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讨论因感受温病时邪,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等一系列症状,被称为"时邪类疟"、"时疟"或"类疟"的疾病类型。有鉴于古代医家对这类疾病的描述甚多但总结较少,而当代的相关讨论亦较少,但本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此本文以探寻时邪类疟的沿革、并初步对其进行分型论治为目的。结论认为本病应从广义、狭义两方面来认识,病因为各类时邪,病位多见于少阳、膜原及三焦,但亦有见于血分者,治法各异。供医者进一步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颖  赵家有 《北京中医药》2018,37(8):777-780
六病愈症为微汗、脉静微缓和发烦目瞑衄血为太阳病"愈症",得利、转失气和濈然汗出等为阳明病"愈症",能食不呕、少阳脉小为少阳病"愈症",脉有中气和脾家实下利为太阴病"愈症",手足温、寸微尺浮为少阴病"愈症",脉微浮、欲饮和脉还手足温是厥阴病"愈症"。杂病"愈症"为身痹、如冒状、微汗和汗出为水湿邪等津液代谢失常的"愈症",得利和得下是邪得以出的"愈症"。以证候虚实为基础,辨识"愈症"可指导临证守法、守方,实证时出现"愈症"一般为邪气所致的过性邪气症状,虚证为原有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3.
1在卫汗之可也 对于卫分证的治疗,叶天士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与《伤寒论》倡用辛温有明显的区别。叶氏说:“辨卫气营血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认为温病卫分证,为温邪郁于肺卫,以郁热为主,病虽轻浅,已有轻度津伤,绝不能用辛温发汗之法,以免再度伤阴。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银翘散方论中说:“按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可见“在卫汗之可也”之汗绝非用发汗之法,而是辛凉轻散、甘凉清化、辛凉清解等法。待表解里和。自然邪透汗泄,虽然不发汗而达到汗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到气才可清气”是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对温病气分阶段提出的总的治疗原则。现将笔者对“到气才可清气”的认识简述于下: 一、“到气才可清气”的指导思想综观《外感温热篇》叶氏对温病的治疗,处处体现了“透邪达表”的精神,如温邪初入营,“犹可透营转气”;邪在气分流连,可“冀其战汗透邪”;邪留三焦,“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邪入膜原,应“急急透解”;邪虽入里,“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等等。可以看出,叶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析"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理论在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总结归纳前人对"入营犹可透热转气"的理解,阐述个人对该理论的观点,探讨其与过敏性紫癜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过敏性紫癜可用"透热转气"理论指导治疗。结论: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主要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其中医病因病机的关键为血热妄行,故治疗时从邪实与正虚两方面辩证,以透为法祛邪热外出。而"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旨在清热邪的同时佐以轻清透泄之品,故其本身的内涵及引申意对过敏性紫癜论治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增订医学达变透达为主。透汗邪在气分益胃在血分清胃尝读《伤寒论》,桂枝汤服后啜热粥以助汗;叶氏《温热论》:邪在气分,法当益胃以化汗。说明无论伤寒、温病欲透汗解表,皆当从胃论治,都需通过增强胃中水谷之气以化汗驱邪,两者用意完全相同。总之.邪在气分者当用益胃透汗之法。如果邪在血分,就当用清胃法,待胃热清,元气振,其邪自然从血分转气而外达,或胃清后伏邪化汗外解,新感病邪与血分伏邪分离而外达,则转凶为吉、化险为夷。上下交病治其中久病,脏腑气血遭受损害,治宜根据其人体质,辨别属阴属阳,采用阳虚治脾,阴虚治胃…  相似文献   

7.
战汗是指先振栗旋即汗出的病证,为邪正剧烈交争的反映。正气逐邪,一鼓作汗,邪随汗出,疾病往往一战而愈。有关战汗的记载始见于《伤寒论》,而后《温疫论》及其它温病著作论述颇多。但其所述,或为太阳伤寒欲解,或为邪留气分欲解,皆为外感热病。在杂病中,通过战汗而愈的病例甚为鲜见,笔  相似文献   

8.
疟疾是由感受疟邪(疟原虫)所致的传染病。以寒战高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为主症。根据休作时间分每日疟、间日疟、三日疟;根据证候分温疟、瘅疟、牝疟、疫疟等。民间俗称"打摆子"。地处云南西部的德宏、保山等地是多民族集居地,气候潮湿炎热,历上是疟疾、痢疾等传染病和风湿、胃痛等疾病高发的地区,各族人民在漫长的生存繁衍及与疾病斗争的  相似文献   

9.
暑湿证是温病中暑温挟湿之证,夏秋之际,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人感其气,即易患此证,岭南尤为多见。导师刘仕昌教授从事临床数十年,擅长温病、内科,其中对暑湿证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夏天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伤寒及多种疾病之继发感染所致的热性病从暑湿论治,每获良效。临症中,刘老注重辨暑湿之病位,审体质之虚实,察邪正之盛衰,进行辨证论治。并喜用芳香轻清宣透、解肌之品,少佐淡渗,慎用苦寒,如青蒿、香薷、扁豆花、藿香、葛根、柴胡、黄芩  相似文献   

