初诊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组、清热祛浊胶囊组及联合组各30例。4组患者均根据个体情况给予糖尿病饮食处方控制、健康教育及个体化运动指导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利拉鲁肽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清热祛浊胶囊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浊胶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和清热祛浊胶囊治疗,4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4组患者治疗12周后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脂、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情况,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统计4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2周后,4组患者的BMI、血糖、HbA1c、血脂、HOMA-IR、ET-1、NO、FMD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 05),而且联合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比其他3组更明显(P均0. 05);联合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均0. 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更好的降糖、降脂及改善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并且具有明显的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3.
尹金秀 《吉林中医药》2021,41(6):780-783
目的 研究探讨清热祛浊胶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痰湿瘀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0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痰湿瘀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为调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采用清热祛浊胶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干预.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 观察组自愿退出本研究1例、未严格执行用药方案2例;对照组失访1例、检测结果缺失1例剔除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24%(45/51),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1.15%(37/52)(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包括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包括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1β(IL-1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包括血管内皮素1(ET-1)低于对照组,而一氧化氮(NO)、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指数(F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65%(9/51)、11.54%(6/52),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清热祛浊胶囊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痰湿瘀热型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降低机体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安全性良好,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二甲双胍肠溶片,观察2组疗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血糖、血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体质量指数、肝酶、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肝脏C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热祛浊胶囊治疗湿热瘀阻证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及功能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内分泌科接受诊治的120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肠溶片、利拉鲁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糖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O、FM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FG、2 h PBG、Hb 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IN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血糖水平与体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肠溶片、利拉鲁肽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血糖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95.74%(45/47)高于对照组76.59%(3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NO、FMD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T-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PFG、2hPB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BMI、HOMA-IR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FINS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改善血管内皮细胞、胰岛β细胞功能,调节血糖水平与体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保护作用。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至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的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临床研究。使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利拉鲁肽干预组、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干预组(联合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肠溶片;利拉鲁肽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联合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清热祛浊胶囊。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联合干预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利拉鲁肽联合清热祛浊胶囊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服用吡格列酮片+清热祛浊胶囊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吡格列酮片。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治疗组舒张压下降、血尿酸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空腹胰岛素(ISN)、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体质量(W)、体质量指数(BMI)增加的幅度较小;但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可能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祛浊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二甲双胍肠溶片口服,比较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体质指数、肝酶、血脂、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糖及肝脏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两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蒲参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糖脂代谢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蒲参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周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2组治疗后6,12周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6,12周脂代谢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6,12周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而内皮素-1(ET-1)水平下降,但观察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蒲参胶囊能够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糖、脂代谢指标,亦能改善患者抗胰岛素抵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清肺泻肝汤治疗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及对慢性炎症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将16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2例。两组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并针对MS不同组分进行调脂、降压和降糖处理。