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桦褐孔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梁清乐  王秋颖  樊锦燕  薛梅 《中草药》2005,36(4):623-625
桦褐孔菌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应用前景广泛的药用真菌。尤其对各种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艾滋病有很好的疗效,引起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桦褐孔菌生长环境特殊,自然资源十分有限,人工栽培困难,应加大对桦褐孔菌的研究力度。综述了桦褐孔菌的分类地位、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民间利用情况,并展望了桦褐孔菌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以期更加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桦褐孔菌资源,满足人们对桦褐孔菌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中药材》2018,(11)
桦褐孔菌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其药理作用主要有抗肿瘤、增强免疫、抗氧化、降血糖等。随着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等改变,糖尿病逐年高发,桦褐孔菌在糖尿病防治上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日益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综述了桦褐孔菌国内外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相关进展,以期为其在抗糖尿病方面的研究、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桦褐孔菌的抗突变活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芬琴  朴惠善 《中草药》2006,37(12):1777-1780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Pers.-Fr.)Pilát或Fuscoporia obliqua为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的药用真菌,主要分布于北半球45°~50°的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长白山)等地。在民间广泛应用桦褐孔菌防治胃癌、肝癌、肠癌等各种癌症[1]。由于所有化学致癌物质的诱变能力是他们致癌性的基础,抗突变剂是从基因水平上预防疾病,加强保健,为人类健康长寿作出贡献,因此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探索桦褐孔菌的抗突变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Ames试验测试抗突变活性,以抑制率为活性指标对桦褐孔菌中的抗突变有效…  相似文献   

4.
桦褐孔菌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真菌,近年来,其在治疗糖尿病、恶性肿瘤及艾滋病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吸引了国内外学者关注。药理学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具有调节血糖、血脂和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炎、抗衰老等方面的活性,而且还能够调节血压及胃肠道机能。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桦褐孔菌的药理活性及毒理学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综述,以期为深入研究其活性物质、提升药用价值及综合开发利用并被西方认可中医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应用DPPH法测定桦褐孔菌多糖自由基清除率;采用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血清相关指标。结果:桦褐孔菌多糖随着浓度增加自由基清除率逐渐增高,一定浓度后清除率基本不变;显著降低小鼠运动后MDA、CK、BUN和LDH含量,升高SOD,提高运动耐力。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具有良好的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李俊  杨琴  王飞  朱盼 《中草药》2016,47(6):970-973
目的研究真菌桦褐孔菌中的代表化合物桦褐孔菌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作用,为桦褐孔菌及桦褐孔菌醇在抗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依据。方法桦褐孔菌醇由传统植物化学方法从桦褐孔菌中提取分离得到。乳腺癌细胞系MCF-7与不同浓度的桦褐孔菌醇共孵育,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PAR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桦褐孔菌醇能够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并可诱导MCF-7细胞产生凋亡。浓度为25、50、100μmol/L的桦褐孔菌醇作用MCF-7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至28.62%、39.45%、53.18%,明显高于对照组凋亡率(3.21%);经过50μmol/L桦褐孔菌醇分别处理12、24、48 h后,MCF-7细胞Caspase-3的活性形式cleaved Caspase-3表达量显著增加;凋亡蛋白标志物PARP裂解量升高,且呈时间依赖性。结论桦褐孔菌醇能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推测与激活细胞Casepase-3和PARP有关。  相似文献   

7.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有机溶剂梯度萃取对桦褐孔菌中的成分进行初步分离,采用反复的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和DEPT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桦褐孔菌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鉴定为:羊毛甾二烯二醇(Ⅰ)、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熊果醇(Ⅳ)、tram etenolic ac id(Ⅴ)。结论羊毛甾烷-24-烯-3,β21-二醇(Ⅱ)为新化合物,麦角甾醇过氧化物(Ⅲ)是首次从桦褐孔菌的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桦褐孔菌水提取物对糖尿病豚鼠的体质量、饮水量,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生化指标及对葡萄糖激酶(GK)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桦褐孔菌影响糖尿病豚鼠糖代谢的机理.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豚鼠48只,每组8只:正常组,桦褐孔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作豚鼠糖尿病模型,灌胃桦褐孔菌水提取物,观察体质量和饮水量的变化,治疗8周后,心脏取血测定FBG、HbA1c,取肝脏,用Western blot测定葡萄糖激酶的表达.结果 桦褐孔菌治疗组饮水量显著减少,体质量增加较明显,FBG和HbA1c水平明显下降,葡萄糖激酶的表达增高明显,并且表现为剂量梯度依赖.结论 桦褐孔菌对糖尿病豚鼠饮水量的改善、体质量的增加、降低血糖及降低血红蛋白的糖基化程度具有较明显的效果,可能和通过增强葡萄糖激酶的表达,进而加强葡萄糖的分解代谢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李天洙  许青松  崔永 《陕西中医》2010,31(9):1258-1260
