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和现场体格检查的方法对安徽省部分农村地区751名60岁以上的老年居民进行了慢性病患病现状及患病危险因素调查,并进行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0.5%;疾病患病顺位依次为高血压、关节炎、慢性胃肠炎、慢性支气管炎、白内障等;各种慢性病危险因素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患慢性病对老年人的睡眠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结论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同时慢性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为了降低农村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应加强对慢性病的防治和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开展健康促进,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西部项目地区农村老年人两周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健康和提高卫生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个项目县的14 656名≥60岁农村老年人进行调查,并运用单水平logistic回归和多水平回归统计方法分析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8.53%,两周患病疾病种类主要为高血压(39.23‰)等慢性病,发病时间构成主要为慢性病延续到2周内(61.16%);多水平模型显示,女性两周患病率(19.91%)高于男性(14.88%)(χ~2=50.426,P 0.001);少数民族两周患病率(16.93%)低于汉族(18.92%)(χ~2=8.683,P=0.003);与医疗机构距离较远(2 km~或4 km~)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低于0 km~组(P 0.05)。2周内有跌倒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49.66%)高于未跌倒的老年人(16.71%)(χ~2=87.129,P 0.001);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两周患病率(26.25%)高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11.72%)(χ~2=451.492,P 0.001)。结论性别、民族、与医疗机构距离、是否跌倒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中西部项目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多水平模型比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能更好地分析具有层次结构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琴  杨标  陈娅楠  乔慧 《现代预防医学》2019,(15):2776-2779
目的 了解宁夏盐池县农村中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评价不同经济收入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公平性,分析慢性病患病不公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中中老年人的调查数据,以患病率描述慢性病的患病情况,以集中指数为公平性评价指标,采用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影响慢性病患病不公平的因素。结果 宁夏盐池县基线调查(2009年)及2011年、2015年追踪调查的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34.08%(590/1731)、22.84%(413/1808)和44.83%(976/2177);3次调查的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分别是-0.023、-0.029、-0.013;各因素对慢性病患病不公平的贡献中,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是导致慢性病患病不公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宁夏盐池县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整体水平较低,慢性病患病的公平性总体状况较好,年龄是对慢性病患病不公平贡献最大的因素,应加强对低收入人群、老年人群及女性等弱势群体健康的关注,普及健康保健知识,提高农村居民健康公平性,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衡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对完善的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衡阳市1 131名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衡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总患病率为64.10%,城市地区老年人患病率(66.67%)高于农村(59.56%)(P=0.017)。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38.91%),冠心病(27.13%)和糖尿病(16.22%)、脑卒中(7.50%)和慢阻肺(5.6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吸烟、体质指数是珠晖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衡阳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吸烟和体质指数,应重点加大农村地区的慢性病防控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3个县市(县级市)9个乡镇54个行政村540户1831名居民进行家庭健康征询调查.结果:两周患病率为24.09%,慢性病患病率为13.33%;对两周患病情况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分别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家庭人口数、年龄和职业类别成为了两周患病率的影响因素,年龄和年人均纯收入成为了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论:两周患病率和慢性病患病率均高于三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中全国农村的相应数据:湖北省农村卫生服务提供者应根据卫生服务需求的现状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保健服务、合理有效地分配卫生资源的政策制定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在河北省唐山、石家庄、张家口市抽取的6 173名≥60岁城乡居家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河北省城乡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5.1%,其中患1、2、3、4和≥5种慢性病者分别占患慢性病者总数的35.4%、26.0%、15.8%、8.0%和14.7%;总患病率居于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41.7%)、心脏病(22.8%)、风湿性关节炎(18.2%)、糖尿病(17.2%)、骨质疏松(15.4%),居于城市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43.2%)、心脏病(25.6%)、糖尿病(19.6%)、风湿性关节炎(15.1%)、骨质疏松(13.7%),居于农村前5位的慢性病分别为高血压(40.2%)、脑血管疾病(28.1%)、风湿性关节炎(21.3%)、心脏病(19.9%)、骨质疏松(17.2%);城乡居家老年人不同慢性病患病情况比较,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青光眼、褥疮、贫血、肌肉萎缩症、痛风、甲状腺疾病、皮肤疾患、焦虑症、抑郁症患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84岁、有公费医疗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收入足够满足需要、工作现状为在职和未工作过、睡眠正常、生存质量良好、日常生活能力正常、心理症状指数正常是河北省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河北省城乡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年龄、医保类型、收入满足需要、工作现状、睡眠情况、生存质量、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症状指数是城乡居家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潍坊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政府制定相应的预防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8-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潍坊市6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 250名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健康相关影响因素,获得有效问卷1 208份,有效应答率为96.6%。