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6):127-13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我院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双侧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对照组不予干预,术后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MAP、SpO2、疼痛评分、恶心呕吐、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术后24 h QoR-40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 h、8 h的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后5 min、术后2 h、4 h及术后8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QoR-40总分较高,主要体现在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和疼痛等主观感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术后镇痛,可以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有效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后路与中路肋间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 以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即超声引导下后路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后路阻滞组)、中路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中路阻滞组)、单纯全麻组,每组30例.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需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组(试验组,n=30)和单纯全身麻醉组(对照组,n=30)。试验组在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行T_(6-7)胸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常规麻醉诱导,两组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均采用全凭静脉喉罩全身麻醉。手术完成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均采用布托非诺+托烷司琼自控静脉镇痛,若VAS评分超过4分则予以氟比洛芬酯镇痛。分别于术后2 h(T_1)、6 h(T_2)、12 h(T_3)、24 h(T_4)、48 h(T_5)行VA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自控静脉(PCIA)泵的按压次数以及氟比洛芬酯的用量,观察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静态VAS评分及各时间点动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24 h的PCIA按压次数、氟比洛芬酯用量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疗效更优,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术前超声引导下腹横平面(TAP)阻滞对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对照双盲研究,将拟行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TAP组和假阻滞组(对照组).TAP组患者在术前接受超声引导下TAP阻滞,注射0.75%罗哌卡因25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 ml.所有患者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手术,术毕启动静脉吗啡患者自控(PCA)泵.记录术后12 h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中芬太尼、术后吗啡累计用量以及术后PONV发生率.结果 4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组20例.TAP组在术后2、4、6、12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TAP组患者首次使用吗啡补救镇痛的时间晚于对照组[(145±36)min vs.(64±35)min,P<0.05],TAP组术后48 h吗啡累计用量低于对照组[(22.0±10.5)mg vs.(60.0±19.3)mg,P<0.05],且PONV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0.0% vs.55.0%,P<0.05).结论 术前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对于腹腔镜肾输尿管切除术能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降低阿片类用量和PONV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喉罩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TAPB复合喉罩全身麻醉,两组均于术后采用自控静脉镇痛。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后5 min(T1)、切皮时(T2)、胆囊切除时(T3)、术毕时(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麻醉苏醒后6 h(T5)、12 h(T6)、24 h(T7)、48 h(T8)时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麻醉药物使用剂量及术后48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T2、T3、T4的HR均较T1加快,MAP均较T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作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统计并记录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统计两组入室后(T_0)、切皮前(T_1)、气腹3 min后(T_2)、胆囊剥离时(T_4)的HR、MAP、SpO_2变化情况;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AS)量表对两组术后0、1、6、12、24 h疼痛进行评估;统计并记录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寒战、嗜睡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T_1、T_2及T_3时,对照组HR、MAP均高于T_0及观察组,SaO_2均低于T_0及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R、MAP、SpO_2与T_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0、1、6、12、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尿潴留、寒战、嗜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能减轻围术期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对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在术中予以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则予以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即刻患者疼痛程度均较低,而术后2h患者疼痛加剧,但在术后4h、12h疼痛减轻,在各时间段的疼痛程度上观察组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采取超声引导下胸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起到有效的镇痛效果,同时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基于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与联合骶管阻滞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以同期收治的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96例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联合骶管阻滞)和观察组(全身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开始与手术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指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与清醒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3 h、6 h、12 h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P0.05。结论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采取基于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的腹横肌平面阻滞临床效果更为明确,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侧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在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联合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复合全麻,对照组采用单纯全麻.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补液量、舒芬太尼用量、术后6h疼痛NRS评分及术中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胆囊切除的50例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各25例,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1.58±10.78)mL]、手术时间[(51.59±5.12)min]、肛门排气时间[(11.21±4.32)h]和住院时间[(5.71±2.61)d]均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68.54±16.47)mL]、手术时间[(76.18±10.48)min]、肛门排气时间[(24.62±8.37)h]和住院时间[(9.63±1.82)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32.00%(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7~11月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为椎旁神经阻滞镇痛组,B组为罗哌卡因分层局麻加腹腔内表面麻醉镇痛组,C组为静脉镇痛泵(PCIA)组。其中A组为实验组,B组和C组为对照组。观察三组患者在术后4 h、8 h、12 h、24 h时切口痛和非切口痛的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手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以及低血压等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A组与B组、C组患者比较,血压变化、手术切口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时间点非切口痛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1)。24 h内头晕、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发生率A组低于C组(P0.01)。