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永梅  陈婵  王伟 《天津中医药》2017,34(7):446-450
[目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及周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探索证候要素分布特点,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可鉴思路。[方法]课题组收集入组148例CHF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中医诊断标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分布规律。[结果]CHF病例男女比例0.83∶1,平均年龄(64.6±11.2)岁。CHF中医证型分布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其次为气虚血瘀证,之后依次是心肺气虚证、心肾阳虚证、阳虚水泛证、痰饮阻肺证;证候要素组合特征以两证组合为最多,之后依次是三证、单证、四证、五证组合。[结论]148例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组合中多数以心肺气虚为基础,中医证型分布及变化有其特定的规律性,阳虚水泛证的病情稍重;从病位来看,CHF病位不仅在心,还可涉及肺、肝、肾、脾等其他脏器,随着CHF病程的延长,病因病机也在随时发生变化,证型则趋向于由气虚到气阴两虚或气虚血瘀,最终发展为阳虚水泛为主的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4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特征。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制定临床证候调查表,对40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数据库的构建、数据的录入管理,通过软件的相关功能全面收集临床资料和中医四诊所得证候资料,对流行病学特点、证型、证候要素、舌脉象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排列前5位的症状为:精神疲乏、倦怠乏力、稍有喘促、动辄喘甚、胸闷。排列前3位的舌质为:舌暗、舌淡、舌胖。排列前3位的舌苔为:舌苔白、舌苔腻、舌苔黄。排列前3位的脉象为:脉细、脉弦、脉滑。慢性心力衰竭证候要素构成比大于10%的,本虚有气虚、阴虚、阳虚,标实有血瘀、痰浊、水饮。其中最多的2个病性证候要素是气虚和血瘀,分别占81.44%和74.50%。证型分布中,气虚痰饮瘀阻占55.9%,气阴两虚、痰瘀阻络占21.3%,心阳不振、痰瘀阻络占11.6%,阳虚水泛占5.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气虚、阴虚、阳虚为本,瘀血、痰浊、水饮为标。  相似文献   

3.
慢性湿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肘窝、小腿、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界清楚.多为慢性迁延,长达数月或数年,或因刺激而急性发作.慢性湿疹较为顽固,治疗颇为棘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重高尿酸高甘油三酯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武警学院体检查体单纯超重者1210例(A组)、超重+高尿酸血症患者576例(B组)、超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748例(C组)及超重+高尿酸+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553例(D组)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各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超重者主要偏颇体质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和阳虚质;A组痰湿质所占比例高于其它3组(P0.05);B组患者湿热质所占比例高于其他3组(P0.01);C组阳虚质所占比例高于A组、B组(P0.01),气虚质比例亦高于A组(P0.01);D组气虚质、阳虚质所占比例高于A组、B组(P0.01)。结论:超重患者常为偏颇体质,合并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防治中应注重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阳虚质的体质纠偏。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其发病率、住院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为止,各国指南对于CHF的治疗目标不仅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室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  相似文献   

6.
