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脑卒中发生后6个月内出现的记忆力、反应能力等减退的一系列综合征。班文明教授临床研究认为中风后脑府痰浊阻滞、髓海失充而致窍闭神匿、脑神失用是认知障碍发生的主要病机,提出以补肾开窍法为治疗原则,使肾精充足、瘀化痰消、脑窍清明,从而改善痴呆症状。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55-1857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发病后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查阅并总结古今文献,归纳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肾虚精亏为本,痰瘀阻滞为标。临床论治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辨证分型主要为:肾精亏虚,心肾不交,心脾两虚,肝肾阴虚,痰瘀阻窍。以期对现代中医学临床辨治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躯体、行为和情绪等康复,目前西药治疗效果不突出。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髓减脑消,病理因素主要痰瘀蒙蔽脑窍,窍闭神匿,神失所用。针灸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已取得客观疗效,针刺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体针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针法、项针、电针、眼针等。临床中多种针灸方法联合,或与药物、认知功能训练等结合使用,可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认知测验是识别和诊断认知障碍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总结王清海教授应用血脉理论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经验。王老认为气血不和、痰浊郁滞、气虚血瘀等致脉道不通,心阳气不足,无以鼓动营血,加之痰浊留滞血脉,血脉凝滞,故气血不通是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其根据病因辨证,多从"血脉"论治,强调从血脉论治亦需分清病机演变,不可一味活血化瘀。其根据"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的理论,自拟心绞痛方治疗本病。方中以水蛭、红花、丹参活血通脉,党参、黄芪等益气健脾,充养后天气血,陈皮、瓜蒌、茯苓化痰,更有点睛之笔——桂枝温阳通脉。该方虽为治疗胸痹验方,但全身血脉相通,故对不同脏腑血脉疾病亦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正>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病,属于祖国医学真心痛、胸痹范畴.其病机古人认为"胸痹者,脉不通".不通则痛.引起不通的原因,多由于脏腑阴阳气血之失调,以致产生痰、瘀、气滞,影响血脉的运行.故本病是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失调为本,痰瘀气滞为标.其临床表现,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多见,只是在不同的阶段,虚实各有主次不同而已.在临诊中必须辨明阴阳气血痰瘀虚实的不同程  相似文献   

6.
吴沛田 《中医杂志》2006,47(10):793
答:中风后遗症以“本虚”为主,兼以“标实”。“本虚”乃为气血不足,肝肾阴精亏虚,脑脉失养,髓海空虚,肢体功能活动障碍。“标实”即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脉络,而痰浊瘀血之稽留又为正气亏虚所致。中风后遗症的主要治法有以下几种。1通腑醒神:针对中风后腑气不通的病变。常见半身不遂,语言欠利,神志昏蒙,或胸闷呕恶,烦躁,便秘,失眠,苔薄黄腻,脉弦滑。此多因患者素有宿痰,发病后痰邪积滞;或素为阳盛之体,胃肠津亏;或正气虚损传导无力等导致便秘,腑气不通加剧了气血瘀滞,乃至阳亢风动。便秘既是中风诱发因素,又作为一种病理证候存在于后遗症病程…  相似文献   

7.
罗家祺 《吉林中医药》2012,32(8):791-793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VCIND)属中医神志疾病范畴,其病位在脑,其本在肾,多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痰瘀内生,痹阻脑窍,毒损脑络而发为本病.髓海空虚,清窍阻闭是其基本病机.病理特点表现为本虚标实,虚以肾精气虚为主,兼以心、肝、脾失调;实指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因此,VCI的治疗应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治则出发,把握其病机,明辨其伴症,方可奏效.目前,中医治疗仅为临床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8.
脉痹包括了闭塞性动脉硬化及血栓性静脉炎范畴,为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一部分,属于中医的痛痹、热痹、瘀证、脱疽等范畴。刘中勇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注重经典与理论学习,专注于临床,认为脉痹病位在血脉,与气血脏腑密切相关,病机为瘀阻不通,病性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主,本虚为气血阴阳的亏虚,标实为寒邪、热毒、气滞、痰浊、瘀血互为交结为患。辨证分为寒瘀闭阻血脉、痰湿瘀闭血脉、热毒蕴滞血脉、气虚血瘀阻脉四型。  相似文献   

9.
中医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气血不充、痰浊、瘀血,甚或痰瘀结阻于脉道,最终导致血脉不利发为本病。妇人血脉的通畅主要借助于肺、脾胃及肾等各脏腑之间对于气血的生成及运行的相关功能而达成。在治疗方面,通利血脉法可以具体分为充气血以荣血脉、理气机以利血脉、清浊脂以通血脉三点来使血脉畅通。多囊卵巢综合征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则泄而通之,虚者补而通之,凡可助气血调和、脉道畅顺之法,均可以归于通利血脉法。  相似文献   

