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的分析,总结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选穴规律。为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腧穴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在1986—2017年收录的相关文献。建立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穴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医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取的腧穴主要为肾俞、环跳、阳陵泉和委中;选取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和督脉;选取腧穴所在部位主要为下肢部;选取特定穴主要为背俞穴、五输穴和下合穴。结论: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单,效果明显。临床选穴遵循局部取穴配合远端取穴和循经取穴,重用特定穴,且以所在病变部位为主的选穴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析针灸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取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收录的2011年—2021年近10年的针灸治疗血瘀型LDH的临床相关文献,整理分析腧穴使用频次、所在部位、归经以及特性,总结出针灸治疗本病的取穴规律。结果 检出37篇临床相关文献,腧穴应用总频次278次,应用10次以上的穴位有腰夹脊、肾俞、环跳、大肠俞、阳陵泉、秩边、承扶、委中、承山、阿是穴,主要分布在背腰部和下肢,所涉及的主要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特定穴类别主要选用背俞穴、五输穴、下合穴,针灸治疗血瘀型LDH取穴规律呈现出循经取穴、分部选穴、特定穴取穴的特点。结论 临床上针灸治疗血瘀型LDH以经络辨证、部位辨证为特色,凸显针灸治疗的优势,为进一步增强临床疗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规律。方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软件建立2型糖尿病针灸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用腧穴频次最高为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选用最多,常用穴位分布在背部,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占优势;关联规则分析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气海-胃脘下俞-足三里;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总结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穴位的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PubMed、Cochrane Libarary建库至2020年4月20日收录的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对选穴规律进行总结。结果共纳入60篇文献,91条处方,涉及腧穴83个,总频次749次,高频腧穴(频次≥10)为环跳、委中、肾俞、阿是穴、夹脊穴等19个;选穴位置主要集中在下肢部、背部;高频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特定穴共使用35个、340次,占总频次的45.4%。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大肠俞,承扶,秩边,腰眼,肾俞,环跳,夹脊穴;命门,腰阳关;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委中,承山,殷门,昆仑,关元俞;三阴交。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以环跳、夹脊穴、肾俞、委中、秩边、承扶、大肠俞、腰眼为核心的组方。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取穴集中在腰背及下肢部,以阳经经穴为主,重视阿是穴和局部取穴,所选腧穴多为特定穴,穴位下多有神经伴行;针灸处方重视辨经取穴,补益肝肾。  相似文献   

5.
黄河  付勇  熊俊 《江西中医药》2013,(12):44-45
目的:总结国内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腧穴谱。方法:按照检索策略全面广泛搜集相关RCT研究,对1979-201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剌穴位的频次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28篇RCT,频次最高的穴位和经脉分别为委中穴和足太阳膀胱经。结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特点,其中以委中穴和华佗夹脊穴为主要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为治疗主要经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自建库至2022年4月1日收录的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文献,并运用Excel 2019整理数据并建立数据库,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R语言构建高频腧穴的共现矩阵,使用Origin 2021制作弦图以对高频腧穴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SPSS 26.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获得针灸处方304条,腧穴75个,23个高频腧穴,依次为委中、肾俞、夹脊、环跳等,足少阳、太阳经是最常用经脉,特定穴使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和背俞穴,多选取腰背部及下肢部穴位。委中-环跳,委中-夹脊-环跳,环跳-阳陵泉等16个强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将高频穴位分为4类。结论: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以肾为本,多为足太阳、少阳经穴,结合局部取穴,标本同治,为针灸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选穴依据,并总结温针灸治疗本病通过消除炎症反应、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痛觉神经,提高痛阈等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总结方剑乔教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选穴规律。方法:收集方教授治疗的2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计230诊次的针灸处方资料,采用数据挖掘软件对处方中的腧穴进行统计、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分析出有关各个腧穴的使用频次、分布、归经及不同腧穴间的关联情况、聚类情况,频次分析结果显示共涉及28个穴位,出现总频次1569次,其中选用频率较高的腧穴依次为腰夹脊、大肠俞、肾俞、昆仑、秩边、环中;主穴主要分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经外奇穴和足少阳胆经;相关性最高的为肾俞-昆仑-腰夹脊-大肠俞;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其中以肾俞、昆仑、腰夹脊、大肠俞为重点穴,循经辨证取穴。结论:数据挖据分析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方教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选穴规律——多选用足太阳膀胱经、经外奇穴、足少阳胆经腧穴和腰背部腧穴;针灸处方以肾俞、昆仑、腰夹脊、大肠俞为主穴。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1956~2007年针灸文献,探索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用穴和治疗方法的规律。方法:根据《中国现代针灸信息数据库》数据,采用计量分析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环跳、委中、阳陵泉、夹脊使用频次最高,针刺疗法应用最多,电针疗法次之。结论:针刺、电针疗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用、有效方法;环跳、委中、阳陵泉、夹脊可作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基础方,并随症选穴。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用穴特点和规律。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等收集1991年-2016年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处方选穴特点和规律。结果:纳入文献64篇,选穴73个。分析发现选用腧穴以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冲使用频次最高,所选腧穴遍布十三经,以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为主,占总频次的58.07%。五输穴、交会穴、背俞穴等特定穴使用广泛,占56.71%。结论:总结出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主穴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2004~2008年期间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所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献中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涉及的腧穴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并总结文献中针灸处方、腧穴频次、腧穴分布及组方关系。