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石家庄市藁城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系统报告的本地病例、CDC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及相关省份公开发布的疫情信息,描述该起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21年1月2日至2月14日,石家庄市共报告COVID-19病例1 033例,罹患率为9.36/10万;疫情分布在石家庄市14个县(市、区),并扩散到河北省在内的5个省份。藁城区病例占石家庄市的83.16%(859/1 033),该区增村镇的小果庄村(299例)、刘家佐村(107例)和南桥寨村(162例)占石家庄市的54.99%,罹患率依次为7 412.00/10万、10 348.16/10万、6 612.24/10万。病例的城乡比为1:15.53,男女性别比为1:1.34,平均年龄40.49岁。2个单日发病高峰分别为2021年1月3日(9.97%,103例,)和9日(9.10%,94例)。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307个,以家庭(74.27%,228户)与学校/托幼机构(15.64%,48所)为主。病例平均例数位居前2位的场所是教堂(82.67例/场所)和婚宴/满月宴举办场所(28.29例/场所)。疫情发现前,发病未就诊和在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就诊的病例占33.02%(313/948)。结论 石家庄市藁城区COVID-19疫情是一起典型的农村地区暴发疫情,导致疫情快速、隐匿传播的主要原因是早期病例未就诊或就诊于初级医疗机构、频繁参加大型聚集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1年河南省新郑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收集2021年7-8月份新郑市报告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资料,包括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临床表现等,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轮疫情自报告第1例(7月31日)至最后1例确诊病例(8月6日)的时间间隔为7 d,共报告12例确诊病例,集中分布在龙湖镇和孟庄镇。年龄8~56岁,中位数33岁;男2例,女10例;职业以家务待业和商业服务业为主,分别占41.7%和33.3%。临床分型为普通型9例、轻型2例和重症1例,临床表现以发热、嗅觉减退、鼻塞、流涕为主。聚集性病例以家庭聚集为主,共4起。通过重点人群筛查、密接筛查和全员核酸检测筛查分别发现4例、3例和5例。住院时长17-118 d,中位数为26 d;核酸阳性持续时长11-130 d,中位数为20 d;全程接种、非全程接种、未接种新冠疫苗的病例(分别为6例、2例、4例)住院时长和核酸阳性持续时长均依次增加,重症病例未接种疫苗;共有2例复阳。结论 新郑市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涉及范围局限,控制迅速,在疫情可能涉及到的重点区域开展全员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疫情暴发的原因,分析疫情处置的经验.方法 依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对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现场调查,通过现场走访、座谈和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本次疫情处置措施的制定及落实情况.结果 本起疫情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5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例,罹患率为5.37%.发病潜伏期3.50~13 d,病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的大众心理健康干预的途径和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复习、收集国内100家医院,自疫情发生以来到2020年2月24日期间,在多种媒介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心理健康宣传资料,并进行媒介、受众的分析.结果 首先,疫情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观察人员及参与一线工作的护士群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描述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方法对北京市某医院COVID-19确诊病例和相关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发病就诊信息、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暴露接触情况。COVID-19病例由市级或区级专家组根据COVID-19诊疗方案进行诊断。结果北京市首起医院聚集性疫情在2020年1月31日-2月25日共报告34例确诊病例和3例阳性检测者,死亡6例,总病死率16.2%,其中判定为COVID-19死亡2例(病死率5.4%)。指示病例1月31日发病并被隔离,至2月3日共筛查并隔离18例确诊病例,后续院内发病的病例均通过核酸检测主动筛查发现。冠心病监护病房(CCU)内密切接触组合罹患率为6.34%,急诊和CCU病房之间存在交叉传播,该疫情在院外涉及3个家庭聚集。结论 COVID-19医院内聚集传播迅速,易造成多个家庭聚集,易引起病例死亡。早期筛查有利于病例的发现,及时处置可以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2020年3月10日贵州省报告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对疫情的发生时间、场所及疫情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20年1月21日—2020年3月10日,贵州省报告聚集性疫情29起,均为家庭聚集病例,涉及63个家庭127例病例,占总病例的74.27%(127/171)。其中2代病例69例,占聚集性病例的54.33%(69/127),续发率为12.32%(69/560),代间距为(6.37±4.15)d。时间集中在1月28日—2月8日,共报告26起,占总疫情数的89.66%(26/29)。疫情分布在全省9个市州,贵阳市和遵义市共报告15起,占51.72%(15/29)。疫情规模以2例的居多,病例数最多的一起报告15例病例,存在潜伏期传染和无症状传染的情况。结论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病例为主,聚餐是引起感染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和隔离治疗患者,并集中隔离密切接触者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多次暴发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自暴发以来,世界各国疫情形势、非药物防控措施、疫情下的民众行为模式及疫苗接种等差异巨大。我国疫情也在经历较长时间无本土病例后,由于境外输入等因素引起局部疫情暴发,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深入探讨疫情多次暴发的机制和差异性是极为必要的。方法:本研究基于SEIR传染病动力学模型,构建新颖的...  相似文献   

9.
