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抚远县黑瞎子岛蚊虫种群组成,主要种群的昼夜数量动态.方法 采用人帐诱、诱虫灯和网捕法采集蚊虫.结果 在黑瞎子岛捕获蚊虫33 526只,计4属10种,优势种群为刺扰伊蚊(94.68%).不同月份蚊种组成有所不同;4种主要蚊种昼夜24 h的数量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刺扰伊蚊活动时间在00:00-24:00,叮刺伊蚊在03:00-21:00,凶小库蚊在06:00-20:00,中华按蚊在19:00-03:00;刺扰伊蚊在03:00和20:00出现2次高峰;凶小库蚊在17:00、叮刺伊蚊在18:00、中华按蚊在21:00仅出现1次高峰.结论 黑龙江省黑瞎子岛的蚊种包括4属10种;刺扰伊蚊为优势种群;观察了4个主要种群的昼夜数量动态.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2个边境贸易口岸蚊类本底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饶河、逊克2个边境口岸蚊种组成及生态习性,填补区域蚊类本底情况的空白。〔方法〕采用人帐诱捕法、诱蚊灯法和挥网法收集蚊类。〔结果〕在黑龙江省逊克、饶河口岸捕获蚊虫8454只,计4属14种,其中逊克口岸4属8种,饶河口岸3属12种。针阔混交林、江边湿草地、牛舍3种不同生境均以刺扰伊蚊为优势种群。5—10月均有蚊类活动,高峰期出现在8月份(2493只),主要蚊种刺扰伊蚊的高峰期亦出现在8月份(2466只)。〔结论〕本次调查为在饶河、逊克口岸深入开展蚊类防制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北京口岸地区蚊虫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掌握北京口岸蚊虫的种类和季节消长,为蚊虫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成虫密度监测采用灯诱法和人帐诱法,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勺捞法。结果共捕获成蚊14270只,经鉴定为4属6种,分别为中华按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和骚扰阿蚊;共捕获蚊幼虫114条,为淡色库蚊和凶小库蚊。淡色库蚊为北京口岸的优势蚊种,活动高峰为9月。结论北京口岸蚊虫控制宜采用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及密度情况,为居民区病媒生物防控提供指导与科学依据。方法蚊虫采用CO_2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和路径法,蝇采用笼诱法,鼠采用夹夜法,蟑螂采用粘捕法分别对北京居民区主要病媒生物开展监测。结果 2018年和2019年蚊密度分别为1.41和1.85只/(灯·h),停落指数分别为0.82、1.25只/(人·30 min),路径指数为0.31、0.32处/km,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其次是白纹伊蚊,蚊密度高峰期为7月、8月;2018年和2019年蝇平均密度分别为6.98、5.60只/笼,麻蝇属为优势种,7月蝇密度均为最高峰值;鼠捕获率较低,优势鼠种为褐家鼠,其次是小家鼠;蟑螂监测只捕获到德国小蠊。结论蚊虫密度控制应成为北京市居民区病媒生物控制的重点,以减少刺叮骚扰危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地区蚊种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采用帐诱和挥网收集蚊虫。结果在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地区采获蚊虫7972只,计3属12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94%)。不同生境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刺扰伊蚊在5—10月有活动,在7月上半月和8月上半月出现2次高峰。结论为黑龙江省饶河口岸地区深入开展蚊种组成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云浮口岸蚊类的种群构成、不同生境密度分布和季节消长变化,以及云浮地区白纹伊蚊刺叮节律情况,为口岸蚊类及蚊媒传染病的有效防制提供依据。方法在蚊类易孳生和栖息地点,采用电动吸蚊器、诱蚊灯和灭蚊磁场捕捉成蚊,采用勺捞法采集幼虫和蛹,待羽化为成蚊后进行分类鉴定;成蚊密度调查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采用人工小时法监测。结果 2011年5-11月共捕获成蚊42367只,采集各龄期幼虫和蛹3680只,经鉴定隶属3亚科8属12种;优势蚊种依次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白纹伊蚊;成蚊季节消长呈双峰型,5、6月为第一个高峰期,8月为第二个高峰期;白纹伊蚊昼夜都有刺叮活动,一天中有3个刺叮高峰,白天刺叮活动显著高于晚上。