[主要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资料来源]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填写问卷表。证型由2名副主任中医师以上临床医生根据调查表辨证。[选择文献量及依据]1研究类型:问卷调查。2研究对象:年龄42~?87岁;心功能Ⅱ~?Ⅳ级(NYHA功能分级);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肺水肿、未能控制的3级以上高血压;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导致的心力衰竭及结构性心脏病所致心力衰竭。[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按中医证型等分组,统计各因素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性别构成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年龄: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明显高于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P0.01)。证型分布频次排列: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心肺气虚心血瘀阻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证型不明。病程:各证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病程明显长于心肺气虚挟瘀、气阴两虚挟瘀(P0.01),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血瘀水停、阴阳两虚肾精亏损,病程逐渐延长。NT-Pro BNP:各证型无明显差异(P0.05),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心阳亏虚血瘀水停。心功能等级:心肺气虚心血瘀阻、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多见Ⅱ、Ⅲ级,心阳亏虚血瘀水停、肾精亏损阴阳两虚多见Ⅲ、Ⅳ级。[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深入研究,为各发病因素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2008—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建立Excel病案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文献115篇,病例25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瘀痹阻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主要病位证素是心、脾、胸膈、肺、肾,主要病性证素是阴虚、气虚、血瘀、痰、气滞。对频数大于20的病位及病性证素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本研究初步反映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确定临床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与高尿酸血症(high uric acid,HUA)关系紧密,互相影响.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意义、诊治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着重从中医药角度探讨了慢性心力衰竭与高尿酸血症的病理机制、治疗原则、代表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年龄、BMI指数、HCY、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并且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200例,采集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中医证型、HCY等。采用频数、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性别、年龄、BMI指数、HCY水平、中医证型中患者的分布情况及特征。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的年龄段、BMI指数分级中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且HCY水平在各中医证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气滞心胸证、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3个证型患者分布较多,其HCY水平高于其他证型。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不同年龄段、BMI分级中分布不同,HCY水平在各中医证型中分布不同,患者以60岁以上年龄段,BMI指数显示超重,中医辨证为气滞心胸证、心血瘀阻证、痰浊闭阻证者居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对27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及其主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将采集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278例病例中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194例(69.8%),中医证型虚证以脾肾气虚最为常见,气阴两虚次之,实证以湿热、湿浊为最常见,血瘀、浊毒次之。结论:慢性肾衰竭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多见虚实夹杂,虚证以脾肾气虚最为常见,实证以湿热、湿浊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肛周脓肿四季中医证素总体分布规律,以及各季节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便对肛周脓肿进行更有效的中医药预防及治疗。方法:参考朱文锋教授所著《证素辨证学》设计而成的中医证素调查表,并对126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春季有28例,夏季有39例,秋季有27例,冬季有32例。结果:肛周脓肿的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肾。春夏季节多涉及肝,秋冬季节多涉及肾。病性证素在1年中的总体分布以热盛证多见,其次为阴虚证、湿热证、痰浊证、气虚证等。春季肛周脓肿患者以气滞证为主;夏季肛周脓肿患者以热盛证为主;秋季肛周脓肿患者以热盛证及湿热证为主;冬季肛周脓肿患者以痰浊证为主。结论:1年中肛周脓肿患者多表现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病性多与热盛证、阴虚证、湿热证有关。肛周脓肿患者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泄泻中医证型、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采用电子检索方法,检索2007年1—7月泄泻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证型、证素统计分析。结果:筛选出65篇合格文献,10,204例病例。泄泻常见证型有17个,频次前4的证型依次是肝郁脾虚证(28.44%)、脾胃虚弱证(18.37%)、湿热蕴结证(13.92%)和脾肾阳虚证(9.50%);频率在1%以上的病位证素分别是脾、胃、肝和肾,累计频率98.69%;病性证素10个,频率在1%以上的病性证素分别是气虚、气滞、湿、热、阳虚、寒、食积和外风,累计频率99.06%;证素组合以四证素、三证素组合为多。结论:泄泻中医临床证型分布疏散,而证素能覆盖泄泻辨证的大部分信息,便于规范、统一泄泻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痫病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和维普资讯等数据库,收集、整理2009-2019年间有关痫病辨证分型的文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对痫病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进行频次分析。