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肛痈方对大鼠肛周脓肿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PF级别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马应龙组、肛痈方组。模型组、马应龙组、肛痈方组建立肛周脓肿模型。马应龙组、肛痈方组肛周脓肿创面外敷相应药物,对照组与模型组大鼠肛周脓肿创面不予处理,持续4周。试验结束后,测定肛周脓肿创面组织成纤维细胞数、毛细血管水平、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F-κB) mRNA与蛋白水平、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肛周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成纤维细胞数、闭合指数水平明降低(P 0.05),Notch1、NF-κB mRNA与蛋白、IL-2、IL-6、TNF-α水平明显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马应龙组、肛痈方组肛周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数密度、成纤维细胞数、闭合指数明显升高(P 0.05),Notch1、NF-κB mRNA、蛋白、IL-2、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 0.05);马应龙组、肛痈方组肛周组织上述指标水平相近(P 0.05)。结论肛痈方能减轻大鼠肛周脓肿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其机制与肛痈方能抑制Notch1、TGF-β1 mRNA、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创面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水提物对豚鼠慢性湿疹模型治疗效果。方法豚鼠24只,采用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FB)建立皮肤湿疹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阳性对照组)和苦参水提取物(药物治疗组),对湿疹部位皮肤连续涂抹给药14 d,以左、右耳质量之差来评价皮肤炎症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Th17(CD4+IL-17A~+T)的比例;qPCR检测耳片组织中维甲酸相关的孤儿受体γ(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RORγt)和IL-17A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RORγt和IL-17A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抑炎细胞因子IL-10。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豚鼠皮肤肿胀度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药物治疗组不仅降低外周血炎症细胞Th17所占比例,并且能显著降低转录因子RORγt)和IL-17AmRNA相对表达量(P 0.05,P 0.01);同时,RORγt和IL-17A蛋白也均明显下降(P 0.05)。血清中细胞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明显降低(P 0.05),而抑炎细胞因子IL-10则显著上升(P 0.05)。结论苦参水提物能够调节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治疗湿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苦参水提物对豚鼠慢性湿疹模型治疗效果。方法豚鼠24只,采用二硝基氯苯(2,4-dinitrochlorobenzene,DNFB)建立皮肤湿疹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阳性对照组)和苦参水提取物(药物治疗组),对湿疹部位皮肤连续涂抹给药14 d,以左、右耳质量之差来评价皮肤炎症肿胀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辅助性T(T helper,Th)细胞Th17(CD4+IL-17A~+T)的比例;qPCR检测耳片组织中维甲酸相关的孤儿受体γ(retinoic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γ,RORγt)和IL-17AmRNA的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RORγt和IL-17A蛋白的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抑炎细胞因子IL-10。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豚鼠皮肤肿胀度明显减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药物治疗组不仅降低外周血炎症细胞Th17所占比例,并且能显著降低转录因子RORγt)和IL-17AmRNA相对表达量(P 0.05,P 0.01);同时,RORγt和IL-17A蛋白也均明显下降(P 0.05)。血清中细胞促炎细胞因子IL-6和TNF-α明显降低(P 0.05),而抑炎细胞因子IL-10则显著上升(P 0.05)。结论苦参水提物能够调节Th17细胞的分化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治疗湿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强心一号复方对脓毒症小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45只C57BL/6J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强心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强心组采取盲肠结扎穿孔术制备脓毒症模型。强心组术后2h给予1g/(kg·d)强心一号复方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1ml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1次。术后48h采用小动物超声评价心功能[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VPWS)、左心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情况,HE染色和WGA染色评价心肌细胞病理改变,Realtime PCR检测心脏组织炎症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水平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VS和LVEF显著降低,心脏组织IL-1β、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中IL-1β、TNF-α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强心组IVS和LVEF显著升高,心脏组织IL-1β、TNF-α和IL-6 mRNA表达水平和血清中IL-1β、TNF-α和IL-6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病理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增多,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与模型组相比,强心组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情况改善。结论强心一号复方对脓毒症小鼠心功能和心肌重构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大鼠皮质小胶质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脂多糖(LPS)处理小胶质细胞时间与小胶质细胞生成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时效关系,寻找能够使小胶质细胞产生大量IL-1β、TNF-α的LPS最佳干预时间,为建立最佳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提供依据。方法培养原代大鼠皮质小胶质细胞,随机分为10组,5组为LPS组,以含LPS(终浓度为100 ng/m L)的无血清胶质细胞培养液分别孵育1 h、3 h、6h、12 h、24 h;每个LPS组均设平行对照,对照组用无血清胶质细胞培养液孵育,孵育时间同LPS组。孵育结束后,ELISA方法检测各组培养液中IL-1β和TNF-α蛋白含量,RT-PCR方法检测小胶质细胞中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孵育原代小胶质细胞1 h、3 h、6 h、12 h、24 h后,LPS组培养液中IL-1β和TNF-α蛋白含量及小胶质细胞中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LPS组培养液中IL-1β和TNF-α蛋白含量及小胶质细胞中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水平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上升,IL-1β在3 h达到高峰,TNF-α在6h时达到高峰,二者在6 h均处于较高水平,以后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相邻LPS处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PS能够刺激小胶质细胞大量产生IL-1β和TNF-α,这种效应与LPS刺激时间相关,在刺激6 h时IL-1β和TNF-α均处于较高水平,LPS刺激6 h时是理想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  相似文献   

6.
