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时间-动作法对神经外科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8~2019年在医院神经外科就职的2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从2019年将时间-动作法纳入神经外科的管理中,比较管理前(2018年)和管理后医务人员心理负荷评分和考核评分。结果:管理后医务人员的心智需求、体力需求、时间需求、自我绩效、努力程度、受挫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医务人员的专科考核、技术操作、风险管理、人文素养评分及考核总分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时间-动作法有助于提升科室管理质量,有效减低医务人员的心理负荷和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中心同质化医疗质量管理在妇产科中的管理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多中心同质化医疗质量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房管理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并发症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患者满意度、对医务人员服务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房管理评分、服务态度评分、并发症管理评分、健康教育评分、患者满意度、对医务人员服务的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中心同质化医疗质量管理,有助于提高医院科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恩法则在妇产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1月~2019年9月期间就职于医院妇产科的医务人员设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法分为管理前和管理后。管理前(2018年11月~2019年4月)接受常规妇产科科室管理。管理后(2019年5月~2019年9月)将海恩法则理念纳入科室的管理方法中。比较管理前后的科室管理质量和服务质量。结果:管理后的科室管理质量评分、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将海恩法则理念纳入妇产科安全管理中,有助于提升科室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理念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2019年1月起将人文关怀理念纳入泌尿外科的管理流程中。根据管理方法不同将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管理前(2018年7~12月)和管理后(2019年1~6月)。管理前给予常规疾病管理模式,管理后在上述管理方法的基础上,将人文关怀理念纳入常规管理中。比较管理前后医务人员考核评分、科室管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管理后医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突发事件管理、职业道德、积极性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对病区管理、药学服务、诊疗计划、服务质量的评分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患者在管理流程、管理内容、人文关怀方面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人文关怀理念有助于提升医院科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执行力管理提升医院科室管理效能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医院于2019年1月开始,将执行力管理方法纳入心血管内科的常规管理,根据管理方法不同,随机将2018年6~12月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6月的4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执行力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科室的管理效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管理、情绪认知、急救管理、不良嗜好、治疗依从性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情评估、专科水平、细节管理、心理管理、风险管理评分及科室管理效能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执行力管理方法,有助于提升医院科室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超声科管理优化方案。方法:将2019年在医院治疗过程中接受超声检查的200例患者和在此期间就职的超声科医务人员12名纳入本次研究。将2019年1~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7~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12名超声科医务人员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科室管理,观察组采用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超声科管理优化方案。比较两组人员素质、超声科诊断设备管理、工作流程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人员素质、超声科诊断设备管理、工作流程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进行超声科管理优化方案的制定有助于提高科室的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呼吸科病房管理中三级控制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的58名呼吸科病房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医护人员应用三级控制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医护人员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统计两组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文书书写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专科技术合格率。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护理技术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急救物品完好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文书书写合格率、技术操作合格率、专科技术合格率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级控制模式应用在呼吸科病房管理中,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科室医护人员的管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医联体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科室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医院将医联体信息管理系统纳入神经外科的持续质量改进,以2018~2019年的30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设实施前组和实施后组,比较实施前后的综合管理质量评分和医务人员考核评分。结果:实施后的综合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医务人员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联体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科室的持续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管理理论提高精神疾病管理质量的方法和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医院精神科收治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管理方法进行分组。45例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巩固心理治疗、身体机能疏导、人文关怀和疏导、基础管理、专科技能操作、急救物品管理、安全管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病情讲解、责任心)。结果:观察组巩固心理治疗、身体机能疏导、人文关怀和疏导、基础管理、专科技能操作、急救物品管理、安全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病情讲解、责任心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管理理论有助于提高精神疾病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绩效管理制度对科室管理质量提升的价值。方法:医院从2019年开始将优化的绩效管理制度应用于耳鼻喉病区的管理中,通过对既往工作内容的综合调研,形成耳鼻喉病区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基本框架,进行绩效管理制度的优化,将在此期间就职于耳鼻喉病区的医务人员设为绩效管理优化后研究对象。将2018年期间就职于耳鼻喉病区的医务人员设为绩效管理优化前研究对象。比较优化前后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和科室管理质量评分。结果:绩效管理优化后医务人员满意度评分和科室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绩效管理优化前(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各项满意度评分与科室管理各项目间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优化绩效管理制度有助于提升科室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骨科亚专科组管理模式提高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实际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及骨科手术配合程度。