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提出管理策略,为提供血透中心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感染发病率、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管理对策。结果:两年间,血液透析中心的院感发病率为7.42%,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为98.53%,不合格项目为医务人员、空气和环境情况。结论:医护人员卫生管理、消毒灭菌效果及室内环境等是导致血液透析中心出现呼吸道和血液感染等感染的主要风险因素,需重点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有效执行清洁消毒隔离制度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2016年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使用中消毒液进行采样监测,回顾性分析监测结果。结果4年共采集监测样本1 775份,合格1 607份,合格率为90.54%;各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样本量与其合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3年的84.59%上升到2016年的9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6,P0.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医务人员的手的消毒合格率最低。结论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虽逐年提高,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应加强手卫生管理,不断提高清洁消毒工作质量及环境卫生质量,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市级中医感染控制中心的质控管理模式及对基层中医院院内感染防控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方法:2021年1月—2022年6月,选取郑州市开展中医侵入性诊疗技术,且以委托消毒灭菌取代自建消毒供应室的16所中医院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延续卫生行政部门牵头,组织不定期、不同主题的现场督导检查联合年度培训会议的常规质控管理的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基础上采用“统一制度流程+统一培训考核+统一委托消毒灭菌备案”的三统一模式+培训-指导/调查/监测-评价-反馈-整改-再培训的PDCA闭环管理机制;比较两组医院感染防控基础管理、中医诊疗技术感控管理、委托消毒灭菌管理等方面的指标变化。结果: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知晓率达标比分别是100.00%和0%;手卫生依从率达标比分别是100.00%和14.28%;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达标比分别是100.00%和14.28%;中医诊疗器具清洁消毒灭菌合格率达标比分别是75.00%和0%;年度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综合考评得分达标比分别是75.00%和0%;委托消毒供应管理考核得分率达标比分别是100.00%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  相似文献   

4.
朱玉婉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12):1211-1212
文章分析了门诊医院感染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提高管理水平.除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监测各项灭菌消毒效果以及医务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水平,还强调只有医务工作人员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加强手卫生,严格控制抗生素的应用,做好消毒隔离和环境卫生工作,以及慎重对待侵入性的临床检查和治疗等,才能降低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房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预防产房医院感染的对策。方法:分析医院产房存在医院感染风险隐患的环节,提出相应的预防改善措施。结果:产房在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方面尚存在缺陷,如在产房区域布局及设施配置、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知识培训及管理制度的落实、消毒隔离与无菌操作、手卫生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医院感染的隐患。结论:产房是医院感染监控的重点区域,需加大医院感染监控及管理力度,强化医护人员对院感防控意识,产房布局应科学合理,做好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及环境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等全方位、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感染科进行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对医院内感染和护理质量的影响,为控制院内感染、提升护理质量提供支持。方法:医院自2015年1月起对感染科进行强化院内感染管理,比较强化前的2014年和强化后的2015年院内感染发生率、消毒隔离质量、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率情况。结果:强化院内感染管理后,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消毒隔离质量显著提高(P0.05);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明显提高,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感染科强化院内感染管理,能够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消毒隔离质量、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卫生和消毒灭菌效果.方法:采用采样监测,对医院2009~2010年各科室的环境卫生和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共采标本3135份,合格3098份,合格率为98.8%,其中,2009年合格率为99.1%,2010年合格率为98.5%.结论:医院环境卫生和消毒灭菌质量总体较高,但仍有薄弱环节,应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及时整改,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病房医院感染的风险评估方法及控制策略。方法:医院从2019年1月开始将基于老年病房感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的感染控制方法应用于医院老年病房的感染控制与管理中。随机抽取2018年老年病房收治的100例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管理,注意手卫生及环境管理,规范无菌操作,设为管理前。随机抽取2019年老年病房收治的100例患者根据筛选出的老年病房医院感染质量管理的危险因素制定管理方法,设为管理后。统计并比较管理前后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的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用率、手卫生执行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结果:强化感染预防管理、感染防控体系的构建、风险指标的确定、疾病类型、原发感染情况、住院时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均为影响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管理后的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联用率均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管理后的手卫生执行合格率、消毒隔离合格率均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结论:通过分析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对感染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对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环节控制在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针灸科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施环节控制,从完善制度、加强培训、严格控制、环境管理、标准预防、加强质控等方面入手,做好各个医疗环节的医院感染风险控制,以2016年工作为实施前,2017年工作为实施后,比较实施环节控制前后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并统计比较实施前后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等指标。结果:实施后针灸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针灸科的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环节控制应用于针灸科的医院感染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科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收治的130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住院期间的院内感染情况,根据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有102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率为7.85%。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分别为50.99%、24.51%、21.57%。儿科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包括患儿营养不良、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差、消毒隔离不规范、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等。