结果显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以循经取穴为主,并配合局部取穴,主要选取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的腧穴,腧穴选择主要为五输穴及下合穴,委中、阳陵泉、环跳、华佗夹脊穴是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用的腧穴。数据挖掘结果反映出的取穴规律和特点与针灸临床理论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基本相符,表明数据挖掘技术用于针灸处方用穴和配伍规律的研究是较合理可行的,分析结果可为针灸临床选穴提供相当程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的选穴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心痛类症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针灸古籍中腧穴主治的计算机检索系统”,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腧穴处方,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25.0、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关联、因子分析。结果:共筛选出《黄帝内经》《中国简明针灸治疗学》等73本古籍中有效处方共394例。描述性分析提示,针灸治疗心痛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是中脘、上脘、巨阙、大陵、内关;任脉、心包经、膀胱经是最常选取的经脉;特定穴方面,主要选取五输穴、募穴、原穴;高频穴对为中脘、上脘,巨阙、中脘,内关、大陵。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针灸治疗心痛的核心腧穴处方为中脘-上脘-巨阙;因子分析共提取出9个公因子组。结论:古代文献中,针灸治疗心痛,一般选用心系经脉或相表里经脉腧穴,而对于因其他脏腑气机逆乱所致的心痛,一般选择针灸其原发脏腑或与其相表里脏腑经脉之腧穴;兼见其他脏腑症状者,取相关脏腑之经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阳痿的选穴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阳痿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及PubMed5个数据库中关于针灸治疗阳痿的临床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将纳入文献中与治疗选穴相关的资料录入Excel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并使用SPSS Modeler18.0软件中的Apriori关联规则方法对所选穴位进行关联分析,并通过软件"网络图"功能得到关联网络图。结果:筛选后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32篇,选穴总频数251,选穴频数前3位依次为关元(24次)、肾俞(22次)、三阴交(18次);膀胱经穴位最多,占总体选穴的27.14%(19/70);选穴部位以腹区(21.43%,15/70)和腿区(12.86%,11/70)为主;配伍关联中,关联度最强的腧穴配伍为肾俞与关元、关联度最强的经脉配伍为膀胱经与任脉,关联度最强的腧穴部位配伍为腿区与腹区。结论:针灸治疗阳痿阴阳并治,注重肾和阳气的固护,临床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属性偏序结构理论研究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取穴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有关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案例共1455个,建立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数据知识库,分别生成属性偏序结构系列图进行知识发现.结果 通过属性偏序结构图研究可知:现代医家针灸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运用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显效27例,有效24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1.1%,治疗后随访0.5a,无1例复发。结论:针刺配合艾箱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选穴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全文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9年10月,与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59篇临床文献,包括78个穴位,共434频次.针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  相似文献   

16.
针灸配合心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动力灸、心理疗法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的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动力灸、心理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动力灸、心理疗法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选穴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临床文献的腧穴选用规律。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5月间符合针灸治疗为主或其他疗法配合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相关文献,梳理后纳入文献47篇,总结其选穴规律。结果:发现关元、肾俞、三阴交、中极和足三里为最常用腧穴;足太阳膀胱经、任脉、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少阴肾经是选用较集中的经脉;胸腹部、下肢部和腰背部是选取腧穴较集中的部位;交会穴、募穴、背俞穴和五输穴是选用较多的特定穴类别。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选穴规律为循经、分部、辨证取穴,并以特定穴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用中药、针灸与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35例分成三组,每组各45例,第一组采用中药治疗,第二组采用针灸治疗,第三组采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结果:在中药、针灸两组疗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中药、针灸两组治疗方法疗效相同;而中药、针灸与中药合针灸三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说明针药配合治疗方法疗效优于单独采用中药或针灸治疗。结论:针药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复杂网络技术,分析近20年临床观察类文献中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腧穴配伍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KOA提供选穴依据和治疗思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cienceDirect数据库,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建立针灸治疗KOA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Mode-ler18.0进行关联性分析,分析核心腧穴节点和配伍关系,利用Gephi0.9.2软件展示复杂网络示意图。结果:最终提取针灸处方444条,单穴处方为6条(1.35%),多穴处方为438条(98.65%),共涉及112个腧穴,总使用频次3 389次。其中内膝眼使用频次最高(354次,10.45%),其次为犊鼻、血海、阳陵泉、梁丘、足三里等穴。腧穴归经主要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特定穴以五输穴使用最多,其次为交会穴和下合穴。结论:针灸治疗KOA的腧穴配伍规律是以下肢局部取穴为主,特定穴以五输穴为主,配穴方式以表里经配穴为主,尤其注重脾经与胃经腧穴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的用穴规律,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建库至2020年10月收录的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相关文献。纳入文献数据经规范化处理后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对处方涉及的腧穴、腧穴归经、归属特定穴进行分类整理,采用SPSS statistics 23进行聚类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结果纳入文献93篇,涉及93首针灸处方,包含十四经穴154个、经外奇穴9个,用穴总频次1047次。涉及的高频腧穴有足三里(43次)、阳陵泉(42次)、三阴交(40次)、合谷(39次)、曲池(36次)等,涉及的特定穴以交会穴的用穴数和频次最多,十四经脉中阳经使用频率(72.60%)明显多于阴经(27.40%),以膀胱经用穴数和频次最多。高频腧穴可聚为6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曲池→合谷"为最常用腧穴配伍。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注重通补结合,取穴以阳经腧穴为主,尤以膀胱经、督脉、阳明经为重,多使用特定穴以调整脏腑,大致从补益肝肾、醒脑开窍、补血养心、活血通络、熄风舒筋、温阳补髓6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