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方对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模型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血栓素B2(TXB2)的影响。方法:将72只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产复康组及益气化瘀方低、中、高剂量组(4.68,9.36,18.72 g·kg-1)。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造成子宫复旧不全模型,并于造模后第1~7天分别ig给药。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值;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L-1含量;采用放免药盒测试法测定6-K-PGF1α和TXB2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L-1平均灰度、TXB2显著降低(P<0.01),其余各指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产妇康组6-K-PGF1降低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变化差异性显著(P<0.05,P<0.01)。益气化瘀方中剂量组IL-1平均灰度值升高、IL-1面密度值及TNF-α值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各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产妇康组相比,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降低6-K-PGF1水平的作用较显著。而益气化瘀方各剂量组间比较,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能更好调节PGI2/TXA2比值。结论:益气化瘀方能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1水平,有抗炎作用;能调节PGI2/TXA2比值,促进PGI2/TXA2之间的动态平衡,使血止而不留瘀,从而发挥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之功效。益气化瘀方高剂量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通络方对胃络瘀毒型胃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环氧合酶-2(COX-2)、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泌素-17(G-17)表达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胃癌前病变患者11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胃复春片,观察组在胃复春片基础上口服化瘀解毒通络方。两组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12周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2周中医证候积分、病理学积分、炎症因子、COX-2mRNA表达、PGI和G17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2周,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高于对照组(73.68%)(P<0.05)。治疗12周,两组胃胀、胃痛、痛有定处和痛处拒按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观察组胃胀、胃痛、痛有定处和痛处拒按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两组异型增生、肠化和萎缩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观察组异型增生、肠化和萎缩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两组血清IL-1β、IL-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  相似文献   

3.
朱婷婷 《新中医》2022,54(18):20-24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ACI)静脉溶栓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A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安宫牛黄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hs-CRP、TNF-α、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内皮素-1 (ET-1)、血栓素A2 (TXA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FMD、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T-1、TXA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  相似文献   

4.
杨军  奚九一 《北京中医药》2010,29(10):785-787
目的 观察清营化瘀冲剂对实验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前后血栓素A2/前列环素PGI2(TXA2/PGI2)的影响.方法 采用静脉血栓早期机化阶段动物模型,观测清营化瘀冲剂对TXA2和PGI2及血栓湿重的影响.结果 清营化瘀冲剂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血栓湿重,降低TXA2水平,从而使TXA2/PGI2比值接近正常,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善TXA2/PCI2是清营化瘀冲剂治疗DVT的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石雷云 《新中医》2022,54(2):42-45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依照随机双盲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治疗后,2组IL-8、TNF-α、hs-CRP及FI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APTT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研究组IL-8、TNF-α、hs-CRP及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APTT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食欲、睡眠、精神...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腑清胰汤辅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胰腺炎(SAP)对患者肠道屏障功能、血清内毒素、血小板衍化因子(PAF)和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88例SAP患者分为通腑清胰汤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研究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组(对照组)各44例。于治疗前(T1)和治疗1周后(T2)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清淀粉酶(AMY)、总胆红素(TBIL)、肌酐(SCr)、平均动脉压(MAP)、氧和指数(PaO_2/FiO_2)]、细胞因子[PAF、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腹内压(IAP)]差异,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腹胀、腹痛、恶性、呕吐)积分差异。结果:T2时,两组患者组部分生化指标(AMY、TBIL、SCr)、细胞因子(PAF、TNF-α、IL-6、IL-8)、肠道功能指标(内毒素、D-乳糖、DAO、IAP)、中医症状积分均较T1时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MAP、PaO_2/FiO_2水平均较T1时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腑清胰汤辅助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能抑制肠道细菌生长、维持肠黏膜屏障功能完整性、减少内毒素产生和吸收;有效降低PAF、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防止各脏器功能损伤,有利于疾病恢复,治疗S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杨军  奚九一 《北京中医》2010,(10):785-787
目的观察清营化瘀冲剂对实验大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前后血栓素A2/前列环素PGI2(TXA2/PGI2)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血栓早期机化阶段动物模型,观测清营化瘀冲剂对TXA2和PGI2及血栓湿重的影响。结果清营化瘀冲剂治疗可以明显减轻血栓湿重,降低TXA2水平,从而使TXA2/PGI2比值接近正常,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TXA2/PGI2是清营化瘀冲剂治疗DVT的有效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风解毒胶囊治疗,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风热犯肺证能够降低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涤痰化瘀理神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对患者体质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利培酮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涤痰化瘀理神汤,治疗两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体质分布、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分、副反应发生率、疗效及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平和质多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AN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L-8、IL-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培酮联合涤痰化瘀理神汤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优于单纯利培酮治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改善患者体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真武汤加地龙治疗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血清IL-18、TNF-α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照组(30例)给予静滴长春瑞滨和顺铂抗癌与对症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真武汤加地龙治疗,比较2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和血清IL-18、TNF-α水平,16S rRAN测序检测肠道菌群多样性。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较对照组的40%显著增高(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以研究组指标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认知功能等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8和TNF-α水平均降低,且以研究组下降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菌群多样性更丰富。结论 真武汤加地龙治疗肺癌并发恶性胸腔积液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IL-18和TNF-α水平,改善菌群多样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化瘀解毒汤对脓毒血症患者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物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化瘀解毒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补充血容量、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吸氧等综合治疗,化瘀解毒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化瘀解毒汤治疗,每日1剂,持续治疗2周。