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减痛分娩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初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观察组采用减痛分娩法,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产程疼痛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产程疼痛VAS、VRS、PPI评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新生儿窒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痛分娩能够减少初产妇产程疼痛,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镇痛分娩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作用。方法:选取中山市坦背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1200例自然分娩头位单胎初产妇病例,按照是否采取镇痛分娩进行分组,镇痛分娩组和无镇痛分娩组均为600例产妇,比较两组产妇转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1)和无镇痛分娩组对比,镇痛分娩组剖宫产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产后24 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较轻,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痛分娩降低初产妇剖宫产率的作用显著,能够在不延长产程和不增加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住院分娩高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助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剖宫产、自然分娩、阴道助产例数以及不同产程的分娩时间、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龄初产妇的分娩结局,减少产后出血,保证母婴的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与总结在产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3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均为190例。两组初产妇均给予产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程一对一陪伴并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娩疼痛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而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以及总产程方面的对比明显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初产妇的心理压力,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并分析催眠分娩术对产妇心理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在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待产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行催眠分娩术,对照组进行常规方式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临床效果、心理状态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入院时两组初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娩前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后1~3 d的SDS评分、SAS评分、分娩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的产程总时间、产后2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分娩方式中,观察组的顺产率93%高于对照组的73%,观察组的剖宫产率8%低于对照组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催眠分娩术在改善产妇心理状态的情况下能缩短产程而且能降低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在分娩第一产程中应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80例分娩产妇,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对比两组第一产程疼痛评分及产程时间、产中出血量以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第一产程疼痛评分和产程时间、产中及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是90.0%,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是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第一产程中应用分娩球以及自由体位能够有效地减少分娩疼痛和出血量以及产程时间,能够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耳穴按压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针刺联合耳穴按压组、连续硬膜外(连硬外)麻醉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法进行分娩镇痛,然后对3组孕产妇三产程的时间、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及分娩镇痛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针刺联合耳穴按压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连硬外麻醉组和对照组,针刺联合耳穴按压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连硬外麻醉组,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连硬外麻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针刺联合耳穴按压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连硬外麻醉组,连硬外麻醉组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 3组新生儿Apgar评分、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针刺联合耳穴按压组和连硬外麻醉组镇痛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 05),而针刺联合耳穴按压组与连硬外麻醉组镇痛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联合耳穴按压应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操作安全,且可以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和减少产后出血量,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穴位按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分娩效果。方法:回顾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分娩初产妇100例资料并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组。药物镇痛组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穴位按摩组采用中医穴位按摩镇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实施镇痛前后疼痛的程度;产程时间: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阴道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分娩、剖宫产。结果:在实施镇痛前,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镇痛后,穴位按摩组产妇疼痛程度显著低于药物镇痛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组第一产程时间显著比药物镇痛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组阴道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药物镇痛组,阴道助产分娩率、剖宫产率显著比药物镇痛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与硬膜外麻醉镇痛的分娩效果对比,中医穴位按摩效果更好,可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3例初产妇,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7例)。对照组采用妇产科传统仰卧位分娩方式,研究采用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的助产方式进行分娩。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控制感、疼痛改善程度,并比较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分娩控制量表(L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1产程、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可提高初产妇的分娩控制感,减轻疼痛,减少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揿针疗法的分娩镇痛效果。方法选择住院平产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进入临产后均采用自由体位,当疼痛11点数字评分法(NRS-11)评分≥4分时,首先评分1次,每隔30 min重复评分;治疗组在合谷、内关、次髎、三阴交穴实施揿针疗法,每30 min进行1次穴位刺激;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分娩结局。结果治疗组疼痛减轻有效率为93.9%,各产程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第一、三产程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第二产程所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助产、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疗法操作简单、方便活动、无不良反应,减轻疼痛效果明显、持久,适用于产程中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8年5月300例产妇临床资料,其中150例采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镇痛分娩纳入观察组,150例在分娩过程中不给予任何止痛药物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不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妇疼痛程度、产后出血率、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761.16±206.34)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63.74±198.48)min(P 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58.67%)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4.67%)(P 0.05);两组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分娩镇痛能够缩短第一产程减轻产妇疼痛程度,降低剖宫产率,而对产后出血与新生儿对胎儿窒息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产程管理下电针对初产妇潜伏期疼痛、产程进展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潜伏期宫口开1 cm、3 cm、5 cm时,予以电针合谷、三阴交治疗,对照组不给予电针干预,两组其他操作相同。记录两组产妇在潜伏期宫口扩张至1 cm、3 cm、6 cm时疼痛的VAS评分,潜伏期、第一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潜伏期宫口扩张至3 cm、6 cm时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电针镇痛分娩对初产妇新产程潜伏期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且对初产妇新产程宫口扩张及缩短产程时间未见明显影响,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助产联合分娩球运动待产对促进自然分娩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8年12月入住我院的240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待产,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助产配合分娩球运动待产,对比两组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结果:研究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均显著更低(P 0. 05);研究组产后大出血、新生儿窒息、呼吸系统疾病及吸入综合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由体位助产配合分娩球运动待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改善产妇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初产顺产者在分娩过程中以自由体位、分娩减痛法联合分娩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广宁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568例入院待产并为初产的孕妇,按孕妇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一般组(自由体位分娩)、观察组(自由体位、分娩减痛法),两组人数均为284例,观察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评估分娩过程中产妇疼痛感,记录产妇分娩结局,同时对产后5 min新生儿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3.2%,明显低于一般组1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疼痛程度较一般组低,新生儿评分高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用时以及分娩出血量均较一般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初次顺产孕妇行自由分娩体位、分娩减痛法联合,能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疼痛、缩短产程,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娩球配合背景音乐导乐分娩对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足月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分娩球配合背景音乐导乐分娩,对照组由助产师给予常规处理。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疼痛感、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缩短,分娩疼痛程度降低,自然分娩率提高,剖宫产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球配合背景音乐导乐分娩可缩短产程,减轻产妇心理因素和疼痛感对分娩的负面影响,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对初产妇第二产程以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初产妇为观察组,予以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同时选取83例传统方式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第二产程分娩疼痛、产程时间和分娩结局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顺产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后卧床时间、产褥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能够提高产妇产时应对行为,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博罗县人民医院有阴道试产条件的疤痕子宫产妇48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急诊转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程、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比率。结果:两组产妇阴道分娩成功率、转急诊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程、产时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体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阴道试产指征,产程中密切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剖宫产后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可行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进行分娩的300例初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仰卧位方式分娩,观察组根据产妇的舒适度来选择自由体位分娩,观察并比较两组初产妇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个产程和总产程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86.0%),明显高于对照组(6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母婴结局也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疼痛、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等情况明显得到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分娩时采取自由体位能有效缩短产程,改善分娩方式以及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助产士连续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3年6月收治的137例初产妇,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会阴侧切率、疼痛及产后24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程时间及自然分娩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能显著改善初产妇分娩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导乐分娩对产妇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中山市横栏医院收治的250例产妇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导乐分娩组两组(每组125例),对比两组的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结果:导乐分娩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乐分娩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少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导乐分娩可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并缩减产程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