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视角探讨心胀的中医证治.心体阴用阳,以阳气为主导,阳化气,阴成形是心脏的正常功能表现,而心阳化气不足,是心胀发病的基础,阴成形太过是心胀发病的重要条件,并由此提出温阳化气是心胀的基本治则.在临床实践上,治疗心胀应温阳化气以治本,温阳化气贯穿治疗始终,温阳化气护阴以固阳,并根据病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结合骨质疏松症的现代医学研究及患者临床症状,探讨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理及论治思路。认为机体阳气亏虚导致清气和能量不足,继而影响水谷精微化生,致使阴血亏虚,有形物质的凝聚及形成乏源,为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疗当重视温阳补肾、健脾养血,以达助阳化气、辅阴成形之功;“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医论治骨质疏松症中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但遣方用药当根据证候虚实、病邪性质调整,方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论治中的应用,寻心衰阴阳失衡之切入点,立温阳抑阴,贯通三焦之法,以调畅脏腑气化功能,助阳化气,辅阴成形,从而达心之体用俱盛,以期为心衰的临床辨治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阳化气,阴成形”是对阴阳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阳推动有形阴精弥散为无形之气以实现脏腑功能,阴凝聚无形之气为有形阴精而滋润周身内外,二者在相互制约中维持动态平衡,其中阳化气在该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 SSc)属于中医“皮痹”范畴,全程分为水肿期、硬化期和萎缩期,病程中常易累及心、肺、肾、胃肠道等脏腑。阳化气不足是SSc发病的根本原因,以肺脾肾三脏阳气亏虚为主,脏腑功能减退,有形阴邪凝聚过多,阴成形太过是SSc发展的必经环节。治疗以温阳化气、化痰祛瘀为原则,温补与温通共施,促进气化,振奋脏腑机能,助阴翳消散;祛瘀化痰治其标证,助阳气通达。扶阳、抑阴二法贯穿疾病始终,相辅相成。又因疾病分期中存在脏腑、虚实等主次之别而各有侧重,同时兼顾养阴以荣润肌肤、阴中求阳。病理上阳化气不足促使阴成形过度,阴成形太过又阻碍阳化气过程,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导致SSc的发生发展。治疗上扶阳为主导,打破恶性循环,兼能抑阴,抑阴又能扶阳,二法形成正向循环,使得阳气复、阴凝散,改善患者症状、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恶性淋巴瘤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医学将其归于石疽、失荣、瘰疬、积证等范畴,多数学者对恶性淋巴瘤的中医学病因在于"虚、痰、瘀、毒"4个方面持肯定意见。治疗多主张中西并用,但对于不同阶段所采用的中医治法,尚有争议,有的认为"早期应扶正补虚,放化疗期间用调和之法,缓解期宜祛痰化瘀”;  相似文献   

