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天津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暴露和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状况,分析可能影响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保护工人职业健康。方法 通过对某汽车制造企业开展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噪声暴露水平检测、职业健康检查,采用χ;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噪声暴露情况与听力损失之间的关系。结果 噪声作业岗位噪声暴露水平总超标率为22.41%(26/116),其中焊装车间噪声暴露水平超标率最高,为50.00%;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42%(62/543),均为高频听力损失;不同接噪工龄、接害种类和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8、9.983、4.631,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接噪工龄、婚姻状况、接害种类在听力损失的影响分析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071~2.047、1.342、0.809~2.070,P>0.05)。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尤其是焊装车间,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预防职业性噪声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某汽车制造企业接触噪声工人听力损失情况,探究职业性噪声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某汽车制造企业暴露于职业性噪声超过一年的3 411名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噪声作业工人开展问卷调查,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结果 该企业有509人检出有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发生率为15.7%。听力损失组的接触噪声声级、接触噪声工龄、婚姻情况和工作班制情况与听力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接噪工龄、接触噪声声级增大,听力损失的风险增高(OR=1.09~1.54,P < 0.01);相比三班制,单一班制和两班制是听力损失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9、2.43,P < 0.01或0.05)。
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工作场所噪声危害不容忽视。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为噪声作业工人开展定期职业健康体检,实行科学健康的工作班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噪声暴露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对广州市某大型汽车制造企业的噪声暴露工人进行作业场所噪声测定以及工人纯音听力测定.结果 作业场所现场中噪声合格率为49.25%;听力损失检出率随着接触噪声强度和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以及高强度的噪声暴露,会加大听力损伤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收集2018年度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4 723名噪声作业工人纯音听阈测试结果与工作场所现场噪声暴露水平资料,分析噪声暴露情况与听力损失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9.8%(1 406/4 723),以高频听阈升高为主,占28.9%;作业环境噪声总超标率为38.1%(238/624),焊装车间噪声超标率均高于其他车间。听力损失检出率随年龄、接噪工龄增长呈增高趋势(趋势χ2=42.263,P<0.001;趋势χ2=20.039,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提示,与<20岁年龄组相比,≥20岁可能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20~<30岁OR=1.53、≥30岁OR=2.55,P<0.001)。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较高,工作场所噪声超标率较高,企业应加强工作场所噪声治理,做好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市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为在该人群中开展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在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汽车制造业噪声作业工人健康检查数据,分析研究对象常见慢性病检查项目的异常检出情况。
  结果  共纳入噪声作业工人8 720人,年龄18.0~60.0(27.82±5.17)岁,93.0%工人年龄在35岁以下,噪声工龄为5.0(3.0~10.0)年,均为男性。噪声作业工人疾病患病中以高尿酸血症最高,检出率为61.9%,其后依次为脂肪肝、异常心电图、高脂血症,检出率分别为34.4%、32.0%、24.2%。脂肪肝、高脂血症、肝胆疾病、血压偏高、血糖偏高、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均随年龄、工龄的增长而增高(P < 0.01),异常心电图检出率随着年龄、工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 < 0.01),而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则随着工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 < 0.01)。
  结论  在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人群中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高尿酸血症、异常心电图、脂肪肝、高脂血症等的检出率较高,对该人群要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工作,推进对其的职业健康促进工作。
  相似文献   

6.
