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2017年,自2017年起在神经内科推广SBAR沟通模式,以2016年为对照,比较应用SBAR沟通模式前后神经内科医护、医患关系及沟通情况,医疗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通过问卷了解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神经内科的医护沟通、团队合作、医患关系评分均显著提升(P0.05),医疗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医生、护士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用于神经内科医护管理,可有效提升医护人员的协作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提升医疗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BAR沟通模式用于儿科病房管理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起在儿科病房管理中应用SBAR沟通模式,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参与培训,建立完善的流程和制度,根据儿科临床特点进行SBAR沟通模式的调整,以现状、背景、评估、建议四个原则为基础制定标准,在SBAR沟通模式基础上制定病情汇报表和交接班表,成立质控小组,确保SBAR沟通模式的落实,2016年5月~2017年4月为实施前,2017年5月~2018年4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评分,以及实施前后医疗、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的各项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医疗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SBAR沟通模式能够促进团队交流,提升医护人员配合度,减少因交接等因素导致的不良事件,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制定手术室术中交接单,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6月医院手术室开始采用SBAR标准化交接单进行交接班将2019年2~5月的153例患者设为实施前,2019年6~9月的167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术中交接班时间、交接班问题发生率和医护满意度。结果:术中交接班时间由(11.60±2.60)min降至(10.80±2.70)min;交接班问题发生率由16.34%降至7.19%;医护满意度得到提高(P0.05)。结论:基于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构建的手术室术中交接单可规范术中交接流程,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优化护理服务质量,促进团队合作,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眼科医护之间的应用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6年3~6月采用传统沟通模式在眼科医护间沟通应用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6年7~10月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眼科医护间沟通应用作为观察组,对两组不同沟通模式的不到位比率、所用时间、医护满意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沟通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采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医护沟通不到位比率从24.8%下降到3.6%、沟通所用时间从(12.4±3.2)缩短到(4.3±1.8)分,而医护双方满意率从82.6%提高到97.2%,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眼科医护之间应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可增强医护沟通方式的规范化水平,提高医护沟通效率,促进医护协作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SBAR医护沟通模式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为临床医护良好沟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标准化模式应用于医院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对外科护士向医生汇总病情的应用体会进行总结,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实施SBAR医护沟通模式后,医护间的有效沟通不仅得到了明显提高,因医护间沟通不良造成的不良事件明显减少,同时使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医生及患者对护士的专业认可度也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在外伤危重患者护理管理中应用SBAR医护沟通模式能够提高医护间的有效沟通,促进护士思维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良事件实例教学法在输液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对护士实施模拟不良事件进行教学,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能力,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素养和临床护理决策能力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输液室安全管理中实施不良事件实例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能力,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改良SBAR沟通模式在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余姚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自2020年1月起实施基于改良SBAR沟通模式的交接班管理方案,将2019年的63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20年的63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交接班所需时间、交接班护理考核质量评分、转出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不合格率、因交接不当所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实施后的科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交接班护理考核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交接班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转出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文书书写不合格率、因交接不当所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将基于改良SBAR沟通模式的交接班管理方案用于中医院重症监护室临床管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医护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管理质量中的影响。方法:医院心血管内科自2019年1月起使用标准化医护沟通方法,2018年2~9月为实施前,2019年2~9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护理质量和护士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实施前,标准化医护沟通方法在实施后对护理团队的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和管理意识等都具有促进提升作用。结论:对内血管内科实施标准化医护沟通方法后,可以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效减少护患、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服务警示录在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外科于2018年8月起实施服务警示录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安全隐患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外科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管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服务警示录应用于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能降低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有效沟通模式在药房日常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起对药房日常管理方案进行调整,设计并使用有效沟通模式,对所有药房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推行有效沟通模式,提升药房工作效率,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药房的工作效率,统计实施前后患者对药房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药房药品调剂时间、患者候药时间,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日调剂处方量,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推行有效沟通模式,能够显著提升药房工作效率,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评价,是推动药房管理质量进步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模块管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1月实施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296例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4月起实施模块管理,2018年10月~2019年3月为实施前,2019年4~1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共142例患者,实施后共154例患者。