结论本次调查是云浮口岸地区的首次蚊类调查,较准确地反映了云浮口岸地区在自然条件下蚊类种群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蚊类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查清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地区蚊虫种类组成和活动节律,探讨生境对种类分布和活动节律的影响。方法通过人帐诱法调查蚊虫种类、密度、季节活动节律和昼夜活动节律,通过刺叮指数法调查刺叮周环。结果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地区蚊虫有4属8种,刺扰伊蚊为优势种,在不同生境刺扰伊蚊占捕获蚊虫总数的82.22%~96.09%。该蚊从4月中旬出现,9月上句活动消失,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活动高峰。昼夜活动为双峰型,晨峰在日出后1~2h,昏峰在日落后1h,昏峰高于晨峰。昼夜刺叮活动为黄昏型,吸血活动从日落前后开始,日出后逐渐停止,出现晨峰和昏峰2个高峰,晨峰在日出前1h,昏峰出现在日落后1h。额尔齐斯河下游中哈边境蚊虫种类不丰富,多样性指数低(0.1912~0.7227)。生境对蚊虫种类分布和数量影响大。刺扰伊蚊的数量和刺叮危害在河岸林生境中最为严重。刺扰伊蚊、米赛按蚊和凶小库蚊在河岸林中的数量显著高于盐渍化荒地。但在不同生境,刺扰伊蚊季节活动、昼夜活动和刺叮周环节律相似。结论生境对刺扰伊蚊种群数量影响大,在刺扰伊蚊综合防制中,应注重适宜蚊虫孳生和栖息的小生境处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珠海口岸登革热传播媒介及其生态习性,为做好口岸登革热防制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人饵诱捕法调查媒介伊蚊种类、构成和成蚊刺叮率;用诱蚊产卵器法监测媒介伊蚊幼虫密度指数变化情况;调查各口岸伊蚊孳生环境,了解口岸媒介孳生现状。结果全年共捕获成蚊1981只,其中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分别占捕蚊总数的54.42%和37.00%,未捕获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年均刺叮率为1.09只/人工小时,媒介伊蚊幼虫年均诱蚊产卵器阳性指数和密度指数分别为36.37%和8.01。口岸白纹伊蚊孳生环境类型有8大类,其中可乐等饮料罐类、积水池(沟)、旧轮胎等容器积水,分别占阳性积水容器的23.17%、21.95%和20.73%。结论珠海口岸登革热媒介仅发现白纹伊蚊1种。未发现埃及伊蚊;白纹伊蚊是珠海口岸优势蚊种之一,全年均能孳生繁殖,5~11月是该蚊繁殖高峰,成蚊活动高峰则在6~10月;不同类型的积水容器均可成为该口岸媒介伊蚊的重要孳生地。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了解甘肃省张掖市林地蚊虫的种群分布及影响因素,为蚊媒传染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帐诱法、CO_2诱蚊灯法对张掖市湿地公园蚊种进行采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种方法获得该湿地公园蚊虫种类2属4种,其组成均以淡色库蚊、刺扰伊蚊为主,帐诱法中分别占捕获蚊虫总数的52.22%和41.67%,CO_2诱蚊灯法中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3.06%和47.01%,背点伊蚊及黄色伊蚊相对最少。CO_2诱蚊灯法捕捉的蚊虫显著高于帐诱法(χ~2=8.446,P0.05)。整个时间段中帐诱法捕捉到的淡色库蚊数在3:00-3:30时间段捕捉到的淡色库蚊最多,占27.65%;在20:00-20:30捕捉到的刺扰伊蚊最多,占33.33%,但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在21:00-21:30时间段CO_2诱蚊灯法捕捉到的刺扰伊蚊最多;背点伊蚊和黄色伊蚊在两种捕获方法中均捕获到的很少。气温在25℃以下时两种方法捕捉到的蚊密度相对最少,捕捉到的蚊虫数分别为10只(5.56%)、30只(6.21%),但是随着气温的升高,蚊虫密度呈递增趋势,气温在30℃以上时,2种方法检测到的蚊密度均达到最大,捕捉到的蚊虫数分别为51只(28.33%)、162只(33.54%)。湿度30%~40%时蚊虫密度最少,当湿度大于40%时,蚊虫密度又呈上升趋势,湿度在42%时蚊虫密度达到最大,捕捉到的蚊虫数分别为51只(28.33%)、162只(33.54%)。结论湿地公园等是蚊虫种群密度较高的孳生地,应加强湿地公园中蚊虫密度的监测,提醒民众注意防范蚊虫,有针对性地采取蚊虫防治措施,防止当地蚊媒传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调查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种的分布和生态习性。方法:采用帐诱、挥网和灯诱收集蚊虫。结果:在东北中俄边境10市(县)采获蚊虫4属39种,大兴安岭亚区(2县)分布25种,长白山亚区(8县)分布37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不同生境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刺扰伊蚊的活动季节为12旬,刺螯伊蚊仅为6旬;刺扰伊蚊在整个活动季节有2次高峰,即6月下旬和9月中旬,刺螯伊蚊仅有1次高峰,在5月下旬。两种伊蚊昼夜24h均有刺叮活动,一日有2次活动高峰,出现在日出和日落前后1—2h。