谢石  葛琴娟  李艳平  钱海洋 《职业与健康》2013,29(3):310-311,314
目的 调查造纸生产过程噪声对造纸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镇江市某大型造纸企业,对其作业场所噪声强度进行监测;同时选择该企业接触噪声的1717名作业人员作为观察组,其他单位410名行政管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听力测定、血压、心电图等职业健康检查.对不同工龄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体检结果异常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频听损率、语频听损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22.6%、12.3%、10.4%、22.1%,均高于对照组的8.5%、4.6%、5.4%、1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1.1、5.6、9.7、6.7,均P<0.05).结论 该造纸生产企业噪声污染普遍存在.长期接触噪声对作业人员的听觉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因此,应对造纸行业的噪声危害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护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了解襄阳市某汽车制造厂噪声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情况,探讨长期接触噪声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为保证劳动者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对2017年襄阳市某汽车制造厂的490名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变速箱车间和发动机车间噪声强度分别为(77.0~96.9)和(78.1~89.6) dB(A)。此次共检查490人,血压、听力和心电图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7%、11.4%和10.2%。听力损失与年龄和工龄呈正相关(P0.05),听力损失与车间和性别不相关(P0.05)。对该厂近3年的体检结果分析显示,血压、血常规、B超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逐年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汽车制造厂各项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劳动者的保健意识;在预防职业性噪声聋时,应以年龄在30岁以上、工龄10 a以上的男性劳动者为重点监护对象。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以2014年某汽车制造公司在我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397名噪声作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3年的听力情况并对该公司作业场所进行噪声检测,分析其听力异常率与年龄及工龄的关系。结果显示,不同工龄组3年的听力异常率有随着工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χ~2=42.4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听力异常率有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性听力损失早期以高频听力损失为主,听力异常检出率有随着年龄及工龄增加而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广州市部分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现况进行分析,以达到保护工人听力的目的。方法以部分企业长期接触噪声的440名工人为研究对象,测量等效A声级(LAeq)。按等能量原则将LAeq和噪声作业工龄合并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结果作业环境噪声强度超标率为41.20%,噪声强度均值为(89.30±4.57)dB(A)。440例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失检出率为23.86%,听力损失与耳塞防护、工龄、年龄和CNE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龄可能是听力损失的危险因素(偏回归系数为正值,OR值1)。结论在有佩戴耳塞防护的情况下,CNE作为听力损失的评价指标不敏感,佩戴耳塞仍是目前最好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损失状况及各频率听力损失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12月广州市某汽车制造企业至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噪声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纯音听阈测试、噪声接触水平检测及问卷调查,计算累积噪声暴露量,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各频率听力损失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605名噪声作业工人均为汉族男性,年龄为22(20,24)岁,工龄为3(1,4)年,噪声接触强度为83.50(82.10,86.10)dB(A),累积噪声暴露量为87.97(85.11,90.81)dB(A)·年。听力损失检出率为34.40%(896/2 605)。左、右耳听力损失检出率,左、右耳语频、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耳听力损失检出率均随着频率升高而逐渐增加(趋势χ2值分别为1111.38、1237.14,P<0.01),且均以6.0 kHz最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饮酒与各频率听力损失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0.5~6.0 kHz的OR值分别为3.231、4.151、4.809、3.282、2.735、2.069)、年龄(0.5~6.0 kHz的OR值分别为2.167、2.323、2.508、1.776、1.414、1.276)的增加,各频率听力损失风险均逐渐增加(P<0.05)。结论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作业工人不同频率听力损失以6.0 kHz较为显著,累积噪声暴露量、年龄与各频率听力损失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生产性噪声对工人听力损失的影响。方法选择某企业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的工人进行纯音听力检测。并对听力损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30名噪声作业工人的纯音听阈检测中,检出听力损失28人,检出率21.54%,语频听力损失18人(13.85%),高频听力损失14人(10.77%),双频损失4人(3.08%);听力损失发生率随工龄增加而升高。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有较大影响,应加强个体保护。  相似文献   

12.