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安全态度、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或其家属对转运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在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安全氛围、工作条件、压力感知和管理感知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实施后(P0.05)。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应用于模块管理,可以有效改善医护人员的安全态度,降低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老年科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改进,提高老年科安全管理质量。方法:医院老年科自2019年3月起改进安全管理体系,2019年3~8月为实施后,2018年9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老年科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实施前后老年科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老年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老年科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全方位的改进,能够切实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神经外科病房临床护理交接班质量和效率。方法: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于2014年1月开始时实施SBAR沟通模式,根据SBAR沟通模式内容,神经外科结合科室自身的特点设计制定病人交接核查表,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SBAR沟通模式的培训,进一步规范科室的交接班流程。比较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后1年两组患者在交接班过程中交接班问题的发生率与医护人员对SBAR沟通模式的满意程度。结果:2013年共审核交接班患者400例,其中发生交接班问题82例,2014年共审核交接班患者450例,其中发生交接班问题38例,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交接班问题的发生明显较实施前减少(P0.05)。交接班时间较实施前有明显的缩短,医护人员对交接班的质量和效率的满意程度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交接班过程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以有效加强医护团队的合作,提高医护人员交接班的质量和效率,减少了交接班过程中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物联网技术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对手术室实行物联网技术管理,将2018年8~12月开展常规管理阶段设为实施前,将2019年1~5月设为实施后。结果:实施物联网技术管理后,手术药品准备、体位配合、无菌操作以及体位摆放的医生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岗位责任、薪酬分配和护士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医护服务态度、医护服务技术、医护素质的患者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手术室开展物联网技术管理可以为护士、医生、患者以及管理人员四者之间提供便于沟通和管理的途径,使医患之间的沟通效率更高,从而为手术室的高质量管理提供了保证,有助于减少纠纷,提高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监护室开放式病房存在的安全问题与防范对策。方法:选择医院2018~2019年治疗的86例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43例)未实施防范对策,为实施前;2019年(43例)实施防范对策,为实施后。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患者管理满意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意外伤害发生数值、懈怠违禁品数值、未经允许外出数值、不良生活习惯数值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患者对管理满意度总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针对监护室开放式所存在的安全问题制定并实施对应预防措施能够有所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使患者在医院的居住安全得到有所改善,有效提升医护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患者对医护方面的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在儿科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儿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诊需进行输液患儿524例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起实施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2018年1~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262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显著少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儿科输液管理中运用智能化输液管理系统,可有效减少护理不良情况的发生,可提升患儿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转运和交接的改进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对手术室患者转运和交接等工作进行持续改进,2018年7~12月为实施前,2019年1~6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50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手术室患者转运和交接的改进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持续工作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手术室工作的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安全预警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收治153例住院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6月的79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2019年7~12月的78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采用安全预警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采用安全预警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内分泌科医护集体查房对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9年4月起在内分泌科实施医护集体查房制度,组成查房团队,由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查房内容,双方积极配合、协商合作完成整个查房过程,规范查房时间及要求,制定完善的医护集体查房流程,优化相关管理制度,推动医护团队协作,2019年4~9月为实施后,2018年10月~2019年3月为实施前,统计实施前后内分泌科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内分泌科的查房效率、安全管理、健康宣教、医护配合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实施医护集体查房,能够显著提升管理质量,促进了医护之间的协作配合,改善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集束化管理在心内科注射泵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5月开始医院心内科对注射泵实行集束化管理,设2018年9月~2019年4月为实施前,采取常规管理;设2019年5~12月为实施后,实行集束化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心内科注射泵护理管理质控、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实施集束化管理后,心内科护士的注射泵护理管理质控评分显著提高(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集束化管理的实施,提高了心内科注射泵护理管理质控质量,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