李琳  黄力 《北京中医药》2014,(2):141-145
目的初步探讨炎症反应在高血压左室重构中的作用,以及中药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重构的干预作用与机制。方法选用SHR8周龄4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治疗组(丹参+络活喜)、西药对照组(络活喜)、中药对照组(牛黄降压丸+络活喜)4组,并以sD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疗程20周。观察各组血压及测定心脏重量指数(HWI);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及RT—PCR检测心肌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结果丹参可显著减轻SHR心肌细胞肥大、心肌问质炎性细胞浸润,也有降低心脏重量指数的趋势,但对收缩压无明显改变。SHR血清中TNF-α、IL-6,心肌组织内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较sD大鼠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可明显降低SHR的TNF-α、IL-6、TGF-β1表达水平(P〈0.01),优于其他给药组。结论SHR血清中TNF-α、IL-6和心肌组织内TGF-β1的过度表达参与了高血压左室重构的过程。中药丹参具有独立于降压之外的逆转SHR左室重构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IL-6以及TGF-β1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独活香豆素对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活性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筛选含药血清和Lactacystin的作用浓度和时间,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Lactacystin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实验分为五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吐温组、塞来昔布组、独活香豆素组。应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应用ELISA法检测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应用RT-PCR法检测IL-1β、TNF-α的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吐温80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经15%正常大鼠含药血清保护24h,5μmol/L Lactacystin处理24h后,细胞活力比正常对照组降低。独活香豆素组细胞OD值高于模型组、吐温80组和塞来昔布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和细胞中IL-1β、TNF-αmRNA表达的减少。而独活香豆素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β、TNF-α蛋白含量和细胞中IL-1β、TNF-α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吐温80组和塞来昔布组,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独活香豆素含药血清对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与其下调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蛋白的含量和IL-1β、TNF-αmRNA的表达,抑制Lactacystin诱导的神经元样PC12细胞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黄对脂多糖致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mTOR/HIF-1α/VEGF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帕霉素组和大黄低、中、高剂量组,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后,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缺氧诱导因子-lα(HIF-1α)、p70S6K1和eIF4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细胞TNF-α、IL-6、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P<0.01),HIF-1α、eIF4E和p70S6K1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黄各剂量组细胞TNF-α、IL-6和IL-1β含量降低,HIF-1α、p70S6K1和eIF4E mRNA表达降低,HIF-1α、VEGF蛋白表达降低。结论大黄可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HIF-1α、VEGF蛋白表达及HIF-1α、eIF4E、p70S6K1 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体外炎症模型研究鸡眼草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方法建立脂多糖(LPS)诱导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体外炎症模型,使用1,5和10μg/ml三种浓度的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对其进行干预;ELISA法检测药物干预前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的分泌量,Griess反应测定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OX-2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干预后,上清液中TNF-α、IL-1β、IL-6和NO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并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干预后细胞TNF-α,iN-OS和COX-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也存在剂量依赖关系;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及地塞米松DM干预后COX-2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1),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鸡眼草乙醇提取物可以下调TNF-α、IL-1β、IL-6、NO和COX-2等炎症介质的表达,同时促进HO-1的释放而发挥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9,(7)
目的探究黄芪总黄酮对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秋水仙碱,50 mg/kg)和黄芪总黄酮低、中、高剂量(25、50、100 mg/kg)组。HE染色观察大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HA、LN、PCⅢ、CⅣ、IL-1β、IL-6、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α-SMA、TGF-β1、Smad3、Smad4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黄酮组能抑制肝细胞坏死、炎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化,显著降低ALT、AST活性,HA、LN、PCⅢ、CⅣ,以及IL-1β、IL-6、TNF-α水平和α-SMA、TGF-β1、Smad3、Smad4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黄芪总黄酮可抑制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腑活血方对肠粘连模型大鼠盲肠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通路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通腑活血方防治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Ellis法制备肠粘连模型,分别给予各组大鼠相应处理。