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基于中医病因学"毒"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认为"疫毒、寒毒、湿毒、热毒"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外因,"正气不足"是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内因,疫毒与寒毒、湿毒、热毒相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的基本病机。依据病情辨证施治:初期:除疫化湿、散寒透邪;进展期:清热解毒、宣肺通腑;危重期:开闭固脱、解毒救逆;恢复期:清解余邪,益气养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的各期中医证型,结合临床诊疗该病的实践经验进行探索。结果该病的病因为疫疠之气所为,其性质为毒寒湿燥,病损部位主在肺脏,可及脾胃,内陷心包,同时与患者的个体体质有关;临床辨证分为湿毒郁肺、疫毒闭肺、气营两燔、内闭外脱、邪去正虚(含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五型。结论据证求因是认识本病的基础,辨证是论治本病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孙倩  于小勇 《河南中医》2020,40(7):983-98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范畴,病位在肺,旁涉中焦,病机为"湿、毒、瘀、虚"。治疗原则为祛除温邪,扶助正气。治疗分早期、进展期、极期(危重期)、恢复期四期论治,根据三因制宜的原则进行预防。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虽疗效确切,但仍存在一些不足。首先,中医辨证时,患者可能已接受过或正在接受西医治疗,其所服用的药物或许会对中医辨证造成干扰,增加了中医诊疗难度。其次,此次疫情发于冬季,缠绵至今,受到个人体质、地域环境及自身已患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其病机演变和临床症状会有所不同,或寒化、或热化、或燥化、或伤阴、或伤阳、或耗气、或化瘀、或闭窍等。需充分结合临床,灵活辨证。最后,因新冠肺炎具有病变复杂、传变迅速、辨证困难的特点,治疗时需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处方。另外,中药煎服法的不同也可能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髓系白血病属中医"虚劳""积聚""癥瘕""瘰疬"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为先天禀赋不足,邪毒内蕴骨髓;后天失于调理,邪毒入血伤髓。临床辨证为邪毒内蕴、气血暗耗,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毒瘀交阻、阴精亏损及毒瘀炽盛、阴阳两虚4型;分别选用自拟慢粒系列方进行治疗;临证应注意辨病辨证相结合,清热解毒贯穿始末;消癥积须清热解毒,正确掌握轻重缓急。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遵循中医疫病学的认识方法,根据武汉本年度的物候学特点,归纳一线临床医师搜集的52例确诊病例中医四诊信息和证治经验,我们认为本病诱因是气交失常,人群普遍易感于从口鼻而入的秽戾之邪,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湿毒"特征的疫疠之气侵袭肺脾,继而存在着湿热性温病的正局与变局传变。中医治疗宜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论治。以辟秽解毒为核心治则,应用升麻、当归的基础上,分消走泄,宣畅气机,化瘀通络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7.
病机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部分,对新冠肺炎的病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能为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临床思路。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分期治疗,并参考其他相关论文和病例中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的不同病机,从多角度探析新冠肺炎中医分期病机特点,认为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病机特点为“正邪相争,正虚邪恋”;临床治疗期的病机特点为“湿毒侵袭肺脾,内生诸邪,正气虚损”;危重期的病机特点为“内闭外脱,阴阳失和”;恢复期的病机特点为“肺脾亏虚,气阴两伤”。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思考,立足于"湿疫"理论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药。认为新冠肺炎乃湿毒疫邪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本病除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外,同时也表现出三焦传变的过程。同时,通过归纳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湿疫的证治方药,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9.
新冠肺炎属于疫病,疠气从口鼻而入,与六淫邪气相合(以湿邪为主),可化寒、化热、化毒、化燥,主要伤及肺脾功能。病机认识上不同学者有寒湿与湿热的差异,与受邪轻重、气候差异、患者体质等有关。分期辨证可有效整合不同辨证方法,初期可从辨口气、辨鼻气、辨鼻涕、辨面色、辨小便来区分寒热。中期热盛于湿易从阳化燥、化毒,或湿胜于热从阴化寒而出现多种病变,临床根据寒、湿、热(毒)病邪的多少而随证治疗。中医诊治新冠肺炎既要突出中医理论特色,也要积极彰显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三因制宜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法则。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南北地域不同、气候差别、人体体质各异,北方地区感受疫毒之邪病因病机与湖北武汉有所区别。北方地域气候、生活习性、饮食习惯易致体内郁热,病邪具有"郁、湿、热、毒"特点,易伤阴从热化。临床防治应扶正祛邪、三因制宜,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有性的“杂气论”和中医的“天人合一”哲学观点是提出内疫病机概念的文献依据;现代医学中与肿瘤发病相关基因的发现、与自身免疫病相关的自身抗体的发现,以及这两类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提出内疫病机概念的临床依据。内疫病机认为,人体自身有杂气,健康人体杂气受正气制约,正气一旦亏虚,则可能对杂气失于控制,杂气变逆,甚而作疫,导致疾病。针对内疫病机提出促邪归正治疗原则,即扶正与攻毒并施,促使内生的疫气重新归顺正气,为正气制约,与诱导疗法暗合。  相似文献   

12.
王檀教授为吉林省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专家组组长,吉林省第二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国家第四批中医医疗队首席中医防疫专家,于2020年2月17日率领团队入驻雷神山医院。王檀教授结合临床实际,根据己亥(公元2019年)年下半年运气特点,结合武汉这一区域时空环境气化失序的具体表现及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临床症状特点,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归于中医学"疫毒"范畴,主要病位在肺,其次在腠理、脾胃,后期累及于肾;病因主要是正气不足,疫毒侵袭;发病基础在于易感人群体内环境处于气化顿滞,即肺脾气虚、寒湿偏盛的状态,这也是正气不足的集中表现;病机关键是疫毒与寒湿搏结于肺,机体气化顿滞,肺体用受损,肺络痹阻。病机特点为寒、湿、热、毒、瘀、痹,病程缠绵,寒湿因疫毒迅速湿化、热化,甚至化火成毒,因此需要始终围绕寒湿疫毒进行论治。以救治肺气为基本治疗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改善人体内环境,即气化顿滞——肺脾气虚,寒湿内盛的状态,促进疾病快速好转。  相似文献   

