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调查护士职业获益感与人文执业能力的现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1月选取江苏省无锡市某三级医院的8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20份,回收有效问卷814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结果:814名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21.42±18.76)分,人文执业能力总分为(113.59±15.16)分;不同职称、岗位和月收入的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人文执业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与职业获益感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我管理能力、人文关怀实践能力和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以职业干预方案对陪检人员职业获益感的影响,为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士留职意愿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延吉市某两所医院,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知识技能培训,干预组接受职业认知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职业倦怠问卷评估陪检人员职业获益及职业倦怠程度。结果:干预四周后,干预组陪检人员职业获益感得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前后职业获益感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陪检人员实施职业获益感认知干预能够提高其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柔性管理模式对老年科护士自我概念、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老年医学综合科4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干预组采用柔性管理,比较管理前后两组护士自我概念、职业幸福感和工作满意度。结果 400名老年科护士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63±3.70)岁,工作时间平均(8.35±4.02)年。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护士自我概念量表除道德自我、家庭自我外,自我认知、自我满意、自我行动、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道德自我外,其他7个维度得分均较管理前有所提升(P0.05),且干预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职业幸福感量表工作价值、福利待遇、发展前景、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自我接受和自主性7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管理前提升(P0.05);除工作环境和自主性维度得分外,干预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自主性、组织决策、收入、职业地位、工作条件和互动合作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较管理前提升(P0.05);干预组提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性管理能够改善老年科护士的自我认知水平,提升职业幸福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正念疗法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 2019年1月至3月,选取在常州市金坛区人民医院工作的10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实施正念疗法训练干预。比较干预前后100名护士的职业获益感、职业疲倦(MBI)评分。结果干预后护士职业获益感总评分(143.59±18.26)分,高于干预前的(130.93±1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MBI中的情感衰竭评分(17.25±3.12)和去人格化评分(4.15±1.03)低于干预前(20.06±3.66、6.52±2.04),个人成就感低落评分(34.28±5.72)高于干预前(28.83±4.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正念疗法可有效提升护士职业获益感,缓解职业疲倦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开贵  郑雅  卿伟  江宗霞  刘佳  冯钰 《职业与健康》2022,(23):3187-3192
目的 了解四川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压力负荷、组织公平感、职业获益感和职业倦怠现状,分析组织公平感与职业获益感在其压力负荷与职业倦怠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2021年9—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347名血液透析专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压力负荷量表、组织公平感量表、职业获益感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用AMOS 24.0软件进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四川省血液透析专科护士压力负荷得分为(70.51±14.63)分,组织公平感得分为(65.04±9.74)分,职业获益感得分为(131.84±9.89)分,职业倦怠得分为(67.60±7.80)分,其中存在职业倦怠感者212人,占61.10%。血液透析专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分与压力负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717~0.839,均P<0.05),与组织公平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242~-0.767,均P<0.05),与职业获益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r=-0.494~-0.764,均P<0.05)。血液透析专科护士组织公平感在压力负荷和职业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护士职业获益感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实施人文关怀提供参考。方法:对无锡市某三甲医院814名临床护士进行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干预,采用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量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和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814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为32(26~52)分,干预后,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得分为41(27~5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4.85,P <0.001);干预前,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44(29~58)分,干预后,护士职业获益感得分为57(31.75~6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5.96,P <0.001);干预前,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71.5(48~79)分,干预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为75(56~82)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4.88,P <0.001)。结论:实施护士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人文执业能力、护士职业获益感及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强护士职业发展信心,稳定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移动平台支持下团体心理干预模式对护士职业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无锡市某三甲医院抽取护士518例,进行移动平台支持下团体心理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马氏职业倦怠问卷(MBI)、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CNSS)、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的差异性,并随机抽取职业倦怠问卷得分三个等级的护士各70人,进行唾液标本中皮质醇和褪黑素检测.结果:经团体心理干预后MBI、CNSS得分低于干预前,CD-RISC和GWB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醇的水平与职业获益感成负相关,与职业倦怠成正相关;褪黑素水平与职业获益感成正相关,与职业倦怠成负相关.