结论:为东北中俄边境地区蚊虫的区系和生态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黑龙江省萝北口岸蚊虫种类分布和种群组成.方法 采用诱虫灯诱和昆虫网捕采集蚊虫,收集相关文献.结果 2009年在萝北口岸采获蚊虫3 127只,计4属20种.其中按蚊属2种,伊蚊属13种,库蚊属3种,脉毛蚊属2种.灰色伊蚊是该口岸首次记录的蚊种.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91.8%);林缘的优势蚊种为刺扰伊蚊(95.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口岸蚊种分布及其种群组成。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挥网法采集蚊虫并收集相关文献。结果在黑龙江省中俄边境6个口岸采获蚊虫15 300只,计4属36种,其中长白山亚区(3市县)分布32种,大兴安岭亚区(3市县)分布27种。6个口岸的蚊种分布分别为:饶河28种,黑河21种,萝北20种,漠河20种,绥芬河13种,逊克10种。优势种群是刺扰伊蚊(88.7%)。不同生境、场所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刺螫伊蚊是5月的优势种群,刺扰伊蚊是6-9月的优势种群。结论为黑龙江省中俄边境口岸蚊类本底、蚊媒病和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掌握本溪市住区蚊类种群构成及分布,为指导蚊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结果本溪市住区蚊类种群构成为淡色库蚊、刺扰伊蚊、中华按蚊、朝鲜伊蚊;淡色库蚊为城市住区蚊类优势种群,占城市捕蚊总数的95.45%;刺扰伊蚊为农村住区蚊类优势种群,占农村捕蚊总数的79.71%;本溪市住区未监测到乙脑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农村住区蚊类密度明显高于城市;本溪市蚊类活动高峰期在每年8月上旬至9月上旬。结论本溪市住区宜于每年8月上旬至9月上旬加强蚊类防治工作,城市住区以淡色库蚊为主要防治对象,农村住区以刺扰伊蚊为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蚊虫种群动态变化、时间分布及成蚊叮刺指数状况。方法选取城区蚊虫较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2012年4月下旬至10月下旬共194d捕获成蚊1666只,包括3属5种,其中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的构成比分别为71.1%和27.7%;成蚊日波动幅度较大,高峰期集中在7-9月,最高达到52只/d;成蚊种群的旬分布趋势显示,淡色库蚊高峰期出现在6月上旬,其密度在5-6月显著高于白纹伊蚊(均P〈O.05);白纹伊蚊高峰期出现在7月下旬,7-9月期间,白纹伊蚊密度均显著高于淡色库蚊,属最优势蚊种。结论针对中心城区蚊虫侵害度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d成蚊监测尚属首次报道,研究提示蚊虫的常规监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蚊媒防治工作仍应针对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两种优势蚊种,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此外研究提示,上海市中心城区适宜越冬蚊生存场所较多的现象可能导致次年淡色库蚊高峰期提前到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董家口港重要病媒生物的种群结构、地理分布和侵害情况,以便港口对外开放后确认外来物种是否入侵。方法鼠和蟑螂监测分别采用夹夜法和粘蟑纸法,全年监测;成蚊和成蝇监测分别采用诱蚊灯法和诱蝇笼法。结果鼠类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蚊虫主要有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刺扰伊蚊、中华按蚊等;主要蝇种为家蝇、丝光绿蝇、厩腐蝇等;主要蜱种为长角血蜱;未发现室内蟑螂。结论历经2年时间基本摸清了董家口港病媒生物种群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云浮口岸地区白纹伊蚊孳生地类型和季节消长变化,观察诱蚊诱卵器在口岸地区的应用效果.方法 白纹伊蚊孳生地调查,仔细检查环境中的各种积水容器,记录容器类型及是否有白纹伊蚊幼虫孳生;白纹伊蚊季节消长监测选择有代表性生境,采用人工小时法调查;采用诱蚊诱卵器法监测白纹伊蚊幼虫容器指数消长变化.结果 白纹伊蚊孳生地调查中,查获积水容器569个,积水容器类型12种,平均容器指数13.36%,云浮口岸积水容器主要是旧轮胎,居民家中积水容器主要是废旧桶、瓦罐和蓄水池;白纹伊蚊高峰期从5月中旬持续至8月,时间较长;2011年6-11月共布放诱蚊诱卵器1620个,诱卵阳性容器数为151个,平均诱卵指数为9.41%,6-9月为白纹伊蚊诱卵指数高峰期.结论 本次调查获得云浮口岸地区白纹伊蚊孳生、季节消长情况,为开展白纹伊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诱蚊诱卵器在口岸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抚远县黑瞎子岛吸血双翅目昆虫蚊、蠓、虻的种群构成,主要种群的昼夜数量动态。