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代谢综合征及高危代谢综合征人群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群体,聚集了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易发生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本研究利用超声波检测中膜内膜厚度的方法,检测了300例患者的颈动脉情况,以此探讨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事件起到预测作用。方法:对300名研究对象均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的测量,并于清晨空腹采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体重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2。采用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测量,探头中心频率为10MHz,由专人操作,同步记录心电图。结果:代谢综合征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讨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增厚已被证实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有密切相关性,且能可靠地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和破裂过程均有炎症递质的参与。传统炎症标志物的流行病学研究都已表明炎症过程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的证候特征并分析其病机。方法:207例病例分为三组:单纯代谢综合征组、代谢综合征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单纯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并对其一般情况、危险因素、证候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中饮食偏嗜(肉食)有明显差异,口干、口秽症状与代谢综合征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症状密切相关。结论:年龄、吸烟、饮酒、性格急躁易怒、嗜食肥甘厚味等均为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痰热是代谢综合征、颈动脉粥样硬化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发生的病理基础,粥样斑块的形成、发展和破裂过程均有炎症递质的参与。传统炎症标志物的流行病学研究都已表明炎症过程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有关。脂蛋白相关磷脂酶  相似文献   

5.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脂质代谢紊乱及脂质沉积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其病理基础。《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有"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这与冠心病心绞痛表现相同,可见本病相当于中医"胸痹"、"心痛"等范畴。《金匮要略》  相似文献   

6.
陈月宁  区洁新  黎敏 《中医临床研究》2012,4(1):113+116-113,116
目的:探究中医防治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研究情况,研究各种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并探讨预防策略。方法:2009年5月~2010年6月我院选取50例采用中医进行预防性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同时选取50例采用西医治疗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液中白细胞(WBC),同时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和空腹血糖。结果:中医组的CRP,WBC,血脂及血糖水平均低于西医治疗组,其中CRP,WBC水平比较尤其显著,两组患者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中医治疗组CRP,WBC,血脂及血糖水平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时,CRP,WBC分别与患者的TC、TG、LDL及空腹血糖指标成正相关(P〈0.05),而与HDL水平呈现负相关(P〈0.05)。结论:采用中医预防性治疗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发生以及体内血脂、血糖的异常代谢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共同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为心血管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技术的迅速发展、强化降脂理念的普遍认同及新型抗血小板制剂的临床应用,显著改善了ACS的预后。ACS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基础上的血栓形成是机体病理生理变化的局部反应,治疗靶向仅集中于冠状动脉或者缺血的心肌组织,显然难以获得真正理想的效果。如何改善ACS患者的长期预后,中医药复杂的药理作用初步显示有较好的综合效果,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系统研究。按照循证医学要求,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的中医药综合治疗ACS的临床研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现代生物信息技术,综合现代ACS中西医研究进展,建立包括中医证候在内的ACS高危人群的辨识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临床经验,构建ACS中医药干预规范,对提高我国ACS患者高危人群的综合识别能力和ACS中医药二级预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证候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心病心绞痛是因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它属于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冠心病心绞痛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中医在该病的临床证候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注意使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对西医检测指标与中医辨证之间的相关性也有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王加瑞 《国医论坛》2007,22(4):37-37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和伴有微血管及大血管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失调性疾病.其心血管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糖尿病冠心病6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医证候要素诊断的进一步标准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病证结合(西医疾病+中医证候要素)是一种新的模式.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西医的客观指标,不仅能更好地揭示证候本质,且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的标准化.基于此背景,本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气滞血瘀证客观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气滞血瘀证的临...  相似文献   

11.
佘一鸣  胡永慧  张莉野  刘素香  陈常青 《中草药》2017,48(17):3636-3644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人群也逐渐增大。高脂血症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危害人类健康。临床上,化学药针对高脂血症有很好的疗效,但存在毒副作用甚至毒性,长时间服用也存在耐药性等问题。中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具有疗效好且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在临床上能够辨证治疗,发挥中医药特色,具有明显的优势。对中药单体成分、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和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进行综述,并分析探讨调血脂中药的开发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六十余载成绩斐然,但在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等自身特征丧失等问题,并且中药西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中西医结合研究模式饱受争议,以上问题限制了中西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新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势在必行。本文以库恩的范式理论为切入点,剖析了中西医两种范式存在差异的原因,对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的解读方法、中药研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构建及临床研究模式四个方面,对中西医结合研究新范式进行了探索性的思考,以期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归纳近年来关于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角度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分析、归纳。结果: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概况可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结论:中医药在防治代谢综合征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4.
血浊证的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浊理论是从整体观念出发,综合考虑医学、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现状,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提出的对疾病防治具有现实意义的一种全新理论。克服传统中医诊断没有定性定量的缺点,制定血浊证规范的证候诊断和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将有效地丰富辨证论治的内容,增强辨证论治的依据,推进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应用及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冠心病合并失眠患者在临床广泛存在,无论从中医理论还是现代研究都证明失眠与冠心病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冠心病患者并发或继发的失眠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的恢复,进一步加重患者的临床症状。失眠是一种常见和潜在的可治疗的临床表现,是心血管疾病具有可调节性的致病因素。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对失眠进行对症治疗,往往忽视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加重患者心理负担,且效果不佳、不良反应严重。用中医中药治疗冠心病合并失眠,能体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五诊十纲理论是国医大师邓铁涛首次提出的,是对中医传统四诊八纲的补充和创新。五诊十纲将中医治未病理念与现代预防医学思想、传统宏观辨证和现代微观辨证相结合,在四诊八纲的基础上加入"查"诊和"已病、未病"辨证,形成了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新体系。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多变,临证时须结合查诊和已病未病辨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早期诊断,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优势互补,以减少复发性流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杨昕    李和根 《陕西中医》2021,(9):1313-1316
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疗效已被肯定,但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并未统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肺癌的客观化研究不断深入,包括肺癌证型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以及西医治疗对肺癌辨证分型的影响等。如果能制定统一的肺癌证候分类标准,同时引入更多现代研究方法,进一步将临床客观指标与肺癌证型相结合,建立规范化的中医肺癌诊疗体系,将有助于肺癌的中西医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药食同源中药调控氧化应激防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俣祯  陈芳  朱建平  向茗 《中草药》2022,53(17):5582-559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氧化应激密不可分,过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损害内皮细胞、血管,进而引起氧化和抗氧化功能的失衡,造成心肌缺氧、缺血等症状。在过去数十年中,中药中抗氧化成分已广泛应用于包括冠心病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食同源中药因其具有天然、健康、运用广泛等特点在医药和功能食品领域备受关注。综述了药食同源中药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及信号通路预防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研究和研制具有预防冠心病的药食同源产品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菲  施红  夏韵 《环球中医药》2013,6(5):392-395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动脉粥样化的重要肢体表现,中医药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大量古籍及临床研究,系统回顾中医药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论述,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论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进展。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是其发病的主要病理特点,肝脾肾正气不足是"本",而"虚"、"痰"、"瘀"既是"标",也是本病发病的主要病理产物,结合中医药现代临床研究,从虚实角度出发,治疗中以扶正补虚、祛痰化浊、祛瘀通络等方法,探求中医治疗的特色及优势。冀以为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治疗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张大程  毛利荣 《河北中医》2010,32(6):866-8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心肾阳虚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0例采用西医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苓桂术甘汤加味。2组均7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肾阳虚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