将新冠肺炎临床救治过程中所涉及到主要医疗器械按照重症监护治疗、医学影像学、临床检验、清洗消毒四个方面进行分类,重点从无创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机、超声扫描仪、数字X射线机DR、自动生化分析仪、尿液分析仪、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等医疗器械的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湖南省19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2月湖南省19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5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发病696例,无死亡病例;报告事件数位居前三的是长沙市(51起)、岳阳市(31起)、邵阳市(22起)。疫情起数、发病数在1月31日均达到高峰。男女性别比1.02∶1;平均年龄44.7岁,其中15岁以下儿童42例(6.3%);无症状感染者55例(8.28%);病例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占79.5%。仅发生一代病例的事件为28起(14.4%),二代病例的事件154起(79.0%),三代病例的事件10起(5.1%),四代病例的事件3起(1.5%)。一代病例与二代病例代际间隔平均为6.2 d(95%CI:5.1~7.3),中位数5.0 d。家庭暴露聚集性疫情续发率范围0.7%~100%,中位11.8%;医疗机构续发率范围0.9%~20.0%,中位6.9%。127起(65.1%)为湖北输入型疫情。696例聚集性病例中,268例(38.5%)为首代病例,387例(55.6%)为二代病例,32例(4.6%)为三代病例,9例(1.3%)为四代病例。事件暴露方式多种多样,184起有同住暴露,185起有同车暴露,118起有聚会暴露,149起有聚餐暴露,165起有交谈暴露,8起有会议培训暴露。结论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主要发生在家庭,应关注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处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11.
2020年6月中旬,北京市新发地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共确诊新冠肺炎患者65例.通过临时改建隔离留观病房,建立隔离留观病房工作机制与工作流程,探索适宜的会诊方法等措施,保障了隔离留观病房的平稳运行.通过总结、分析疫情期间患者就诊情况及诊治效果,认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省W市一起参加葬礼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传播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疫情的传播链,采集病例及相关人员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累计发现5例普通型、1例重症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罹患率为5.88%(6/102)。首例病例A于2020年1月25日发病,其他病例发病日期为首例病例发病后3~13 d,病例B、C、D,病例E、F分别为二至三代病例。疫情由同一时段人员参加葬礼聚会时密切接触而传播,潜伏期中位数为11.5 d。结论2019-nCoV传播能力强,应及早发现传染源,做好个人防护,尽量减少人群聚会,控制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已造成全球大流行.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特性及其疾病谱认识地深入,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概念也不断涌现,有的甚至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传染病的一些认知.结合目前研究的进展,本文就当前人们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热点概念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包头市聚集性疫情的传播特点,为今后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可借鉴依据。方法 进行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患者居住地现场查看,对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对患者居所环境样品进行核酸测定。结果 包头市发生家庭聚集性疫情2起,报告确诊病例10例,疑似病例3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6.67%。K区聚集性疫情是哥哥从武汉返回,弟弟感染发病;T区是一个家庭儿子武汉返回,父母感染发病,儿子及其父母先后到其爷爷家看望,其爷爷楼上邻居杜女士及其家人先后发病。杜女士家26份环境样品中,枕头、地毯、牙缸等13份样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10例病例出院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阳性。结论 K区和T区的疫情均属于一个潜伏期内先后暴露发病,呈现输入性和家庭聚集性发病特征。T区第一代病例为武汉回来的李先生,第二代病例为李先生父母、杜女士二儿媳和杜女士,第三代病例为杜女士大儿子彭大、大儿媳韩女士和其外孙女、大孙女夫妇。杜家病例通过密切接触或使用被污染的生活用品和公共用具感染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疫情期间徐州市部分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简称知信行,KAP)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徐州市四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大学生对COVID-19的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参与调查的2 842名大学生新冠肺炎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1.85%,高认知占比为70.8%,87.7%的大学生呈积极态度,97.2%在疫情期间采取良好防护行为。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级、专业以及对疫情的关注程度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认知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专业、疫情期间居住地、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不同年级、有无亲属从事医学相关工作、以往是否关注过传染病防控、所在学校是否开展过传染病防治的宣传、疫情期间健康情况、对疫情的关注程度、认知情况、态度情况是徐州市大学生对COVID-19预防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2 842名大学生在 COVID-19 的认知水平、态度和行为方面存在差异,高校应当采取多策略的健康教育方式,时刻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养成,不断提高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特征。