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取常规针刺患侧阳白、四白、太阳、颧髎、颊车等穴结合下关、牵正穴处行隔牵正散灸,对照组常规针刺,均每天治疗1次,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House 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量表、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分级、Portmann、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的H-B分级、Portmann评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治疗后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74%(36/38),对照组总有效率76.32%(29/3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隔牵正散灸下关、牵正穴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悬挂针联合麦粒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悬挂针联合麦粒灸治疗。以面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及临床疗效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H-B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DIP评分高于治疗前(P <0.05),FDIS评分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悬挂针联合麦粒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后面神经功能分级(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量表[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DIS)],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H-B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DIP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FD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P <0.05)。结论 毫火针半刺联合翳风穴牵正散超声导入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风寒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隔姜灸联合牵正复颜饮治疗风痰瘀阻证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风痰瘀阻证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复方组和隔姜灸组,每组29例;3组均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复方组加用牵正复颜饮治疗,隔姜灸组加用隔姜灸治疗,联合组则加用隔姜灸+牵正复颜饮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H-B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P和FDI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主症、次症和舌脉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H-B分级及FDIP和FDIS评分均显著优于隔姜灸组和复方组(P均0.05),隔姜灸组和复方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组和隔姜灸组(P均0.05)。结论隔姜灸联合牵正复颜饮治疗风痰瘀阻证周围性面瘫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体征,促进颜面表情肌群功能恢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灸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面部僵硬感的临床疗效,比较重灸面部穴位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面部僵硬感的差异性,为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有周围性面瘫后遗面部僵硬感的5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予以重灸面部穴位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各组患者在治疗前、结束后进行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DIP)、面部残疾社会生活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DIS),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DIP、FDIS评分升高(P<0.0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灸面部穴位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面部僵硬感疗效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物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风寒袭络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四物牵正散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评分、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FaCE量表评分、免疫功能水平(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39%,试验组有效率为93.0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FDIP评分、FDIS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较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  相似文献   

7.
谢剑峰  潘喆  许力挺 《新中医》2023,55(2):144-14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附子饼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顽固性面瘫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2组均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联合常规治疗措施进行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埋线配合附子饼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2组面部残疾指数[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面瘫House-Brackmann (H-B)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7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FDIP、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DI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2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H-B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H-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穴位埋线联合附子饼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穴位注射联合中药熏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采用面部残疾指数(FDI)及House-Brackmann(H-B)面部神经功能分级法评定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残疾及麻痹程度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4周,两组口眼歪斜、额纹消失、眼裂增大、鼓腮漏气、眼睑闭合不良等积分均降低,观察组各积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4周,两组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积分上升,社会生活功能(FDIS)积分降低(P0.05),观察组FDIP积分高于对照组,FDIS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后,观察组H-B分级Ⅰ级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Ⅳ级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穴位注射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症候、面部残疾指数及面部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罗建平  吴兴全  黎勇 《河南中医》2022,(12):1886-1889
目的:观察加味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周围性面神经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牵正散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面部神经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physical func-tion, FDIP)和社会功能评分(facial disability index social function, FDIS)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DIP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FDI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牵正散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面部神经恢复。  相似文献   

10.
《陕西中医》2019,(12):1721-1724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肌电图、口唇微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90例,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予以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基础上予以牵正散合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量表)、面部残疾指数(FDI)、肌电图检查、口唇微循环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H-B量表评分、躯体功能(FDIP)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动作电位潜伏期较治疗前缩短,波幅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微血管形态为发夹型者、微血管排列整齐者、微血管为线型者明显较治疗前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牵正散合温胆汤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面神经功能以及面部表情肌兴奋性和收缩性恢复,改善口唇微循环状态,有利于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加味牵正散外敷治疗中风面瘫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加味牵正散外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而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中躯体功能(FDIP)及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而治疗组升高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随访1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由于各型例数有限,未作证型间疗效比较。结论相比单纯中医针刺来说,应用针刺联合加味牵正散外敷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B组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愈率为45.00%,总有效率为91.67%;A组患者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68.33%,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B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躯体功能(FDIP)评分、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能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缓解痉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薰蒸联合针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46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中药薰蒸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药薰蒸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面部残疾指数[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面神经功能状况[House-Brackmann(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面神经电生理(F波潜伏期与时程、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状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DI量表的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D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内,两组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为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治疗8周后的H-B面部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F波潜伏期与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缩短(P0.05),F波时程延长(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F波潜伏期与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F波时程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顽固性面瘫患者以中药薰蒸联合针灸方案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面部残疾与面部神经电生理状况,促进面部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电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及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治愈时间、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评分、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及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FDI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H-B面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结论 热敏灸配合埋针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可有效促进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功能恢复、H-B面神经功能提升及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浅刺法联合梅花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浅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梅花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FDIP)、社会生活功能(FDIS)],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高于对照组的77.42%(2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DIP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D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浅刺法联合梅花针治疗顽固性面瘫可改善患者面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部残疾指数(FDI)、血清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15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7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P)、面部残疾指数社会功能评分(FDIS)及血清ET、NO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FDIP评分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H-B、FD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DIP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祛风解毒活络汤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面神经功能和血清ET、NO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伴耳周疼痛患者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观察组两组各34例。常规组予以甲钴胺、更昔洛韦、普瑞巴林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耳周疼痛评分(NRS)、面神经功能(H-B)和面部残疾指数(FDI)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NRS、FDIP、FDIS评分比较,差别均不大(均P> 0.05)。两组经干预后NRS、FDIP、FDI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均P <0.05)。两组治疗前H-B分级分布比较,差别不大(P> 0.05)。两组经干预后H-B分级分布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常规组(均P <0.05)。结论揿针埋针联合雷火灸可减轻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耳周疼痛程度,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其社会心理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贝尔面瘫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贝尔面瘫后遗症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敏灸治疗。治疗前后评定多伦多分级评分法(TFGS)、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测定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FG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面部残疾躯体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面部残疾社会生活评分明显降低(P0.05),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ET、NO水平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药治疗贝尔面瘫后遗症的疗效显著,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面部残疾情况,这可能与其调节患者血清ET、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ouse-Brach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FDI)评分[包括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P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FDI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FDI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FDIS评分方面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26/30),对照组为73.3%(22/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浮针联合田七口服液治疗顽固性面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面部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生活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马钱子外敷对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麻痹症状及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月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例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60例在针刺基础上联合马钱子外敷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症状(抬额受限、皱眉受限、闭眼异常、耸鼻受限、鼓腮受限、示齿受限、患侧面肌肌力障碍)、面部残疾程度[面部残疾指数(FDI),包括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FDIS)]及面神经功能(H-B)的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面神经麻痹症状各项积分和FDIS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FDIP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B面神经功能分级均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55/60),对照组为76.7%(46/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刺联合马钱子外敷较单纯针刺治疗能更显著改善顽固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缓解患者面部麻痹症状和麻痹程度,能够有效促进疾病的预后转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