结论:基于移动平台的团体心理干预可提高护士的积极情绪,降低职业倦怠,提高职业获益感,维护身心健康,提高护理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四川省艾滋病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水平,了解艾滋病临床护理人员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职业倦怠量表(MBI)对四川省艾滋病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15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用偏相关分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护士的心理一致感总分(58.72±9.75分),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即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得分(28.63±7.74分)、(11.35±3.83分)和(34.79±6.50分);偏相关分析显示,护士的心理一致感3个维度与职业倦怠3个维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艾滋病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严重,心理一致感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护士心理一致感水平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提高艾滋病临床护理的人员心理一致感,可以有效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共情培训对内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中文版杰弗逊共情量表和调查问卷对内科42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共情培训前后护士共情能力、职业倦怠和对患者满意度的情况。 结果 经共情培训后,在共情能力方面,护士在心理认知、情感护理和行为帮助三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9、7.58、7.86、3.41,P均<0.05);在职业倦怠方面,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2.71、2.96、2.52,P均<0.05);护士对患者满意度评分在培训前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2.51,P<0.05)。 结论 对护士开展共情培训,可增强其共情能力,提高其沟通技巧,进而有效地促进护士身心健康和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护士留职意愿现况和影响因素,为改进管理方式、提高护士留职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护士职业获益感、心理资本、留职意愿调查量表对广东省20家综合医院的421名护士实施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获益感、心理资本和留职意愿间的直接、间接及因果关系。
  结果  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4.10 ±0.61)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良好护患关系、自身的成长、团队归属感、亲友认同、正向职业感知。心理资本总分为(3.94 ±0.60)分,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效能、韧性、乐观、希望。留职意愿得分为(3.64 ±0.72)分。男性护士的留职意愿低于女性护士(P < 0.05)。男性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总分,正向职业感知、良好护患关系、自身的成长3个维度得分低于女性护士(P < 0.05),男性护士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女性护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mos 25.0建立的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职业获益感正向影响心理资本(P < 0.05),男性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心理资本的正向作用稍高于女性护士。心理资本正向影响留职意愿(P < 0.05),女性护士职业获益感对留职意愿的直接正向作用高于男性护士。在职业获益感对留职意愿的影响中,心理资本存在中介作用(P < 0.01)。男性护士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为0.324,女性护士为0.221。
  结论  男女护士的心理资本均较低,留职意愿欠佳,以男性护士更甚。不同性别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心理资本、留职意愿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护士的性别差异,分别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留职意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干预对湖南省某军队医院聘用护士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2019年1—6月,采用随机分层的方法抽取湖南省某部队医院不同科室及职称的聘用护士78人为调查对象,运用团体辅导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对比干预前后护士的职业倦怠和工作满意度得分。结果干预前后护士职业倦怠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0、7.90、7.62,均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明显提高,干预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团体辅导可以明显改善聘用护士的职业倦怠感和工作满意度,军队医院管理者可以尝试运用团体辅导方式改善护士的负性情绪,提高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获益感现状,并分析护士情绪智力对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运用护士情绪智力量表和职业获益感量表对吉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55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情绪智力标准化得分为4.73±0.68,护士的职业获益感标准化得分为4.38±0.40,护士情绪智力与职业获益感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后,情绪智力4个维度可独立解释护士职业获益感11.8%的变异(△R2=0.118)。结论护士情绪智力是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影响因素,可通过提高护士情绪智力来改善职业获益感的水平,从而促进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MBSR)是否适用于我国冠心病焦虑患者,能否影响患者的情绪感受和生存质量,为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水平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8月,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自愿参与本研究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据随机数字表将焦虑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最终共纳入75例样本,实验组38例,对照组37例。向两组患者发放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和幸福感指数量表(IWB)。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心血管内科的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6周的MBSR干预,干预后,再次向两组患者发放SAS、QOL-BREF和IWB问卷。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焦虑总分(40.16±2.37)明显低于对照组(44.99±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在干预后幸福感指数量表总分和各项条目得分均上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QOL-BREF量表中,研究组总分和各维度(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得分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仅在生理维度(P0.01)、心理维度(P0.05)和环境维度(P0.05)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BSR可有效缓解冠心病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出院后冠心病焦虑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患者的幸福感指数,减少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攀枝花市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MBI-H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35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攀枝花市护士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情况,情感衰竭为(22.29±11.55)分,去人格化为(10.00±6.27)分,个人成就感为(24.92±10.47)分,年龄、工龄、收入、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对护理人员职业倦怠各维度有影响且在职业倦怠得分方面有差异。