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将研究情况纳入结果中。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2.00%,观察组患者FMA、M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可改善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加快康复速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针对中风偏瘫患者的康复,讨论实施中医特色护理的干预价值,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40例中风偏瘫患者,应用抽签方法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指功能、上肢功能、下肢功能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偏瘫患者,有效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后,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提升肢体功能,减少长期偏瘫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将中医特色护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黄芪九物汤与康复理疗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新郑市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理疗干预,观察组则实施黄芪九物汤与康复理疗联合治疗,分析两组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液黏稠度(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黄芪九物汤与康复理疗联合干预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3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进行治疗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中医辨证护理)、研究组(中药熏洗+中医辨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中药熏洗结合中医辨证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偏瘫症状,提高护理疗效,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辽宁中医杂志》2014,(7):1484-1486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和抑郁症状的影响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治疗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相同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效果好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明显,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采取中医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患者焦虑和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偏瘫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8例中风偏瘫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药物治疗、康复理疗及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予中医情志护理。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波动情况,并评定中风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的血压波动较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的中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中风偏瘫伴高血压病患者实行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更好地减少血压波动,提高中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叶维敏  留盈盈  洪显钗 《新中医》2015,47(8):274-276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早期中风偏瘫患者88例随机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银杏达莫静脉滴注配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心理状态、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DL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NIHSS、ADL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2%,对照组为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42-1344
目的:探讨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风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中医康复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FMA及MBI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痊愈率(25.71%)和总有效率(91.43%)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69,P=0.041;χ2=4.928,P=0.02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升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中医康复护理可促进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良肢位及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在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良肢位+中医辨证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良肢位摆放,对比两组早期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良肢位摆放联合中医辨证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曾福英 《光明中医》2016,(13):1969-1971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66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加强常规护理及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痉挛改善总有效率69.70%,对照组痉挛改善总有效率54.55%,观察组痉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入院第30d 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第30d Barthel指数评分及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以及生活功能评分,对患者有利,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改善脑中风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中风患者纳入研究,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30例)患者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日常自理能力、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几方面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中风患者进行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75例接受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对照组75例仅接受现代康复疗法,4周为1个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解痉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患肢肌张力、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联合现代康复训练可集中医与现代康复疗法的优势于一体,对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江艳 《光明中医》2016,(21):3202-3203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予以回顾性分析,设计护理方案时将行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58例),将行中医护理的设为研究组(46例)。结果研究组护理后HAMA、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护理后NIHSS与ADL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并促进其功能康复,进而改善预后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后患肢水肿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90例中分后偏瘫患肢肿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对照组采用西药口服利尿药,治疗十天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水肿症状积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患肢压之凹陷、皮肤湿冷、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总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肢肿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法治疗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进行现代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能力、肢体痉挛程度和运动功能进行观察。结果: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进行治疗的观察组在疗效上要显著优于单纯采用现代康复训练的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在运动技能水平、生活能力等方面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法可以有效缓解中风患者肢体的痉挛程度,改善患者的运动水平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循证护理用于预防脑卒中瘫痪患者难免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瘫痪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47例,观察组153例,两组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压疮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压疮程度明显较轻,发生时间明显较晚。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上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中医循证护理有利于预防难免性压疮的出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科学而有效的护理模式,保证了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刘晨  张京兰  王非 《陕西中医》2022,43(6):793-796
目的:探析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30例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5例)、观察组(115例)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CT)、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分别评估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肢体痉挛程度及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TCT评分、FMA评分、MoCA评分、MA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CT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偏瘫患者效果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白内障围术期患者,探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并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600例,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300例)与观察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联合常规护理,300例)。比较两组患者视力、眼压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视力、眼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前房出血及前房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患者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与 BI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63%,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中医针刺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