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末期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静息或劳力时出现疲劳、乏力、呼吸困难及浮肿等,是心脏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参麦注射液对于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具有较好的效果。为此,我们对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并观察其治疗作用和改善短期预后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经典名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保元汤是一种具有心脏保护活性的经典名方,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协同发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近些年保元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保元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保元汤的研究与开发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明确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对防治慢性心力衰竭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医经典名方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保元汤是一种具有心脏保护活性的经典名方,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协同发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通过对近些年保元汤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述保元汤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保元汤的研究与开发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病死率,对生活、家庭及社会均造成严重负担,如何选择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案已成为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本文围绕中医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今后临床医生合理选择此病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主要特点是呼吸困难、水肿和乏力。不同学者将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于蒙医学“阿格萨额布钦”和“哈崩额布钦”等不同范畴,认为其病因为脏腑“动力”的“赫依”过剩,引起三根与七素的运行和平衡失调,通拉嘎与楚薄的产生与排泄紊乱导致。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之蒙西医结合及纯蒙医治疗文献和临床报道进行归纳、总结,显示出蒙医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方面具有改善症状、稳定病情、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少、价格低廉等优势,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慢性心功能不全亦称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病因所致的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美国心脏病协会(AHA)把慢性心力衰竭定义为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疾病损伤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能力的结果,心力衰竭的特点是呼吸困难、水肿和乏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采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蚓激酶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在常规地高辛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蚓激酶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心慌、气短、憋气、乏力、水肿、尿少、头晕、虚汗、咳嗽、痰多、发绀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活动后呼吸困难、颈静脉怒张和肝-颈静脉回流征、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蚓激酶联合地高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充血性心力衰竭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BNP水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作急性呼吸困难时血浆脑钠素(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水平及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心衰及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有呼吸困难表现的50例不同时期血浆BNP水平。结果心衰与COPD患者BNP分别为(770.24±317.41)g/L和(74.32±45.60)g/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直线相关分析表明,BNP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结论心衰患者BNP明显高于COPD患者,BNP参与心衰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在慢性心力衰竭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0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采取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根据慢性心衰缓解期的病因病机,总结多年来中医药临床诊治慢性心衰的经验,形成并制定了慢性心衰缓解期的中医药治疗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脏病的后期转归,每因劳倦过甚,情志刺激,外感或妊娠分娩等因素而诱发加重。祖国医药治疗“心衰”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慢性心衰更好。另外,如有的患者对用洋地黄后有副作用或长期应用洋地黄而效果较差者可以考虑用中医中药。祖国医学从其一临床症状表现(左心衰:胸闷、气短、喘息、心慌、咯血、肺部有干湿性罗音;右心袁:肝大、水肿、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一般属于水肿、喘咳的范围。认为是“气阳虚衰”,证在心、肺、脾、肾四脏气阳虚衰。临床中,心脏病人迁延日久,则气血阴阳均属虚衰。气阴两虚(慢性心衰)、水肿(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呼吸困难(肺’肾两虚、水气上泛)等证型,应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均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慢性心衰病诊疗方案在社区进行推广验证,探索建立基于社区的心衰病管理模式。方法:入选心衰病人,不设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按中医心衰病诊疗方案予对症治疗,疗程为2~4周。以中医症状改善为主要疗效指标,心功能改善、6min步行试验、生存质量、急性发作程度和次数等为补充指标进行临床治疗方案的验证,比较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同时通过阶段培训、规范管理等建立心衰病信息化管理网络。结果:将心衰病诊疗方案在社区进行了推广验证,初步建立了基于社区的心衰病管理模式。结论:基于社区的心衰病管理模式是心衰病的有效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张伯礼教授临证数十载,对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整理张伯礼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经验,浅析该病的病因病机、遣方用药,以期体悟张伯礼教授在诊疗此病时的中医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5.
从益气活血法论治慢性心力衰竭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心力衰竭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通过大量临床观察表明,气虚血瘀是引发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机制,并贯穿于心力衰竭的整个病理过程,因此气虚血瘀致脉道不利、心失所养、元气虚脱是慢性心力衰竭发病的关键。运用益气活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常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葛汝青  李卫星 《光明中医》2016,(18):2645-2647
介绍张继东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导师认为心衰的病机关键为本虚标实,气虚阳衰为本,瘀血水饮为实,提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基本治法。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导师治疗本病最常用以下三法:益气温阳,佐以活血法;益气养阴,佐以活血法;温阳利水,佐以活血法。临床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7.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长期治疗的压力下常伴发精神情绪异常,产生"双心疾病",以致其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双心医学"则可以指导心血管内科临床医生在治疗心衰疾病患者时,应将治疗心衰疾病与调控患者精神情绪二者并重。在中医看来,情志类疾病多考虑病位在肝,心衰疾病病位在心,因而心肝同治对于"双心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尽管采用最规范的现代医学治疗,其住院率及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如何在现代医学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及再住院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远期预后是防治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中医药治疗心衰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并且在辨证、治疗等方面有了相当的规范,疗效评价显示了良好的前景,文章从辨证、治疗、评价等方面对中医药在心衰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作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9.
尿毒症易并发心力衰竭,肺也是受损的重要器官之一。常引起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死亡。尿毒症引起心力衰竭的报道很多,但对于肺部损害文献报道相对较少。笔者收集了1990—2008年按1997年北戴河肾脏病会议“尿毒症肺”的诊断标准确诊的21例尿毒症肺的肺部X线表现进行回顾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尿毒症所引起的肺部损害的X线影像征象的认识,为临床治疗尿毒症提供更充分的依据,尽早防止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中药物治疗在临床显示良好的治疗效果,包括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血管扩张药、能量代谢调节药物.中医“圆运动”学说乃近代中医大家彭子益在传统中医理论上的高度发挥,核心思想是“中气如轴,四维如轮”,涉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