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等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医学研究生,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的临床技能,也要求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只有通过多途径的综合培养和管理,才能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出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本文结合我校实际,对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进行多层面、多渠道分析探讨,以确保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医康复医学教育的发展,大多数中医院校承担起培养康复医学硕士研究生的责任,科研能力是硕士研究生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因此培养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极为重要。本文从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康复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科研选题、科研论文撰写四个方面来探讨提高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的探索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淳  井欢  王艳杰  贾连群  刘春英 《中医教育》2012,31(1):59-60,73
基于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校提出跨学科视野下创建医学实验综合技术课程.该课程着重突出学科交叉性、先进性、实用性和研究性的理念,通过融合细胞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中西医结合基础课程,开设系列性综合实验,培养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实验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因此,开设综合性实验技术课程,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良好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4.
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实验科研素养并建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中医药院校科研实力至关重要,也是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对中医药院校实验室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重点分析了PI科研实验室的规范化专人管理、软硬件设施及学术例会制度,并提出科研实验室之间应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实验室应重视对研究生的科研道德教育、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关怀等若干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科研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研究生科研意识的概念,提出在中医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培养科研意识的重要性,概括了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的思路与方法。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参与临床科室的实践,深入实验室进行各项实验技能的学习,在具备基本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参加导师课题研究,参与科研课题设计申报等工作。通过加强中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科研意识、实验技能等综合素质,把中医研究生培养成为临床与科研能力兼备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为提高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创新能力,通过探索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基地模式、科学制定培养计划)、搭建创新平台、改善科研导向(改善科研评价方式、改善激励机制)、改革导师选拔与培养、改革招生复试制度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探索培养高质量的医学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学术沙龙作为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目前,各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研究生培养存在专业间交流较少,临床与科研缺乏有效结合等问题,这将不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建立跨专业的学术沙龙,使各专业研究生形成"头脑风暴"及由此产生的创新火花将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科研原始创新的关键.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发挥跨专业学术沙龙的作用,对高等中医药院校跨专业学术沙龙的定义、历史沿革、对研究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意义、组织形式和流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免疫学是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了培养具备临床-科研综合能力的长学制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进行了合理的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1)横向拓宽教学范畴、纵向加深课程难度;(2)突出中医药免疫的特色,注重中医药免疫学应用;(3)综合运用混合教学模式,增强课程教学的灵活性;(4)聚焦免疫学前沿热点问题,关注免疫学最新科研进展;(5)开设多种不同类型的免疫学实验,启发学生科研思维。通过教学改革,能够加深学生对免疫学的理解,锻炼中西医结合思维和实践能力,拓展科研视野,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途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广波  邢岩  林彬 《中医药导报》2011,17(2):108-110
论述了中医药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结合当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导师团队建设、实践平台建设、科研文化建设4个角度探索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中医院校讲授医学免疫学的原则是突出中医药特色,做好中医思维与西医课程的衔接。将中医药人文文化属性、科学文化属性等内容贯穿于医学免疫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中,探索中医药文化自信主题课程思政实施路径,中西医汇聚,兼取两长,有助于提升教学水平,为国家培养中医药现代化人才。  相似文献   

11.
分析目前河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医学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出在学术思路引领下激发学生想法的产生,授课全程贯穿课程论文书写,构建中医院校研究生课程论文与终结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及效果评价反馈,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科研思维引领教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健  丁霞 《中医教育》2012,31(2):54-56
论述“过程管理”理念应用于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模式,讨论优化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所必要的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构建方案.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提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需建立4个“过程”节点和2个过程监测点,用实践经验和真实的工作体会展示未来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模化培养的科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谈在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张守琳 《中医教育》2006,25(3):36-38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处于起始阶段。在中医药院校硕士研究生中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将会培养相关人才,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使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同时适应医学模式的改变,促进建立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为中医药现代化,走向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调查表(CTDI-CV)对某中医药院校各专业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得分为(277.95±36.24)分,属于中等评判性思维水平(P<0.05);临床医学类和药学类研究生评判思维能力高于基础医学类研究生(P<0.05).结论 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总体呈中等水平,应重视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创造和创造力的分析,提出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研究生培养,要注意打造创造性思维教师团队,提供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术氛围,注重培养学生构建最佳的知识结构,广博、深厚的中医药学和西医学知识及娴熟的研究技能,培养其基于中医思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符合中医药特色的现代研究方法及创造性人格特征,这是提高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类研究生创造力,产生高水平中医药创新成果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特别是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输送创新型中医人才、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以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为试点,围绕“厚经典、强基础、重融合、求创新”教育理念,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旨在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实现“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医药院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目的,为中医药院校学术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是安徽中医学院首批招收研究生的硕士点之一,自1978年首批招生以来,长期致力于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根据我单位多年来培养硕士生的方法和经验,从拓宽知识渠道、完善知识结构、注重专科优势、加强科研积累、跟踪医学前沿技术、突出中西医结合特色等方面,探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以造就合格的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要求中药学专业高层次人才具备较好的中医药思维水平。《中药药理学》课程是一门衔接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研究技术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中药专业研究生中医药思维的重要阵地。文章通过对当前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缺乏中医药思维的现状分析,提出增强中医药思维的《中药药理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而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医药研究生在中医人才队伍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医药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成为了中医院校提升综合实力、中医事业现代化发展、全民生命健康保障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当前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几点思考:思想上,应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传承中医文化精髓,浸染中医药研究生的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奠定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上,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师与学生这两个主体之间实现良好衔接;培养模式上,需融合理论、临床、科研、人文、交际于一体,重视医德人文素质的培养,强化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实现基础知识扎实、临床科研兼备、实践能力优越的全方位、多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医科背景下,启发培养医学生的数据科学思维是孵育未来高层次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奠基石。针对医学大数据思维与医学传统统计思维在医学数据来源的认知思维、医学数据获取的归纳思维、医学数据特征的分析思维等方面的差异性,数据科学思维培养过程注重教学、科研及实践教育主体实施者3个主体的相互耦合联动,由教师、教辅人员、医师组成“导师组”,以“医学大数据-医学传统统计”思维模式融合发展为中心,多种教学模式协同,实现辩证思维、关联思维及批判性思维3个方向的融合,为中医药院校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