目的:通过桦褐孔菌水提取物对糖尿病豚鼠的糖、脂代谢指标等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桦褐孔菌水提取物治疗糖尿病的机理。方法:选用成年雄性豚鼠48只,每组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桦褐孔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作豚鼠糖尿病模型,灌胃桦褐孔菌水提取物,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内眦静脉及心脏取血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取肝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葡萄糖分解代谢关键酶葡萄糖激酶(GK,己糖激酶)及胆固醇合成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酸单酰CoA还原酶(HMG CoA还原酶)的表达。结果:桦褐孔菌水提取物治疗组FBG、HbA1c、TG、TC、LDL-C和HDL-C水平明显下降,GK表达增高,HMGCoA还原酶的表达降低,并且表现剂量梯度依赖。结论:桦褐孔菌水提取物对糖尿病豚鼠FBG、HbA1c、TG、TC、LDL-C和HDL-C水平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效果,可能和桦褐孔菌水提取物通过增强GK的表达和降低HMG CoA还原酶的表达,促进葡萄糖的分解和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观察桦褐孔菌水提取物对糖尿病豚鼠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生化指标及对Ser/Thr激酶蛋白激酶B(PKB)、HMG CoA 还原酶(HMG CoA reductase)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桦褐孔菌影响糖尿病豚鼠脂类代谢的机理.方法 选用成年雄性豚鼠48只分组,每组8只:正常组,桦褐孔菌小剂量组、中剂量组、大剂量组,阴性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制作豚鼠糖尿病模型,灌胃桦褐孔菌水提取物,治疗8周后,心脏取血测定TC、TG、LDL-C和LDL-C,取肝脏和骨骼肌,用Western blot测定HMG CoA 还原酶、PKB的表达.结果 桦褐孔菌治疗TC、TG和LDL-C水平明显下降,HDL水平略有增高,HMG CoA 还原酶的表达降低,PKB的表达增高明显,并且表现为剂量梯度依赖.结论 桦褐孔菌对糖尿病豚鼠TC、TG、LDL水平的降低具有明显的效果,这种结果可能和桦褐孔菌增强PKB表达和的降低HMG CoA 还原酶的表达,进而减少脂肪的分解和胆固醇的合成,一定程度上纠正脂类代谢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不同产地桦褐孔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图形及其特征吸收峰值,以期建立其鉴定标准.方法 分别用石油醚、三氯甲烷、甲醇、对中、朝、俄三国产的野生桦褐孔菌进行了提取,并首次对提取物进行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对桦褐孔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图谱进行分析计算.结果 俄罗斯产的桦褐孔菌与吉林、黑龙江产和朝鲜产桦褐孔菌的红外谱图有明显的不同.结论 上述方法可用作鉴别其品种或评价其质量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2.
赵艳霞  周蓉  孙梦妮  袁雯雯  郑维发 《中草药》2022,53(7):2137-2142
目的 三萜类化合物是药用真菌桦褐孔菌产生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但其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积累量较少。旨在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活性抑制剂线性肟酸(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SAHA)对桦褐孔菌三萜合成的调控。方法 液体摇瓶发酵法培养桦褐孔菌,并在培养液中添加SAHA。采用荧光定量PCR测定三萜合成相关基因转录水平,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细胞内和发酵液中三萜的含量。结果 SAHA的添加提高了桦褐孔菌体内编码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合成酶、3-羟基-3-甲基戊二单酰辅酶A还原酶、甲羟戊酸激酶、二磷酸酯脱羧酶、角鲨烯合成酶和羊毛甾醇合成酶等基因的表达水平。SAHA显著提高了桦褐孔菌菌丝体内和发酵液中三萜的积累量。SAHA诱导下桦褐孔菌菌丝体内三萜积累量达(66.4±5.24)mg/g,明显高于对照组[(22.7±3.3)mg/g],并且胞外三萜的含量由对照组的(30.5±2.7)mg/L提高至(49.3±3.8)mg/L。此外,经SAHA处理后桦褐孔菌胞内三萜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显著提高。结论 SAH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桦褐孔菌不同极性有机试剂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从中筛选出抗肿瘤的主要活性部位。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桦褐孔菌依次进行梯度提取,分别得到石油醚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70%乙醇层、水层和粗多糖等7个不同极性部位,以MTT法考察桦褐孔菌各极性部位对肝癌细胞、肺癌细胞及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7种桦褐孔菌提取物均能浓度依赖性的抑制癌细胞生长,且氯仿层对癌细胞的抑制率最高。结论氯仿层是桦褐孔菌的主要抗肿瘤活性部位,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综述桦褐孔菌多糖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桦褐孔菌多糖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辐射、抗氧化、抗寄生虫等多种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5.
