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石油企业职工身体健康状况,提出对职工健康有效的预防保健和控制措施。方法采用临床检查、医技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对2012年24852名职工健康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在24852名职工中,检出各种疾病患者和指标异常者为20287名,占体检总人数的81.63%;其中男性占60.75%,女性占39.25%。检出的主要疾病是甲状腺疾病、脂肪肝、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胆囊疾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检出率分别为22.79%、21.45%、18.36%、27.65%、9.06%、7.70%和4.65%,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企业职工健康状况欠佳,检出疾病种类较多,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加强健康管理,提高职工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汽车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分布较广泛的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本区域职业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企业2012年接触粉尘、噪声、苯系物的作业工人2 025人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出听力受损95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6.65%,其中,疑似职业性噪声聋5人,噪声职业禁忌症6人;疑似慢性职业性苯中毒1人,未检出尘肺或疑似尘肺病患者。其他异常检出率分别为高血压11.75%,心电图异常5.7%,X线检查肺部异常1.01%,血常规异常5.3%,肝功能异常18.38%,B超检出异常35.7%,其中脂肪肝22.95%,胆囊疾患6%。结论噪声是汽车制造作业工人最严重的职业危害因素,应引起企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西省某铜矿45名放射作业者职业健康状况。方法依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附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对受检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5名铜矿放射作业者年均有效剂量低于国家限量,不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者有5人,占受检人数11.0%,其他异常检出率占受检人数51.0%。,以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为最高,占受检人数的31.1%。放射作业组健康率和异常检出率与非放射作业者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低剂量辐射的实验室敏感指标为血细胞降低(1人为白细胞、血小板二系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1人为血清游离T3升高、促甲状腺素减低)和淋巴细胞微核率偏高。除加强工作岗位上防护外,也应注意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对健康造成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目的发现职业禁忌症或者可疑职业病患者,分析工人健康问题与状况,加强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同时发现体检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提高体检质量。方法按照GBZ188规定,对在岗期间440名水泥生产企业职工进行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受检者各项指标完全正常率为18.9%;发现粉尘作业职业禁忌证5人,占1.1%;近视检出率为9.2%;HBsAg阳性检出率为6.9%;心电图、尿常规、肝胆肾B超、血常规异常率排在各种异常的前4位,分别占受检人数的46.3%、46.1%、25.8%和18.1%;肝功、高血压及肾结石检出率分别为8.8%、6.1%和5.7%。结论本次体检未检出可疑职业病人,全部受检者肺功能正常,反映了该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王霞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4,(5):377-379
为了解某石油工程公司作业人员健康状况,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该公司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2011-2013年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表明,2011年检查无异常者213人,占74.2%;1项或1项以上指标异常者74人,占25.8%。2012年检查无异常者240人,占66.5%;1项或1项以上指标异常者121人,占33.5%。2013年检查无异常者313人,占70.0%;1项或1项以上指标异常者134人,占30.0%。提示,用人单位应努力创造条件改善劳动者的生产环境,在生产场所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确保职工身体健康,降低职业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佛山市某照明公司员工的职业健康情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协助企业完善各种防护措施。方法对该公司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血压、五官、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高千伏X线胸片,血、尿常规,尿汞及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结果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较高的依次是电测听32.1%,B超25.1%,心电图21.6%,血常规7.3%。结论该照明公司的员工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企业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中职业禁忌证的检出水平、分布特征,为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管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某整车制造企业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2 626名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个案资料,依据标准判定结果,计算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析其在不同性别、工龄和年龄等的分布情况。结果 该企业劳动者上岗前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13.71%,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35岁组最高,为23.37%,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χ2=24.3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工龄≥15年组最高,为23.73%,工龄组间检出率比较(χ2=25.4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督促企业重视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并关注年龄较大(如≥35岁)和工龄较长(如≥15年)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崇左市锰矿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指导锰矿企业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锰矿企业工人在岗期间检查项目要求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尿锰检查1570人,异常检出率最高,占63.89%;男性作业工人尿锰异常检出率比女性高,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2,P〈0.01);B超检查1100人,异常检出率21.27%;听力测试751人,异常检出率12.52%;胸片检查1570人,异常检出率0.96%。结论崇左市锰矿企业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为锰及其化合物、噪声,对人体健康造成了直接影响,存在职业病发生隐患,锰及其化合物的污染不容忽视。监管部门及企业自身应采取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深圳市光明新区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影响的现状。方法收集2010年光明新区职业人群的健康检查资料,对不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的异常检出率和职业异常检出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接触不同危害因素的异常检出率是不同的,接触噪声危害因素的异常检出率最高;2)异常检出率为31.39%,职业异常检出率为6.94%;3)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在不同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群中基本都是最高。结论本地区职业暴露水平一般,但职业危害程度很高,说明职业防护和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清远市某制药厂职工的健康情况,及早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协助企业完善各种防护措施。方法对该制药厂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包括常规检查、血尿常规检查、乙肝生物标志物检查、心电图检查、B超检查、肺功能检查、高千伏X线胸片及纯音听阈测试检查。结果体检结果异常检出率较高的依次是:电测听(43.40%)、B超(19.24%)、乙肝生物标志物(13.12%)、尿常规(10.20%)、血常规(7.87%)、肺功能(6.41%)、高千伏X线胸片(6.41%)、心电图(3.50%)。