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146例高血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如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3 d恢复情况,如再出血率、水肿体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随访评估疗效。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 d再出血率、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90%(6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46/68);研究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显微镜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总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于前交通动脉瘤中分别应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和翼点入路夹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2023年5月邳州市中医院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62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行翼点入路开颅治疗,观察组行额外侧锁孔入路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及认知功能改善程度,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260.16±75.27)mL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206.78±28.07)min及住院时间(7.34±1.84)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8、7.405、7.404,P均<0.05);观察组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率、脑直回切除率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术后新增颅内出血、短暂性缺血、感染、神经症状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分别接受额外...  相似文献   

3.
周翔  王炜  杨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4):89-91+95
目的探讨荧光引导联合电生理检测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及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到我院治疗的78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严格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荧光引导脑动脉瘤夹闭术,研究组患者使用荧光引导联合电生理检测指导患者脑动脉瘤夹闭术。结果研究组患者再手术比例、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肢体Fugl-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CBV、CBF、MMT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后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我院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发现使用荧光引导联合电生理检测指导手术效果良好,应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35-736
目的:研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夹闭及栓塞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不同表现特点及其与血清铁蛋白表达变化的关系。方法:61例动脉瘤手术患者(其中夹闭组39例,栓塞组22例),分别于发病1、7、14d,及发病后30、60、90d进行认知功能MoCA评分,并于上述时间点检测两组血清铁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栓塞组发病1、7、14d认知功能MoCA评分与夹闭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组发病后30、60、90d认知功能MoCA评分高于夹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于发病1、7、14d检测铁蛋白水平高于栓塞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夹闭组患者发病后30、60、90d检测铁蛋白水平与栓塞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夹闭组患者发病14d内铁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栓塞组,而夹闭组患者90d内认知功能障碍较栓塞组患者严重,动脉瘤患者术后血清铁蛋白水平表达越高,早期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对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非唤醒状态下行肿瘤切除,研究组在术中唤醒麻醉状态下行肿瘤切除。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情况,以及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神经心理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中知晓度及烦躁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前期与中期恢复过程中,两组患者CSS评分和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后期,研究组患者CSS评分和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唤醒麻醉能有效改善患者远期神经功能,且不会对患者造成心理障碍,对后期生活质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磊 《甘肃医药》2020,(10):905-907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患者73例,其中采用血管介入术治疗的35例为介入组,采用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的38例为夹闭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疗效、术前及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并检测对比术前、术后3d、术后7d脑损伤因子[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水平。结果:夹闭组手术时间短于介入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病死病例,夹闭组疗效优于介入组(P<0.05);夹闭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介入组(P<0.05);术后3个月夹闭组NIHSS评分低于介入组,BI评分高于介入组(P<0.05);术后3d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均升高,但夹闭组低于介入组(P<0.05),术后7d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降低,且夹闭组低于介入组(P<0.05)。结论:翼点入路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前循环不同部位出血性颅内动脉瘤可缩短手术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与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脑动脉瘤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夹闭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8.65±1.0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2.30±1.5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栓塞治疗脑动脉瘤患者的效果与安全性优于开颅夹闭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4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72 h内接受手术的4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脑动脉瘤破裂出血72 h后接受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住院天数。术后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量表(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GOS评分为5分的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采用显微镜手术夹闭瘤颈治疗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确切,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引导下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颅内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传统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神经导航引导下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尽量保护瘤周神经和血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所有患者术后3 d复查增强MRI或CT,比较两组患者颅内肿瘤全切率;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复发率;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两组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 d复查增强MRI或CT,观察组颅内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颅内肿瘤复发率、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评分分布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应用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保护瘤周神经和血管,可明显提高颅内肿瘤全切率,降低神经功能受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黄炳锋  周迩  林绘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13-2514