方法采用人帐诱、诱虫灯诱和网捕法采集蚊、蠓、虻。结果在黑瞎子岛采获蚊、蠓、虻37 272只,经分类鉴定,其中蚊科4属10种,优势种群为刺扰伊蚊(94.68%);蠓科2属5种,优势种为刺螫库蠓(84.69%);虻科5属15种,优势种群为骚扰黄虻(29.84%)和土灰虻(23.90%)。不同月份的蚊种组成有所不同。4种主要蚊种昼夜24h的数量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活动时间为刺扰伊蚊24h,叮刺伊蚊在3:00AM~21:00PM,凶小库蚊在6:00AM~20:00PM,中华按蚊在19:00PM~3:00AM;高峰期,刺扰伊蚊在3:00AM和20:00PM出现2次高峰;凶小库蚊在17:00PM,叮刺伊蚊在18:00PM和中华按蚊在21:00PM仅出现1次高峰。6种主要虻种1日活动时间在4:00AM~19:00PM;土灰虻、骚扰黄虻和黑胫黄虻均14:00PM,霍氏黄虻在15:00PM,雁虻在16:00PM,原野虻在18:00PM出现1次高峰。结论此次调查为黑龙江省黑瞎子岛吸血蚊、蠓、虻种群构成、种群动态研究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2006-2009年宝鸡市蚊虫密度及不同监测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不同监测方法,研究所获取的蚊虫种类及其密度、消长情况,掌握其分布规律,探索不同监测方法所获取的优势蚊种,为正确开展蚊虫密度监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等媒介生物性疾病预防、控制提供较为准确的预警信息。方法按照卫生部《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进行调查监测。结果蚊幼虫密度监测显示,闲置容器的阳性率每年7-9月所占比例最大。容器指数为36.83%,房屋指数为34.86%,布雷图指数为24.14;成蚊采用灯诱法、人诱法、诱蚊诱卵器等方法,对2006-2009年宝鸡市区及部分县(区)蚊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蚊虫种类与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有很大关系。不同监测方法、不同生态环境所获取的蚊虫种类不同,灯诱法采集的蚊虫种类和数量最多,所获蚊虫主要为淡色库蚊(占58.82%);人诱法所获蚊虫主要为白纹伊蚊(占77.09%);捕捉法畜舍以三带喙库蚊、骚扰阿蚊为主,分别占60.94%和22.21%。城市居民区、农村居民区、养殖耕种区以淡色库蚊为主,分别占90.00%、40.45%和70.05%,特殊场所以白纹伊蚊为主(占36.80%)。宝鸡市蚊虫密度8月达最高峰。结论监测方法不同所获蚊虫种类不同。因此,在日常监测工作中,应合理选择监测方法,避免出现偏差。建议在蚊密度高峰来临前的4-5月采取防蚊、灭蚊措施,减少蚊媒传染病的发生。通过有效掌握宝鸡市蚊虫种类、密度,给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风险评估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口主要病媒生物鼠、蚊和蟑螂的种类、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类监测采用鼠笼法、成蚊监测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伊蚊监测采用诱蚊诱卵器法、蟑螂监测采用粘蟑法。结果 2017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只捕获到小家鼠,鼠密度为0. 55%;捕获的成蚊均为致倦库蚊,蚊密度为5. 58只/(灯·h),高峰在5月和6月;蟑螂密度为4. 3只/张,优势种为德国小蠊,高峰在9月和10月。结论基本掌握了平潭综合实验区港口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2013-2014年深圳市南山区病媒生物监测结果,了解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季节规律,为控制病媒生物的危害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在农贸市场、餐饮、居民区、医院等不同类型场所分别采用鼠笼法、笼诱法、灯诱法及粘捕法监测鼠密度、成蝇密度、成蚊密度及蟑螂密度。结果鼠类活动高峰期在6月,鼠种构成以褐家鼠为优势种。成蚊活动高峰期为5~9月,蚊种构成以致倦库蚊、白纹伊蚊为主。蝇类5、6月为活跃期,蝇种以大头金蝇为优势种。蟑螂6、7月活动较频繁,以德国小蠊占绝对优势。结论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与分析,以利于相关部门在病媒生物活动高峰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和相关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控制的重点是:鼠类在旧屋村,蚊在公园,苍蝇在农贸市场,蟑螂在餐饮业和农贸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