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总结和反思过去50余年的经络研究,了解《黄帝内经》时代经络的基本意义尤为重要,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络字进行检索、统计、分析,定量研究了络字在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发现络脉的基本意义,是脉的一种,是具有面对面的三维、立体缠绕式联络的血管网本身,只是这种血管网被赋予了交接、联系、联络、调节的生理病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序》云:“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径,出不由户者也。”此言若通晓《内经》,必先弄通其文字及词义。以其义理渊微,文字古奥,故历代先贤殚精竭虑,钩玄探微,为之整理注疏,使《内经》之学炳耀于宇内,远播于殊方。然...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文字古奥,字多通借,且往往一字多义,一词多用,加之历代注说纷纭,故理解不易。笔者查阅文献,试对脉字的含义及用法加以总结探讨,以期对于正确理解和引用《内经》原文及研究《内经》脉学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从“不妄作劳”的“劳”字谈起唐代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由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经一九六三年全国中医教材会议审定的《内经讲义》节选了这篇文章,并词解文中“劳”字,是“劳动”,“不妄作劳,就是遵循一定的法度去劳动,”此解一出,影响较大。如:山东中医研究所研究生班一九六三年  相似文献   

5.
筋痹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病变部位命名疾病,乃痹证之一。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临床表现为"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治疗宜"在筋守筋",强调"筋病治当守筋,不可误求于骨","病在筋,调之筋"。治疗以"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转归如《素问·痹论》所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相似文献   

6.
探讨《黄帝内经》(下文简称《内经》)所载“筋”的内涵意义及英译策略。《内经》中可见大量关于“筋”的描述,其中,“筋”的出现可分为单字和多字两种情况,在考究多个《内经》英译本的基础上,探讨《内经》中“筋”的内涵和英译策略。研究发现“筋”字含义深厚、内涵广博,可根据上下文语境译为sinew、tendon、Jin、vein等,通过探讨“筋”的英译策略,总结在翻译中医术语时可采取音译、音译加括号夹注两种形式较为完整地实现医学信息的传递,以期为中医药术语英译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筋痹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病变部位命名疾病,乃痹证之一。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大凡风寒暑湿之邪入于肝,则名筋痹"。临床表现为"痹…在于筋则屈不伸","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手屈而不伸者,其病在筋,伸而不屈者,其病在骨。"治疗宜"在筋守筋",强调"筋病治当守筋,不可误求于骨","病在筋,调之筋"。治疗以"刺筋上为故,刺分肉间,不可中骨也。病起,筋炅。病已,止","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转归如《素问·痹论》所说:"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  相似文献   

8.
张新和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3):129-129
本文结合《黄帝内经》中的相关经文对"白"字字义进行具体辨析,从文字字形发展演变史的角度,揭示"白"字字义的正确含义。文献语言学知识对解读古医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就痹字的语源及医学含义进行探讨与分析,揭示痹的病因病机与病证病状等关系,对词义阐释进行疏理工作,以达正本清源而晓喻读者。  相似文献   

10.
《皇帝内经》认为,筋与肉、皮、骨、脉合为五体,属气血所养、肝脏所主。传统文献中关于筋及筋伤的论述尚不系统,对筋的功能、筋伤病因及治疗认识还未健全,若这些问题不能予以解决,则会制约到对筋的深入研究。因此,对筋及筋伤的理论与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12.
《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味,指中药药味中的辛、甘、酸、苦、咸。五味基于口尝,确定于临床,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中药五味不仅反映中药自身的功效属性,更在临床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甘味"的药性、功效及临证应用进行论述及探讨。1甘之概述《黄帝内经·素问》最早记载了"五味"理论并将五味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确定了五味与五方、五色、五体、五志等的对应关系。以甘为例,  相似文献   

13.
古代文献在流传过程中有抄写、刊印等诸多形式,诸多人为因素造成了对于某些形近字的误写.本文追溯《黄帝内经》成书时期“搏”字之本义,对于“搏”误解为“搏击”的条文进行分类、列举、解释、对比.认为“搏”在当时表示“索取,获得”,通“捕”;也可作“至”解,而非如今理解之“搏击”.《黄帝内经》中“搏”字其多为“摶”字之误写,特别指出“相搏”之用法多不可解,解释为“相摶”则文义通畅.并逐条分析了“搏”字用法以及意义.希望可以在中医学特别是《黄帝内经》的教学上正本澄源,并对中医临床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可通过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而表现出来。而气郁则为机体功能郁滞的一种病理表现,与肺、脾、肝等脏腑功能关系密切。文章分别从气郁的概念、行气解郁之法的配伍、运用等方面,论述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行气解郁的重要性。通过阐述中医学气及气郁的概念、理论,一方面丰富了中医学的"气郁"理论。另一方面有助于相关疾病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筋痹为痹证之一,现多见于骨科、神经内科等多种疾病,《黄帝内经》中多处篇章涉及筋痹的论述。笔者从《黄帝内经》对筋痹的认识及治疗规律加以总结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医致病因素主要是感受风寒湿邪,与体虚年老密切联系,并且其发病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各经营卫气血失常皆能致相应经筋痹证,针灸治疗以关刺、恢刺、燔针劫刺为主。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是中华医药的瑰宝。文章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归纳了上卷《素问》中138个"精"字的词义,并通过比较李照国和杨明山两位教授的英译本,提出"精"字的具体翻译方法,为在"一带一路"的大倡议下传播中华文化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黄帝内经>中的脉字含义丰富多样,虽然后世未对其含义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5种,即脉管、脉象、脉气、诊脉、经络.通过对"脉"字各种含义的了解及熟悉其不同的语言环境,将有助于更深入的研究<黄帝内经>理论,从而对<黄帝内经>理论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孙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总结整理《内经》中有关孙络的条文论述,指出孙络是络脉的最细小的分支,它分布于皮肤腠理之间,具有参与营血的生成和输送、交通营卫、抗御病邪等生理功能,在病理条件下可以传递病邪,产生瘀血、积聚等病变.孙络乃机体之门户,具有自身独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于维持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中载有肝主筋,指出了肝不仅仅主管联接和附着骨组织的肌腱和韧带,而且也能维持胃肠弹性的组织以及脏腑间的链接组织。《素问·生气通天论》筋脉横解而形成的肠澼,其发病原因在于风邪入侵耗伤精气,风伤肝而使肝主筋功能失常,进而又饱食,所以胃肠具有弹性的筋脉纵弛不收,形成了以泄泻为主症的多种慢性肠道疾患。根据《黄帝内经》不同篇章分析,由于筋脉横解而形成肠澼的治疗以祛风、养肝血、益肝阴而荣筋为主,健运脾胃以助消化为辅,选用痛泻要方等治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老子楚简《太一生水》中太一藏于水、行于时的研究和对《道德经》关于道的反复运动的研究,从医道混沌的角度阐述了《黄帝内经》中终而复始、终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