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盲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Western blot和RT-PCR法检测盲肠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中关键因子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组织病理学出现显著变化,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1),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 与模型组比较,通腑活血方组和几丁糖组大鼠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盲肠组织中IL-6、TNF-α、p-NF-κBp65、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MMP-9蛋白相对表达水平降低(P<0.01),IκB、TIMP-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盲肠组织病理学均有显著改善,其中以通腑活血方组改善更显著。结论:通腑活血方可有效防止术后肠粘连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TGF-β1/Smad3信号通路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调节TIMP-1/MMP-9平衡,防止肠粘连。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紫黄生肌膏对大鼠人粪污染创面愈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紫黄生肌膏的促愈机制。方法将8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贝复济组和紫黄生肌膏组,每组21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用人粪污染创面制作肛瘘术后创面模型,观察用药后第3、7、14 d各组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用药后第3、7、14d肉芽组织中TNF-α、IL-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用药后第3、7、14 d,模型组的创面愈合率均小于正常组、贝复济组和紫黄生肌膏组(P<0.01),紫黄生肌膏组在用药后第7、14 d的创面愈合率大于贝复济组(P<0.01);用药后第3、7、14 d模型组创面TNF-α、IL-6的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贝复济组和紫黄生肌膏组(P<0.01),用药后第7、14 d紫黄生肌膏组创面的TNF-α、IL-6的蛋白表达均低于贝复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紫黄生肌膏能够提高大鼠人粪污染创面的愈合率,加快创面的愈合速度,且可以下调创面TNF-α、IL-6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创面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促进愈合作用及其对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TEN)、丝-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通过观察关节液中影响膝关节软骨生理病理过程的MMP13、IL-1、TNF-a、TGF-β细胞因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机制。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术后4周、6个月、12个月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MP13的mRNA原位表达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组关节液中IL-1、TNF-α、TGF-β的含量,对患者治疗前后关节液中细胞因子和蛋白酶进行量化比较。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的IL-1、TNF-α、TGF-β及MMP13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4周时IL-1、TNF-α含量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6个月时TGF-β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对照组较治疗组同时期的IL-1、TNF-α、TGF-β的改变滞后;3两组术后6个月时IL-1、TNF-α指标显著改变,而TGF-β的含量变化较IL-1、TNF-α改变幅度小;4治疗组在术前与术后4周,术后4周与6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后1年的IL-1、TNF-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IL-1、TNF-α均有显著下降;5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并不是所有标本都检测到MMP13且MMP13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1无论治疗组还是对照组均可以通过调节IL-1、TNF-α与TGF-β细胞因子生成,并维持分解与生成代谢的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疗效;2两组对于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在关节液的表达上,是以降低IL-1、TNF-α对于软骨的破坏为主,而TGF-β对于软骨的修复出现较晚;3对照组于术后6个月关节疼痛才开始逐渐缓解,细胞因子IL-1、TNF-α、TGF-β的改变滞后;42组在术后4周时细胞因子IL-1、TNF-α含量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在术后6个月时细胞因子TGF-β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临床表现为术后4周即关节疼痛开始缓解,在术后6个月时疼痛缓解显著,在术后6个月~1年时间段内关节功能康复疗效显著提高;52?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皂苷对光老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分泌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1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分别设为空白血清组、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组,分别用以制备空白大鼠血清和绞股蓝含药血清。应用UVB人工照射方法制备光老化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模型,用含绞股蓝总皂苷的大鼠血清进行干预,12h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模型组细胞IL-1β、IL-6和TNF-α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UV模型组比较,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组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与空白血清组比较,绞股蓝总皂苷含药血清组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结论:绞股蓝总皂苷可抑制UV辐射人皮肤角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抑制皮肤光老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黄葵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和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6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黄葵素低剂量组、黄葵素高剂量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第2天,黄葵素低剂量组和黄葵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黄葵素75 mg/kg和150 mg/kg灌胃,对照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均1次/d,连续8周。