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疾病,因此积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防止其进一步进展为胃癌的关键环节。结合文献分析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除属寒热错杂型外,也可用于治疗脾虚气滞,湿热中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借鉴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胃络瘀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存在胃络瘀血证,因此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从胃络瘀血论治,应用活血止痛类中药进行治疗。在运用活血止痛法治疗的同时,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虚实错杂的特点配合疏肝和胃法、清热利湿法、化浊散结法、以毒攻毒法、益气补血法、凉润滋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为临床从胃络瘀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提供了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3.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之一,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特点,其中少数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每年的癌变率为0.3%-1%[1]。因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3月-2013年3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与单纯西医治疗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胃部疾病之一。动脉粥样硬化、环境污染、胃血流量的严重不足以及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等,都可破坏胃的保护黏膜屏障而最终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现运用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种理念,将麦门冬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行详细说明。西医学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理及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与临床试验,运用相关药物对症治疗,也起到了一定的疗效[1]。中医学则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所表现的腹部胀闷不舒、食欲不振等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归类于"胃脘痛""痞"等,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虽代表不同的观点和治疗理念,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多从补益胃气,养胃阴,降胃气等角度入手,而麦门冬汤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时有其自身特点并表现出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认为系由胃之腺体萎缩,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减少所致,属中医胃脘痛等范畴。其病证缠绵难愈,而且少数病例会发生癌变,因此萎缩性胃炎又被称为癌前病变。然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迄今未完全清楚,因此治疗效果不能获得突破性进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因和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是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防治水平的关键。笔者近30年来潜心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对数以千计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与病理诊断,探讨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132例行胃镜与病理诊断的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证型给予适当的中医药治疗,观察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及中医治疗效果。结果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86例(65.15%),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26.52%),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1例(8.33%);中医治疗的显效率为87.88%。胃镜表现越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的特异性越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的效果局限,因此应该以病理诊断作为此病的确诊手段,再根据中医证型进行恰当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从"心为噫"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嗳气的经验。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嗳气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认为可从清心火、通心窍、温心阳、滋心阴等方面入手,往往可收到好的疗效,为嗳气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专家认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上皮内瘤变→胃癌的这一发展过程。近年来,关于中医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报道很多,普遍认为中医治疗对阻断慢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乃至癌变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发病原因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因此,探讨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因、研究其发病机制,对预防慢性胃炎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治疗该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医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杨晋翔教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治疗的临证经验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调摄等方面的认识。杨教授指出气阴亏虚、胃络瘀毒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两大基本病机,益气养阴、化瘀解毒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大法,并应针对不同情况,合理准确地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通络止痛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胃舒煎剂(川芎、茵陈、菖蒲、白术、郁金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结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总有效率为93.3%。提示:胃舒煎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和胃降逆、通络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6,(11)
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病因繁多、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易生癌变等特点,为临床难治疾病之一。目前,西医对本病缺乏理想治疗方案,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本文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相关治疗等方面入手,对近年来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认识和进展进行论述,并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要讨论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2.
林钦甫老中医学验俱丰,且对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颇有心得。笔者于2005年开始运用林钦甫的验方——复原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屡屡得效。现将笔者从2005~2012年运用复原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病理疗效。方法 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给予健脾通络汤治疗12周。12周后行胃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健脾通络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具有明显的疗效,其病理痊愈率为41.67%,显效率为31.67%,有效率为18.33%,总有效率91.67%。结论健脾通络汤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病理的改善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9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8)。观察组采用胃炎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胃炎宁颗粒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胃黏膜的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炎胶囊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突出,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慢性萎缩性胃炎寒湿入络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主要病理表现的疾病,其病程较长,久病入络,可归属中医络病范畴。文章从"寒湿入络"角度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病理变化及治疗进行了论述,认为"脾胃虚弱,寒湿之邪,深伏胃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根本病机,临床上应以健脾化湿,辛温通络为治疗原则。经临床验证该法不论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改善,还是胃黏膜萎缩的病理逆转均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纤维内窥镜、尤其胃镜的广泛应用,有关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报导已日见增多,本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如不积极治疗,病灶损害可进一步加重,其癌转率远较其他类型的胃炎和溃疡为高.而现代医学目前尚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探索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显得十分必要.笔者三年多来,对20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17.
何斌  吴旭 《吉林中医药》2003,23(8):52-54
近年研究表明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大多采用诸如辨证分型、专方专法、针灸、穴位注射、电疗等方法 ,均取得了较好疗效 ,体现出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独特优势 ,江苏省中医院针灸科运用黄芪及当归注射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近二十年 ,取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开展了扎实的动物实验研究 ,显示出穴位注射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意义。1 慢性萎缩性胃炎目前研究现状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固有腺体的萎缩、变性、减少或消失 ,粘膜变薄 ,粘膜肌增厚及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  相似文献   

18.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疾病之一。据报道约1%未作治疗的萎缩性胃炎可能癌变,而对于出现肠化生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者,经适当治疗后可望改善甚至逆转。因而对此病的治疗已引起广泛关注及研究,笔者近年来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7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慢性胃炎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两类。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上腹胀满、上腹疼痛或不适感、早饱、反酸、嗳气、恶心等症状。有调查结果显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在各种慢性胃炎中占59.3%~([1])。一项为期20多年的远期随访观察发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约有10%发展为癌变~([2])。西医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主  相似文献   

2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上皮腺体结构改变为特征的炎性病变。CAG与两种癌变有着密切联系,即肠型胃癌和胃型胃癌。积极治疗CAG,对于逆转胃癌前病变、降低胃癌发生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传统医学认为血瘀的存在对本病的发病起重要作用,同时从活血化瘀角度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较好疗效。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研究总结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诊治与血瘀相关的研究进展探讨血瘀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