结果:规范后提取痫病证名共29个,主要证型依次为风痰闭阻证(19.28%)、痰火扰神证(16.87%)、脾虚痰湿证(10.04%)、瘀阻脑络证(8.84%)等。提取证素20个,其中病性证素13个,病位证素7个。病性证素以痰(30.72%)、闭(12.78%)、动风(11.75%)、气虚(10.31%)和热(火)(9.90%)为主,病位证素中以肝(27.34%)、心神(脑)(20.97%)和脾(19.85%)为主。在证素组合中,以三证素组合最常见,累计频率为41.22%,其中两病性证素+单一病位证素组合最常见,频率为34.69%。两病性组合时,痰+热(火)、痰+气虚和气虚+血虚出现的频率较高,频率分别为30.43%、18.12%和13.77%。结论:痫病涉及病理因素复杂,主要为痰,常与热(火)、气虚、血瘀、动风和闭相互为病,病位在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文献分析特发性肺纤维化证素规律,为揭示其病机规律提供依据。方法:对VIP、CBM、TCM、CNKI所收录的有关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医诊疗的全部文献进行检索及筛选,搜索时间均为1995年至2016年,并选出文献中符合要求的资料建立数据库。从CBM、CNKI、TCM、VIP四大数据库中共检索文献401篇,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合格论文186篇。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运用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特发性肺纤维化常见的病性证素以痰(饮)、气虚、阴虚、血瘀、阳虚、热为主,病位证素以肺为主。单一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阳虚常见,病位涉及肺、脾、肾;二病性组合以痰+血瘀、气虚+阴虚、痰+热、痰+湿较为常见,病位主要在肺。结论: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证素规律的分析,并结合其他医家对其病机的论述,可以推断,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位以肺为主,涉及肾、脾,气虚、阴虚为发病的根本,痰饮、血瘀为其病机演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与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特点,为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筛选出当地维吾尔族患者303例和汉族患者30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及中医症状信息调查,比较维汉两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证候特点差异。结果维吾尔组高尿酸血症患者排名前3位证型依次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脾虚证,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排名前3位证型依次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血瘀证。维吾尔族痰浊阻滞证、血瘀证构成比均明显低于汉族(P均0. 05),脾虚证、肾虚证、湿热证构成比均明显高于汉族(P均0. 05)。维吾尔族患者症状出现较多的依次为形体肥胖、神疲乏力、腰酸等,汉族患者症状出现较多的依次为神疲乏力、失眠、眩晕等。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脾虚证,中医治疗可从脾肾入手,以健脾补肾、化痰泄浊为治则;汉族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痰浊阻滞证、肾虚证、血瘀证,中医治疗可着重从肾入手,以补益肾气、化痰逐瘀为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征为慢性脑缺血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慢性脑缺血患者中医证候学资料制定中医证候学观察量表,采用频数分析、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各证型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医证候进行挖掘。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病例478例,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51~70岁之间,对其四诊信息进行频数分析得出头晕、视物模糊、颈部强直、双目干涩、肩背部沉重、失眠、胸闷、憋气(气短)、心慌心悸、颈部疼痛、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最为常见,舌象以舌质红、舌质暗、白苔为主,脉象多为弦脉、滑脉、细脉等;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病性要素主要有肾虚、气虚、痰浊、血瘀、阴虚、火热、阳虚、气滞等,病位要素主要与肾、心、肝、脾有关;利用因子分析得到的19个公因子得分作为变量对其进行K-means聚类分析,发现聚成4类时分布最为合理,其中气虚血瘀型占34.31%,肾虚血瘀型占29.71%,阴虚火旺型占27.62%,痰浊瘀阻型占8.37%。结论 慢性脑缺血是以瘀血、气虚、痰浊、肾虚为主的一类虚实夹杂的疾病,主要病位在肝、肾、脾,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肾虚血瘀、阴虚火旺、痰...  相似文献   

18.
以幽门螺杆菌为主要原因引起的慢性胃炎是一种国人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常年居首。而慢性胃炎的发展往往伴随有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这些不良情绪也会引起或加重慢性胃炎的病发或恶化。为更好地使用中医治疗此病,慢性胃炎合并焦虑状态的相关规律与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相关性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将通过选取并收集陕西省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2019年1月—2020年5月就诊的患者相关信息及各项诊断证素特点,建立相关数据模型,探讨慢性胃炎合并焦虑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挖掘慢性胃炎与焦虑状态的进一步关系等方法,研究慢性胃炎合并焦虑状态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慢性胃炎合并焦虑状态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上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合并焦虑状态的患者提供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证候分布规律。方法:编制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300例患者临床调查,运用统计方法,探讨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通过聚类分析获得慢性盆腔炎的分型规律,由高频到低频的分布分别是湿热瘀结型(53.0%)、脾虚湿瘀型(21.0%)气滞血瘀型(15%)、肾虚血瘀型(11.0%)。瘀血内阻在聚类后的4个证型里均有体现。结论:上述证型的分布规律体现了慢性盆腔炎的基本病机,湿热瘀结为其病机关键,瘀血阻滞为疾病形成共有的病理产物,所得结论为临床上治疗该疾病提供了可靠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揭示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手工检索国内外有关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的522篇文献进行证型分布情况统计和评价。结果出现频次前8位的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其中,湿热中阻、肝胆湿热、湿热蕴结、湿热内蕴、湿热蕴脾可以用“湿热内阻”统括。结论肝郁脾虚和湿热内阻是慢性乙型肝炎最主要的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