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辨证分型内服结合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中药内服与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分型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疗程1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58%,对照组治愈率为30.4%,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辨证分型内服结合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以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西药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痊愈率为32.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5.0%,痊愈率为2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药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来宝 《陕西中医》2008,29(3):264-26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方(香附、红藤、败酱草、当归、赤芍、桃仁等)内服及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的功效,内外合治,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2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药保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4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中药加西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胺卡那和灭滴灵针。结果2组治疗3个月后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药后3个月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辨证分型用中药内服、热敷和灌肠治疗,对照组40例用妇科千金胶囊内服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24%、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治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传统煎剂及中药配方颗粒免煎剂保留灌肠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用中药饮片煎煮液灌肠治疗,对照组20例用中药配方颗粒免煎液治疗,2组灌肠液中加入的西药相同,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9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传统中药饮片煎煮液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比中药单味配方颗粒免煎液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内服自拟"盆炎康"及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35例,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征积分变化:治疗组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变化比较:治疗组CRP数值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保留灌肠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的疗效。方法:200例盆腔炎的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100例。A组给予西药治疗,B组给予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9%,B组总有效率为93%(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妇科盆腔炎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增强药效,且不增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郑玲燕 《新中医》2015,47(2):141-142
目的:比较红藤汤灌肠和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口服组35例给予口服红藤汤治疗;灌肠组35例以红藤汤保留灌肠。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共2疗程。结果:总有效率灌肠组97.1%,口服组82.9%,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口服组和灌肠组患者治疗前的盆腔内包块的大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灌肠组较口服组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后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5月后复发率灌肠组5.8%,口服组14.3%,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中药灌肠比口服给药的疗效更好,能有效减小炎性包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朱芬芬  黄美娟 《新中医》2015,47(8):144-145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西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2组均采用氧氟沙星胶囊、甲硝唑片治疗;对照组加用红藤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加用红藤汤灌肠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大小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并随访6月,统计2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盆腔内包块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且治疗组缩小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8%,对照组为7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月,治疗组复发率为4.5%(1/22),对照组为6.3%(1/1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红藤汤口服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对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远卫生院收治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疗程共14d.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经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经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切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100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0%),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采用微波理疗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中医规范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按血肌酐(Scr)水平不同将90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中药口服、中药口服加灌肠、中药口服加灌肠加结肠透析治疗,中药口服按中医辨证本虚标实程度不同选择不同剂量,以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中医证候等为疗效指标。[结果]治疗后各组Scr、BUN、Ccr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结论]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结肠透析多途径给药的中医规范化治疗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6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仅运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中药结合中药保留灌肠,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细菌内毒素(ET)、血氨、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口服中药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内毒素血症能显著降低血内毒素,改善肝功能,提高存活率;中药未出现不良反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傅淑清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西医对照组,连续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3组病例年龄、病情,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另两组(P0.05);综合治疗组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方剂疗效确切,综合治疗效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疗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冷冻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冷冻胚胎移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00例,分为中药保留灌肠组(n=180)和对照组(n=120),比较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生化妊娠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继续妊娠率.结果:中药保留灌肠组黄体转化日内膜厚度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灌肠消炎方辅助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灌肠消炎方治疗。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下腹痛、月经不调、白带异常、腰骶酸痛、疲软无力、行经腹痛加重)、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及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ESR、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联合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IL-2、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TGF-β1、MCP-1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灌肠消炎方辅助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慢病护理管理在缓解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的抑郁情绪及改善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8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实验组29例,对照组31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中医慢病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室相关检测指标、中医临床证候量表评分、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复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e Antigen,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阴转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均显著下降,且实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生理职能(Role Limitation because of Physicai Problem,RP)、社会功能(Social Function,SF)、情感智能(Role Limitation because by Emotional Problem,RE)、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MH)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生活质量总分(545.43±53.8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488.87±53.62)分(t=4.074,P<0.05)。结论:中医慢病护理管理有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抑郁情绪,促进肝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煎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淤血综合症(PCS)的临床疗效。方法:把120例P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煎液100ml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替硝唑液100ml保留灌肠,均从月经干净5~7d后开始,1次/d,连用14d。持续三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有41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70%),17例临床症状改善(28.33%),2例症状无改善(3.33%)。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煎液保留灌肠治疗盆腔淤血综合症效果较满意,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