桦褐孔菌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桦褐孔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分析。结果分析出了34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其中25种,占总重量95.6%。结论桦褐孔菌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甾族化合物,其中以桦褐孔菌醇(35.5%)和羊毛甾醇(49.7%)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溶血空斑实验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桦褐孔菌多糖能使小鼠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明显的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 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溶血空斑实验和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实验,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桦褐孔菌多糖能使小鼠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多,明显的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桦褐孔菌多糖对高功率微波辐射致大鼠睾丸损伤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微波辐射模型组及治疗组、新微波辐射模型组及预防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给予200 mW/cm2微波辐照6 min。对照组和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和预防组给予桦褐孔菌多糖2 mL(400 mg/kg)灌胃,每日1次,第11天处死各组大鼠,对各组大鼠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进行测定,以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睾丸的病理形态变化。结果短期高功率微波照射可引起大鼠精子密度减少,精子畸形率上升(P〈0.05),同时睾丸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而桦褐孔菌多糖灌胃后,治疗组和预防组与2个模型组比较,精子密度增加,精子畸形率下降(P〈0.05),光镜下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损伤以及血管扩张充血情况都明显减轻,超微结构显示线粒体肿胀和内质网扩张也明显减轻,其中治疗组各级生精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均比预防组轻。结论桦褐孔菌多糖对微波辐射致睾丸损伤具有显著防护效果,治疗性给药的效果较预防性给药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9.
赵艳霞  缪康杰  魏志文  张梅梅  郑维发 《中草药》2010,41(12):2079-2082
目的 研究真菌多糖激发子对深层培养的桦褐孔菌抗氧化和抗肿瘤酚类化合物积累的影响.方法 在桦褐孔菌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5、45、100 μg/mL的真菌多糖激发子,测定胞内外多酚的量和主要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并测定不同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多酚的量以Folin-Ciocalteu法测定.利用HPLC法测定多酚的组成成分.抗氧化活性以清除超氧阴离子的能力表示.利用MTT法测定多酚对HeLa细胞的抑制率.苯丙氨酸解氨酶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以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 添加45μg/mL的真菌多糖激发子可使桦褐孔菌胞内、胞外酚类化合物分别达到最高水平71.8和182.1 mg/L,明显地高于正常对照组胞内(42.6 mg/g)和胞外(83.6 mg/L).真菌多糖激发子显著提高了苯丙氨酸解氨酶和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不同培养条件下产生的胞内、胞外酚类化合物主要组成成分不同,但均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等活性,尤其是添加45 μg/mL真菌多糖激发子的培养体系.结论 真菌多糖激发子可上调深层发酵培养的桦褐孔菌酚类化合物的积累以及抗氧化和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20.
桦褐孔菌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凝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桦褐孔菌子实体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三萜化合物和2个甾醇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羊毛甾-8,24-二烯-21-醛(1)、羊毛甾醇(2)、3β-羟基-羊毛甾-8,24-二烯-21-醛(3)、白桦脂醇(4)、桦褐孔菌醇(5)、栓菌酸(6)、3β,21-二羟基-羊毛甾-8,24-二烯(7)、齐墩果酸(8)、乌苏酸(9)、白桦脂酸(10)、桦褐孔菌素A(11)、桦褐孔菌萜D(12)、3β-乙酰氧基-11α,12α-环氧-齐墩果烷-28,13β-内酯(13)、麦角甾醇(14)、麦角甾烷-4,6,8,22-四烯-3-酮(15)。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三萜化合物,命名为桦褐孔菌素D;化合物9、13、15为首次从桦褐孔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