观察组采用清肺泻肝汤加减治疗,1剂/d;对照组给予清肺泻肝汤安慰剂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测量治疗前后腰围(WC),身高、体质量和臀围,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检测治疗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负荷后2 h血糖(2 h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ISI)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测量治疗前后收缩压(SBD),舒张压(DB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朝医太阴人辨象症状评分;检测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P),脂联素(AD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体质量,BMI和W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1),HDL-C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FBG,2 hPG,HbA1c,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1),InISI和HOMA-β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SBD,DBP水平和朝医太阴人辨象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TNF-α,IL-6,ET-1,iNOS和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NO,eNOS和AD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BMI达标率为70.27%(52/74),高于对照组的53.42%(39/73)(χ2=4.421,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为95.95%(71/74),高于对照组的84.93%(62/73)(χ2=5.171,P<0.05);观察组患者血脂达标率为87.84%(65/74),高于对照组的72.60%(53/73)(χ2=5.386,P<0.05)。结论:清肺泻肝汤治疗太阴人MS患者,可有效调节MS患者肥胖、血压、血糖、血脂组分,减轻临床症状,改善IR,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并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变化及水飞蓟宾胶囊的干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NAFLD患者60例,分为常规治疗组、水飞蓟宾治疗组,每组30例,常规治疗组予维生素E胶丸,100 mg/次,3次/d,水飞蓟宾治疗组服用水飞蓟宾胶囊,105 mg/次,3次/d,共服用3个月;对照组30例,检测NAFLD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同时利用超声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结果:NAFLD组BMI,ALT,AST,TC,TG,LDL-C,hs-CRP,HOMA-IR,FFA及ET-1均高于对照组(P<0.05);NAFLD组HDL-C,FMD较对照组降低(P<0.05);水飞蓟宾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hs-CRP,HOMA-IR,FFA,ET-1[hs-CRP (8.89±1.2)mg·L-1,HOMA-IR (3.34±0.58),FFA (0.52±0.21) mmol·L-1,ET-1(98.7±10.6) ng·L-1]较常规治疗组[(13.78±2.13)mg·L-1,(3.62±0.74),(0.68±0.16)mmol·L-1,(160.5±11.78) ng·L-1]下降更明显,FMD升高更明显[(11.67±1.57)%vs(9.21±0.54)%],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飞蓟宾胶囊能有效的降低NAFLD患者机体的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反应,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耐量异常(IGT)与正常糖耐量(NGT)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糖耐量情况将140例PCOS患者分为IGT组(70例,脱落11例)、NGT组(70例,脱落9例)。两组均采用全周期针刺,针刺中脘、关元、气海、天枢等穴,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3个月。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胰岛素抵抗指标[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管内皮相关因子[不对称二甲精氨酸(ADMD)、内皮素1(ET-1)、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并进行组内肥胖与非肥胖亚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ADMD、ET-1、MDA均降低(P<0.05),NO升高(P<0.05),IGT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FINS、HOMA-IR均降低(P<0.05)、IGT组以上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NGT组(P<0.05)。两组内肥胖亚组治疗后血清ADMD、ET-1、MDA均降低(P<0.05),NO升高(P<0.05);IGT组肥胖亚组血清ADMD、ET-1、MDA、NO改善幅度大于非肥胖组(P<0.05);NGT组肥胖亚组血清ET-1、MDA、NO改善幅度大于非肥胖亚组(P<0.05)。结论:针刺能改善PCO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在改善程度上IGT患者优于NGT患者,肥胖患者优于非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176例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每次4粒,日3次,两组均连续治疗两周。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比较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内皮素(endothelin,ET)-1、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P、DB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FPB、P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DA、ET-1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NO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的逆转氧化应激所致的损伤,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高血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清热养阴汤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热养阴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结果:两组治疗前糖脂代谢各指标、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HbA1c)、空腹血糖(Glucose,GLU)、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FINS、HOMA-IR水平均较低,HOMA-β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阴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局面,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从督论治”颈椎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颈椎病合并高血压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降压治疗,针刺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从督论治”取穴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颈椎病躯体症状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针刺组优于对照组(P<0.05); 并且针刺组在颈椎病躯体症状改善起效时间上更短(P<0.05),对患者颈椎功能改善作用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NF-α、ET-1都较前下降(P<0.05),NO较前升高(P<0.05),针刺组TNF-α、ET-1较对照组更低(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针刺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针刺“从督论治”颈椎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并且能够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心胶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口服肺心胶囊治疗,2个月后,测定患者血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经治疗后,肺心胶囊可显著提高患者血中NO的含量、降低ET-1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肺心胶囊对CPHD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比较2组脑循环参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双侧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阻力指数(RI)]、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双侧VA、MCA、ACA的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 2组的血清NO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的血清ET-1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能通过改善脑卒中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而调节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从痰、湿、瘀、热立论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在原基础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热祛浊胶囊5粒,每日3次。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明显下降(P〈0.05或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所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总有效率82.7%。结论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因子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疗效、血压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 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 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下降,且观察组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因子NO水平升高,而ET-1水平下降,且观察组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血府逐瘀汤能显著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血清NO水平、降低ET-1水平,有效降低患者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