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护患沟通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整体护理的广泛开展 ,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使彼此达到有效的沟通 ,是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以使护士真实地了解患者身心各方面的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 ,做出准确的评估 ,写出正确的护理诊断 ,制订有效的护理计划 ,以达到帮助患者解除病痛 ,恢复健康的目的。现就笔者临床体会浅谈如下。1 认识的沟通患者入院后首先接触的是护士 ,护士应以热情友好的态度接待病人 ,主动了解患者的病情 ,理解患者的就医要求 ,掌握患者的心理态势 ,并作自我介绍 ,介绍主管责任护士 ,医生以及病区的环境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神经外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1例患者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98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1.0%,护理满意度98.0%;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8.2%,护理满意度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可减少神经外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王晓英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5):102-102,107
目的:在临床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方法:在护理部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沟通,包括预防性的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统一沟通以及学习沟通的注意事项。结果:增加了护士的知识,满足了患者家属的需要,医疗纠纷明显下降,医院的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结论:护士是医疗活动中的主要成员,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护士通过换位思考,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融洽护患关系,使护患沟通得到保证。然而要真正持久的改善护患关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以及医、护、患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护患沟通在责任制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患交流是心理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对于责任制护理更是必不可少的。护士只有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病人的心理症结及疾病因素,才能针对性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使病人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以达到康复的目的。护士掌握了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庞敏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5):164-165
目的:探讨护护合作满意度调查对护理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在该院神经内科、普外科两个科室2012年1月—2013年12月43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该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护护合作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实施护护合作满意度调查表前后护理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护护合作满意度表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护合作满意度调查表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在结核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门诊肺结核患者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积极运用护患沟通,干预3个月。结果:干预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8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患沟通在结核门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能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并探讨内科护患沟通实践中的艺术及其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6月间所在科室住院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模式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收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情况,并对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实行以病人为中心为原则的护患沟通机制,患者感到满意为41人,一般为5人,总有效率达到92.0%,对照组患者感到满意为32人,一般为6人,总有效率达76.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为原则的护患沟通机制有利于护患沟通的顺利开展,能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程度,提高护士的护理意识,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在医院内科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临床护士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外,还要善于与患者做心理沟通,护士只有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此,护士应该掌握与患者沟通交流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技能,特别是常用的技巧。我院在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中,推行了亲情和心理沟通护理模式,即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友,从生理-心理-社会多层次、全方位进行隋感交流,患者满意度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各种医疗纠纷的频频发生,医护工作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问题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护患沟通问题所占比例也较大。儿科患者因为其特殊性,更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纠纷问题,因而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护患沟通,不仅需要对患儿本身进行细致护理,更要做好和患儿家属做好工作,以便治疗的展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9月儿科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根据患儿的特殊情况采取特定的沟通技巧,对照组实施常规沟通,发调查问卷调查满意度,分析讨论试验结果,总结沟通技巧对儿科患者的影响。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技术和护理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沟通技巧能及时、准确地收集患儿病情变化信息,便于医护人员及时调整救治方案,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对儿科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观念的转变,临床护士除了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及职业道德外,还要善于与患者做心理沟通,护士只有通过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症结,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2.
护患交谈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举措之一,我们对护患交谈进行精心准备和周密实施,不但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减少或杜绝了护患纠纷,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张云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121-122
<正>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和关键,良好的言语沟通是融洽护患关系的保证,是化解医患矛盾的利剑,而不良的沟通则是加剧医患矛盾的催化剂。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的患儿多为独生子女,年龄小,家长的过分溺爱,所以对儿科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要求更高,致使沟通难度相对较大,加之疾病护理操作程序繁琐及部分儿科护士专业技能水平不到位,容易给患儿造成痛苦和伤害,所以作为儿科护理工作者,掌握相关的沟通技巧,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建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分析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以及加强护患沟通来提高门诊护理的质量并找到合理有效的护患沟通方式。从调查分析发现,和谐温馨的护患关系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门诊护理效果,还能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及早恢复;说明门诊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的和谐是十分关键的,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也是十分必要的,不但能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云 《内蒙古中医药》2007,26(12):43-44
护理安全管理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也是指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医疗护理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护理界的公识。创伤骨科的住院患者因车祸或意外事故致伤者居多,急诊多、多发伤或复合伤等严重创伤伤者多,病情复杂、变化快、病程及卧床时间相对较长,对护理要求高、难度也大,生活护理繁重。患者及其家属无心理准备,承受能力差等特点。由此,如何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人性化护理管理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患纠纷已成为目前社会的一个新的关注焦点,其原因来源于多个方面,人性化护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在防范护患纠纷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在新形势下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内容及在防范护患纠纷中的效果,以及在当前医院推广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管理干预对骨科患者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浙江医院骨科收治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管理干预。通过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患者出院前对护患关系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知识和技术确信方面得分差别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尊重、一贯性、安心感及对未来的信心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认为护患关系优秀率和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管理干预可以增强骨科患者的安全感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促进护患良好关系的建立,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护患关系入手探讨护患关系对于提高骨科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骨科收治的住院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观察者患者在此基础上施行强化护患关系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较入院时均有改善,但观察者患者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护患关系着手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得到患者的满意认可,提高了骨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浙江省宁波市第九医院骨科住院部于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人性化护理用于骨科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而且能有效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护患微管理应用在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的护理价值以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2月—2016年12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手术患者48例和外院进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来我院更换单丁管的患者12例,共有6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采取护患微管理模式开展延续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6.72±1.21)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09±1.21)分;对照组干预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1.03±2.41)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2.13±2.3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79.59±4.85)分,心理功能(86.32±4.85)分,社会功能(84.25±3.97)分,物质功能(82.35±4.46)分,生活质量总分(81.35±5.06)分;对照组患者躯体功能评分(68.65±2.32)分,心理功能(71.26±2.32)分,社会功能(65.32±2.45)分,物质功能(65.38±2.25)分,生活质量总分(69.84±2.38)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3.33%,尿液外渗发生率6.67%,造口狭窄发生率为0,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3.33%;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26.67%,尿液外渗发生率36.67%,造口狭窄发生率20.00%,造口周围皮炎发生率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微管理应用在输尿管皮肤造口患者中可以减少造口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负性情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