10.
临床解惑     
《中医杂志》2006,47(10):793-794
中风后遗症的主要治法有哪些? 答:中风后遗症以“本虚”为主,兼以“标实”。“本虚”乃为气血不足,肝肾阴精亏虚,脑脉失养,髓海空虚,肢体功能活动障碍。“标实”即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脉络,而痰浊瘀血之稽留又为正气亏虚所致。中风后遗症的主要治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总结师会从肝阳上亢、瘀血阻窍论治梅尼埃病的经验。该病病机不外虚实两端,本虚为髓海或气血不足,清窍失养;标实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1];病机关键为肝阳上亢、瘀血阻窍,自拟平肝活血方以平肝潜阳、活血通窍。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2.
六味地黄丸加味治疗癫痫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美玉 《中医杂志》1996,37(4):208-209
癫痫一病,常有神志异常、抽搐、昏仆、吐涎等症状,其病机均以先天脑发育不良为本,痰火阻窍为标,故治疗应以补肾填精、养肝健脑为主,降逆祛痰、熄风止痉为辅。肾为先天之本,补肾则能使肾精充盈,生髓填脑,髓海充实则元神自清。肾水既足,滋养肝木,肝木柔顺调畅,筋濡脉润,痉掣自除。肝木为枢,枢机和利,脏腑气血  相似文献   

13.
血脉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探讨了血脉病病机演变规律:血脉病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脾、肝、肾三脏虚损,功能失调是其发病根本;脂质运化失常为病理基础;痰浊、血瘀是血脉病的关键病理因素;浊脂积留,生痰化瘀,胶结血脉,最终闭阻血脉是血脉病病机演变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健脾益肾祛痰通络治疗小儿癫痫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儿癫痫系脑络受损,“痰气上逆则头气乱,脉道阻塞,孔窍不通”所致。然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复,则痰源难尽;久病及肾,肾精不足,脑海失充,脑络受损难于修复,故病缠绵难愈。笔者认为,本病虚、痰、瘀至为因果,脾肾虚损是本,痰瘀为患是标,乃本虚标实之证,法当健脾益肾、祛痰通络并举,病作时服,病休时亦服,以求缓缓图治,直至正复病去。文中列有验案两列,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张智龙教授认为,血管性痴呆的病机根本在于本虚标实,本虚在于肾精不足、髓海空虚,标实在于痰浊阻窍、神明失用,提出"清养"为其治疗原则,即豁痰、化瘀、补肾健脾,临证辨证不忘辨病,结合虚实转换,治疗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6.
介绍李志道教授针药并用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的经验。李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候,本虚为髓海或气血不足,清窍失养;标实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窍;水饮内阻是病机关键,治以温阳利水为主,方用五苓散加减,并配合胆经四透针刺治疗。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7.
陈雪  李振海 《河南中医》2016,(7):1290-1293
脑卒中为中老年人脑血管常见疾病,而中风后吞咽障碍则为治疗难点。中药治疗重视病因病机,采用辨证施治,临床常见证型为风痰阻络证、痰瘀互结证、肝肾阴虚证、气虚血瘀证及肾气亏虚证等;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理论基础是经络,其机理主要通过祛痰逐瘀,通关利窍,使气血得以通畅,窍道可以得以濡养,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穴位按摩疗法通过穴位的相互配伍有协同作用,达到调理气机、熄风通络、豁痰利窍标本兼治的目的。临床上中药、针灸、穴位按摩治疗常联合应用,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8.
髓空窍闭致老年性痴呆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脑的功能及脑髓,脑窍的生理特点进行了论述,并从老年肾精亏损致髓海失养,减少脑空,元神不得宁位及肾虚酿生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蒙蔽神明的角度探讨了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理。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虚为主,与肾精亏损有密切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肾与脑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小脑性共济失调是疑难病。韩碧英教授认为该病属于骨繇证,其基本病机为肾精不足、脾胃失养导致的髓海失调。其病位在髓海,涉及的经脉主要有督脉、足太阳经、足少阳经、阴阳脉及阴阳维脉,脏腑主要为脾肾二脏。病证中协调运动障碍定位于阴阳脉和阴阳维脉,眩晕、语言笨拙与记忆力减退等定位于脾脏及肾脏。针灸治疗遵循调理髓海的治则,用髓海穴百会、风府、脑空等,同时注重调整阴阳蹻脉功能以复运动之常,调整阴阳维脉的功能平衡两侧阴阳,并强调调后天以补先天,即通过补脾达到益肾的目的,以恢复脏腑经脉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历代医家对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多从五脏虚损、肾虚血瘀阐释,该课题组从脾胃立论,认为其总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在于五脏亏虚尤其是脾肾亏虚;其标实在于瘀血痰浊蒙蔽脑窍,髓海浑浊。脾胃功能在整个过程起主导作用,能养五脏、生气血、化痰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益气健脾、化痰开窍、活血化瘀的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