6.
<正>肠息肉是指一类从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和隆起的病变,可发生于肠道任何部位,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学结构改变及形态学上的异型性。随着肠镜的广泛应用与普及,肠息肉的检出率也随之增高。临床研究发现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多见,以结肠和直肠息肉为最多见[1]。肠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以中轴及外周关节受累为主要特征的炎症性脊柱关节病,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畸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本病发病基础为肾虚督亏致使“阳化气”不足,病机关键为外感风寒湿邪致使“阴成形”太过,而“阳损及阴”为病进之果。临证应以温肾蠲痹、助阳化气为治则,法以温补肾阳、祛风除湿、益火扶脾,辅以坚阴滋肾、清热通络、化痰祛瘀等法以达温肾化阳气、强督散寒凝之目的。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8.
肌肉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类与增龄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基于《黄帝内经》“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结合肌肉减少症的西医学研究理论及临床所见患者症状、体征,探讨肌肉减少症的中医发病机理及论治思路。基于此理论,中医学认为年老体虚、脾肾衰败,精微匮乏或化失其正,营养能量不足,进而出现肌肉筋骨失养,骨肉不能相亲和,日久而成肉痿肌瘦,是肌肉减少症的基本病因病机;治疗当重视健脾益肾,标本兼顾,以期助阳化气、促阴成形。可见“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医论治肌肉减少症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9.
癌性腹水作为中晚期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以腹部胀满和呼吸窘迫为主要症状,多见于晚期卵巢、胰腺和胃肠道恶性肿瘤等腹腔脏器恶性肿瘤患者。其发展速度快,病情进行性加重,一旦出现癌性腹水,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将缩短至数月甚至数周,严重影响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及生活质量。癌性腹水的治疗至今仍是临床一大难题。“阳化气,阴成形”是《黄帝内经》中关于阴阳生理病理状态的重要论述,阳主“动”而流散以化气,阴主“静”而凝聚以成形,二者调和一致则为平人,若平衡被打破则百病由生。郭立中教授立足临床,结合古医籍和临床经验,提出“阳化气”不及、“阴成形”太过与癌性腹水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阳化气”不及是发病之本,“阴成形”太过是发病之标。肺、脾、肾阳虚化气不足,水液运化失常,水湿结聚,水为寒邪,寒性收引凝滞,易致血脉凝结,血凝又加重水湿留而不行,水湿、血瘀停聚腹腔形成癌性腹水。阳虚、水湿、血瘀是关键病因,病性为本虚标实,导师以扶阳消阴为治疗总则,重视扶肺、脾、肾阳气以固其本,消水湿瘀血以治其标,并根据疾病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在治疗上讲求次第,灵活变通,并配合外治法,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张倩  张伟 《光明中医》2023,(9):1653-1655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以细胞外基质在肺间质内大量生成和沉积为主要病理特点,最终导致肺结构和功能丧失,危及生命。中医药治疗IPF具有独特优势,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预防急性发作、延缓疾病进展。该文通过梳理“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的内涵,探讨了肺阳虚在IPF发生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温阳益气、化痰祛瘀的中医治疗方法,以期恢复阴阳平衡状态,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阳化气,阴成形”是对阴阳二气属性的高度概括。该文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为阴阳失和导致痰瘀阻滞胞宫,本质为本虚标实,治疗应以温阳、健脾、疏肝法化无形之气,兼用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法除有形之邪。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学其发病关键为脾肾阳虚,阳化气不足致使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障碍,阴成形太过则湿浊痰瘀流注关节肌肉筋脉,湿浊之邪久而化热化火,最终侵犯关节而出现关节炎红肿热痛。依据"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痛风的治疗上应遵循"温阳泄浊"为基本大法,正所谓"阳光一照,阴霾尽消",为痛风患者的治疗及防治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熊向晖教授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指导,认为“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衡是冠心病PCI术后的基本发病机理,气虚血瘀证是其核心证候,运用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进行辨治,恢复机体“阳化气,阴成形”动态平衡,能取得较好疗效,并为临床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起病隐匿且部分结节具有恶变可能,目前诊治仍然存在不足。中医药在防治肺结节上具有一定效果,深层次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肺结节属于“有形”之邪,局部可体现出“阳性”的增长状态,亦可体现“阴性”病理产物凝滞,符合“阳化气,阴成形”的阴阳理论,机体阴阳不和可能是肺结节发生发展的核心机制。本文从肺结节发生、发展、术后三个阶段的机体阴阳失和状态入手,结合结节局部阴阳、机体整体阴阳的差异,提出结节初起时“温阳散阴”、结节进展时“扶阳攻阴”、结节术后“调阳和阴”的治疗原则,以期指导临床肺结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探讨粉刺性乳痈的病机在于"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阐述"阳化气,阴成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表现及"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是粉刺性乳痈的发病机理,并由此提出"温阳化气"是治疗粉刺性乳痈的总体原则。在临床实践中,总以温阳化气为先,温阳抑阴,促阳化气,促使"阳化气"功能得到正常发挥,同时审详病程阶段、证候虚实,灵活综合运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男性不育症作为近年来困扰许多家庭的疾病,其致病因素众多,病情复杂,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在治疗上周期较长,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在跟师过程中发现临床上男性不育症的病因以少弱精子最为常见,而“阳化气,阴成形”功能的失调是引起少弱精子症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功能失调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以及其在男性不育症诊疗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中华医学会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异常子宫内膜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中提出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7 mm即可认定为薄型子宫内膜(thin endometrium,TE)[1]。在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患者中,TE患者约占2.4%[2]。引起TE的常见原因包括:内分泌、子宫发育异常、医源性损伤、药物等因素[3]。TE主要表现为经期时间短、经量少或点滴即净、不孕等。  相似文献   

18.
对于泌尿系结石,现代医家多采用手术及中药治疗,虽然治疗效果明确,但容易复发是困扰众多医家的难题。中医理论认为泌尿系结石的生成以脾肾阳虚为本,可用“阳化气,阴成形”理论阐释发病机理,“阳化气”不足导致精血津液无法正常生成及运行;痰浊、水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为标,精血精微生成异常化生痰浊,运行不畅化生水饮瘀血,造成“阴成形”太过的局面。治疗上当扶阳化气为主,同时兼顾化痰活血通淋之法,以期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避免泌尿系结石的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19.
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状态,水肿是心衰的常见症状,与疾病愈后及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心衰水肿以“阳化气”不足为本,以“阴成形”太过为标,水邪失气化无法自行,阴精失阳助无法归位,以阳虚为本,又有阴阳两虚之忧,故治当扶阳育阴,使阴阳平调,水气自去。  相似文献   

20.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或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等,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妇女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中医多将其归属于“乳痈”“粉刺性乳痈”等范畴。近年来国内相关报道呈明显增多趋势,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其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在疾病发展后期易致乳房反复破溃,迁延难愈,同时存在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等问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中医药治疗GM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痛苦,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文章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分析其功能与机体正常生理状态及GM病理状态变化之间的联系,认为机体阳气虚衰为发病之本,阳化气不足,其温煦运化功能失常,津液代谢失调,酿生的湿邪、痰浊、血瘀等有形之邪结聚乳络,日久发病,故可见乳房疼痛、乳房结块等证候。因此纠正该病理状态为治疗的关键,故在临床治疗上当扶正补虚,以扶助机体阳气为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同时灵活运用化痰散结、祛瘀之法以消阴成之形,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状态。最后通过临证遣方用药来具体阐述其内涵与应用,为GM的中医辨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