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用于老年患者留置PICC的效果。方法将98例需置PICC的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用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留置PICC,对照组用常规方法置管。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患者穿刺疼痛感、穿刺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拔河式大角度静脉穿刺用于老年患者留置PICC,可减轻穿刺时疼痛感,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与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治疗肿瘤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为零。结论在肿瘤患者治疗中,PICC宜用于输液而颈内静脉置管宜用于晚期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经肘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颈内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利弊。方法将18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和对照组(92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颈内静脉置管,观察2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穿刺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导管留置时间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导管留置时间长。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为11%,对照组为零。结论在肿瘤患者治疗中,PICC宜用于输液而颈内静脉置管宜用于晚期肿瘤化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穿刺中心静脉置管(CVC)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PICC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CVC患者9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较短,导管留置时间较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较高,并发症较低。结论:PICC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CVC。  相似文献   

5.
邵建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65-165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法在老年患者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按穿刺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日穿刺患者36例(83例次)采用常规置管方法为对照组,双日穿刺患者36例(91例次)采用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穿刺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在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血管脆性增加、静脉弯曲多等因素的患者中应用方便,简单易学,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赵佳凤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8):169-170
目的: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方法:将2009年9月~2009年10月需静脉输液,能合作的患者,均在手背浅静脉穿刺为患者随机编号奇数的患者为常规组,穿刺时采取常规握拳法。偶数的患者为对照组,穿刺时采取手部自然放松下垂,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两种静脉穿刺方法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背浅静脉穿刺时,患者手部自然放松下垂静脉容易充盈,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病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通过对127例老年住院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根据老年人血管、生理病理、心理特点,给予心理干预,利用静脉穿刺技巧和护理,使静脉穿刺成功率达到98.6%。结果:老年人手背静脉穿刺的成功,减少了由于穿刺失败造成的静脉炎、静脉栓塞、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结论:老年人机体老化,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管腔狭窄等特点,正确选择血管和保护血管,注意进针手法、部位、角度的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合适的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和固定方法,以期提高静脉留置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84例住院采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及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30~40°进针穿刺及弹力绷带开口固定方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留置针固定效果以及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留置针脱落率低于对照组,药液外渗、静脉炎、压疮的发生率少于对照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40°进针穿刺及弹力绷带开口固定,能够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和固定效果,提高小儿治疗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共82例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轻中度不舒适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却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门诊PICC治疗患者舒适度,还可提高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发生,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102例PICC置管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42例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其一次性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97%,对照组置管成功率8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ICC穿刺置管成功率高,护士可以直接独立操作,不用局麻,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工作量。需要长时间留置并主要用于静脉高营养时,应考虑选择PICC。  相似文献   

11.
周道娟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1):166-167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年龄>60岁)浅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20例使用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进后的穿刺方法,比较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结果:试验组的穿刺成功率为95%,对照组的穿刺成功率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后的留置针穿刺方法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静脉穿刺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用到的操作技术之一,也是护士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由于老年人具有机体老化,皮肤松弛,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管腔狭窄等特点,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技术十分重要。掌握老年患者静脉特点及生理病理变化、静脉穿刺方法,正确选择血管和保护血管,注意进针手法、部位、角度的方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治疗和抢救患者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改进方法的使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儿科500例患不同疾病的小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操作中采用常规方法:见回血后将针芯退出0.5cm,再将导管并针芯送人静脉内;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进针前反折头皮针软管,距静脉最清晰点后0.30cm处,以10。角进针,直刺静脉血管,见回血后放开反折头皮针软管并轻轻挤压,降低角度,顺血管方向来行进针直至导管进入1/2,退出针芯。结果: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后留置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3%),而两组在导管留置时间相差2天,封管时间上相差0.2天。结论:改进方法可减轻患儿痛苦,保护患儿血管,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提高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穿刺时的疼痛感的穿刺方法。方法随机将400名临床静脉穿刺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实验组采用握手式穿刺法及不同进针角度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穿刺法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疼痛感轻。P〈0.01。结论采用握手式穿刺法及不同进针角度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5.
黄洪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67-168
目的:针对静脉输液穿刺常见的问题,选择有效的穿刺技巧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011年8月1日-9月31日我院门诊输液100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准确的血管选择及负压穿刺技术能有效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传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使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血管定位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翁源县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进行传统PICC置管的患者42例,按照穿刺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使用盲穿肘下置管法,观察组则使用超声诊断仪定位肘下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肘下穿刺的成功率、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超声定位一次穿刺成功率(95.23%)高于对照组(7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穿刺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血栓栓塞及皮下血肿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传统PICC置管中应用超声诊断仪进行血管定位穿刺的效果好、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基层ICU中的应用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5月五邑中医院恩平分院收治的需要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50例,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引导置管,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置管。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穿刺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穿刺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1次、2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ICU中使用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以增加穿刺成功率,并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吴加花  冯燕虹  黎玉婵  郑雪 《新中医》2015,47(3):201-202
目的:观察四黄水蜜外敷预防乳腺癌患者使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组:PICC置后4 h,在穿刺点上方约5 cm穿刺静脉走行处预防性给予四黄水蜜外敷,对照组在置管后4 h局部外敷喜疗妥乳膏,部位同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与严重程度。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四黄水蜜外敷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研究下肢静脉在重症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74例重症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7)与试验组(n=37),对照组施以PICC上肢静脉穿刺,试验组施以PICC下肢静脉穿刺,观察两组患儿的置管一次成功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置管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导管尖端异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儿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静脉在重症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提升置管一次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逆向静脉穿刺在血管条件较差的、长期输液的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反复多次住院的需要长期输液的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逆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顺向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比较2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输液过程中穿刺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穿刺局部红、肿、疼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逆向穿刺在肝硬化患者输液中的应用是可行的、有效的,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