结论:儿科患儿院内感染发生较普遍,以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主。针对儿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防范和干预,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方法与意义。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手术室接诊的住院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愿意配合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消毒隔离合格率、卫生监测合格率进行记录,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消毒隔离合格率与卫生监测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整体化护理管理,可以更好地减少医院感染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消毒隔离合格率与卫生监测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采用PDCA循环加强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以我院手术室麻醉复苏室的8例医务人员为对象,在2021年7月-2022年3月期间运用PDCA循环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将2021年1月-6月期间作为对比时期,该时期进行常规管理,对比PDCA循环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洗手合格率和执行率以及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与病原菌检出率的发生情况。结果:PDCA循环实施后,医护人员洗手指征、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相关知识考核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医护人员普通洗手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无菌操作前、脱手套后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 <0.05;患者切口感染以及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下降,P <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麻醉复苏室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管理,可有效提升其手卫生相关知识认知,提高吸收合格率和执行率,降低切口感染以及病原菌的污染,进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感染防控中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9年3月起对新生儿病房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针对医院感染防控问题制定对策,全面实施精细化管理,内容包括成立管理小组、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环境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加强培训管理、合理调配资源、建立登记制度等,2019年3~8月为实施后,2018年9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结果:实施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新生儿病房的环境卫生监测合格率、器械消毒合格率、手卫生合格率等,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感染防控中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指标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对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对中医院针灸科存在的医院感染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在针灸科感染管理组织、手卫生、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升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金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5):108-108
传染病医院呼吸道门急诊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空气中的飞沫、痰菌阳性患者通过呼吸道传播疾病,同时医院是病原微生物和各种传染病相对集中的地方,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医院感染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WHO通过调查提出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消毒、灭菌、无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比较PDCA循环方法应用前后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检查合格情况及感染相关疾病发生情况,来评价医院感染消毒隔离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方法的科学性。结果:在医院消毒灭菌用品的抽检检查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方法之后,消毒用品的合格率有了较为显著的增加,与之前相比,医院内发生感染的发生率有了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PDCA循环方法应用到医院感染消毒隔离工作中,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对保证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妇产术后医院感染问题,进行管理策略调整。方法:自2017年1月起调整妇科管理策略,针对术后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因素,并从完善制度、加强培训、严格控制、环境管理、标准预防、加强质控6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制度改革,强调医院感染的防控管理,于管理制度调整一年后进行评价,以2016年工作情况为对照,比较不同时期妇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的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等指标。结果:管理制度调整后妇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管理制度调整后妇科的手卫生合格率、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妇科术后医院感染是影响工作质量的重要问题,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制度调整,能够提高医护人员防控意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中心消毒质量存在的因素,加强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为防止内镜检查引起医院感染提供指导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0年1月~2013年12月所使用的消化内镜45186例中随机抽查的胃镜1408例,结肠镜1056例及其它相关的卫生消毒质量监测项目的结果。结果:通过4年的持续质量改进,该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胃镜消毒平均合格率98.8%,结肠镜消毒平均合格率97.3%,内镜配件灭菌合格率100%。结论:加强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规范,做好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工作,可以明显提高消化内镜中心的消毒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院老年病区护工手卫生情况,寻找提高手卫生合格率的有效方法,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由医院专职感染质控人员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绍兴市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病区护工手卫生情况进行采样监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工手卫生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到2013年分别为76.21%、79.79%、84.14%、90.81%和97.59%,5年手卫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08,P0.01);不同年龄、学历、性别和病区护工手卫生合格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8.52、17.30、44.58和102.10,P均0.01);未洗手消毒前护工手带菌数显著高于洗手消毒后带菌数(t=5.34,P0.01)。结论:应根据护工不同群体进行相应的手卫生宣教培训工作。同时,定期监督手卫生执行状况,配备完善的洗手设备,是提高护工手卫生依从性和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内镜中心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措施,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整合资源,建立规范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制度,每月定期对内镜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内镜消毒、消毒剂的合格率进行检测,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改进。结果:2012~2014年共检测标本720份,合格696份,合格率为96.7%,其中内镜消毒和消毒剂合格率均为100%,而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合格率在2014年达到100%,3年来未发生内镜中心相关医院感染事件。结论:重视内镜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定期实施监测,实现内镜中心合格率的持续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