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缓慢进针手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彬  吴加利  孙铄 《中国针灸》2012,32(9):807-809
探讨缓慢进针手法获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原因.从缓慢进针的基础因素入手,进而分析缓慢进针时的手法要求、“正、压、捻、虚”四步要领、操作关键点以及意义所在.缓慢进针不仅利于在医患两神合一的过程中治神、调神、引气,而且可在天地人三部之间累积针感,加强疗效.  相似文献   

2.
吴士高 《中国针灸》1999,19(5):297-298
楼百层(1913~1992)研究员从事临床、科研、教学50余载,临床上辨证精确,手法精湛,每能立起沉疴,卓有成就。笔者受楼老教诲多年,获益良多。现将其关于行针候气、调气手法及其应用经验作一简介,以供同好。1行针必先候气而方能调气楼老认为,在针刺施术过...  相似文献   

3.
4.
行针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子富 《中国针灸》1996,16(8):34-35
行针析陈子富(北京中医药大学针推系,100029)主题词行针,导气,针刺行气毫针刺法的操作过程,称作行针或运针,这是针灸医生临床治疗时之常用语。然而,何谓行(运)针呢?即行(运)气于针而刺之,谓之行(运)针。这就是说凡是针灸医生必当懂得或掌握气功导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总结张卫华教授针刺“神应组穴”(二穴五点,即百会、四神聪)治疗精神神志类疾患临床经验。张教授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临床大凡精神亢奋、情志抑郁类疾病,均取此“神应组穴”,依病种及其虚实不同而针刺方法有别,常用的有龟速徐刺法、飞针速刺法、雀啄刺法及透刺法,后者又有一针四向透、五点内外透和八向透百会等,在此将诸法作一介绍,并举两例典型病例加以佐证。张教授醒神、安神的“神应组穴”组方固定,刺法多样,特色鲜明,可单取而使,亦可配伍他穴应用,临床取效甚佳,凡精神神志疾病、脑源性及头部疾病治疗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三三”进针手法的内容。方法:将“三三”进针手法按照进针过程分成三个步骤,详尽阐述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对该手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结果:“三三”进针手法临床操作规范可行。结论:“三三”进针手法体现了针灸手法注重针感和变化的良好结合,对于提高临床疗效、丰富针灸手法内涵、弘扬针灸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关于行针基本手法的分类方法,古今学者的说法存在着差别,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参考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结合个人体会,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为行针基本手法分类的标准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介绍张卫华教授临床对周围性面瘫病损部位的诊断法和四期分法治疗经验,为推广应用提供借鉴。诊断上张教授主张依据临床表现特征确定病损部位及其程度,以判断预后;临床按进展期、平台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四期进行治疗。急性期毒邪壅盛,针药结合,并发现确有疗效的“面瘫二穴”;平台期邪气较盛,正气不虚,相互交争,势均力敌,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治疗坚持急性期驱邪为主之法;恢复期病邪渐退或兼见正虚,治以电针为主,针灸多合用推拿、火罐、面部热敷或穴位注射等,鼓动经气,通经活络,追邪穷尽;后遗症期正气耗伤,余邪未尽,治疗以扶正为主,兼祛余邪,多选眼口5+3穴,配以经筋排刺与滞针手法,目的在于加大刺激,促进脉络之气复原,神经功能恢复。如此分期特色治疗,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后遗症状也大为减少、减轻。  相似文献   

10.
张静  郭新荣  张卫华 《吉林中医药》2020,40(9):1169-1172
张卫华教授在《灵枢·官针》的启发下,临床针刺合谷应用"二六刺法"。二,是指针刺合谷穴的深度分为深、浅两层;六,是指针刺分为6个方向,即直刺向、三间向、阳溪向、劳宫向、第一和第二掌骨骨膜向。每次针刺均针深浅2个层次和6个方向中的2~5个方向,其针刺方向数量的多少以下针后临床取得的即刻效应为依据。这种"一点两层六向针刺模式"改变了当前广泛应用的"一点一线针刺模式",使穴位局部的得气感应更加明显,感传路线显著延长,有的可达"气至病所",临床效果得以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快针治疗颈椎病166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快速针灸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166例经确诊的颈椎病患者,并分型,选用颈夹脊、项丛刺等穴运用快速针灸法治疗. 结果: 166例颈椎病患者经快针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1.6%,其中颈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类型颈椎病.结论:快针法治疗颈椎病,尤其是颈型颈椎病,疗效佳,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谈腧穴深度与针刺深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建军  解秸萍  付平 《针刺研究》2006,31(4):246-248,251
本文讨论了腧穴的深度与针刺深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腧穴的深度取决于经脉所在位置的深度;虽然腧穴的深浅决定针刺的深浅,但针刺深度不能等同于腧穴的深度,针刺的深度也不应以安全深度为准;腧穴的深度及针刺深度应以腧穴位于体表的点至最佳针感的深度为标志。  相似文献   

13.
烧山火手法是我国针灸学刺法灸法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复式补泻手法,对顽麻冷痹等虚寒之证疗效显著。本研究主要对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张瑨教授,复式补泻手法之烧山火手法作以简要介绍,并结合原文对烧山火手法操作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继泽认为,膏方制定需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因时制宜的原则。其主要作用是扶正补虚,调治病体,寓消于补,补消兼施。指出:辨证施补,补勿过偏,补消结合,杂而勿乱,滋而不腻,补而不滞。身体虚弱时或病后康复以补为主,慢性病治疗需要先去其病后再调补。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上张教授强调要全面认识中医,气和气化是关键。欲深入探究中医气的内涵和气化的本质,就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临床上四诊合参,尤重问诊舌诊,融合古今,力求创新。他打破内伤外感头痛的界限,创立了治疗头痛的系列验方;主张肾功能不全属于虚损,辨治应当谨察二便,食补重在适度;他善治痹症皮疹疑难杂症,在坚守原则的同时探索中医的变通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脉痹是临床上的顽症,病程较长,缠绵难愈。张伯礼教授认为脉痹其病变部位在血脉,痰瘀互结蕴生浊毒是贯穿本病始终的重要病理因素,治宜清热解表、泄浊祛瘀,并当分期辨证,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17.
哈虹 《天津中医药》2017,34(6):367-369
不孕症为妇科疑难杂症,其病因涉及多个方面,因素繁多,然而任何一个细小的因素都会影响胚胎的形成和发育,所以,在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时候,思路应宽广一些,以妇科为主,不忘整体,针对性地治疗,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不变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张怀亮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方法:以张怀亮教授治疗帕金森病的验案为依据,分析总结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结果与结论:张怀亮教授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穆志娟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94-996
黄褐斑病因复杂,目前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张池金教授结合中医理论与多年临床经验,针对其发病机制制定出疏肝理气、益肾填精,养血健脾之法,自拟"祛斑养颜汤"治疗黄褐斑,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雒明池  师帅 《天津中医药》2016,33(4):193-196
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天津市名中医张洪义教授临床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慢性泄泻作为内科常见疾病,病机繁多复杂。从张教授的辨治思路入手,对其常用的5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1)苦寒健胃,清热燥湿;2)补泻并用,调理肝脾;3)通利小水,以实大便;4)收敛固摄,涩肠止泻;5)温中行气,健脾升阳。同时介绍张教授部分经验用药和验案举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