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选取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各类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患者均基于一般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用药指导并对其随访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进行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遵医行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遵医行为,增加其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东莞市凤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慢性病患者中选出480例随机分组,全部患者均服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用药指导和随访,观察组患者给予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的药物管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遵医行为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83%,且在分类存放药品、定期检查药品、正确服用药品这几种遵医行为上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1年时对药品知识的认知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药物管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慢性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使其正确做好药物的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模式下中医特色延续护理管理在社区慢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7月在医院康复一科接受康复治疗出院后继续开展社区康复的117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出院评估及社区指导康复和随访,观察组则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模式下中医特色延续护理管理,比较管理后两组患者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94.96±7.5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2±8.06)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QLICD评分为(129.37±11.5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1.39±10.71)分(P<0.05)。观察组患者在慢病控制、合理用药、合理运动、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病患者的社区康复阶段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模式下中医特色延续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慢病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掌握防治疾病的知识,对于提升医院慢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师参与社区慢病管理的效果。方法:将社区2017年90例诊断为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和指导,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师参与社区慢病管理。评价两组患者管理前后用药知识、行为、态度和能力评分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管理期间用药不良事件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管理后用药知识、行为、态度和能力较管理前明显提高,而管理后观察组各项用药安全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期间用药不安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师参与社区慢病管理可有助于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用药知识,改变其用药行为,让其以积极态度面对,提高其用药能力,从而避免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其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基于家庭-社区-医院防控体系主导的胃肠病中医健康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医院收治的66例胃肠急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家庭-社区-医院防控体系主导的中医健康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Morisky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健康行为(HPLP评分)、生活质量以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6.97%,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Morisky评分为(7.32±0.40)分,高于对照组的(6.89±0.37)分(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为(89.91±9.40)分,高于对照组的(81.12±8.62)分(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HPLP评分为(91.93±7.32)分,高于对照组的(85.32±7.91)分(P<0.05)。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85.15±8.09)分,高于对照组的(77.94±6.8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管理满意度为100.0...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慢病管理现状,寻找早期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对策。方法:查阅文献库,分析现有慢病管理模式。选取杭州市356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自我管理评价量表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以三级医院为中心的慢病管理对住院患者管理较好,但出院后欠佳。社区管理受医生签约人数较多、患者依从性差等影响,慢病管理存在困难。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知识分量表得分率为84.4%,态度分量表得分率为91%,行为分量表得分率为68.45%。其中以41~65岁居多,行为分量表得分率低于年轻患者(P<0.05)。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中体质指数≥24者占81.03%。其自我行为分量表得分低于另外两组(P<0.05)。66岁以上的态度和行为分量表得分较高,但知识分量表得分较低。结论:目前杭州市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慢病管理现状不够理想,存在依从性差、管理行为、知识、态度不佳等问题,医院应联合社区卫生机构制定科学的慢病管理对策,提供优质的慢病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研究医疗健康大数据在中医院慢病管理中的实践效果,为提高中医院患者慢病管理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将某医院2021年10月—2022年10月的186例中医院慢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慢病患者入院接受慢病管理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医慢病管理模式。调查人员通过制定慢病患者中医知识调查量表调查患者对中医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中医健康知识包括养生知识、生活起居知识、中医膳食知识维度评分。研究人员使用临床慢性疾病患者护理依从性评价量表进行护理依从性的评价,评价的结果将患者分为完全依从、一般依从和基本不依从,计算为整体护理依从性。使用临床相关的调查量表以及标准评价患者的服药安全性、服药准时性、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养生知识维度评分、生活起居知识维度评分、中医膳食知识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病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结果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服药安全性维度评分、服药准时性维度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院慢病管理患者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在医院科室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科室管理质量评分、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满意度、医患关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对各项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管理后(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医患关系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可有效提升科室管理质量和优化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家庭用药管理干预方法使用于儿科门诊患儿用药过程中的管理作用。方法:将2018年1~11月医院诊治的34例儿科门诊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用药管理,将2019年1~11月医院诊治的34例儿科门诊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常规用药管理+家庭用药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在家庭中用药依从、儿科门诊患儿及其家长在家庭中自主医疗行为、儿科门诊患儿家长对管理服务满意。结果:观察组儿科门诊患儿在家庭中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科门诊患儿及其家长在家庭中用药自主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管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患儿用药过程中选用家庭用药管理干预方法显示较好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揭阳市人民医院2011年9月20日至2013年5月25日收治的1013例重性精神病患者,按照密封信封不透光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模式组(对照组)和医院–社区模式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精神病治疗性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评价:(1)精神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率;(2)患者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时间、护理服务实施总时间、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3)护理监护率、服药依从率、社会参与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患者精神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率显著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时间、护理服务实施总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护理监护率、服药依从率、社会参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一体化防治护理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监护水平、服药依从性和社会融入情况,减轻其不良情绪,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使患者精神状态恢复正常,缩短疗程,患者满意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在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PICC带管患者随机分两组,各75例,观察组应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对照组应用常规随访管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返院化疗率、导管维护依从率、定期复查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肿瘤化疗间歇期应用网络化医院—社区医疗跟踪管理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PICC导管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按时定期维护导管及化疗,具有较高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家庭-社区帮助系统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97例住院的高血压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使用家庭-社区帮助系统,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对两组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的服药依从性、血压作比较。