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应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DIC评分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树突状细胞相关表面分子CD80、CD83、CD86表达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均降低(P<0.01),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均降低(P<0.01),CD80、CD86水平均降低(P<0.01),CD83水平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化瘀解毒组血清IL-6、TNF-α、PCT水平均较低(P<0.01),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均较低(P<0.01),CD80、CD86水平均较低(P<0.01),总有效率较高(P<0.01)。结论化瘀解毒汤辅助治疗脓毒血症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APACHEⅡ评分、ISTH DIC评分,可能与调节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面物质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化瘀方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巨噬细胞中NLRP3炎性体通路及相关炎性反应递质的作用。方法:将大鼠NR8383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扶正解毒化瘀方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组以及中药+TZP组。用制备扶正解毒化瘀方中药原液作用于脂多糖诱导的大鼠NR8383细胞,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NLRP3炎性体通路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干预前后炎性反应递质的水平。结果:扶正解毒化瘀方组和TZP组均能明显降低NLRP3、Caspase-1和ASC的mRNA表达,2组NLRP3和ASC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Caspase-1和IL-1β蛋白水平也有下降趋势。扶正解毒化瘀方组和TZP组均能明显降低IL-18和IL-1β炎性反应递质水平,联合用药有增效作用。结论:扶正解毒化瘀方对NLRP3炎性体作用明确,可能通过NLRP3炎性体通路延缓机体免疫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解毒化浊促愈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8月-2018年10月在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解毒化浊促愈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水平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此方治疗方法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通腑化瘀导痰汤对重型颅脑损伤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变化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予通腑化瘀导痰汤加西医综合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24 h、36 h、72 h、5 d及7 d抽血进行血清S-100β蛋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检测,并于伤后第2周及第4周用COS预后分级方法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入院时、治疗后24 h及36 h两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72 h,5 d,7 d,治疗组血清NSE、S-100β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治疗组GOS预后分级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腑化瘀导痰汤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S-100β蚩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结合西医综合治疗能提高重型颅脑损伤COS预后分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腑泻肺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FN-γ、IL-1β、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月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退热、止咳、抗炎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腑泻肺化痰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体征积分,比较2组患者主症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炎性反应因子,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IFN-γ、IL-1β和PC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泻肺化瘀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候,缩短临床病程,降低炎性反应,和阿奇霉素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口服、常规西药+化浊解毒方+耳穴贴压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差异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对照1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基础上接受化浊解毒方口服;观察组在对照2组基础上接受耳穴贴压治疗。观察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血常规中的白细胞(WBC)水平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脓性分泌物消退时间短于对照1组、对照2组(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各组在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方面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0.05);治疗后观察组在中医症状各项积分方面分别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 <0.05),且对照2组优于对照1组(P <0.05)。3组在hs-CRP、TNF-α、IL-6、IL-8、WBC计数方面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P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验方软坚化瘀方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服组、外敷组、联合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恩替卡韦片口服,内服组予软坚化瘀方及恩替卡韦片内服,外敷组予解毒消痞散外敷及恩替卡韦片口服,联合组予软坚化瘀方内服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及恩替卡韦片口服;每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外敷组、内服组、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5.o%、55.O%、60.0%、90.o%,其中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P〈0.01);各组治疗后ALT、AST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IIIP、IV—C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3组(P〈0.05,P〈0.01)。结论软坚化瘀方内服联合解毒消痞散外敷治疗瘀血阻络型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可保肝降酶、抗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泻浊化瘀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尿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常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透析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基础治疗+泻浊化瘀汤,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液透析后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的水平。结果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cr、BUN、血钙、血磷、PTH、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磷、PTH、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Scr、BUN、血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IL-2、IL-6、TLR4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清IL-2、IL-6、TLR4和CR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泻浊化瘀汤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有利于降低血磷、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程度及TLR4的水平,对于改善血透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郭薇  陈苏宁  王博闻 《天津中医药》2015,32(12):743-747
[目的]研究通腑化瘀汤对术后肠梗阻(POI)模型大鼠小肠动力及血清白介素(IL)-6、IL-10的影响,探讨中药对促进POI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组,手术建立大鼠POI模型。药物组给予通腑化瘀汤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空白组不予干预。术后24 h测定各指标。[结果]与空白组相比,对照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IL-10也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药物组的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血清IL-6水平显著降低,血清IL-10显著升高(P0.05);且小肠推进率与血清IL-6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清IL-10浓度呈正相关。药物组肠黏膜的病理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化瘀汤可改善小肠动力,降低促炎因子IL-6同时提高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缓解POI,保护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醒神活血通腑方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的治疗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0(IL-10)、血管细胞黏附分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降血压、抗凝剂、血糖管理干预,同时给予患者常规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干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神活血通腑方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昏迷的疗效以及VCAM-1、IL-10、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评分、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6%(41/42),对照组为59.5%(25/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VCAM-1、TNF-α水平均下降而IL-10水平则显著升高,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神活血通腑方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术后昏迷,可以获得良好疗效,可明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其作用机制与有效调节VCAM-1、IL-10、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