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的意义。方法:医院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将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的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纳入科室的常规管理流程中。将2018年1~9月期间就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0月~2019年6月期间就诊的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给予观察组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比较两组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服务态度、业务能力、安全管理的各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实行泌尿外科分级精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科室的管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并提高科室的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SO管理体系在医院临床检验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4月在医院进行疾病治疗,并进行相关标本临床检验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检验管理,观察组将ISO管理体系纳入检验科的常规管理中。设计检验标本、仪器管理、试剂管理、操作技术管理的评价体系。比较两组患者的标本检验管理质量中各个项目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标本,在标本采集与保存、环境因素、污染物因素、仪器性能检测、仪器相关设置、试剂的选择、试剂的保存、试剂失效管理、试剂的应用、操作技术、操作流程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SO管理体系应用于医院临床检验管理中,能够改变检验科管理理念,明显提升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管理方法在降低检验科危急值漏报中的作用。方法:医院检验科采用PDCA管理方法应用于危急值报告的管理流程中,于2018年1月开始正式实施,统计2018年度检验科危急值的漏报情况。分别计算1~3月,4~6月、7~9月、10~12月期间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率。设计检验科危急值管理评价体系,对网络报告系统维护、主管部门监管、报告处理流程管理、危急值确认及时、危急值报告形式、危急值制度及考核方面进行评价。结果:2018年期间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率总体上呈逐步降低趋势。4~6月、7~9月、10~12月期间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率均明显低于1~3月,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2018年12月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2018年1月(P0.05)。结论:PDCA管理能够明显降低检验科危急值漏报率,提升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数据分析为依托提升生物安全管理在检验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经医院检验科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的120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检验科常规管理方法,注重对检验环境温度、湿度、清洁度的管理,关注样品质量。观察组在检验科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数据分析为依托改善生物安全管理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对各检验环节管理质量评分和管理效果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检验项目标准化操作、检验项目验证、室内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检测申请项目选择、申请易识别、受检者信息正确、标签信息正确、采集量适当、标本运输管理质量、满意度、危急值报告及时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数据分析为依托提升生物安全管理力度,有助于提高检验科的综合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老年精神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精神科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方式及收治时间不同进行分组,2017年1~9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7年10月~2018年6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常规基础管理,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础管理基础上进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感染率、住院时间、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及对照组管理后(P0.01)。两组患者管理后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1),但两组患者管理后PAN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意外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精细化管理方法针对老年精神科患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及风险管理,规范病房和患者的住院管理,能够提高患者的基础管理质量,有效提升了治疗的疗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的管理和校准方法。方法:2015年检验科人员对收集的91份血液标本进行检测,采用常规方法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维护、管理,设为对照组。2016年检验科人员收集的91份血液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校准后根据管理制度、流程开展检测工作,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液检测准确率、仪器损坏评分、检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评分。结果:对照组的血液检测准确率为97.80%,仪器损坏评分为(2.15±0.77)分,检测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评分为(8.14±1.23)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的科学管理和核准,有利于检验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4C随访管理在眼科中的应用方法和管理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近视患者纳入研究。将2018年2~8月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9月~2019年3月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前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接受4C随访管理。比较两组受随访管理期间的科室管理质量。在随访结束时,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专科技能、沟通能力、文案管理、核心制度落实、健康教育、心理评估、心理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学习自理、独立性、情绪控制、坚持性、自制力、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4C随访管理在提升科室管理质量以及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ISO管理体系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检验科的400例检查报告单,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的200例检查报告单设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的200例检查报告单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临床管理,在对照组的管理基础上,观察组加行ISO管理体系。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报告合格率、准时发放率和检验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T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设备完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SO管理体系在检验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提升检验结果质量,保障检验设备的规范管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疗检验设备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医院检验科于2018年5月起将构建的医疗检验设备精细管理模式纳入检验科的设备管理中,2018年5~10月为实施后,2017年11月~2018年4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检验设备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的操作技术、工作环境、操作面板、信息记录、设备保养、设备维修、安装调试、质量控制、操作培训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构建医疗检验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并纳入检验设备的安全管理中,能够有效提升检验设备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检验科质量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11月~2018年9月,随机选择125份标本设为观察组,实施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随机选择125份未实施任何管理措施的标本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标本的检验不合格率及质量检验误差率,统计医生对标本结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标本检验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标本的质量检验误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医生对观察组标本检测结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应用于检验科质量管理中具有较高的价值,能够在降低标本不合格率的同时,减少质量检验误差,对提升检验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危险化学品管理策略实践与改进。