10.
“发红汗”是源于《伤寒论》衄血愈病的治疗方法,其目的即在于通过衄血泄邪而治愈疾病。对此法临证具体应用及所治病证,《伤寒论》中有多处详细的论述,并且通过衄血可愈疾病表明衄血不仅为病证,同时也属于中医治法之一。衄血既是病证又是治法,其治理类同汗法,汗法主以津出泄邪,邪从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曹炳章治疗暑病的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曹氏提出了暑病性热;分为伤暑、中暑、暑湿、伏暑4类;阴暑非暑,应以暑月伤寒论治的学术观点。依据脉象舌诊,曹氏将4类暑病的诊断要点做了归纳。在治疗上,介绍曹氏从三焦论治伤暑,重视中暑的外治法,辨体质疗暑湿,伏暑宜缓图之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毒邪"理论为切入点,对中风病中"毒邪"的概念、致病特点、发病机制等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中风病的解毒原则及解毒的8种具体方法,强调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选择具有特异性与针对性药物以提高中风病的临床疗效。突破了传统的风、火、痰、瘀等病因论治观点,论证了从"毒邪"论治的可行性,认为中风毒邪学说是提高中风病临床疗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缪希雍对疟疾的认识与<内经>是一脉相承的.他根据<内经>"夏伤于暑,秋必痃疟"的观点,提出疟疾的病因病机是"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暑邪乘虚客之而作",强调治疗疟疾"必先清暑益气,调理脾胃为主",然后分经论治,同时重视药物的煎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鞠通《温病条辨》论治疟病虽延用历代不同的命名和分类,但对其发病和传变规律的阐述,仍充分体现三焦辨证的基本思想。吴氏论疟对"已有成法可循者",虽未再尽录,但对"前人之未备",则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着墨发挥,补充有加:治疟病偏于热重伤阴者,创青蒿鳖甲汤;重脾胃强后天,治疟病有偏湿偏热之分;创气虚留邪论,治久疟从升阳益气立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为欲愈""必自愈""为欲解"等相关条文,提出"欲愈证"概念。欲愈证在症状上多表现为汗出、小便利、大便解、手足温、欲得食等,根据"天人相应,因时欲愈""自然疗能,因日欲愈""积极治疗,因药欲愈""邪去正复,因食欲愈"等不同情况,既要积极治疗使机体阴阳趋和、气机得畅、脾胃复健以向愈,又要避免过度治疗而致病情迁延。  相似文献   

16.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对柴胡截疟这一观点论述极为精辟。本文从柴胡截疟非出本经、中国医学“疟疾”疾病的概念、张锡纯对柴胡的认识、截疟必用柴胡、反驳对柴胡截疟的质疑、“柴胡截疟”论对后世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对张锡纯的观点予以阐述。张锡纯在研读《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将“寒热邪气”阐发为少阳外感之邪,将疟邪定位在少阳经,或以柴胡为君药,或以柴胡为臣使之药配合其他药物,治疗本病而取效,得出“方中无不用柴胡也”之结论,从而确立了柴胡在治疗疟疾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同样具有治疟作用的青蒿,张锡纯明确提出青蒿不能代替柴胡,其原因是疟邪可通过柴胡的升发之性透膈而出,而青蒿不具备此功用。后世医家应用柴胡类方药治疗疟病虽有一定疗效,但对于柴胡是否有直接抗疟的作用仍未有定论。  相似文献   

17.
孙悦  周延峰 《中医杂志》2021,(1):72-74,78
认为血液病发热中医病机总属五脏虚损、邪毒内蕴,具有病情复杂、发展迅速、缠绵难愈的特征,中医论治当邪正兼顾,权衡标本缓急。结合血液病发热患者的特点,进一步阐发拓展温病"透热转气"理论,提出血液病发热"透邪热,益脾胃"的论治观点,即运用各种治法使邪热透达,同时固护脾胃之气及阴液,使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18.
护场是中医外科学的重要概念,而众多中医外科古籍中只是提出了关于护场形成的一些现象,对于其理论阐述尚欠完善。临床中发现,在治疗许多疾病尤其是外科疮疡类疾患中,通过中医中药的干预,能够使得"邪"得到固定而丧失扩散功能,从而促使疾病向愈。本文试从中医古典医籍中点滴撷菁,从而对护场的源流及其形成发展进行浅显阐述。  相似文献   

19.
乙型脑炎临床以高烧、昏迷、抽风、呼吸衰竭等为主要表现。从发病季节和临床表现来看,本病近于温病学中“暑温”的范畴;其病理机制与暑湿之邪的侵扰密切相关。多年来我在儿科临床遇本病颇多,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施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兹将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一、辨证论治1.邪偏卫分:主症为身热无汗,微恶风  相似文献   

20.
汗法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法则,是最常用的祛邪途径与措施之一。汗法不仅可用于表证,还可以作为主要或辅助方法用于内、外科等疾病的治疗。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从给邪找出路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治疗银屑病中配合汗法的思路,通过"病邪在表,汗以透邪外达";"邪气在里,汗以开门逐盗";"邪盛变证生,汗以拔疾除疴"三个层次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