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颖  孔令彪 《北京中医药》2018,37(9):858-860
饶燮卿老中医认为,中医药治疗可应用于各期胃癌以及胃癌治疗的各个阶段。胃癌发病的根本病机是正气虚损、邪气内实。治疗时注意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顾护胃气、攻补兼施为原则,主张分期、分型治疗。将中医药治疗与手术、放疗、化疗等相结合,促进手术后机体恢复,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预防胃癌转移及复发,提高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痛经作为临床常见病,从其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及临床表现上均符合伏邪致病,与伏邪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从伏邪致病分析原发性痛经病机,多为正气不足、伏郁致病、伏寒致病、伏瘀致病、伏湿致病。从伏邪辨治原发性痛经临床治疗须以顾护正气为根本,采用行气活血、温经散寒、清热除湿等治疗方法清除伏邪,同时防治结合,避免诱因,阻断伏邪发病。  相似文献   

3.
李玲孺  张惠敏  王济  李英帅  杨玲玲 《中医杂志》2012,53(20):1720-1723
对王琦治疗过敏性疾病经验进行总结,认为调节过敏性体质应贯穿过敏性疾病防治的始终,以无柄灵芝、(制)何首乌、乌梅、蝉蜕四味药合用作为过敏体质调体方,可有效预防过敏性疾病并防止复发.同时在辨体论治的基础上提出先辨病——抓住根本病机,如肺系过敏性疾病基本病机为邪热怫郁于肺,皮肤过敏性疾病基本病机为热伏血分;再辨证——做到因人施之,并佐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4.
宋绍亮教授临证中对于抗磷脂综合征合并脑梗死的诊治有独到经验。宋教授认为本病根本病机为邪毒内伏,瘀阻脑络,其中邪毒内伏为发病之关键。治疗则注重在辨病基础上辨证治疗,重视雷公藤的使用,主张清解伏邪,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5.
林艳华  吕鹏宇  宋咏梅 《山东中医杂志》2023,(12):1320-1323+1332
王新陆教授认为,正虚邪盛是贯穿恶性肿瘤病变全过程的基本病机,虽然恶性肿瘤的发病部位、类型较多,然其要一也。临证时应抓住正虚邪盛这一基本病机,以扶正祛邪为根本治疗原则,在辨证与辨病施治的基础上,选用适当的方药。王教授在治疗恶性肿瘤时用药灵活,补益先行,祛邪抗癌,首创援药,擅于使用对药、虫类药物、有毒的药物等,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3,(3):421-422
马建伟认为脾肾两虚为膜性肾病发病之根本,湿热毒邪、瘀阻肾络、风邪外袭为膜性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特点。在治疗中应以益肾健脾为本;清热利湿解毒当先;强调祛风除邪;活血化瘀贯穿治疗始终;谨守病机,守方治疗,随证辨治,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7.
从膝骨性关节炎病因、证候表现等审辨其病机,认为肾虚是重要发病基础,痰瘀凝滞是其发病的重要病因病机,肾虚痰瘀胶着阻络贯穿于该病始终,亦即膝骨性关节炎缠绵难愈之关键因机。临证治疗应悉加辨证,紧切病机,精准灵融,补肾壮骨以治其本,化痰祛瘀以治其标,补肾、化痰、祛瘀三法并用,互助互用,是该病辨治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8.
总结现代临床辨治尿路感染的经验和认识,认为尿路感染发病与脾肾亏虚、湿热蕴结关系密切,其根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热蕴结为标,而气化不利贯穿本病始末。故治疗应标本兼治、清健同施,调畅气机则应贯穿尿路感染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9.
介绍孙克伟教授辨治胁痛的临床经验.孙教授认为胁痛的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密切相关;其根本病机为肝络失和;治疗当以疏肝理气为本,肝脾同调为纲,运用疏肝理气、调节肝脾之法;临床多辨为气郁化火、湿热内蕴、瘀血内阻、肝郁脾虚四证以论治,同时结合肝脏不同基础疾病予以辨病用药,疗效显著.附验案2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0.
受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影响及烟草的大量吸用,肺系疾病屡见不鲜,临床上尤以慢性咳嗽多见。王胜认为慢性咳嗽究其本质是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气机升降失常是其最根本的病机。王胜根据中医学理论知识,结合慢性咳嗽发病脏腑的特性及基本病机,从气机升降辨治慢性咳嗽,为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正确认识病证实质,理清辨病与辨证之固有关系,提高辨证论治效应,特作病机本末分析。提出病机有本末之别,而证候遂有本从之异,于是诊病由之而辨有无、分间甚、别繁简,识证以之而定结构、计类型、验奇恒;于是治疗因之而订定治法模式,谋划不同论治策略,便有治本治末、治本为主、惟本是治、舍本治末等施治方案。病机本末之关乎辨证论治者如此。惟其病有本证,故辨病无非辨证,所云辨病宜重于辨证者,实则辨本证重于辨从证耳。医者认识疾病病机之本末及夫本证从证之情,要在素间磨炼,历年积淀,亟需总结自身经验,且须效法古贤,旁及众家,方可系统认识病证根本,使辨证论治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六辨其中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的重要临床意义。方法:首先明确中医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的概念,以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观点为切入点,以名医经验为借鉴,阐明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结果: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是中医临床分析疾病的重要步骤,为辨证论治提供重要的基础,是中医的临床基本功。结论: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部分,文章初步总结中医临床六辨之辨病机、辨病势和辨病质,为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百病生于气”高度总结了气病为病的根本病机。肺胀是肺失宣降、肺气胀满的一种病证。王有奎主任在辨治肺胀方面有其独特的诊治思路,主张运用补气调气法治疗肺胀。文章通过分析肺胀发病与气的关系,总结王有奎主任治疗肺胀中运用大补元气法及治痰法的经验,以期对肺胀的发病机制、发展过程及其治法方药有整体的认识,从而指导肺胀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侯仰韶 《中医杂志》2015,(6):531-533
根据部分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乏证可辨型肺癌"的概念。通过分析导致肺癌发病的病邪性质、致病特点和病变机理,认为热毒内侵是其根本病因,气血痰毒胶结凝聚是其根本病机,正气亏虚存在于疾病始终。对乏证可辨型肺癌的辨治应"舍外而求内",审病因、辨病机、证病兼顾、攻补兼施,而且顾护后天之本应贯穿始终。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外在临床表现会有所侧重,但其治疗应在上述治疗大法的基础上进行加减施治,即采取类证类治的治疗理念,方可既治癌之本证,又治癌之标证。  相似文献   

