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胸痹心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患,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更趋于年轻化,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胸痹心痛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标实有血瘀、寒凝、痰浊、气滞,而临床中以痰浊血瘀较为多见。目前冠心病的治疗,人们往往重视活血化瘀,而忽视化痰的重要作用。文献综述分析近5800例冠心病的治疗用药,发现处方中出现频率在15次以上的前10味中药中活血化瘀药占了7味,而无化痰之品。在已上市的中成药里更少见到以活血化痰为主组方的药物。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心肌病与气虚、血瘀、痰浊、邪毒密切相关。从虚瘀痰论治糖尿病心肌病的病因病机,探讨中医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根据糖尿病心肌病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阴虚、痰浊、瘀血的轻重不同进行辨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及病理特点的分析,找出老年病最常见的辨证论治方法,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查找与老年病相关的文献资料,对老年病最常见的生理和病理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找出老年病最常见的辨证论治方法,指导临床治疗,并提供最有效的诊疗途径。结论随着人体进入老年期,各个脏器虚损,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痰瘀互损,全身功能明显减退,防御能力低下,机体内痰浊不断增加,使脏腑得不到正常的濡养,生理功能衰退加快,气血阴阳失调,新陈代谢失调,代谢废物堆积体内,毒害机体,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各种老年病,而且老年病从疾病演变和发病时间上说有特有病和常见病之分。所以肾虚是老年病的发病基础,痰、瘀是肾虚的病理产物,且肾虚生痰、肾虚致瘀,反之血瘀可加重肾虚,因此老年病应多从虚、从痰、从瘀论治。 相似文献
5.
老年痴呆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可分为阿尔滋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血管性痴呆和二者并存的混合型痴呆。大多在65岁以上发病。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增高,社会老龄化比例上升,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相应增多,据报道,国外老年性痴呆的患病率,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占3%~8%,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达2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世界上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每年男性为30.5/1000。由于老年痴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对老年痴呆的认识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目的观察涤痰汤加味结合耳针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78例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耳针刺激穴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耳针刺激穴位联合涤痰汤加味治疗,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洼田饮水评分变化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咽喉期评分、口腔期评分及误咽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增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述指标增幅更大,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降幅更加显著,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涤痰汤加味结合耳针治疗风痰瘀阻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3月我院接诊的10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实验组采用针灸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VFSS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痊愈率为18.00%和6.00%;实验组的显效率、有效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4.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u=4.5874,P﹤0.0001);第-周时,实验组患者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7.9275,P﹤0.0001);第二周时,实验组患者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3113,P﹤0.0001);第三周时,实验组患者的VF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6.3571,P﹤0.0001).结论: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运用针刺方法对存在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0例存在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方式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B组治疗后的吞咽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优于A组;治疗期间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症状开始改善时间明显早于A组;住院接受治疗的实际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病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运用针刺方法对存在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t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11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口服,对照组加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口服,两组均以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对照组总有效率85.5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均可改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针灸辨证选穴规律微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研究文献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总结其针灸辨证选穴规律。方法:收集1949年至2009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的现代临床文献,临床观察病例数在30例以上,疗效80%以上的文献,对其辨证分型、取穴、归经使用聚类、频数、排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符合条件文献共220篇,使用聚类分析得出5个证型,共使用79个穴位,总频次为847次,其中出现频次占3%以上的经穴8个,阳经穴4个,阴经穴2个,经外奇穴2个。结论: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主穴以阳阴两经为主,配合经外奇穴,并根据聚类分析主穴依次为廉泉、风池、金津、玉液、内关、翳风、完骨、风府,为制定有效、简洁、易推广的针灸治疗假性球麻痹规范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TCD的影响,探讨项丛刺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项丛刺组、对照组,项丛刺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取风池、天柱、完骨、廉泉、旁廉泉、金津、玉液、风池、天柱、完骨震颤进针,针向喉结,入1.5~2寸,施以约100转/分速度捻转手法,各约15s,留针30min,期间施手法2次,廉泉,旁廉泉针向舌根直刺2寸,施以100转/分速度捻转手法,各约15s后出针,针感强烈,金津,玉液点刺放血(3天1次)。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结果:项丛刺组的总有效率达8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愈显率项丛刺组为70%,对照组为35%,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有显著差异,可见项丛刺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从TCD变化看,即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变化,经统计学处理,P〈0.05,组内、组间均有显著差异,提示项丛刺疗法可以调节脑梗塞,增加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结论:项丛刺疗法可以调节脑梗塞TCD,增加脑梗死病灶局部脑血流量,改善脑缺血状态,是项丛刺疗法治疗脑梗塞吞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变化,比较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P0.01);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组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应用"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提高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在愈显率、总有效率方面优于基础治疗,更好地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吞咽障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36例中风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予以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20例)在此基础上结合针灸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1,P=0.036),对照组训练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1例,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4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针刺风池、天柱、通里及廉泉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康复组3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留置胃管的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及照顾者健康教育宣教、基础康复训练和进食功能训练等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之间吞咽康复效果差异显著(p〈0.01)。30例康复组患者中28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3.32%。对照组中1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46.66%。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有效防止误咽,减少并发症,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