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探讨可吸收肋骨钉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在有开胸适应证时,对18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治愈率达100%,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段静  张道全  罗洪波 《西南军医》2009,11(6):1093-109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慢性贫血患者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严重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慢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均救治成功,定期随访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重创伤性多发性肋骨骨折,尤其是合并有慢性贫血的患者诊治非常困难,“及时、准确、全面”的治疗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216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个人意愿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患者给予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14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评分、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显著,患者恢复较快且住院时间较短,安全有效,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可吸收肋骨钉与纯钛爪形接骨板联合应用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3年3月共收治的87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9例采用胸腔镜辅助(VATS组)可吸收肋骨钉与纯钛爪形接骨板联合内固定术,其余38例采用传统开胸(对照组)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87例均痊愈出院,VATS组患者手术切口利用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ICU监护时间、住院时间、疗效评价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VATS组术后迟发性血气胸、肺部感染、切口血肿、胸廓畸形、骨折移位及顽固性胸痛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20%(5/49),对照组为18.42%(7/38),VATS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可吸收肋骨钉与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联合应用技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疗效优于传统开胸纯钛爪形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术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34例常规外固定病例(常规组)及31例行肋骨内固定术病例(内固定组),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呼吸情况,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合并肺挫伤和胸水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内固定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呼吸频率恢复时间、SaO2恢复时间和肺部感染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6.5%(9/34),内固定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2% (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肋骨内固定术优于常规外固定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肋骨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的疗效,采用有限元分析评估肋骨环抱器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的应力分布。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胸外血管外科收治的137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资料,男性106例,女性31例;年龄25~62岁,平均37.0岁;道路交通伤64例,高处坠落伤34例,摔伤12例,钝器击打伤16例,其他11例。根据治疗方式,应用传统外固定非手术治疗的为传统组(62例),应用肋骨环抱器治疗的为环抱器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引流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前后VAS、止痛药物使用剂量、骨折愈合情况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应用Mimics软件对人体胸廓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建立正常肋骨和肋骨环抱器内固定后的骨折肋骨模型,应用Abaqus17.0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模拟并计算三种不同载荷下肋骨最大位移和应力响应情况。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环抱器组机械通气时间[(6.1±1.3)d vs.(10.1±2.7)d]、引流管拔管时间[(1.75±0.32)d vs.(3.73±0.67)d]、下床活动时间[(7.84...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胸腔镜辅助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fracture of multiple ribs,FMR)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FMR患者136例,其中男性88例,女性48例;年龄24~79岁,平均43.38岁。致伤因素:道路交通伤82例,高处坠落伤34例,砸伤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68)与对照组(n=68),实验组行胸腔镜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开胸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术前、术后7d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及肺活量,两组术前、术后1、3、5、7d疼痛评分,术后肺不张、肺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89.76±19.53)m L、(58.97±5.92)min、(1.97±0.21)d、(2.33±0.24)d、(7.92±0.83)d,均低于对照组的(221.68±22.65)m L、(80.76±8.18)min、(3.69±0.38)d、(4.79±0.49)d、(13.19±1.33)d,P0.05。术后7d,实验组IL-6、IL-8、CRP分别为(90.85±9.11)ng/L、(112.86±11.21)ng/L、(4.74±0.48c)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36.57±13.62)ng/L、(228.42±22.49)ng/L、(6.64±0.68)mg/L,肺活量(2116.76±213.65)m L高于对照组(1789.95±181.75)m L(P0.05)。术后1、3、5、7d,实验组疼痛评分(疼痛强度数字评分法评价)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肺不张、肺炎发生率(4.41%、7.35%)低于对照组(14.71%、20.59%),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形状记忆肋骨环抱接骨板内固定治疗FMR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肋骨内固定手术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应用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我院采用肋骨接骨板内固定手术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方法(2009年1月~2011年6月)与非手术方法治疗(2006年1月~2008年12月)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组80例患者术后随访复查胸部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其住院时间、疼痛感觉、肺部感染、肺不张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非手术治疗组(P﹤0.05)。结论对严重多发肋骨骨折的病人,肋骨接骨板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的联合应用与非手术治疗相比较,能尽快恢复胸廓稳定性,及时有效镇痛,缩短ICU重症监护及住院时间,减少肺部感染及ARDS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行新研制的镁合金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在肋骨骨折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进口的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内固定方法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30根成人第5肋骨侧肋新鲜标本,行侧肋腋中线处肋骨骨折模型,分别采用AZ31B镁合金可吸收肋骨髓内钉(AZ31B组)、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刚子(PLLA组)两种内固定方法固定,运用实验应力分析手段测试各组试件的生物力学特性,并进行比较。