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A组短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镇痛效果确切,同时对于术后非切口疼痛的内脏痛、肩背部和肋间牵涉痛具有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46-14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与评价。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我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观察组使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及咳嗽时的疼痛情况、术后镇静程度、不同时间点血压及心率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在静息及咳嗽状态下,观察组出PACU时、术后4 h、术后24 h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PACU后5 min、10 min、15 min的镇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入PACU后30 min的镇静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术中及入PACU后各时间点的MAP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入PACU 10 min的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其他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颤抖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疗效显著,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收肌管阻滞联合全凭静脉麻醉(TIVA)在膝关节置换术(TKA)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行TKA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IVK麻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IPACK-收肌管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膝关节活动度变化,以及苏醒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时静息、运动状态的VAS评分[(1.68±0.32)分、(1.88±0.41)分、(2.41±0.39)分、(2.11±0.28)分]、[(2.16±0.35)分、(2.47±0.18)分、(3.41±0.42)分、(2.81±0.3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85±0.23)分、(2.18±0.73)分、(2.78±0.31)分、(2.57±0.30)分]、[(2.34±0.28)分、(2.66±0.14)分、(3.79±0.35)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接诊的胆囊结石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胆囊壁厚度的变化、比较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 H、氧分压水平高于对照组[7.44±0.03比7.32±0.02,(82.34±4.92)mm Hg(1 mm Hg=0.133 k Pa)比(80.33±5.21)mm Hg],二氧化碳分压水平低于对照组[(42.31±5.65)mm Hg比(47.30±4.66)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51±10)min比(79±23)min,(40±12)m L比(68±19)m L,(22±6)h比(37±8)h,(10.3±2.5)h比(25.3±6.4)h,(5.0±1.4)d比(9.3±2.2)d],胆囊壁厚度小于对照组[(2.23±0.43)mm比(2.64±0.51)mm],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33%(63/120)比75.00%(90/120)],术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00%(114/120)比63.33%(76/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减轻了患者进行手术带来的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7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术后2、12、24 h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T0(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12 h)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2 h,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2 h,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对照组HR、MAP水平均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研究组HR、MAP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SP)阻滞对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分级为工~Ⅱ级,男33例,女27例,年龄40~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在全身麻醉诱导后实行超声引导右侧SP阻滞,其中观察组注射0.3%罗哌卡因溶液25 mL,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25mL,比较两组麻醉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皮后2 min、术毕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8、12h静息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8、12 h BCS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48 h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实施超声引导前锯肌平面阻滞镇痛效果确切,能显著缓解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120-123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对肩袖损伤患者术中血压、术野评分及术后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予以全凭静脉麻醉,试验组予以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MAP与HR、术野评分、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VAS评分。结果对照组拔管后(包括拔管时与拔管后5 min)的MAP与HR明显高于麻醉前(P0.05),试验组拔管后(包括拔管时与拔管后5 min)的MAP与HR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20 min、40 min及60 min时的术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舒芬太尼用量[(0.38±0.11)μg/kg]显著低于对照组[(0.71±0.23)μg/kg],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7.7±1.6)次]也明显少于对照组[(12.5±2.1)次],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2 h、24 h,试验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可更好地维持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手术清晰度,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排尿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下肢骨科手术治疗,40例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为对照组,40例接受超声引导下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患者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排尿方式。结果观察组术后4h VAS疼痛评分(3.2±0.5)分、8h VAS疼痛评分(2.5±0.6)分、12h VAS疼痛评分(1.8±0.6)分、24h VAS疼痛评分(1.4±0.6)分、48h VAS疼痛评分(1.1±0.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自行排尿比例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选择下肢神经阻滞麻醉方案可以获得更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自主排尿率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复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剪刀剥离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复杂胆囊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复杂腹腔镜剪刀剥离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予以复杂腹腔镜常规剥离胆囊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45±5)min比(58±6)min],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67±4)mL比(76±5)mL],抗生素使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1.52±0.27)d比(2.54±0.32)d,(1.09±0.15)d比(1.67±0.23)d,(3.84±0.51)d比(4.95±0.5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29%(52/54)比85.18%(46/54),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31%(5/54)比48.15%(26/54),P<0.05]。结论对于复杂胆囊患者,运用复杂腹腔镜剪刀剥离胆囊切除术可行性高,对肝脏的功能没有明显的伤害,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能够帮助患者尽早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多通道精准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对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接诊的尺桡骨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单通道神经阻滞,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多通道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术后4、8、12、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疼痛自控按键次数、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4、8、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控按键次数为(3.11±1.12)次,少于对照组的(5.12±1.24)次(P<0.05)。观察组麻醉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对照组的35.00%(14/40)(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多通道精准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可在尺桡骨骨折患者术后起到显著镇痛效果,同时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自控按键次数,提高患者的麻醉满意度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