15.
李灿东教授认为,在当今社会“痰”是眩晕病的常见诱因,可单独发病或兼夹他邪,临床上喜用温胆汤治疗此类疾病,且其提出的“辨症、辨证、辨病、辨机、辨人”的五辨思维在眩晕病论治上效果显著。本文列举了李灿东教授治疗眩晕病经验及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朱祝生教授认为,"失眠"的发病主要和心、肝有关,肝郁血虚是本病最主要的病机;肝为起病之源,心为受病之所。老师临症50多年,审证求因,狠抓病机,辨病、辨症与辨因相结合,临床治病推崇"百病皆生于气"的理论,重视肝对人体气机条畅作用,提出治疗失眠需重视肝的疏泄和调养,疏肝调肝、兼以养血安神贯穿该病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文例结合、图文相辅地阐述张西俭关于辨病机结构论治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辨析病机,其根本是展现其清晰的结构,以使医者找出导致疾病所以然和标本缓急的病机及方证对应体系,有利于治疗方案准确全面、合理的安排。辨病、辨证和辨症是三个不同诊断层次上的中医诊断概念,辨症论治和辨病论治属于经验模式,而病机结构辨治是中医临床模式的高级理性模式,也是中医临床学术的精髓,辨证过程中辨明病机结构对于正确认识疾病、分析病机进而逐步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符合中医临床思维的本质,经得起临床验证,具有实效易学的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提倡运用。  相似文献   

18.
介绍梁冰应用中医分期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Aplastic anemia-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 syndrome,AA-PNH)综合征的临床经验。梁冰认为温热毒邪外感、湿热毒瘀内蕴致使出现髓劳、血虚、黄疸,是AA-PNH综合征发病的根本病机;治疗上根据有无溶血证据,首辨疾病主次,再依据疾病分期,辨标本轻重缓急;治法上以凉血解毒、滋阴补肾治血虚髓枯,以健脾益肾、利湿清热、解毒活血治虚劳黄疸为特色,选方用药颇具特点,临床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李传课教授辨治老年黄斑变性经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介绍了李传课教授辨治老年黄斑变性的经验,对其病机概括为三个方面,并拟定相应治则和方药。其一,认为老年体衰、肝肾亏虚是本病发病的根本病机,法当滋补肝肾为主,常以自拟滋阴明目丸治疗。其二,认为肝阳偏亢、心火动血是本病出血的常见病机,法当滋阴潜阳清心为主,兼以活血化瘀,常以自拟养阴潜阳清心方治疗。其三,认为肝脾失调、升降失常是本病渗液的常见病机,法当疏肝健脾、和胃化湿为主,兼以除痰化瘀,常以自拟疏肝健脾利湿方治疗。  相似文献   

20.
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与个体素质有着密切关系,因而治疗法则也有着一定规律。本文以素体脾阳虚人为例,揭示其易感病邪性质、发病、病机、病性及其治则都具有一致性和对应性。中医临床学若在确定病名的基础上进行辨质论治,将辨质论治和辨证论治有机结合在一起,便能更准确地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诊疗水平。同时,在未发病前,辨质防治,也将赋予中医预防学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