结果:6月后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家庭-社区帮助系统能促进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研究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5月—2022年8月的134例慢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及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不合理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基础药学知识、用药指导、出院后随访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慢病管理中在常规护理及干预模式下增加实施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能够较好的提高慢病患者满意度,并且降低用药不合理事件的发生,促进用药依从性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方位构建呼吸内科中药安全用药管理体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医院呼吸内科治疗且服用中药的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全方位构建呼吸内科中药安全用药管理体系,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前后服药依从性、中医药知识、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管理状况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86.96%,高于对照组的6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后中医理论知识、中医饮食调护知识、中药用药知识、中医护理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较护理前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管理后焦虑评分为(32.61±3.82)分,抑郁评分为(36.32±3.79)分,较对照组焦虑评分(39.87±4.11)分,抑郁评分(42.16±4.02)分明显下降,两组较护理前心理状态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服药发生的不良反应率为2.17%,显著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研究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基础的防治网络体系在中医院慢病管理中的价值,促进慢病患者疾病管理效果的提高。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4月—2023年4月的155例中医院心内科慢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调查对象,根据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8例心内科慢病患者接受疾病防治及护理措施。观察组77例心内科慢病患者接受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基础的防治网络体系及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采用相应的评价量表对心内科慢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健康知识知晓程度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内科慢病患者服药总依从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内科慢病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的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内科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紧密型医联体为基础的防治网络体系在中医院慢病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管理模式实施后心内科慢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情况、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及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均有所好转,该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对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 :将2014年3月~2015年2月500例患者按社区分为两组,接受不同管理模式。将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疾病危险因素知晓度、行为方式改变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不良因素知晓度为88.8%,对照组患者平均不良因素知晓度为7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行为方式改变率为72.5%,对照组患者平均行为方式改变率为3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社区-体化管理模式能增加患者对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以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危害的了解。促使患者自觉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主动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依从性调查方法用于皮肤科患者服药状况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7月医院皮肤科收治且实行服药治疗的64例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取地氯雷他定片治疗,对照组采取左西替利嗪片+酮替芬片+西咪替丁片治疗,评估服药依从有效率、服药依从相关影响因素、服药治疗有效率、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服药不依从有关原因。结果:服药依从有效率为68.75%,服药依从患者年龄、病程、治疗用药方案方面和服药不依从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服药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不依从有关原因主要包含缺少对疾病危害作用的正确认知、担忧服药不良反应情况、感觉痊愈而自己停止用药、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感觉治疗效果不佳。结论:皮肤科荨麻疹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包含年龄、病程、治疗用药方案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在内科慢病管理中的实践及效果。方法: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随机招募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给予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患者疾病与行为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慢病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规律运动的比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疾病认知方面,观察组在超重的危害、高血压诊断标准、高血压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症、高血压控制方法、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等方面的认知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能够明显提升慢病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顺德区龙江社区病程在1年以上的依从性不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50例,按照双盲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为对照组和管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管理组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两组均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观察2年后两组患者:生命质量的变化、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发病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生活饮食习惯、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行为、运动行为依从性。结果:管理组患者发病次数、住院次数、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经t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组干预后生命质量、FBG、2 h PBG和Hb A1c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经t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组生活饮食习惯、自我血糖监测、遵医嘱用药行为、运动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经x2检验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提升患者遵医行为,有助于控制患者发病率,减少住院率,减轻医疗负担,还有助于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升其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用药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成效。方法:将24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用药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用药管理水平得分、护理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比较两组血压控制率。结果:护理前,观察组药依从性、用药知识及用药管理水平得分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9.23±1.01)mmHg、(75.30±0.96)mmHg,均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药管理能增加社区老年患者用药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利于血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