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整理近年来中医药辨证论治特发性膜性肾病的相关文献及临床研究,发现特发性膜性肾病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补肾、健脾、利湿、活血"为治疗大法,并综合分析了中医名家辨证论治该病的思路与经验,认为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学指标相结合,合理运用中医思想与中医药辨证论治理念诊治特发性膜性肾病,可为临床研究的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是椎体外系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属于中医"颤证"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及治疗均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主要从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归纳总结近年来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进展,为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属中医学"伤寒""外感热病""温毒"等范畴,病因较多,病机复杂。中医药治疗脓毒症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中医治病求本,善于抓住病因病机,综合论治,效果颇佳。近年来,随着对脓毒症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研究不断深入,中医对其病因病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脓毒症的中医药治疗及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脓毒症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及研究概况做简要综述,以期为防治脓毒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药防治思路,针对目前中医药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应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开展预防研究;完善疗效评价体系,研制具有中医辨证特色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生存质量量表;设计严格的随机对照试验,以提供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高质量的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387-1389
本文主要通过回顾中医经典结合现代研究方法,从中医对肥胖2型糖尿病认识及数据挖掘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为中医药防治其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肺开窍于鼻"等中医基础理论,洪广祥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肺鼻同治"的治疗思路,依据该思路自拟方剂寒咳宁用于防治肺系疾病,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治疗肺系疾病开阔了视野。同时,该法的提出也体现出洪教授在更深层次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并把中医基础理论很好地运用于临床、指导着临床,不断的创新治疗思路,丰富中医药治疗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以肾的生理功能为切入点,结合理论源流及临床应用情况,阐述"肾主骨生髓"与脊髓型颈椎病的相关性,认为"补肾益髓"是中医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法则,并附验案1则佐证。以期为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提供多元化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近年来相关文献就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与总结,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今后中医药治疗失眠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运动性疲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动性疲劳属于中医"虚损"的范畴,中医药治疗运动性疲劳有其独特优势,疗效确切。本研究通过对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运动性疲劳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总结分析,找出中医药在抗运动性疲劳方面的规律并提出其存在的不足,为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0.
何家鸣 《中医药学报》2012,40(4):141-144
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克罗恩病的研究进展,介绍克罗恩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治疗,旨在为克罗恩病的中医诊治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工程学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工程技术融合后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以舌、脉诊仪等为代表的中医诊疗仪器的研发是中医工程学快速发展取得的成就。其广泛应用于中医四诊的数据化与客观化研究,使中医诊断学的研究从定性走向定量阶段,从宏观走向微观,并与宏观相结合的阶段;同时应用于中医治疗疾病的疗效评价与预测研究,为中医诊疗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中医工程学促进了中医现代化诊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为诊断智能系统和中医客观化诊察体系的构建提供技术支持,推动了中医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6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6例,两组均用西替利嗪片口服结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共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66.0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痊愈率高,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疗效,本文就近几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和中医其它治疗等方法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在简要阐述现代中医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名、病因病机、中医分型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现代中医治疗方面总结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现代中医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拔罐、刮痧等其他综合治疗以及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文章以期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临床实践中,对于神经疾病的中医疾病诊断,存在着难诊、误诊等比较突出的问题。中医病名数量远较西医少、水准远比西医低是导致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对基础理论、教材标准、临床科研等方面作以分析后,建议扬弃众多低水准中医病名,中医疾病诊断采用西医诊断,这样中医病历的诊断就大多直接简化为西医诊断+中医证候诊断,西医诊断的融入体现了发展,中医证候诊断的保留则反映了传承。这一诊断范式在临床上更加切合实际,有助于解决难诊、误诊等问题,还可以与时俱进、接轨国际;理论上将推动中医对脏腑(尤其是脑)的认识回归其本原,并确立辨病治疗理论。与辨证论治相比,辨病治疗对于疾病更具有针对性,其一旦完成,将会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确立以来治疗范式的重大变革,并将使中医突破传统、步入现代,为现代医学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药功效是对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中药药理作用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和作用的机制.大部分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一致.中药药理作用的临床应用,必须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等理论指导下,与中药功效及配伍原则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更大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风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给病人、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直是全世界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的切入点和优势在于以下6个方面:充分发挥中医药多环节、多靶点、多系统的治疗优势和结合中医"治未病"的治疗思想,开展大规模的中西医结合防治中风临床试验是近两年脑血管病临床研究的趋势;中西内外结合以及融入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的"高级卒中中心"是治疗脑血管病的未来医学发展方向;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围手术期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提高远期疗效已成为国内医学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脑血管病的康复治疗仍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优势所在;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联合临床治疗方法学评价研究和中医证候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还有好多不足之处;与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相结合,中成药的个体化治疗和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以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从而科学规范中成药的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现时段中西医在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中的治疗进展,从文章治疗机理角度进行总结,通过选取近年来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相关文献,分析得出:目前治疗KOA的方法西医多以药物配合,后期予以手术,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而在中医的方面,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且效果显著。总结得出,多以按证型给予中药内服,外加推拿、敷贴等,内外同治,以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刘慧  陈艳  张哲  付雯  雷枭 《河南中医》2021,41(2):320-324
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的主要方法有:中药内服治疗、中医外治法(穴位贴敷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推拿疗法)、中医情志疗法、饮食运动疗法、中医综合治疗等.中医药治疗慢性便秘疗效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①中医治疗方面的文献研究很多,疾病预防方面的研究较少;②临床研究中对疗效的判定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规范;③文献研究侧重...  相似文献   

20.
肛裂是肛肠疾病中以疼痛、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具有病程长,迁延难愈,易复发等特点,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痛苦及困扰。其病因病机较复杂,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肛裂疗效往往欠佳,若二者进行结合与强化治疗则疗效更佳。因此,笔者通过基于肛裂的发病机制,总结有关肛裂的中西医治疗方法,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熏洗坐浴;西药如肉毒杆菌、有机磷酸盐、钙离子阻滞剂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则考虑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松解术、肛裂切除术、前进皮瓣转移术等手术疗法;通过对肛裂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系统性阐述,追踪目前临床上关于该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