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蜘蛛香又有马蹄香、臭药等称呼,是败酱科缬草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蜘蛛香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对焦虑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蜘蛛香又有马蹄香、臭药等称呼,是败酱科缬草属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环烯醚萜、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等多种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蜘蛛香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对焦虑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伟倩  周东恒  朱英  程汝滨  杨波 《中草药》2016,47(22):3944-3946
目的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中压色谱、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采用1D,2D NMR、HRMS、I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化学结构。结果从蜘蛛香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纯化得到1个新的单萜环烯醚酯类成分,命名为蜘蛛香萜C(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环烯醚酯类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蜘蛛香总环烯醚萜中chlorovaltrate和蜘蛛香素B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water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chlorovaltrate和蜘蛛香素B的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60∶40),(50∶50);检测波长分别为254,203 nm;流速均为1.0 mL·min-1;柱温均为30℃。结果:蜘蛛香总环烯醚萜中chlorovaltrate和蜘蛛香素B进样量分别在15.5~155,20~200 pg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8 6,0.998 7);测得chlorovaltrate和蜘蛛香素B含量分别为8.91,7.00 mg·g-1。结论:确定了蜘蛛香总环烯醚萜中chlorovaltrate和蜘蛛香素B的含量,为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工艺方法。方法:以Chlorovaltrate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蜘蛛香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动态吸附-解吸法筛选大孔树脂型号,并优选其纯化工艺条件。结果:D-101大孔树脂最适合蜘蛛香总环烯醚萜成分的分离纯化,最佳工艺为:上样液浓度为20g·L-1,用6 BV(Bed Volume)的水和4 BV的60%乙醇洗脱除杂,4 BV的95%乙醇洗脱,洗脱流速2 BV·h-1,收集95%乙醇洗脱液。洗脱液减压回收至干,在此工艺下所提取的蜘蛛香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纯度达66.3%。结论:D-101大孔树脂能有效提高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纯度,工艺简单可行,较适宜应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蜘蛛香环烯醚萜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和蜘蛛香环烯醚萜高、中、低剂量组(24.92,12.46,6.23 mg·kg-1),各10只,以慢性应激加孤养的方法造模,观察蜘蛛香环烯醚萜对各组结肠、血清和下丘脑中5-HT和5-HIAA含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结肠、血清含量均显著上升,而下丘脑5-HT含量显著下降,5-HIAA和5-HT/5-HIAA变化则不太明显,蜘蛛香环烯醚萜各剂量组对结肠和血清中的5-HT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下丘脑中5-HT则有升高作用.对5-HIAA的影响则无明显变化规律,而对结肠和血清中5-HTr/5-HIAA则表现为降低作用.结论:蜘蛛香环烯醚萜改善IBS症状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从胃肠到中枢的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张宁宁  丁广治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0):1893-1897
蜘蛛香Valeriana jatamansi不但为中国的传统中药,1977年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曾加以收载,同时也是欧洲缬草V. officinalis的重要的替代品之一。蜘蛛香的地下部位提取物在欧洲作为温和镇静剂由来已久,也是缬草制剂的主要商业来源之一。环烯醚萜类(缬草三酯类)为蜘蛛香主要有效成分之一,近年来不断从蜘蛛香中发现了大量新的环烯醚萜成分,并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抗焦虑和治疗肠胃疾病的活性,相关的作用机制研究也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对蜘蛛香中发现的的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药理活性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蜘蛛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龙胆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国内外文献综述了龙胆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该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龙胆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环烯醚萜及裂环环烯醚萜、(口山)酮、黄酮等;其中环烯醚萜及裂环烯醚萜类成分90多种,(口山)酮类成分100多种,黄酮类成分34种,黄酮类成分主要从该属植物的地上部分得到.该属植物具有显著的保肝、利胆、抗炎、抗病毒等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蜘蛛香药材中总环烯醚萜类成分及2种环烯醚萜类成分baldrinal(缬草醛)和11-ethoxyviburtinal(环戊烷-吡喃-7-甲醛,4-乙氧基甲基)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3个产地蜘蛛香药材中的成分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11-ethoxyviburtinal为对照品,在波长288 nm处测定总环烯醚萜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baldrinal和11-ethoxyviburtinal的含量,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以乙腈-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95 m L/min,检测波长为288 nm,柱温为30℃。结果蜘蛛香中总环烯醚萜类成分的浓度在2.088~14.616μg/μ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baldrinal、11-ethoxyviburtinal分别在74.88~224.64μg、41.6~249.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良好。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可用于蜘蛛香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醉鱼草属植物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甙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并有抗菌、抗炎、袪痰等生物活性,本文对该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1.