目的:分析开颅夹闭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aSAH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采用开颅夹闭术,研究组采用开颅夹闭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对比两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前、术后6个月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研究组GOS评分优于对照组(t=18.237,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BI评分较对照组高,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t=4.524,5.200,P<0.05).研究组脑血管痉挛、脑积水、再出血、脑梗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AH患者采用开颅夹闭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颅血管造影(CTA)数据三维立体重建打印床突段动脉瘤及前床突模型在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2月动脉瘤夹闭术患者86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根据普通CTA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使用头颅CTA数据三维立体重建打印床突段动脉瘤及前床突模型,指导手术治疗,术后7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并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夹闭术成功41例,成功率95.35%,对照组43例患者夹闭成功35例,成功率81.40%(P<0.05);观察组完全夹闭率高于对照组(P<0.05);瘤颈残余、瘤体残余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术后血管痉挛、血肿、静脉血栓、肢体活动障碍及颅内水肿发生率6.99%,低于对照组的16.29%(P<0.05);观察组最终随访40例,随访期间38例患者恢复良好,能自理生活;2例患者伴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对照组最终随访38例,随访期间30例患者恢复良好,8例患者伴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头颅CTA数据三维立体重建打印床突段动脉瘤及前床突模型用于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较低,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袁淼  曾令勇  翟安林  苟志勇  王帆  朱黎   《四川医学》2024,45(5):462-467
目的 观察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微侵袭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采用神经内镜经额中回入路清除血肿的20例患者为内镜组;采用显微镜经侧裂入路清除血肿的20例患者为显微镜组;采用软通道穿刺置管引流术清除血肿的20例患者为穿刺组。观察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残余血肿量、术后术区再出血例数、术后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7 d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3组患者术后7 d GCS、NIHS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明显优于穿刺组(P<0.05);3组患者术后6个月G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和显微镜组明显优于穿刺组(P<0.05);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术区残余血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内镜组和显微镜组(P<0.05),但穿刺组术后术区残余血肿量明显多于内镜组和显微镜组(P<0.05);穿刺组术后术区再出血例数明显多于显微镜组(P<0.05);3组术后肺部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组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明显高于内镜组(P<0.05)。结论 临床上要根据老年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神经内镜直视下清除血肿,近期和远期疗效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结直肠癌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1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生理盐水,研究组予以右美托咪定。统计对比两组术后POCD发生率及不同时间段(术前、术后1 d、术后3 d)认知功能评分(MMSE量表)。结果术后1 d、术后3 d研究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POCD总发生率4.54%(2/44)低于对照组27.27%(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显著减少结直肠癌手术后POCD发生率,提高其术后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106例囊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手术,试验组患者接受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术后格拉斯哥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和病死率等.结果 试验组患者肿瘤全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7% vs 66.0%,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肿瘤复发、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格拉斯哥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囊性脑肿瘤能够弥补单纯显微镜手术和神经内镜手术的不足,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内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应用吲哚菁绿管荧光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1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1)。观察组应用IGCA技术辅助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6、12个月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复查头颅CTA/DSA观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9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Rankin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开颅夹闭前交通动脉瘤应用ICGA技术,可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适合大部分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神经内镜手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观察预后效果。方法选择汝南县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显微镜手术,观察组采取神经内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切口长度、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快速降低颅内压、血肿清除率高等优点,同时还可减少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镜在颅内动脉瘤的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Zhao JZ  Wang S  Wang YG  Zhao YL  Yu SQ  Wang R  Wang DJ  Zhang D  Li Y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0):799-802
目的 讨论神经内镜在颅内动脉瘤外科的作用,分析其价值和缺点。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配合显微镜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88例(89个动脉瘤),其中前循环系统动脉瘤81例(共82个动脉瘤),后循环系统动脉瘤7例。全部采用微骨孔入路。全部病例在动脉瘤夹闭前、后进行多普勒超声探测。其中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AM)84例,手术显微镜下夹闭动脉瘤后,神经内镜观察动脉瘤蒂结构、供血动脉分支和深部穿通支,并证实动脉瘤夹的位置。神经内镜控制显微神经外科手术(ECM)5例,在内镜下可清楚观察动脉瘤周围的解剖,观察到颈内动脉后方的后交通动脉、对侧前动脉。结果 86例术后2周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均显示动脉瘤夹闭满意。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并发症7例(7.95%),未出现与内镜有关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适用于复杂性动脉瘤,内镜放大、照明和观察死角的作用,能更好观察局部解剖,可以更确切夹闭动脉瘤蒂,降低手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研究组给予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近期疗效、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脑血管痉挛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5 d后,研究组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近期疗效良好率为73.1%,高于对照组的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两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两组的大脑前、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5%,低于对照组的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痉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裂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不仅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调节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血管内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夹闭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5例脑动脉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研究组以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照组以开颅夹闭术治疗。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HuntHess分级、GOS预后评价、围术期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2.03±0.41)h、住院时间(9.45±1.26)d、住院费用(2.67±0.63)万元和MMP-2(19.85±2.07)μg/L,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6±0.72)h、(16.82±2.13)d、(5.94±0.88)万元、(34.27±3.41)μg/L(P<0.05);术后,Hunt-Hess分级研究组Ⅰ级20.45%、Ⅱ级2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76%、12.20%(P<0.05);GOS预后评分研究组预后良好的病例占56.82%,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9.02%(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占2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02%(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脑动脉瘤的临床效果优于开颅夹闭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内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效果。方法将80例颅内大脑中脑动脉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Hunt-Hess分级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Hunt-Hess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GO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出血破入脑室的比例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32.50%(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的手术效果优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