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析穴位贴敷+百合固金汤加减在肺肾阴虚证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于平阴县中医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肺肾阴虚证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进行临床研究,应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后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联用不仅有助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还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且该治疗方案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二陈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周后评价疗效,并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临床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CRP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痰湿犯肺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能较快、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并可改善患者全身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符静  赵锐  赵婧 《新中医》2023,55(24):36-40
目的:观察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加重 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痰浊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 例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痰浊壅肺 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2 例。研究组因失访剔除2 例,最终纳入40 例。对照组给 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 组均 治疗2 周。比较2 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 评分及肺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中医证候积分、CAT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CAT 评分均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最大通气量、潮 气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上述肺功能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 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痰 浊壅肺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紫汤和穴位贴敷联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预防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异。方法 93例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穴位贴敷同时服用七紫汤,比较2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及对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1年内累计发作时间缩短、急性期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肺肾两虚型症状积分降低大于肺脾两虚型。结论缓解期联合七紫汤和穴位贴敷治疗减少1年内急性发作时间、减轻症状,对肺肾两虚型的疗效优于肺脾两虚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学龄前儿童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鹤壁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216例,按就诊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贴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咯痰、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患儿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咯痰、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学龄前儿童急性支气管炎可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给予穴位贴敷疗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中医证候积分、端粒长度及Dyskerin mRNA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有效率为73.33%,试验组有效率为93.33%,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高于本组治疗前,IL-8、IFN-γ、TNF-α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端粒长度,Dyske...  相似文献   

7.
钟晨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6):399-40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脾胃虚弱型CAG患者分入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8例。治疗组行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2星期,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12星期,以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有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拟养肺宣毒方加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热哮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9例符合纳入标准的BA热哮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穴位贴敷组及联合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穴位贴敷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行穴位贴敷治疗,联合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口服自拟养肺宣毒方及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量表(ACT)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呼气峰值流量(PEF)日变异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血清炎症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穴位贴敷组的83.72%及对照组的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4、IL-8、IL-5水平及PEF日变异率均较治疗前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患者50例为治疗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头伏、二伏、三伏节气的第1天分别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共3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血清IL-4、IL-8、TNF-α水平升高,血清IL-10、IFN-γ、SP-A、SP-D水平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4、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血清IL-10、IFN-γ、SP-A、SP-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4、TNF-α水平升高,IFN-γ、IL-10、SP-A、SP-D水平降低(P0.05),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能调节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降低炎症发生的程度,可能是其预防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韩达妮  何慧 《光明中医》2023,(21):4169-4172
目的 探讨猪苓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肾虚湿热型复发性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肾虚湿热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在抗感染基础上,对照组予穴位贴敷,试验组予猪苓汤联合穴位贴敷。比较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尿白细胞计数、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尿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发现,对照组复发率与试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苓汤联合穴位贴敷是肾虚湿热型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清痰化瘀饮联合穴位贴敷对清晨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中医证候及尿酸(UA)、血尿素氮(BUN)、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清晨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应用穴位贴敷治疗,研究组57例应用清痰化瘀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糖脂代谢、中医证候积分及UA、BUN、Hcy水平的差异。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Glu)、胰岛素(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BUN、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痰化瘀饮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清晨高血压能明显改善患者糖脂代谢,减少中医证候积分,降低UA、BUN、Hcy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8年6月1日—8月31日在新华医院崇明分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585例慢性迁延期或缓解期慢性支气管炎、证型为痰热郁肺证和肺气虚寒证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患者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常规治疗,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单项积分和总积分,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gA、IgG、IgM水平,随访记录2组患者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程度。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痰热郁肺证和肺气虚寒证患者的咳嗽、咳痰积分和中医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血浆IgA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1年内急性发作次数、程度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对照组痰热郁肺证和肺气虚寒证患者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法可明显改善非急性发作期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及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其对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脾肾阳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溃结宁膏组、SASP组、联合组,每组20例.溃结宁膏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及SASP模拟剂口服,贴敷穴位以上巨虚、天枢、足三里、命门、关元为主;SASP组给予溃结宁膏模拟剂穴位贴敷及SASP口服;联合组给予溃结宁膏穴位贴敷及SASP口服,疗程均为60天,并于治疗后2个月随访.比较3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的变化.结果:溃结宁膏组和SASP组综合疗效相当[85.0%(17/20) vs 75.0%(15/20),P>0.05],溃结宁膏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SASP组[80.0%(16/20) vs 60.0%(12/20),P<0.05],联合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5.0%(19/2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0.0%(18/20),均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治疗前后血清IFN-γ和IL-4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能降低血清IFN-γ的含量,增加血清IL-4的含量,而溃结宁膏组优于SASP组(P<0.05),联合组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结论:溃结宁膏穴位贴敷治疗脾肾阳虚型UC疗效不低于SASP,改善中医证候及提高机体免疫力优于后者,与SASP联合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血清IL-8、IFN-γ、TNF-α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COPD患者共60例,其中痰热壅肺证组30例,非痰热壅肺证组(对照组)30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8、IFN-γ、TNF-α的含量。结果: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患者肺部主要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非痰热壅肺患者,同时伴见血清IL-8、IFN-γ、TNF-α含量明显增加。结论:IL-8、IFN-γ及TNF-α是AECOPD痰热壅肺证主要炎性因子,对于评估COPD病情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建玲 《新中医》2020,52(16):93-9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缩泉胶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脾两虚型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肺脾两虚型遗尿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缩泉胶囊及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月遗尿次数、尿流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5.47%、92.45%,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2.83%、84.91%,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月遗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尿流率较治疗前增大(P0.05);观察组月遗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尿流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67%和3.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缩泉胶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肺脾两虚型小儿遗尿,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及尿道、膀胱功能,提高治愈率,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气亏虚型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肺气亏虚型感染后咳嗽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予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日间咳嗽评分、夜间咳嗽评分及咳嗽总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IL-6及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1.4%,高于对照组的65.7%和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热敏灸联合穴位贴敷能显著提高肺气亏虚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中医证候,降低血清IL-6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吴金兰  马岚  张丽 《陕西中医》2021,(9):1193-1196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联合组给予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血流(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血清β-HCG、P、E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SV、EDV水平和血清IL-4、β-HCG、P、E2水平高于对照组,RI、INF-γ、IL-2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调节炎症因子、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改善血清β-HCG、P、E2水平及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感染后咳嗽(PIC)的疗效及患儿干扰素γ(IFN-γ)、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1月医院儿科收治的证属气阴两虚的PIC患儿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单药组(头孢曲松钠)和联合组(小儿肺咳颗粒+头孢曲松钠)各55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咳嗽程度、LCQ量表评分、血清炎性因子[IFN-γ、CRP、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单药组(83.64%),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VAS、日间咳嗽及夜间咳嗽评分、LCQ量表评分、血清IFN-γ、IL-4、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VAS、日间咳嗽及夜间咳嗽评分、IL-4、CRP及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LCQ量表评分、IFN-γ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中医证候积分、咳嗽VAS、日间咳嗽及夜间咳嗽评分、IL-4、CRP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单药组,LCQ量表评分、IFN-γ水平明显高于单药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肺咳颗粒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PIC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缓解其咳嗽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完全随机的原则,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予以半夏厚朴汤加减以及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患者证候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肺功能、血气分析值改善程度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用药前提下,半夏厚朴汤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湿阻肺证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寒犯肺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4月接受治疗的风寒犯肺证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止嗽散合三拗汤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IL-6及IL-8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减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风寒犯肺证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