另设正常肋骨标本组以作对照。结果(1)三点弯曲强度测量,AZ31B组接近正常标本(P〉0.05),而AZ31B组与PLLA组相差显著(P〈0.05);(2)扭转强度测量表明,AZ31B与正常标本无显著性差异,而比PLLA固定优越(P〈0.05);(3)拉伸试验表明,AZ3lB固定抗拉强度优于PLLA内固定(P〈0.05);抗拔力AZ31B明显优于PLLA内固定(P〈0.05)。结论镁合金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在强度和抗拉伸强度上均明显优于聚左旋乳酸可吸收肋骨髓内钉内固定,是肋骨内固定的理想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行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25例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龄19~66岁,平均43岁。13例作为对照组,只行肋骨骨折内固定和胸腔闭式引流术;12例行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肋骨骨折内固定为观察组,评价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肋骨骨折内固定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血氧饱和度、胸腔感染、肺完全复张情况、凝固性血胸与再次手术及住院天数比较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早期胸腔镜探查同期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SAPF)、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PSCIF)和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固定(SAPP)三种手术方式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神木市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SAPF、PSCIF和SAPP手术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各26例,比较各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率等,并通过Matta评分比较各组患者术后骨盆损伤复位情况,通过Majeed评分比较各组患者术后骨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SCIF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88.8±14.0)min显著少于SAPF组(118.5±20.5)min和SAPP组(106.5±14.2)min,且PSCIF组患者的平均失血量(22.2±6.9)mL显著少于SAPF组(684.9±144.5)mL和SAPP组(570.8±127.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手术方式的Tile B型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均显著低于Tile C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IF组患者的平均手术切口长度(19.4±3.7)cm显著短于SAPP组(139.2±10.9)cm和SAPF组(124.6±8.3)cm(P<0.05);PSCIF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9.3±2.0)d也显著少于SAPF组(16.7±3.9)d和SAPP组(15.4±1.8)d(P<0.05);术后3dPSCIF组和SAPP组患者Matta评分优良率(96.1%、88.5%)分别高于SAPF组(65.4%)(P<0.05);PSCIF组患者的术后Majeed评分优良率(92.3%)显著高于SAPF组(65.4%)(P<0.05),但SAPF组与SAPP组的Majeed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SAPP和SAPF术式相比,PSCIF更适合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此外,SAPP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手术疗效和术后恢复情况优于SAPF术式。  相似文献   

14.
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B组28例行切开复位镍钛形状记忆环抱器内固定,对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镍钛形状记忆环抱器内固定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比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双钢板夹持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Pilon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5例复杂Pilon骨折患者,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19—54岁,平均41岁。按照MtillerAO分型均属于C型,其中c2型4例,c3型11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全部骨性愈合,无深部感染;按照踝关节评分系统Mazur标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6.7%。结论采用合适的双钢板夹持治疗复杂Pilon骨折,能够恢复关节面平整性,增加踝关节稳固性;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早期内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用可吸收肋骨钉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手术顺利,术后胸痛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多发性肋骨骨折早期行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0年10月-2011年4月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的肋骨骨折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记忆合金环抱式固定器的使用数量、固定部位、手术时间,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评分,分析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时间(111.9±48.0)min,使用固定器(4.3±2.1)个,固定肋骨(3.5±1.3)根.术前疼痛评分(6.93±0.88)分,术后疼痛评分(4.04±0.62)分(P<0.05).下床活动时间(4.6±1.9)d,住院时间(27.2±10.8)d.术后出现切口、胸壁血肿3例,肺部感染6例,无顽固性胸痛、异物排斥反应或切口感染.结论 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肋骨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肺功能、减少呼吸机应用时间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杨联 《创伤外科杂志》2010,12(5):432-432
探讨伴左下多发肋骨骨折的脾破裂同时行脾破裂脾切除及肋骨内固定的可能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晓阳  高源统  李阳  罗敏 《放射学实践》2004,19(12):885-88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65例肋骨骨折患者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 ,观察和分析骨折的位置、数量及周边的其他病变。结果 :65例中 ,CT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 12 1处 ,肋软骨骨折 5处。冠状位及矢状位重组图像清晰地显示出骨折线的数目及断端移位情况。结合 4D重组图像 ,肋骨骨折线的显示更直观、明了。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 117处 ,肋软骨骨折 0处。结论 :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MPR及 4D重组图像的联合应用 ,对判断肋骨骨折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优于常规X线检查。  相似文献   

20.
插入式与指突式锁骨钩钢板临床应用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对插入式与指突式锁骨钩钢板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比较。方法自2000年9月至2003年10月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及锁骨外侧端骨折(NeerⅡ型)共计33例。其中使用插入式锁骨钩钢板(AO/ASIF)18例,使用指突式锁骨钩钢板(德国WALDEMAR LINK公司)15例。结果插入式组平均切口长度7.6cm,平均手术时间28min;所有患者均获良好复位固定;术后无脱钩发生,但有1例发生肩峰下撞击。指突式组平均切口长度9.8cm,平均手术时间40min;术后发生脱钩1例,发生肩峰下撞击1例,肩峰部皮肤受钩端顶突痛2例。除1例脱钩者外,两组术后X线片复查均达满意复位,取出内固定后无再脱位,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插入式锁骨钩钢板操作更简便,有利于手术时间和切口的最小化,理论的潜在并发症少,在肩锁关节脱位(TossyⅢ型)及锁骨外侧端骨折(NeerⅡ型)的治疗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