血糖仪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水平;双缩脲法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表达情况;ELISA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和p-Sma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大鼠FPG、SCr、BUN、24 h尿蛋白量及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组织坏死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肾小球和肾小管中有大量蓝色的胶原纤维,肾组织中TGF-β1阳性表达率和肾组织中MDA水平、TGF-β1蛋白表达水平、Smad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肾组织中SOD和GSH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葵素各组大鼠FPG、SCr、BUN、24 h尿蛋白量、IL-1β、TNF-α、IL-6水平及肾组织中MDA水平、TGF-β1蛋白表达水平、Smad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肾组织中SOD和GSH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黄葵素可减轻糖尿病肾病大鼠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肾损伤,抑制TGF-β1/Smad2信号通路的激活,对糖尿病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对膜性肾病(MN)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MN及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复制MN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M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加味升降散组(27.3 g·kg-1)和贝那普利组(10 mg·kg-1),分别给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1次/d,连续干预4周。给药结束后,采用马松(Masson)染色,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免疫荧光和透射电镜(TEM)等方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转录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Α)和Ⅳ型胶原(CollagenⅣ)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纤维化明显,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中MCP-1,ICAM-1,NF-κB,TLR4,PAI-1,TGF-β1,α-SMA和CollagenⅣ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升降散和贝那普利可明显改善大鼠肾脏纤维化,明显降低MN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P<0.05),明显下调肾组织中MCP-1,ICAM-1,NF-κB,TLR4,PAI-1,TGF-β1,α-SMA和CollagenⅣmRNA及蛋白表达量(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可通过下调TLR4/NF-κB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表达,抑制肾纤维化,减轻MN大鼠肾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桂枝汤不同桂枝-白芍比例配伍对盐敏感高血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桂枝汤改善盐敏感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具体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6周龄盐敏感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桂枝汤桂枝-白芍1∶1组(简称桂芍1∶1组)、桂枝汤桂枝-白芍1∶2组(简称桂芍1∶2组)、桂枝汤桂枝-白芍2∶1组(简称桂芍2∶1组),每组8只。正常组给予低盐饲料喂养,其余4组给予高盐饲料喂养,喂养4周后开始灌胃,正常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桂芍1∶1组、桂芍1∶2组和桂芍2∶1组分别按4.0,5.5,5.5 g·kg^-1给予桂枝汤水溶液灌胃,连续灌胃4周。每周测量1次血压;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LVFS);采用苏木素-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病理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IL-10,IL-6,TNF-α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Smad2,Smad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在8~15周的血压升高,LVESD,LVEDD升高,LVFS,LVEF降低,胶原容积分数升高,免疫组化显示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增加,IL-10,IL-6,TNF-αmRNA的表达均升高,TGF-β1,Smad2,Smad3,α-SMA蛋白的表达升高,Smad7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桂枝汤各组在12~15周血压上升延缓,LVESD,LVEDD降低(P<0.01),LVFS,LVEF升高(P<0.01),胶原容积分数降低(P<0.01),Ⅰ,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降低(P<0.01),同时,IL-10 mRNA的表达升高(P<0.05,P<0.01),IL-6,TNF-αmRNA的表达降低(P<0.01),TGF-β1,Smad2,Smad3,α-SMA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P<0.01),Smad7蛋白的表达升高(P<0.01);且与桂芍2∶1组相比,桂芍1∶1组改善上述指标的效果更明显(P<0.01)。结论:桂枝汤不同桂芍比例配伍可以改善盐敏感高血压大鼠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及减轻炎症反应有关,且桂枝汤桂芍1∶1组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肌纤维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乐颗粒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每周2次,连续12周。于造模第7周起,给药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的受试药物,疗程6周。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含量及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肝乐颗粒各剂量组能明显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TNF-α、IL-1、IL-6含量,促进IL-10的生成;抑制TGF-β1和CTGF在肝组织中的表达。结论:肝乐颗粒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大鼠细胞因子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