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与职业倦怠各维度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市护士职业倦怠受到个体特征因素影响,应该增加社会支持,从而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遭遇医疗暴力情况,分析遭受医疗暴力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方法于2019年6—12月随机抽取宜宾市4家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124人,采用医务场所暴力测定量表调查遭受医疗暴力情况,攻击及暴力管理态度量表(MAVAS)评估护士对医疗暴力行为原因及其管理的认识和态度,职业紧张量表(OSI-R)评估护士职业紧张情况,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评估护士职业倦怠感,分析遭遇医疗暴力与职业紧张及职业倦怠感的相关性。结果医务场所暴力测定量表评分为6.7±3.8,其中遭受医疗暴力零频度3人(2.4%),低频度49人(39.5%),中频度51人(41.2%),高频度21人(16.9%);MAVAS评分为91.0±11.7。不同性别、年龄和医院级别急诊科护士医疗场所暴力测定量表评分和MA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职业紧张量表中,职业任务问卷(ORQ)、个体紧张反应问卷(PSQ)和个体应变能力问卷(PRQ)得分分别为182.8±31.2、140.6±26.8和125.0±23.4,NBS总分为169.4±19.2,除NBS的压力源维度得分在不同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QSI-R和NBS的总分和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疗场所暴力评分与PRQ呈负相关,与ORQ、PSQ、NBS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宜宾市4家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遭遇医疗场所暴力发生率高,其遭遇医疗暴力情况与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感有相关性,应加强专项培训防范医疗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级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关系,为降低职业倦怠、调动护士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7月,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以北京市某区属3家二级公立医院的374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取一般资料问卷、职业倦怠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374名护士的职业倦怠各维度的得分分别为情感衰竭9.61±4.36、去人性化3.76±2.42、成就感降低6.36±3.94。职业认同感各维度得分分别为职业评价22.66±4.86、社会支持15.68±2.91、挫折应对20.06±3.34,离职倾向得分为10.30±3.31,职业倦怠与职业认同呈负相关(r=-0.522,P0.01),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性(r=0.521,P0.01);职业认同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r=-0.511,P0.01)。职业认同感在薪酬公平感与离职倾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3.01%。结论北京市二级公立医院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在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可以通过提高职业认同感降低护士的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稳定护士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和工作压力现状,分析影响职业获益感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对该医院的1 19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总分为(118.35±16.51)分,护士压力源量表总分为(73.47±12.9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平均月薪(包括工资及奖金)、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否考虑辞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P <0.05)。结论:护士职业获益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平均月薪、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是否参与科研工作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正性影响因素,是否考虑辞职和工作压力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负性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正念冥想联合喝水减压法对儿科护士心理资本、职业压力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着自愿参与原则,该院儿科护士26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正念冥想联合喝水减压法干预8周,干预后采用心理资本问卷、职业压力源量表、希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干预8周后,护士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坚韧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量与时间、专业护理与技能、护理患者、人际交往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积极的态度、行动、与他人亲密关系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冥想联合喝水减压法可有效降低儿科护士职业压力,提高其心理资本和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倦怠感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以本院60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辅导,观察组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护士职业倦怠量表通用版(MBI-G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得分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同组干预前,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同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情感衰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消失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主观幸福感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焦点解决模式对手术室护士进行干预,有效减轻职业倦怠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及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护士职业延迟满足在同理心与职业获益感中的中介效应。方法 2019年5—7月,运用职业延迟满足量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同理心量表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部队医院365名护士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同理心总分为(104.53±15.2)分,职业延迟满足总分为(23.55±3.05)分,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4.80±18.09)分,同理心、职业延迟满足与职业获益感均呈正相关(r=0.492、0.392,均P<0.0l)。职业延迟满足在同理心与职业获益感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β=0.265,P<0.01)。结论 同理心可直接影响军队医院护士的职业获益感,也可以通过职业延迟满足来间接影响职业获益感,临床可以通过多种干预手段来提高护士的同理心和职业延迟满足,进而提升护士的职业获益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