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治疗的162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10月起在科室质量管理中实施骨科亚专科组管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为实施后,2017年9月~2018年9月为实施前,实施前有患者82例,实施后有患者80例,比较实施前后科室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理论考核等评分,统计实施前后患者满意率、投诉情况。结果:实施后的专业能力评分、实践能力评分、理论考核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骨科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实施后的护理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科应用亚专科组管理模式后,不仅能提高科室质量管理中的专业能力及理论实践能力,可以改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质量管理原则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口腔正畸科自2018年1月起将质量管理原则纳入口腔正畸科的质量管理流程中,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设计口腔专科工作质量、设备管理质量评价体系,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实施后的技能考核、感染管理、安全宣教、患者防护、不良事件管理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设备验收、设备操作、周期检定、档案管理、维修与保养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管理原则在提升科室专科管理质量与设备管理质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逐步递进带教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妇产科实习的护生38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名和观察组19名,然后将两组护生进行出科前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护理操作进行考核,进而比较两组护生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知识及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产科护生带教应用逐步递进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积极性,使护生更熟练的掌握妇产科理论及操作,对妇产科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方法:医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的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纳入科室的常规管理流程中。将2018年1~9月期间就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就诊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给予观察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比较两组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服务态度、业务能力、安全管理的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科室的管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提高科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在科室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医院从2019年1月开始将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用于医院综合内科管理,将2019年1月之前的4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1月之后的4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自我效能评分。结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评价模式有助于提升临床科室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警管理在妇产科安全管理质量提升中的意义。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20例患者根据管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警管理。比较两组科室安全管理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疗设备仪器、药品安全、专业能力、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意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理相关缺陷事件发生率、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医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警管理在妇产科安全管理质量提升中具有明确的管理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病案信息管理系统采集肿瘤管理质量监测指标在提升科室管理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组,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组。实施前采用常规管理,实施后利用病案信息管理系统采集肿瘤管理质量监测指标。对肿瘤患者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根据结果进行管理方法改进。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医务人员主动性、操作熟练程度、操作规范性、管理质量监控力度、不良反应处理规范、应变能力为肿瘤患者管理质量的影响因素,实施后医务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操作熟练程度及规范性、管理质量监控、不良反应处理、查对意识、应变能力、沟通能力、患者心理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利用病案信息管理系统采集肿瘤管理质量监测指标有助于临床科室管理方法的改进和流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法对妇产科护士应急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30名妇产科护士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护士为患者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时间管理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士实施护理项目的时间和应急能力。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护理记录时间和护理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新生儿护理及健康教育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各项考核评分和应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时间管理法,有利于妇产科护理项目时间的合理分配,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手术室护士目前的职业倦怠情况,针对性提出护理管理对策。方法:调查对象为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2016年末完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管理对策,于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通过弹性排班、完善管理体制、增加奖励机制、重视护士心态等全面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职业倦怠评分的差异,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护理管理制度改革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明显改善(P0.05),手术室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安全评分均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了解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性制定管理对策,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职业倦怠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性医院管理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从2019年1月起将磁性医院管理应用于肛肠外科管理,将30名肛肠外科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将2018年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磁性要素评分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的医患关系、工作自主性、对实践的控制、对临床的胜任能力、对管理者的支持、文化价值观、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医务人员对管理方法、工作负荷、与同事关系、工作本身、个人成长及发展、被认可程度、家庭与工作的平衡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磁性医院管理能够提升管理水平和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