结论该制药厂职工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因此,进行定期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小型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检出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尘肺诊断标准》,对该区小型煤矿企业的635名煤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时间为2009--2012年。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岗前检查635人,各检查项目异常的235例,总检出率为37.00%。检出疑似煤工尘肺19例(最后均确诊为煤工尘肺),检出率为2.99%。635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中97.22%的职工有1年以上煤矿工作职业史,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接尘工人年龄及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企业应做好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而卫生机构在继续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煤矿工人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钢厂450名放射工作人员离岗时的职业健康状况,为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以及离岗后的妥善安置提供参考依据及建议。方法 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对拟离岗的450名钢厂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50名放射作业人员的异常检出率为82%。异常检出项包括: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4.89%)、眼晶体混浊(44.44%)、睑裂斑(25.33%)、高血压(28.22%)、甲状腺功能异常(9.59%)、肝脏B超(30.89%)、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眼部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结论 应做好钢厂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定期开展职业健康防护知识培训。工人在工作中应注意辐射防护,防止辐射损伤,并特别注意做好眼部防护工作,防止眼部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掌握延安市煤矿职工的健康状况和动态发展情况,有利于早期发现目标性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根据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在检查的2975名煤矿职工中,查出各类疾病和单项指标异常者1319人,检出率为44.33%。其中疑似尘肺11人,检出率0.37%;职业禁忌证8人,检出率为0.27%;肺功能异常75人,检出率为2.52%;高血压203人,检出率为6.82%;心电图异常127人,检出率为4.27%;B超异常224人,检出率为7.53%;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活力升高118人,检出率为3.97%;血脂增高309人,检出率为10.39%;血糖增高45人,检出率为1.51%;其他疾患133人,检出率4.47%。各种疾病和单项指标异常的检出率,随年龄和工龄的增长有相应的增高趋势。结论延安煤矿职工的健康状况问题较为严峻,应引起高度重视。用人单位和广大职工应提高职业卫生法制观念和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分析某企业2009-2011年度职业健康检查情况,探讨有效的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模式,为其他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海淀区某大型国企2009-2011年度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各年度的体检情况、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和其他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 该企业3年体检率分别为83.1%、89.8%、96.7%,2011年高于前2年;男性体检率为90.4%,女性体检率为84.6%;3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分别为1.1%、1.1%、0.2%,2011年低于前2年;职业禁忌证检出率分别为3.0%、3.5%、2.4%,无显著差异.心电图改变3年检出率分别为4.1%、6.7%、9.7%,3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常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4%、34.5%、36.3%,3年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该企业的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的检出率逐年降低,但其他疾病的检出率却逐年增高.该结果可能与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模式有关.应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促进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和其他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某制药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情况,旨在检出疑似职业病、职业病禁忌证及其他主要疾病,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011年在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员工按照《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进行体检,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该制药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为噪声、高温、粉尘(滑石尘、煤尘)、甲醛、氨、氢氧化钠、酸(盐酸、硫酸)、硫化氢、锰等。在检查的833人当中,229人有1项或多项结果异常,异常检出率为27.49%。检出听力下降29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15.20%;其中噪声观察对象6人,占噪声作业人员的3.10%。高温作业禁忌证4人,占高温作业人员的2.23%。粉尘作业禁忌证2人,占粉尘作业人员的1.81%。甲醛作业禁忌证1人,占甲醛作业人员的1.00%。未检出疑似职业病检出其他主要疾病是:脂肪肝114人,占体检人数的13.68%;高血压66人,占体检人数的7.95%;胆囊炎及胆结石31人,占体检人数的3.72%;心血管疾病18人,占体检人数的2.16%。结论该企业应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职工的健康状况,以及检出有职业病禁忌证及其他主要疾病的职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铁合金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证或可疑职业病患者,加强有害作业人员健康监护。方法按照GBZ188规定,对在岗期间1180名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180名职工中各项指标未见异常843名,正常率71.44%;该次健康检查未发现疑似职业病者,发现职业禁忌证29人。检出异常人数337名,异常率28.56%。男女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职工异常率高于女职工。各年龄段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年龄增加异常率有上升趋势;到60岁以上异常率达76.92%。不同接害因素异常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尿常规、血糖、血压的异常检出率排在各种异常检出率的前4位。结论提示该企业对接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不容忽视;慢性病对职工健康的危害,应引起该企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对家庭生活水平的不同测量方法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家庭生活水平与产前检查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本课题组在2010年所完成的《陕西省农村围产期保健状况调查》项目。对4719名孕妇家庭的资料分别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潜在类别模型构造的财富指数及自感经济对家庭生活水平进行分类,比较不同家庭生活水平群体间产前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不同测量方法下的家庭生活水平预测产前检查相关指标的能力比较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ROC)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法和潜在类别模型构造的财富指数表现了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而与自感经济呈负相关(Spearman值分别为-0.175和-0.111,相应的P值分别为<0.001和<0.003);以前两种方法对家庭生活水平进行分类,富裕家庭的产前检查相关指标均显著高于贫困家庭(以主成分法分类的家庭经济指标-产前检查次数≥5次、首次产前检查<12孕周、完成推荐产检内容和产检地点在乡及以上医院的比例有差异的χ2值分别为21.8、20.5、13.1和13.7;以潜在类别法分类的家庭经济指标-产前检查次数≥5次、首次产前检查<12孕周、完成推荐产检内容和产检地点在乡及以上医院的比例有差异的χ2值分别为64.2、35.1、17.6和20.7,均P<0.001)。以潜在类别模型构造的财富指数分类的家庭生活水平对产前检查相关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主成分分析法,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产前检查相关指标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预测概率略大于主成分分析法。结论用潜在类别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的财富指数衡量的农村地区家庭生活水平,均适用于研究其与产前检查的关系,且潜在类别模型法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