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霞  韩姗姗  丁樱  陈文霞 《河南中医》2019,39(6):871-877
目的:分析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中英文网络检索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文献,英文数据库包括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Wan Fang)、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1日,收集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运用Cochrane推荐的风险评估量表(risk of bias,ROB)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用Rev 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个RCT,Meta分析显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光照疗法、肝酶诱导剂、益生菌及其他对症治疗)与单一西医疗法在有效率、日均胆红素浓度、治疗天数、住院时间、黄疸消退时间、治疗末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共7项研究425例中提及了19例轻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腹泻、少量皮疹,均在停药后自行消退。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明显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治疗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但纳入原始研究数量少且证据质量级别较低,临床运用仍需谨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口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口臭诊断标准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清肝利胆口服液,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口服。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口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强肝利胆口服液为本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经多年临床实践研制的一种纯中药制剂,并获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生产应用。该药功能疏肝利胆、清利湿热、滋阴补血,具有抗病毒、降低血清胆红素、恢复肝功能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为深入系统地研究其有效性,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笔者选择68例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机、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白梅 《四川中医》2006,24(1):96-97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选择母乳性黄疸新生儿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检测日均胆红素下降幅度及观察平均治疗天数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胆红素的日均下降值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联合西药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可减少胆红素代谢的肝-肠循环,加速其分解和排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使用方便,可作为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常规用药。  相似文献   

5.
黄栀花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易发生黄疸 ,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如不及时诊治 ,可致不同程度的神经损害。自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我们用黄栀花口服液治疗新生儿混合性高胆红素血症 80例 ,并设复方大青叶合剂组进行对比观察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 160例 ,随机平分为 2组。黄栀花口服液组 80例 ,男 4 4例 ,女 36例。足月产 74例 ,早产6例。日龄~ 14d4 2例 ,14d~ 2 8d38例 ;复方大青叶组 80例 ,男 4 1例 ,女 39例。足月产 76例 ,早产 4例。日龄~ 14d39例 ,14d~ 2 8d4 1例。 2组病程、病情、症状、体征等…  相似文献   

6.
李常青  温韶  詹少锦 《新中医》2004,36(4):38-39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45例口服清肝利胆口服液;对照组30例口服齐墩果酸片。疗程均为3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 HBeAg、HBV-DNA的阴转率为25.0%、28.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肝利胆口服液可显著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降酶、退黄作用,对乙肝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蓝光照射)56例,对照组(能量合剂、鲁米那、尼可刹米、茵栀黄等)4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显著,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治疗组10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显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且在治疗后第3、5、7天治疗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对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郭新会  段冰  赵云 《河南中医》2001,21(4):54-5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在临床上非常常见 ,胆红素脑病是其严重的并发症 ,在治疗上多采用药物和光照方法。自 1995年 10月至今采用自拟利胆冲剂配合药物及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 ,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诊断标准 ,根据金氏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 ,出生后2 4h内出现黄疸 ,胆红素浓度 >85 μmol/L ;出生后 72h足月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 >2 0 4 μmol/L ,早产儿 >2 5 5 μmol/L ,符合以上标准者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病儿均为近 5年间以高胆红素症入院的新生儿 (除去母婴不合溶血症外 ) ,共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RP-HPLC法测定清肝利胆胶囊中栀子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清肝利胆胶囊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柱(4.6mm×250mm,5μm),乙腈-水(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25℃。结果:栀子苷在0.05448~1.6344μg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n=6)为99.77%。结论:本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对清肝利胆胶囊质量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肝利胆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托尼萘酸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清肝利胆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76.3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74%,观察组复发率1.72%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利胆方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清肝利胆、护正顾本,综合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利胆方治疗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常规保肝输液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利胆方,水煎服。对照组常规治疗同时加口服熊去氧胆酸片。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利胆方治疗阻塞性黄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清肝利胆口服液中栀子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B,C的含量,为清肝利胆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Luna C18色谱柱(4. 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 4%磷酸溶液,梯度洗脱(0~10 min,8%~12%A; 10~30 min,12%A; 30~60 min,12%~35%A),流速1. 0 m 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38,327 nm。结果:7种待测成分实现完全分离,并与其他成分达到良好地分离;栀子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B,C的线性范围分别在0. 188~2. 355,0. 083~1. 040,0. 074~0. 920,0. 075~0. 940,0. 064~0. 800,0. 076~0. 955,0. 071~0. 888μg(r均≥0. 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 45%,98. 45%,99. 06%,98. 50%,98. 16%,101. 01%,96. 93%,RSD分别为0. 5%,1. 8%,1. 3%,2. 4%,2. 3%,1. 6%,1. 6%,栀子苷,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B,C在样品中的质量浓度分别处于3. 420~3. 794,0. 835~0. 890,1. 222~1. 275,1. 064~1. 210,0. 377~0. 398,0. 419~0. 464,0. 362~0. 405 g·L-1。结论:该方法多种成分同时测定,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清肝利胆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探讨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蓝光照射及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为92.9%,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3.860,P<0.05);治疗1天、3天、7天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1=4.572;t3=10.702;t7=8.341,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胆红素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8.308,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t=6.066,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显著缩短胆红素复常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滋阴清热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价值。方法: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自拟滋阴清热口服液(石斛,生地,青黛,紫草,泽漆,旱莲草,竹叶,滑石,砂仁,肉桂,金荞麦,甘草,10mL/次,3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用左旋咪唑片、复合维生素B等,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近期疗效按:1显效:平均溃疡期缩短,疼痛指数减少;2有效:平均溃疡期缩短而疼痛指数无改变,或平均溃疡期未缩短而疼痛指数减少;3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远期按:1痊愈:终止复发1年以上,各种伴随症状完全消失;2显效:总间歇时间延长且溃疡数减少;3有效:总间歇时间延长但溃疡数无变化,或总间歇时间无变化,但溃疡数减少;4无效:未达到效标准。结果:治疗组的局部治疗效果有效率为79.58%,远期治疗效果有效率为90.42%;治疗组与对照组局部治疗效果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μ=4.823,P=0.030);治疗组与对照组远期治疗效果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μ=4.026,P=0.000)。结论:自拟滋阴清热口服液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可靠,服用方便,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茵栀黄颗粒口服联合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肝功能、胆红素水平及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蓝光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肝功能、胆红素水平、炎症反应水平及治疗后脑功能损伤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脑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通过茵栀黄颗粒口服联合蓝光治疗对改善肝功能、调节胆红素水平和炎症反应、改善脑功能有积极意义,整体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及还原型谷胱甘肽,1次/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利胆退黄汤,1剂/d,水煎分早、晚温服。两组均以14 d为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00%,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肝利胆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退黄效果好,肝功能恢复快,副作用小,依从性好的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胆调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利胆调胃汤治疗,对照组对照组63例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6%。结论:利胆调胃汤能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