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收集、汇总河南省含有无症状感染者的聚集性疫情,描述其流行特征,分析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流行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报告聚集性疫情257起,其中41起有无症状感染者,包含84例无症状感染者,占全省无症状感染者的74.34%(84/113)。无症状感染者聚集性疫情分布在11个地市,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208例,平均每起波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07(2~19)例,16起(39.0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5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以聚集性疫情调查为主,确诊时间晚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河南省各地市无症状感染者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比率,以商丘市最高,为26.02%。无症状感染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比较,性别分布流行病学史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及职业的分布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症状感染者≤40岁者占58.33%,学生、儿童占28.57%,确认者分别占21.77%、4.03%。结论 无症状感染者在年龄和职业分布上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存在差异。聚集性疫情调查是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主要途径,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效的隔离管理是正确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呼吸防护的选择使用,推进呼吸防护相关研究。
方法 根据2019新型冠状病毒致病特点及传播途径,分析本次疫情人群暴露风险、呼吸防护要点与原理。
结果 比较国内外防护口罩技术标准及关键技术指标,提出本次疫情防控呼吸防护指引,指出目前呼吸防护存用不当、佩戴错误、佩戴挤压伤和儿童标准缺失等主要问题。
结论 建议关注呼吸防护适用性问题,优化传染病防护流程,加强使用者培训,加快呼吸防护新产品研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进行描述和分析,探讨其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试行第五版)》流行病学调查指引,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方法,探讨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焦作市解放区自2020年2月1日确诊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以来,确诊病例数共7例,无死亡病例。其中6例来自3起聚集性疫情,这3起聚集性病例均为家庭暴露引发,1起聚集性病例存在明显的病例代际。结论:焦作市解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性疫情以家庭暴露为主,在居家生活中应注意个人防护,患者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密切接触,做好自我隔离。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的全国职业病报告显示,职业性噪声聋(occupational noise-induced deafness, ONID)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职业病[1, 2]。2009—2018年上海市共报告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74例,占职业病发病总数的21.25%,其中噪声聋466例[3]。有报道显示各省市噪声作业体检人次数占职业体检总人次的40%左右[4]。某医疗机构报道2011—2016年共接诊疑似噪声聋109人次(106人),  相似文献   

20.
Public health travel restrictions (PHTR) are crucial measures during communicable disease outbreaks to prevent transmission during commercial airline travel and mitigate cross-border importation and spread. We evaluated PHTR implementation for US citizens on the Diamond Princess during its 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 outbreak in Japan in February 2020 to explore how PHTR reduced importation of COVID-19 to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disease containment. Using PHTR required substantial collaboration among the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ther US government agencies, the cruise line, and public health authorities in Japan. Original US PHTR removal criteria were modified to reflect international testing protocols and enable removal of PHTR for persons who recovered from illness. The impact of PHTR on epidemic trajectory depends on the risk for transmission during travel and geographic spread of disease.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Diamond Princess outbreak provide critical information for future PHTR u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