对某纺织企业317名噪声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显示工作环境噪声监测超标率为72%,听力损失检出率为67.19%;听力损失在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同年龄组、不同工龄组听力损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严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噪声对汽车制造工人听力的影响,旨在探讨听力保护措施与筛查重点防护人群。方法依据相关规范标准对393名汽车制造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进行调查分析,并与不接触噪声的对照组工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接触平均噪声89.8dB(A)工人听力损伤(耳)检出率为35.1%,显著高于对照组,检出率随工龄增长而增加,并且脉冲噪声接触工人听力损伤(耳)检出率高达57.1%,高于稳态噪声接触组。结论该人群听力损伤检出率较高,噪声危害应采取治理、个体防护、加强监护的综合措施,调试工因工作原因不能佩戴耳塞防护,是噪声监护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深入了解汽车制造企业的噪声危害程度及其对工人健康产生的影响,探讨对噪声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方法采用多次横断面调查,分析某汽车制造企业2008—2012年的噪声强度监测数据及接触噪声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结果不同工种所接触到的噪声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98,P〈0.01),冲压工的电测听异常率最高(9.8%),单纯接触噪声和接触毒物联合噪声的工人电测听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车间中噪声的强度除了与设备、工艺有关外,还与生产岗位的布局有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具有累积性和延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汽车制造企业员工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该企业3 897名在岗男性职业人员(观察组)及506名岗前男性人员(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现况调查及职业健康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两组人群血脂异常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  观察组血脂异常率(44.8%)高于对照组(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经常吸烟、年龄增长、高血压、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噪声作业、驾驶作业是职业人员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OR = 1.631、1.040、1.620、1.916、5.491、1.659、1.597,P < 0.05)。
  结论  该汽车制造企业一线作业可导致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加。应定期监测工人的血脂水平,控制吸烟、BMI、高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汽车制造企业接触电焊烟尘工人职业健康状况, 探讨电焊作业工人健康保护措施。
方法 对2015年广州市两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3 740名电焊作业男性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对肺通气功能、血压、心电图和肝功能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生产车间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粉尘(电焊烟尘、铝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噪声、酸雾或酸酐等。各危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出现肺功能异常的电焊作业工人的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率高于肺功能正常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脉率、AL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肺功能异常在小于25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 为11.72%, AST异常检出率在30~34岁年龄段最高, 为4.63%。随着接尘工龄的增长, 血压、空腹血糖、ALT、AST异常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呈下降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在11~年接尘工龄组检出率最高, 为11.74%。
结论 电焊烟尘、年龄和接尘工龄是可能影响电焊作业工人肺通气功能、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健康的相关因素, 应采取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来保障电焊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某铝厂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失情况.方法 监测生产性噪声源作业点,对接噪工人(噪声组)和对照组健康体检,并作双耳气导听力测定,评定噪声聋程度.结果 42个噪声作业点噪声超标率69.0%(29/42);噪声组耳鸣、耳聋、神经衰弱等自觉症状和听力损伤高于对照组,接噪工龄与听力损伤呈现明显的正相关.结论 工人在噪声环境工作会听力损伤,且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聊城市某大型火力发电厂噪声作业人员健康状况,以便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病,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2011年6月,对该企业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与该企业从事行政工作人员比较。[结果]检查接噪组157人,对照组46人。耳鸣者所占比例,接噪组为20.38%,对照组为4.35%(P<0.05);高频听阈提高检出率,接噪组为25.48%,对照组为4.35%(P<0.01);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dB的检出率,接噪组为17.19%,对照组为2.17%(P<0.01)。[结论]噪声作业环境对作业工人的听力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某烟草企业生产性噪声致工人听力损伤状况,为预防职业性噪声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该企业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61例为调查对象,测量工人作业岗位噪声强度并进行听力检测。结果 361例噪声作业工人中有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损伤,占7.7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间听力损伤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噪声作业工龄、不同噪声强度工作条件的听力损伤状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Gamma相关分析示,随着噪声作业工龄、工作场所噪声强度的增加,听力损伤程度加重。结论生产性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力造成危害,其听力损伤程度与噪声作业工龄及工作场所噪声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苏州市纺织行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状况,为制定噪声危害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收集2020年苏州市纺织行业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从性别、年龄、工龄、企业规模、企业类型和接害类型6个维度分析其高频听力损失、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情况。结果 纳入研究的1 371家纺织企业中,企业规模和企业类型分别以小微企业(1 296/1 371)和内资企业(1 271/1 371)为主。16 524名工人高频听力损失、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2.35%、26.13%和22.13%,男性均高于女性,且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7.50、12.51、6.33,P<0.05);内资企业高频听力损失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高于其他类型企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65、74.94,P<0.05);(噪声+高温)组高频听力损失、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其他接害类型组(χ2=79.59、61.71、259.85,P<0.05)。结论 噪声是纺织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