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研究《金匮要略》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认为阴阳毒并非寒极热极之证,而是血分热毒之病。从阴阳毒所致病证看,与现代医学的急性白血病的病机和临床特点相类似,急性白血病发作期温热毒邪入血伤髓,热毒煎熬血液、攻注骨髓、内陷心包,出现面赤斑斑、咯血、便血、骨关节剧痛、神昏谵语等症,与阳毒的特点相吻合;急性白血病缓解期余毒深伏,血脉瘀滞,阴精亏虚,出现面色苍白、身体疼痛、出血等症,与阴毒的特点有类似之处。提出从阴阳毒论治,采用透热解毒、养阴活血是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法则,升麻鳖甲汤则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药,并举典型病例加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急性肾损伤中医病因病机,认为虚瘀浊毒是关键病机,并由此制定益气养阴、泄浊利湿、解毒活血的治疗大法,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恢复肾功能。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从毒论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从毒论治动脉粥样硬化初探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阐述了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机制的炎症学说与中医毒邪致病理论,认为AS的发生、病理演变过程正是中医毒邪致病,因毒而成痰成瘀过程,毒的致病特点与AS致病特点相合。而AS发病的毒邪本质,正是引发AS的各种炎症作用因素。临床从毒论治冠心病、脑血管病亦收显效,提出对AS从毒论治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学科学通过多科学的综合研究,认为环境因素是癌症的主要致病原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化学毒素致癌,占癌症病因的70%~90%,主要可分为7大类:烷化剂、多环芳烃、芳香胺、偶氨染料、亚硝基、生物毒素、致癌性元素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化工业的持续飞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无论土壤、水源或大气环境都无一例外,受到空前严重的污染。到本世纪末,世界上多数河流、湖泊、近海海洋已被工业废水严重污染,不少化工生产基地周围各种植物枯死,生物灭绝,甚至寸草不生。人类为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粮食和蔬菜因大量使用化肥农…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从湿毒论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脂肪肝是以肝脏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有肥胖、酒精中毒、糖尿病、药物中毒、妊娠、遗传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成年人中,脂肪肝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本病属祖国医学“积聚”、“痰饮”、“胁痛”、“黄疸”等范畴。从病因和病变特征上看,与湿毒之邪关系密切,湿与毒之邪皆有内外之分,而此病多指内邪而言。湿毒之邪在脂肪肝的形成和发展中表现为既是病因又是病理的产物,现简述如下。1湿毒致病之病机嗜食肥甘厚味,伤及脾胃,致使脾失健运,水湿郁滞中焦,日久化热,湿热蕴结,阻碍气机,变生湿毒,湿…  相似文献   

7.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代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的口臭、便秘、皮肤瘙痒、易生痈疽等类似于中医学"毒"的表现。认为"毒"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从"毒"分型论治,可分为脾胃气虚、湿毒内蕴证,火毒伤阴、阴虚阳亢证,气滞血瘀、痰毒流注证,脾肾两虚、瘀毒阻络证。解毒同时调脏腑、和气血,并且临床上立法、选方、用药还应根据患者的表现灵活变通,不可拘泥。  相似文献   

8.
罗宇磊  陈秋 《新中医》2014,46(7):232-233
<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因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障碍,表现出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为非单一病因所致。近年许多研究指出,炎症因子与T2DM及其并发症相互关联,慢性炎症学说在T2DM的发生、发展及指导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1]。研究者认为,炎症因子可能是T2DM发生的重要预测因子,主要涉及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  相似文献   

9.
脓毒症是具有较高发病率及死亡率的急危重症,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笔者发现,本病与浊毒关系密切,浊毒既是脓毒症发生的主要病因和临床表现,也是决定本病预后转归的关键因素,从浊毒论治脓毒症,可为临床辨识脓毒症,提高脓毒症临床疗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属消渴范畴,其患病率逐年升高,受到广泛重视。近年来中医界提出从"毒"论治消渴病,并受到业界重视与肯定,为消渴病病机学说和诊疗方法提供新的思路。对目前较为公认的几种"毒邪"理论作如下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好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从“毒”论治探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古今医家对此病进行了不懈研究.近来我们通过认真研习古今中医名家有关著述,认为"毒"在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故提出从"毒"论治,以推动对糖尿病治疗理论的探讨,从而提高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浅谈从“毒”论治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毒存在于糖尿病不同时期,脾瘅期热毒尚不盛,以痰湿浊毒为主,应以化痰解毒为主,常用黄芩、天竺黄、瓜蒌、白术、胆南星、白芥子.枳实等;消渴期以热毒为主,应用清热解毒药物能显著抑制炎症反应及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糖毒性、脂毒性,常选用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升麻、贯众、马齿苋、桑白皮、仙人掌、黄连等;消瘅期以瘀毒为主,应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活血化瘀药,降低胆固醇和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和高凝状态,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从而调节了组织的氧供应和功能状态.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常选用桃仁、当归、川芎、丹参、赤芍、益母草、大黄等.  相似文献   

13.
急性白血病从温病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白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以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为特点。急性白血病属于中医温病范畴,以养阴清热法为主治疗急性白血病,可提高缓解率,延长存活期,减轻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现将治疗体会简介如下。1辨病机,阴液亏虚,热毒炽盛急...  相似文献   

14.
冯玉斌  杨万胜  张培红 《河北中医》2011,33(11):1627-1628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syndrome,MS)属中医学消渴、痰浊、湿阻等范畴,是一种痼疾,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复杂的病理变化,因此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传统医学多从肝脾论治,我们从“浊毒”论治MS,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伏毒的定义及致病特点,发现从伏毒角度能更全面认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伏毒具有双重身份,同时扮演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角色,既可外致也可内生。慢性肾脏病的伏毒以内生为主,从伏毒的隐匿性、缠绵性、暗耗性、杂合性、蕴结性、多变性进一步阐述慢性肾脏病病机的复杂性。伏毒因正虚不足以驱邪所致,邪聚谓之毒。慢性肾脏病的伏毒包括“湿浊、痰瘀、热毒”,将伏毒理论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防治是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痰瘀毒”方面着手,探讨“痰”、“瘀”、“毒”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采用涤痰、化瘀、解毒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为临床科学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伏毒”理论溯源,认为“伏毒”与糖尿病肾病存在密切关系,并探讨两者相关性。病因方面,内、外之毒与内、外病因致病相对应;病机方面,“伏毒”正气亏虚,毒邪内伏的特点与糖尿病肾病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特点相符;证候特点方面,“伏毒”隐伏、缠绵、暗耗、暴戾、杂合、多变的病性特点,与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病情严重,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证候特点相吻合。本文基于“伏毒”理论,提出了扶正祛毒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原则,其中“扶正”包括补肾、健脾,“祛毒”包括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养阴清热,治疗多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8.
俞芹  曹力  黄海芹  唐斌 《河北中医》2014,(1):51-51,65
脂肪肝是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由各种不同病因导致的脂肪代谢紊乱。脂肪肝病变具有可逆性,在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下完全可能恢复正常。有研究发现,单纯性脂肪肝有发展成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可能[1]。因此,早期治疗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预后、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西药调脂药物有转氨酶升高、肝损伤等副作用。我们在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浊毒”为脂肪肝的主要致病因素,治疗上重视化浊解毒,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医"浊毒"理论与高脂血症的相关性,阐明"浊毒"即是高脂血症的重要致病因素,又是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出化浊解毒法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浊毒理论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选取98例此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法给予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浊毒理论给予口服中药煎剂,疗程为2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对照组为%,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出院评定病残程度、改善中医证候、血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等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差异明显(P0.05)。结论从浊毒论治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