方法:医院检验科于2016年11月~2018年12月随机选择250例患者样本进行研究,将25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检验期间,推行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措施,通过分析医务人员的素质、试剂、仪器及检验结果等方面内容,做好质量控制工作。对两组患者的标本合格率、失真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推行基于JCI标准的质量控制管理策略后,观察组患者的标本检验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JCI标准的检验科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策略,实践效果显著,检测质量得到提升,且患者的满意度有所上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血透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措施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7~2018年期间的60例血透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事件,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2017年期间的30例设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8年期间的3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中行常规药品管理,观察组中加行品管圈。统计药品管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分析品管圈在血透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药品发管理、宣讲、安全、基础管理等一些方面的管理的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优于对照组的各项评分;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在血透室抢救车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药品的管理质量,同时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在医院科室管理中的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内科收治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对科室管理质量评分、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满意度、医患关系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管理后对各项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管理后(P0.05)。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医患关系评分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精细化管理路径可有效提升科室管理质量和优化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血液透析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的管理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在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血液透析室管理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并指导过程管理与结构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结构管理指标评分与过程管理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德菲尔法构建血液透析室管理质量评分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评价血液透析室的管理质量,对于日常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可以明显的改善内容管理及过程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肾内科出院患者带药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将2018~2019年收治的200例肾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期进行分组,2018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9年收治的1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并发放药物,观察组患者则实行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比较出院后不同时期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MMAS-8),并采用满意度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出院4周和8周时,观察组患者的MMAS-8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肾内科出院患者带药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管理敏感性指标的构建方法和意义。方法:医院重症医学科于2018年5月起将构建的重症医学管理体系纳入重症疾病管理,随机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的60例重症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8年5~10月的60例重症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的专科管理、管理流程、医患沟通、团队协作和突发事件管理评分。结果:重症医学管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实施后的专科管理、管理流程、医患沟通、团队协作、突发事件管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重症医学管理敏感性指标,有助于提高重症疾病患者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FMEA模式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于2019年2月至今,将FMEA模式纳入血液科的常规管理流程中。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9年2~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科室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FMEA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管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血液科管理失效模式主要包括输血管理、安全用药、人文关怀三个方面,优先风险系数位于前五位的潜在失效模式分别为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不够、患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输血病例不规范、血液应用不规范、用药品类繁多。采用FMEA模式的观察组在规范用血、合理用药、安全管理、人文关怀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P0.05)。结论:FMEA模式有助于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于2018年11月起开始对医疗设备实行信息化管理,将2018年1~10月参与医疗设备管理的50名医务人员和正在使用的80台医疗设备设为对照组,将2018年11月~2019年8月参与本院医疗设备管理的50名医务人员和正在使用的80台医疗设备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设备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信息化管理,比较两组医务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情况,以及两组医疗设备的维修情况。结果:观察组医务人员的设备有效使用评分、设备防治规范评分、设备准备完好评分、设备管理知识掌握情况评分、设备操作熟练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医疗器械平均维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维修成本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医疗设备更换主要部件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二维码为基础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模式明显改善了管理流程,优化了管理流程中各个管理环节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强化临床医学检验科重要环节的质量监督管控措施,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方法:比较浙江省缙云县中医医院检验科实施强化检验结果质量监督管控方案前后的各120例检验结果,对照组采用检验科常规检验结果质量管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检验结果分类及质量的管理,以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合理科学化医师所开检验单与所检验项目的核对工作。结果:检验科经过不同重要检验环节的质量监督管控,观察组检验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调查患者对检验人员服务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强化临床医学检验科重要环节的质量监督管控措施,很大程度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患者的生命健康增添保障,提高患者对检验人员检验服务及医护人员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来医院就诊并进行超声检查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0月起在构建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基础上,优化管理流程,2017年4~9月为实施前,2017年10月~2018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200例。由管理小组对实施前后患者进行超声诊断期间的超声诊断设备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流程管理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施后超声诊断设备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流程管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构建超声诊断设备质量控制评分体系,能够较为全面的评价超声诊断设备的管理质量,明显改善了管理质量与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