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营养效果。方法收集96例接受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48例。两组均接受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加介入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急性介入治疗中使用介入护理,能明显降低介入术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脑血管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脑血管患者实施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介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护理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介入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采用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理健康评分和神经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脑血管介入患者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畸形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杨艳萍  李美琼 《云南医药》2000,21(3):263-264
目前对脑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很多。我科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对收治的22例AVM病者施行介入血管内栓塞术,均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病例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55岁。1.术前护理:心理护理:针对病人对治疗方法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情,应耐心细致地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此种方法的优越性及先进性,并向他们介绍成功病例,使其对治疗有正确认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良好的心境配合治疗,提高手术成功率。双侧腹股沟区备皮,做各种药敏试验,术前6小时禁食。术前一日静脉给予皮质激素类药物,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本院就医的45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以及相关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和护理脑血管疾病的各项临床症状症状均显著改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6%,且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临床并发症。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常规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临床护理,有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巩固临床治疗效果,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工介入工休会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将2012年7至12月参加工休会的186名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1至6月我科有社工介入工休会的参会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出院前均对护理工作中服务态度及关爱患者方面的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服务态度满意度评价结果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χ2=22.6,P<0.05);满意、不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2、χ2=2.24, P均>0.05);关爱患者方面的满意度评价结果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χ2=4.88、χ2=21.21, P<0.05);不满意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结论社工介入工休会增强了医护患之间相互沟通、理解;解决了患者因疾病引起的各种有关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医护患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介入栓塞治疗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对两组患者均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其中常规组30例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30例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护理后,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23±1.35)d与96.67%,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血管畸形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围术期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取得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实践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12-1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择期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择期行脑血管介入诊治的患者共70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术前参观导管室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分析其心理特征变化情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两组入院时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后观察组抑郁分数、焦虑分数、护理满意度、对血压、心率影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分别为0.037、0.001、0.035、0.015、0.016)。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支持对择期脑血管介入患者可降低抑郁焦虑分数,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机体血压、心率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技术是近年来新型的用于诊断及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新的诊断技术,为许多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自1998年10月~2004年10月共行脑血管造影术160例,其中行介入治疗者55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21例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萍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220-1222
目的 通过对脑血管造影术及介入治疗护理工作的总结分析,提出护理配合的重要性。方法 对21例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物品的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积极配合医生救治,以及术后给予周密细致的基础和专科护理,及时预防并发症发生。结果 21例患者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成功率100%。结论 完善的护理配合是患者安全顺利进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进行预防性护理和传统一般护理,比较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做好介入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显著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行支架介入治疗术的脑血管狭窄80例病人,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1 00%,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优于对照组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介入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后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就诊该院进行手术室手术患者128例,依据患者护理管理模式差异,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采用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穿刺成功率、事故发生率、护理质量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96.92%及护理服务质量评分(23.67±3.16)均高于对照组(P <0.05);事故发生率4.62%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46%显著高于对照组72.31%(P <0.01)。结论手术室护理服务采用循证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住院的90例患儿的资料,根据患儿输液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采用输液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儿平均液体残留量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输液中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输液量更接近需要剂量,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小儿输液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住院需输液患儿共200例,上述患者均为在我院首次住院患儿,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小儿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记录两组患儿输液后输液瓶内残留的药物的液体量,比较两组患儿输液后输液瓶中残留的输液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输液后液体残留量为(10.1±2.9)ml,对照组输液后液体残留量为(15.2±3.1)ml,观察组输液后液体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助于提高小儿输液药量的准确性,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癌(CCA)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全程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接收的114例CCA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5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优质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治疗期间并发症出现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HAMA、HAMD、QLQ-C3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CCA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全程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治疗期间不良情绪,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出现率,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输液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价值,并对其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输液患儿66例,分组依据患儿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两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的33例患儿为参照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33例患儿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儿的输液残余量、疼痛评分,研究组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另外,比对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研究组(97.0%)高于参照组(69.7%),组间差异经证实后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小儿输液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价值,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均有所提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介入护理干预方法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血管病患者,所有患者采取介入治疗干预,经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0例接受介入护理干预,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质量评估量表(PQRS)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mRS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期间,通过介入护理干预方法可以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以进一步减少大脑功能障碍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