354醉鱼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醉鱼草属植物含有黄酮类环烯醚萜甙类多种化学成分,并有抗菌、抗类、祛痰等生物活性,本文对该属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戴瑶瑶  闫滨滨  颜雨豪  王升  郭兰萍 《中草药》2023,54(9):2993-3003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玄参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根据化学结构将其分为环烯醚萜苷和非苷环烯醚萜两大类。并以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为基础,推测脱羧环烯醚萜苷途径为玄参中环烯醚萜苷类主要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研究表明,哈巴苷、哈巴俄苷和桃叶珊瑚苷等成分在抗脑缺血、降血糖、保护心肌细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仍有大部分环烯醚萜类成分的药理作用并不明晰。通过对玄参中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的种类、生物合成技术以及药理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玄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獐牙菜属植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獐牙菜属是龙胆科的大属,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北美洲;我国有79种,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岳地区.该属植物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劬酮类、三萜类、黄酮类等成分,其中环烯醚萜类为具有环戊二烯并吡喃环基本骨架的单萜类化合物,其结构多样,是獐牙菜属的特征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及较大的药用价值.通过阐述环烯醚萜类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对獐牙菜属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进行综述及分类,并分析其化学分类学意义,最后对该属该类成分的药理作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综述山茱萸中环烯醚萜苷类的相关研究进展,分别阐述环烯醚萜苷类的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苷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及其药理作用,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针对近年来山茱萸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发现山茱萸中的主要药效成分为环烯醚萜及其苷、三萜、黄酮、鞣质、有机酸、多糖等,目前针对山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多集中在环烯醚萜及其苷、三萜及多糖类。山茱萸可以作用在机体的多个方面,但主要作用集中在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及泌尿系统,具有抗肿瘤、保护心肌、降血糖、调节骨代谢、保护神经元、抗氧化、保护肝脏、调控视黄醇、抗衰老、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6.
牡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春正  苏艳芳  靳先军 《中草药》2005,36(6):930-938
牡荆属(VitexL.)多种植物为传统的药用植物,其所含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二萜类、环烯醚萜类以及植物甾体激素类等。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牡荆属植物所含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激素水平、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保肝、平喘、抗菌、抗氧化等多种作用。综述近年来牡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7.
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近几年来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栀子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栀子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它不仅有明显的保肝利胆、解热、镇静等作用,而且对缺血性脑损伤亦有保护作用。关于栀子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多,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结论: 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木樨科素馨属植物在中国民间有广泛的药用基础,其化学成分多样,已分离到挥发油、萜类、黄酮和环烯醚萜类成分.主要介绍了其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以及该属植物的抗心律失常、抗炎、解痉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木樨科素馨属植物在中国民间有广泛的药用基础,其化学成分多样,已分离到挥发油、萜类、黄酮和环烯醚萜类成分。主要介绍了其中的环烯醚萜类成分以及该属植物的抗心律失常、抗炎、解痉等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化学成分多样,含有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及其苷类、糖类、挥发性成分等。其药理作用丰富,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痴呆、抗疲劳、润肠通便等多种药理作用。系统地总结肉苁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有利于为肉苁蓉的临床应用和药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