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慢性病影响因素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潍坊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1.8%,其中患有1、2、3种慢性病的分别为40.7%、16.1%和5.0%;慢性病患病率居前3位的依次是高血压(39.7%)、糖尿病(15.2%)、心脏病(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52)和慢性病家族史(OR=7.203)是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自理能力(OR=0.348)、饮食习惯(OR=0.769)和睡眠时间(OR=0.739)是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潍坊市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加强社区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以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探讨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 08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 结果 老年人患病率为41.85%,女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所患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影响被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工作现状、生活自理能力、自评健康状况和睡眠情况。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2.38%,两周就诊率为18.50%,住院率为12.24%。影响老年人两周患病的主要因素为目前健康状况、睡眠质量;影响老年人两周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目前健康状况;影响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类型、目前健康状况、吸烟情况和睡眠质量。结论 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相对于普通人群更高,但是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低,这就不利于老年人与普通人群共享卫生资源,容易造成卫生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应加强社区健康宣传教育、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继续完善老年人口的卫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探讨昆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可及性、健康需求与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75名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与利用情况。结果老年人患病率为41.85%,女性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所患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COPD;影响被调查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为性别、户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年收入、工作现状、生活自理能力、自评健康状况和睡眠情况。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2.38%,两周就诊率为18.50%,住院率为12.24%。影响老年人两周患病的主要因素为目前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影响老年人两周就诊的主要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和目前健康状况;影响老年人住院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类型、目前健康状况、吸烟情况和睡眠质量。结论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相对于普通人群更高,但是卫生服务利用水平低,这就不利于老年人与普通人群共享卫生资源,容易造成卫生资源的闲置或浪费。应加强社区健康宣传教育,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同时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继续完善老年人口的卫生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评价老年人健康公平性。[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了云南省4284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用集中指数评价公平性。[结果]调查对象的两周患病率为9. 9%,慢性病患病率为36. 6%,需住院率19. 2%;家庭人口多是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患慢性病是两周患病和需住院的危险因素;女性慢性病患病率和需住院率高于男性。不同收入老年人的两周患病和慢性病患病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需住院的集中指数为正值。不同文化程度的相关健康指标的集中指数均为负值。[结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健康状况一般。经济因素和文化程度均影响着健康的公平性。应加强对女性、低收入和低文化程度老年人群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佛山市南海城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海城区8个社区中的715名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本地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39.43%,其中男性33.55%,女性44.10%。两周患病率位居前5位的疾病类别依次为循环系统(18.57%)、内分泌营养代谢(5.14%)、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4.14%)、呼吸系统(3.71%)和消化系统(1.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育锻炼、家庭关系、是否主动获取保健知识及是否患慢性病是影响本地区老年人两周内患病的独立因素。[结论]佛山市南海城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较高,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卫生政策,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地区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发达、中等、欠发达)选取山东省潍坊市、威海市和济宁市作为样本城市,每个市随机抽取2个区,每个区随机抽取3个社区,共抽取18个社区的2 796例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由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基本情况和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慢性病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地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3.8%(1 785/2 796)。慢性病患病顺位居前5位的依次为高血压1 121例,患病率为40.1%;糖尿病458例,患病率为16.4%;心脏病421例,患病率为15.1%;关节炎252例,患病率为9.0%;脑血管疾病102例,患病率为3.6%。1 785例慢性病患者中,患1种慢性病的为1 084例(60.7%),患2种慢性病的为510例(28.6%),患3种以上慢性病的为191例(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慢性病家族史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97、8.502);婚姻、自理能力和睡眠质量是慢性病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718、0.518和0.797)。结论山东省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且存在多种慢性病共存现象,应关注高龄和有慢性病家族史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改善其自理能力和睡眠质量,有效防治慢性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现状,为农村民族地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个县3个乡镇8个村的60岁以上老年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结果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2.27%,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7,P0.05);毛南族、布依族、水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38,P0.05);不同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空巢老人、婚姻属性、年均经济收入的老年人的多种慢性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慢性病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加强基层卫生队伍的慢性病宣教水平与指导能力,提高老年人对慢性病的防治知晓率,对保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减少过早死亡和致残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宁夏卫生厅与哈佛/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中海原、盐池、同心、彭阳、西吉5个样本县"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12年30 583名农村居民的追踪随访资料,采用SPSS 11.5软件分析五县农村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30 583名农村居民自报患≥1种慢性病者4 182例,慢性病患病率为13.7%,年龄标化慢性病患病率为13.49%,高于2008年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农村地区年龄标化慢性病患病率的10.98%(u=12.85,P<0.05);4 182例慢性病患者中,患1、2和≥3种慢性病者分别占84.0%、12.9%和3.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和年龄≥5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家庭年均经济收入中低收入及以上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家庭年均经济收入状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居民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魏常友  杨晓虹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3682-3684