1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学“瘟疫”范畴,病因为“疫毒”邪气,以燥、热、毒兼湿为病机特点,疑似病例及发病初期的大致病机为燥热伤肺兼湿困于脾。荆门市中医医院专家组根据本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在全面考虑本地区天时气候、地域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拟定了具有良好预防及疾病早期治疗作用的“十味清瘟汤。”本方集治未病、解疫毒、防传变、保胃气四法于一体,熔伤寒治法与温病治则于一炉,具有益气固表、清泻肺热、燥湿健脾、扶正祛邪之功效,在荆门地区疫情前期发挥了重要的预防和部分治疗作用,面对目前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本方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尹先达 《光明中医》2008,23(11):1661-1662
人体之所以发生疾病,自然界气候的异常变化等只是外在因素,而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才是发病的根源。祖国医学既注意脏腑间的整体关系,即:五脏之间有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作用,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它脏;又注意治未病,预防疾病的传变,即:在治病时照顾整体,先安未受邪之脏,及早截断疾病传变途径,防止衍生它证,确保患者早日康复。“肝病实脾”这一治疗原则,即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为后世预防医学和临床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辨证目的就是辨病位、辨虚实、辨寒热、辨病势。治疗就是根据病位,以归经选药,根据虚实,或补虚或祛邪,根据寒热,或选温药温之,或选寒凉药清之,根据病势,选择适宜路径扶正、祛邪而去,本质上就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配伍组方就是将这一治疗思想具体贯彻在某方中,所以配伍原则就是治疗原则。中医的辨证目的、治疗原则、配伍原则是一脉相承的连续思维,都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这一提炼清晰阐释中医科学内涵,方便教学,是一种更为世界接受的语言表述形式,有助于促进中医发展和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6.
总结陕西省名中医李守朝教授辨治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经验; 李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在气,逐渐由气到血; 脾胃虚弱为本,痰湿、气滞、血瘀为标,这几个方面互为影响。临证强调正气的重要作用,治以益气健脾为主要治疗原则,治法上强调辨证论治为先,以补虚为主; 注重脾胃生理特性,用药轻灵; 脾胃升降平衡,寒热平调; 通络活血化瘀,气血兼顾。  相似文献   

17.
吕文亮 《世界中医药》2020,15(2):125-128
基于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进行解读。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NCP)是急性传染病,大部分患者初期以身热不扬、咳嗽、乏力、纳差、舌苔厚腻为主要症状,该病属于疫病范畴,主要病性为湿毒,属于中医的疫毒,可称之为湿热疫毒。病位在肺脾,基本病机特点为"湿、毒、瘀、闭"。本病是时疫流行的疾病,需要与当令的"四时温病"病证相鉴别。立足点要针对"湿热疫毒"的病理表现及特点,离开了"湿热疫毒"就离开了主要病因。因此,早期虽然有寒湿阻滞,但寒湿化热是常态,发病过程中由湿热疫毒而热、喘、瘀、脱、虚,从病机而论有湿毒、热毒、瘀毒等不同的病性,故治之当不离湿热疫毒,"逐邪为第一要义"。以分消湿热疫毒、宣畅气机为主,把住早期、进展期治疗是减少危重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该指南从广泛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规范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充分利用中医药促进患者康复几个方面在第一版基础上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瘟疫”范畴。遵循中医疫病学的认识方法,根据武汉本年度的物候学特点,归纳一线临床医师搜集的52例确诊病例中医四诊信息和证治经验,我们认为本病诱因是气交失常,人群普遍易感于从口鼻而入的秽戾之邪,核心病机为“湿、热、毒、瘀、虚”,“湿毒”特征的疫疠之气侵袭肺脾,继而存在着湿热性温病的正局与变局传变。中医治疗宜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论治。以辟秽解毒为核心治则,应用升麻、当归的基础上,分消走泄,宣畅气机,化瘀通络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9.
胸闷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可归于中医学"肺痹""胸痹""郁证"等范畴,多以气滞痰壅、痹阻不通为其基本病机,而针对此病机,以宣、降为基本准则的辛开苦降法在本病的临床治疗中往往获效颇佳.本文欲从胸闷变异性哮喘的中医病名、病机及临床运用等方面来阐述辛开苦降法在本病中的应用,以期为诊治本病及延缓病情进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奕  张曦元  庞博  花宝金 《世界中医药》2022,(11):1502-1505+1510
胰腺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侵袭、转移性极强,目前常规的手术及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皆不能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在全面继承团队老一辈专家“扶正培本”肿瘤治疗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围绕胰腺癌病位、病机、病势特点及本虚标实的特征,从调节气机、消解癌毒层面入手,创新性地提出以“调气解毒”立论的胰腺癌中医药治疗策略。从气机升降与抗癌解毒的不同维度,解析肿瘤形成、演变、扩散、转移的病理过程。在结合胰腺癌疾病自然病程特点的基础上,依据炎癌转化期、气聚成癌期、缓解康复期等不同病期特点,构建控上游、治病本、防下游的肿瘤全周期分期诊疗思维框架。胰腺癌分期诊疗的思维方法为中医药的有效介入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方案,是肿瘤研究学术思想的开拓创新,同时也是探寻胰腺癌核心病机、优化治疗方案、回归证治本源的多元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