[目的]通过对城镇居民慢性病分布情况进行公平性探讨,并分析社区人群慢性病患病状况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各级卫生决策部门提供卫生服务政策支持。[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访谈调查样本,吉尼指数计算公平性,统计学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慢病人群的家庭收入吉尼系数为0.2796,非慢病人群为0.2426。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为年龄、家庭功能、性别、是否在业、是否有医疗保障及家庭类型(P均﹤0.05)。[结论]城镇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在不同收入人群中存在着不公平性,慢性病加剧了这种不公平性程度。加强对女性、老年人口、未在业人员以及困难户家庭成员等高患病率群体的健康关注和健康干预,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健康不公平性,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15岁及以上居民主要慢性病的患病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该地区的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2 578位15岁及以上居民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慢性病的总患病率为19.2%(482/2508),男、女慢性病总患病率分别为8.69%、10.51%。前五位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高血压(10.6%),胃肠疾病(3.7%)、糖尿病(2.5%)、慢性阻塞性肺病(1.2%)、冠心病(0.8%)。不同年龄组、不同教育程度的慢性病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病组人群与非慢病组人群之间饮酒情况、高盐饮食、高脂饮食、体育锻炼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尤其高血压已成为影响广州市白云区居民尤其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加强以老年人为重点干预对象的慢性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太原市某社区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病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9月抽取某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360人作为调查对象,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行为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次有效调查人数为355人,慢性病患病人数156人,慢性病患病率为43.9%,其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有医保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无医保的老年人,经常吸烟、每周饮酒3~4次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也高于其他组人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被调查老年人患病率排在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脏病。结论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影响该社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不良行为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北省鄂州市贫困人群卫生服务需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7年11—12月对鄂州市12 656名贫困人群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卫生服务需要的影响因素。结果 :鄂州市贫困人群两周患病率为14.19%,而慢性病患病率为29.80%。结果显示,婚姻状态、就业现状和平常活动能力是贫困人群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就业现状、家庭人均月收入和平常活动能力是贫困人群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鄂州市贫困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较高,相关部门应关注弱势群体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如进行慢性病管理、增加就业机会、开展健康教育等,以提高贫困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安市城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第四次陕西省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数据,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西安市的9个区县,共抽取了1260户,3979名居民,其中西安市城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户数404户,569人。结果:西安市城区老年人两周患病率为25.48%,慢性病患病率为48.33%,高于陕西省一般人群的两周患病率(13.4%)慢性病患病率(14.51%);影响西安市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性别,收入和年龄。结论:西安市城区老年人卫生服务需要处于较高水平,相关政府部门应提出应加快发展针对老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完善医疗保健制度,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公平、合理、有效的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院》2022,(1):143-146
目的 调查老龄化背景下粤西地区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利用现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制定改善和优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自粤西地区3个地级市18个县(区)老年人群(≥60岁)中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选调查对象,每一抽样框50人,最终入选3 518人。应用自制调查问卷(《中国卫生服务调查报告》为参考)开展面对面调査。掌握一般情况、健康状况,并掌握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情况,包括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两周首诊机构,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通过调查,粤西地区老年人口两周患病率为41. 05%。老年人口慢性病主要是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后遗症、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脑动脉粥样硬化、脑内出血后遗症、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性支气管炎伴急性加重、慢性胃炎及恶性肿瘤等,住院时间平均(14. 85±2. 14) d。通过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居住农村、贫困/低保、2种及以上慢性病是两周患病独立影响因素(P <0. 05)。两周就诊率为30. 56%。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婚姻状况、年人均收入、贫困/低保、患慢性病种数对老年人两周就诊有显著影响(P <0. 05)。60~64岁老年人患病治疗次均费用以高血压为主,65~69岁、70~74岁、≥75岁年龄老年人主要是肿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等。结论 在老龄化背景下粤西地区老年人口卫生服务需要量较大,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水平均较高,但慢性病种类、婚姻状况、贫困/低保等是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